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肯進城帶娃,她的理由我徹底服氣

2021-02-12 麥子熟了

前不久,56歲「拋夫」自駕遊的蘇敏阿姨,闖入了人們的視線。

她備了一頂帳篷,開著自己買的車,擺脫沒有感情的丈夫,駛離了操持幾十年的家。走過川渝,橫穿秦嶺,南下麗江,一人縱橫幾萬裡,在大好河山中找回了自己。

她的抖音視頻下,清一色都是受困於家庭的中年婦女,她們為她點讚,送她祝福,甚至留言相約退休後一同旅行。

蘇阿姨給迷茫中的婆婆、媽媽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原來我的後半生,可以這樣過。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是這樣一位阿姨,她打破了我們對婆婆的固有印象,不再圍著兒子和孫子轉,而是在人生的後半段,勇敢地為自己而活,這樣的女性怪美的! 

我私心希望有越來越多「蘇阿姨」,因為每一個「不一樣」的她們,都在為所有女性開拓新的未來。

本期故事講述者:小孫,5 歲男娃的媽媽。

56歲「拋夫」自駕遊的蘇阿姨,總讓我想起我婆婆,一個非常「野生」卻獨立的中年婦女。

她五十多歲了,有著典型農村婦女的外表,沒有文化,沒有工作經驗,更沒有一技傍身。20 歲跨省遠嫁,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幾乎就跟她斷了聯繫。嫁入夫家後,她從頭學習本地方言,很快就成了 「當地人」。

年輕時,她做過幾個月的工廠女工。生了孩子後,就在丈夫(也就是我公公)自家大院的汽車修理廠和棋牌室,幫忙收收錢。有丈夫的庇護,不用去外面工作,婆婆也樂於這樣的安穩生活。

日子一晃就是三十年。

直到她剛做婆婆,一個噩耗打破了原有的平靜生活:

公公被查出癌症。兩年的治療沒能創造奇蹟,婆婆還是成了孤家寡人。

那一年,公公剛做爺爺,婆婆還不到五十。身邊的人都嘆息,兩個剛要享福的人……太可惜了。

是啊,公公離開了,婆婆怎麼辦?

我和老公都在離老家不遠的城裡上班,我們想著,婆婆一個人在家怪冷清的,要不把她接過來,幫我們帶帶娃吧。

沒想到婆婆拒絕了我們的好意。她說,帶娃沒問題,但她不能離了家。

她還要維持棋牌室的運轉,也不能放棄公公生病後改造的水產交易市場:「好不容易有這麼個場地,現在不做,等別人做起來就沒機會了。」

這條路看起來是千辛萬苦,但婆婆心意已決。

我能理解婆婆的憂慮:沒有上過班,沒有交過五險一金,意味著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靠著兒子兒媳過活,意味著沒有安全感。在城裡幫著帶娃,人生地不熟,意味著沒有自由。

但我也有我的難處。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每天回家就已經過 10 點,熬夜到夜裡一兩點是常事。能見到娃的時間只有早晨上班前那匆匆的半小時。我生完孩子工作剛剛起步,還有房貸壓身,哪能停下?我父母那邊,一個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一個還要上班,想幫忙卻有心無力。

雖然很捨不得讓娃回農村,但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就這樣,婆婆開始了她的新生活,一邊開著棋牌室,一邊經營水產交易市場。原本兩個人才忙得過來的事,現在她一個人扛,還要帶一個剛滿 1 歲的孩子。

每次周五晚上我們開車回去,院子裡已經是一片熱鬧。只見她懷裡抱著孩子,坐在棚屋裡過秤、記錄、收費。蝦農、蟹農們和孩子逗趣,婆婆要求他們在孩子面前掐掉菸頭。

有一年 12 月,我凌晨起來上廁所,看到窗外依然燈火通明。在深冬的寒風中,蝦販的最後一輛車開走,院子裡只剩下婆婆在打掃衛生、收拾現場。關掉最後一盞燈,婆婆才算結束了一天的忙碌。

也許是因為夜深露重,婆婆的膝蓋積水加重了,我們給她買了最厚的護膝和雪地靴,也對抗不了刺骨的寒風,嚴重時連抱娃下樓都成了難事。

冬去春來,婆婆的睡眠時間變得四分五裂。

水產交易的時間受季節影響,冬天 12 點以後睡覺,春夏 3、4 點就要起床。棋牌室則是下午開張,結束時間不定——顧客要是玩得太久,晚上十一二點回家也是常有的。

我不在的時間裡,她還要忙裡偷閒給娃做飯、泡奶粉、哄娃睡覺,想想都覺得,這簡直是非人的辛苦。僅僅那所剩無幾的睡眠裡,還會遇上孩子夜醒、哭鬧,要怎樣的毅力,才能讓她在這些事上如此堅持……

所幸的是,兩項業務都逐漸走上軌道。開始有穩定的現金流後,婆婆才僱了一個小工幫忙盯水產交易。

她還請我們幫忙挑選監控設備,一周後我驚覺屋裡屋外都布滿了攝像頭。她說,這樣即使是陪娃,也可以看到樓下的情況。

公公去世後,她一直一個人住在農村的大房子裡。

頭腦靈活的她把院子裡的一個小屋租給了一