巧婦九妹滇西小哥,中國鄉村視頻為何能量驚人?

2021-01-07 橙芒君

圖為油管的雲南「滇西小哥」製作雲南食品的畫面

中國鄉村視頻達人現象並非僅僅屬於李子柒一人,事實上,它正在屬於一個群體。

飄著淡淡晨霧的林中傳來清脆的馬蹄聲,一位清秀女郎一抖紅色的鬥篷翩然下馬,摘下幾朵沁香的鮮花。這是李子柒。在詩情畫意的自然風情中,另一位女郎在製作獨具特色的滇西食品。這是「滇西小哥」。

日前,中國鄉村視頻近年來在中國一呼百應和走紅國際的現象。

社交媒體新時代正在讓中國人重新發現農村、並把農村生活理想化;這股網際網路上的「農村風」能否讓長期被忽視的中國農村得以滋養,需要拭目以待,繼網際網路讓中國網紅現象和流媒體行業脫穎而出之後,以農村生活為主要內容的鄉村視頻爆紅現象接踵而至,讓觀眾欲罷不能。這些以鄉村為根據地的視頻製作者,把中國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各種角度製作成為短視頻,上傳到網際網路,得以通吃國內和國際觀眾,圈粉無數,也打開了巨大商機。

這些數位化的視頻作品儘管質量各不相同,但都宣稱反應中國鄉村的「原汁原味」。有些製作者用低成本,「土氣」的視頻,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種地,烹飪,畜牧和其他各種生活經歷;有些則是攝影技巧和畫面都更顯精緻,把牧歌式的田園景象與工業化前的魅力揉合在起來,呈現給觀眾;更有一些人成功地把自己的鄉村生活展現為烏託邦的同義詞。

視頻可以分為三個類型

進城務工到無望回鄉型,巧婦九妹和華農兄弟就是這個類別的代表。

巧婦九妹家鄉是廣西欽州靈山縣三海鎮蘇屋塘村。她和丈夫在城裡打工10年,數年前決定回鄉。九妹的侄子大學畢業,在媒體工作。他兩年前說服九妹拍攝日常生活視頻上載網際網路。2017年5月19日,他們開始拍攝農村短視頻,瞬間成功,幾個月獲得數百萬粉絲。九妹家鄉是蔬國之鄉,原本與外界聯絡不多,旺季的蔬果多數浪費、爛在樹上。據稱,粉絲們對拍攝背景中果園十分有興趣,這使得九妹最終開始出售自己的水果,直到個人的商機擴大為整個村子的生意。現在,九妹從當地進貨,然後賣給自己的粉絲。她的自創名人效應促成了當地產品的推銷和村子的生意,粉絲們也吃到了新鮮的水果。九妹憑藉一人之力改變了當地的經濟。

華農兄弟是農村視頻中少有的男性團隊,分別是劉蘇良、胡躍清和譚海洋。他們在油管上有幾十萬粉絲,一條視頻的收視經常有幾百萬觀眾,多的有上千萬。他們也是2017年開始上傳視頻的,以竹鼠養殖場為素材,拍攝圍繞它的日常生活、與竹鼠的互動,以及吃竹鼠的理由。劉蘇良出境解說,胡躍清拍攝,譚海洋做幕後。他們藉助視頻推銷當地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做買賣。2019年,劉蘇良、胡躍清入圍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觀眾認為,這類視頻展示的是真實的、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與受到約束的城市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所以每天要看。雖然鄉土氣息濃厚,但是在維持平衡方面也非常有技巧。每期的氣氛都是歡樂的,放鬆的,自由自在的,看不到鄉村生活的艱苦。在形式方面也跟別人不一樣,看起來十分隨意,像是一個人舉著手機錄下來幾分鐘,似乎很少剪輯。就是設備簡陋,質量粗糙。給觀眾感覺是業餘人士,而非專業,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真誠地分享他們的生活。就算後來跟平臺籤約了,可以更新設備,但是,他們仍然堅持保留從前的粗糙風格。事實上,他們使用自己的形象來宣傳產業。九妹獲得各級政府的認可,受到眾人的追捧。她作為回鄉打工妹的背景出現在各種宣傳廣告中,說她每月通過電商能賺150萬,暗示城裡打工不怎麼成功,現在回鄉後巨大成功。媒體的各種報導都這意思。

農村田園生活型 牧歌式的自然風情,雲南滇西小哥為代表。

第二類是雲南滇西小哥為代表,不過這個「小哥」是個女生,只因為個性像男生。她是九零後,是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僅油管上就有500多萬粉絲。

滇西小哥展示雲南的少數民族風味,還有製作食品的技巧,讓人大開眼界。視頻展現牧歌式的自然風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詩情畫意。她的每個視頻都是同樣的風格,甚至每個畫面都給城市觀眾展示這樣的田園詩。看起來與城市是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節拍,讓人從摩登都市的繁忙逃離。從攝影的角度,她的技巧比前一類精緻。其次,她的內容都是反消費主義,反營利主義,反商業主義。一切都是手工,家制,其中一次用玫瑰花做了五個菜。不過,觀眾很快知道,這個視頻其實是為玫瑰鮮花餅做廣告。產品廣告說,「用當地花卉,手工揉面製作,新鮮現烤,24小時內到府」。但這並不是自我背叛。如果要倡導雲南本土風味,還得依賴現代科技,比方飛機,快遞等。所以,觀眾要看的,是關於農村田園生活的幻想。

桃花源式烏託邦中國傳統文化

第三類李子柒,無疑是最成功的一位,油管頻道迄今擁有粉絲一千二百多萬。她年齡最小,作品最成熟、最精道,擁有最強大的團隊。她的視頻幾乎就是烏託邦畫面,總是突出令人窒息的美景畫面,不僅僅是出售鄉間山水,更是出售一種營造出來的桃花源主題。她通過鏡頭告訴觀眾,自己過著高度自給自足的生活。所有水果和蔬菜都是自己種的,所有雞鴨都是自己養的,所有鹹菜都是自己醃的。除了吃飯這個主題之外,她還把自己描繪成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比方說自己製作硯臺和筆墨,巧妙地用傳統文化的傳承取代部分鄉村風情,把自己包裝成了文化大使。兩年前,她和故宮食品部籤署了協議,「復興中國傳統」。

故宮希望把自己的文化內容商業化,與消費者重新建立聯繫,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因此,認為李子柒是最好的媒介。李子柒也在尋找高級文化機構為自己背書,故宮可以把她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承襲者的身份合法化。而且,事實證明,雙方的合作取得了雙贏,僅推出的龍舟禮盒和中秋禮盒就大受歡迎。

改革開放後,城市化進程導致鄉村人口宜居城市。農村人口減少,土地被棄,空心化,留守兒童和老人無人照顧等問題層出不窮。在超過40年不平衡發展之後,農村給人的聯想就是廢棄,落後,貧窮,孤立;而城市的寓意就是更好的經濟機會,個人發展空間,以及發達和現代。農村被認為是可憐的,令人同情的。

這些鄉村視頻的崛起展示的卻是相反的畫面。這恰恰為當前的另一種趨勢作了鋪墊,就是民工的回鄉運動。離鄉背井的民工在城市被邊緣化。隨著經濟減緩,城市生活費用高企,部分務工者,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回歸農村。他們決定回到家鄉尋找新機會。農村通過網際網路社交媒體被重新發現,令人珍惜,甚至讓人追求。

這一切並不是政府一開始就扶持,而是純粹偶然。短視頻發展,電商發展,城市消費達到飽和狀態,很難開發出新的吸引觀眾的選題和內容。不管商家還是媒體都在開拓新領域,這時候幾個農村自媒體踩中了這個節點,自己冒出來。影響力增大之後,當地政府和宣傳機構都在幫助擴大影響,尤其李子柒和滇西小哥在油管上很火。

相關焦點

  • 巧婦九妹:村裡出了個網紅
    九妹對自己的「網紅」身份缺乏認知。她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個農村婦女,每天還是照樣得早起幹農活、做飯,甚至比以前更忙累。這顯然是她的一個錯覺。在另一個世界——以今日頭條為主陣地的網絡平臺上——以九妹為主人公的「巧婦九妹」帳號已經成為三農短視頻領域數一數二的大號。
  • 美食短視頻出海,滇西小哥從紅人走向IP
    根據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 Influencer評級,來自雲南的美食博主滇西小哥位列YouTube中國區綜合排名前三。2016年投身短視頻製作,以個人身份起家,2017年加入papitube後,在內容創作的道路上特色日漸鮮明,成為當下熱門大IP,滇西小哥的故事也許值得我們思考。
  • 夜訪「滇西小哥」
    同行的朋友一眼認出「滇西小哥」家的狗。在「滇西小哥」的許多視頻中,「大王」就是這樣,搖著尾巴,跟著「小哥」上山、下地、進廚房,守著一家人享用美食。伴隨清亮的鈴鐺聲,我們走進一座寬敞的小院。院門口的豬圈裡,一窩出生不久的小豬崽簇擁著豬媽媽睡得正甜。一頭黃牛從旁邊的牛棚裡探出頭,「哞哞」輕叫幾聲。掛滿玉米的屋簷下,火盆裡的炭火燒得正旺。
  • 滇西小哥
    滇西小哥本名董梅華,女,雲南保山人,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保山市文化和旅遊宣傳大使。截至2020年1月,擁有國內外粉絲超1100萬。滇西小哥2012年6月畢業於四川警察學院。
  • 人物:滇西小哥
    首頁 > 人物 > 關鍵詞 > 短視頻最新資訊 > 正文 人物:滇西小哥
  • 李子柒、滇西小哥……這些網紅為何在海外走紅?
    看過李子柒視頻的人,無一不對其中古風田園生活印象深刻。  截至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是735萬,且還在飛速增長中。在該平臺上,李子柒每個視頻的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堪稱傳奇。  除李子柒之外,「辦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網紅都在海外視頻網站受到歡迎,形成了集體出海的現象。
  • 阿木爺爺、李子柒、滇西小哥……他們這樣把中國文化「安利」給世界
    與李子柒風格類似的「滇西小哥」,同樣在海外視頻網站上打開了一片天地。雖然自稱「小哥」,但她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雲南妹子。自耕自種、自養自產的雲南美食,配上滇西鄉村風景,「滇西小哥」的頻道就像一個「舌尖上的雲南」,為世界送了去「滇的味道」。有人說,李子柒的生活,是屬於不染一絲煙火的歲月靜好,而「滇西小哥」的生活,傳遞出來則是滿滿的人情氣息。
  • 三農自媒體人身價PK,為何李子柒、巧婦九妹、歡子如此火爆?
    李子柒,頭條網絡紅人,排行榜NO1,90後,四川綿陽人,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知名美食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巧婦九妹,頭條紅人,NO2,年收入千萬。巧婦九妹原名甘有琴,廣西欽州靈山縣三海鎮蘇屋塘村人。巧婦九妹歡子,三農自媒體人,從民工三千塊錢一個月工資到年入50萬的自媒體人。歡子李子柒,巧婦九妹,歡子,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工人,如今為何會成為網絡紅人,年入千萬?他們為何會走向成功?
  • 「滇西小哥」一個地道的雲南妹子,雲南版嚮往的生活
    見到滇西小哥是在春光正好的杭州,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一個適合吃的季節。出席在線下活動,坐在聚光燈籠罩的發布會臺上,滇西小哥依舊是視頻裡的鄰家模樣,雖有幾分靦腆,卻淡定從容,和來自全國的觀眾分享美食的故事。
  • 李子柒、滇西小哥爆紅海外,這群老外們到底想看些什麼?
    ,讓她的視頻內容從淳樸的中國鄉村生活記錄提升至中華文化的展示的高度。在每個視頻中她都身著古風服飾,身邊跟著幾隻小動物,和村中居民相處和諧。這一切恰好滿足了外國人對中國鄉村生活的美好幻想,讓來自於全球各地的人們都被這個四川綿陽姑娘的寧靜生活迷住了,瘋狂吹起了彩虹屁。毫無疑問她是在油管上最富有的人。她有著最豐富的文化和最美麗的自然。還有誰和我一樣在她上傳視頻時超開心嗎?
  • 雲南保山「滇西小哥」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
    「滇西小哥」是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現擁有國內外粉絲1100萬。「滇西小哥」想到在網上賣土特產。山上種的水果、雲南的原汁紅糖,品質都不錯。過去,信息不通暢,好東西推銷不出去。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滇西小哥」打算嘗試做電商。最初,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帖子打廣告,銷量遲遲上不去。怎樣才能讓更多人關注大山深處的這方天地?2016年,短視頻剛剛興起。她想,要不試試拍視頻?!第一條視頻拍的是油炸竹蟲。
  • 農村「巧婦」農民變網紅,為報導村民瘋狂帶貨,還被臺灣媒體報導
    唯一特別的是她在直播、拍視頻時洋溢出來的農家人淳樸的熱情、善良、大方。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為村民瘋狂帶貨、上過中央二回家吃飯欄目、被臺灣媒體報導的農村巧婦「」巧婦九妹「」巧婦九妹的本名叫做甘有琴,因在家排行老九,所以自稱九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頭條刊文聚焦保山「滇西小哥」
    同行的朋友一眼認出「滇西小哥」家的狗。在「滇西小哥」的許多視頻中,「大王」就是這樣,搖著尾巴,跟著「小哥」上山、下地、進廚房,守著一家人享用美食。伴隨清亮的鈴鐺聲,我們走進一座寬敞的小院。院門口的豬圈裡,一窩出生不久的小豬崽簇擁著豬媽媽睡得正甜。一頭黃牛從旁邊的牛棚裡探出頭,「哞哞」輕叫幾聲。
  • 滇西小哥:拍出雲南版「嚮往的生活」
    滇西小哥雖稱小哥,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雲南妹子。她和李子柒一起在2020年走紅世界。有人說,李子柒的生活,是屬於不染一絲煙火的歲月靜好;而滇西小哥的生活,以美食和風土人情治癒人心,傳遞出來的則是滿滿的人間溫暖。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滇西小哥」!
    90後網紅「滇西小哥」獲聘為保山市文旅宣傳大使。供圖。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鐵「滇西小哥」火了!不但在國內火,還火到了國外。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導中,人們感受到美食博主「滇西小哥」幸福的原汁原味;而在讚賞之餘,或許更值得品味的是她帶給人們的生活的多重味道。
  • 來自雲南的「滇西小哥」,一起來認識一下
    其實在我們雲南也有一個不輸於李子柒的「滇西小哥」△圖片來源於滇西小哥微博滇西小哥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雲南妹子,她來自雲南保山。有人說,李子柒的生活,是屬於不染一絲煙火的歲月靜好,而滇西小哥的生活,傳遞出來則是滿滿的人情氣息。
  • 夜訪美食博主「滇西小哥」抓人味蕾解人鄉愁
    人們或許好奇,「滇西小哥」的真實生活究竟如何?是否真如視頻呈現的那般怡然自得?今年春節前夕,我們曾前往雲南西南邊陲的僑鄉保山,走進施甸縣西山頭的大山深處,夜訪「滇西小哥」,親身感受這份幸福的原汁原味。「滇西小哥」在家中勞作。
  • 這個90後「滇西小哥」,她讓世界迷上了雲南!
    「滇西小哥」是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現擁有國內外粉絲1100萬。「滇西小哥」想到在網上賣土特產。山上種的水果、雲南的原汁紅糖,品質都不錯。過去,信息不通暢,好東西推銷不出去。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滇西小哥」打算嘗試做電商。最初,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帖子打廣告,銷量遲遲上不去。怎樣才能讓更多人關注大山深處的這方天地?2016年,短視頻剛剛興起。她想,要不試試拍視頻?!第一條視頻拍的是油炸竹蟲。
  • 「滇西小哥」——這個90後姑娘讓世界迷上了雲南!
    「滇西小哥」是微博2019年度視頻紅人、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現擁有國內外粉絲1100萬。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滇西小哥」打算嘗試做電商。最初,她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帖子打廣告,銷量遲遲上不去。怎樣才能讓更多人關注大山深處的這方天地?2016年,短視頻剛剛興起。她想,要不試試拍視頻?!第一條視頻拍的是油炸竹蟲。「滇西小哥」拿著手機,跑到山裡的竹林中,從怎麼砍竹子、怎麼找竹蟲拍起。「什麼看著有雲南特色,就拍什麼。」「食物不僅是用來飽腹的,更是我們記憶的一部分。
  • 「我的僑鄉·我的家④」夜訪「滇西小哥」
    同行的朋友一眼認出「滇西小哥」家的狗。在「滇西小哥」的許多視頻中,「大王」就是這樣,搖著尾巴,跟著「小哥」上山、下地、進廚房,守著一家人享用美食。伴隨清亮的鈴鐺聲,我們走進一座寬敞的小院。院門口的豬圈裡,一窩出生不久的小豬崽簇擁著豬媽媽睡得正甜。一頭黃牛從旁邊的牛棚裡探出頭,「哞哞」輕叫幾聲。掛滿玉米的屋簷下,火盆裡的炭火燒得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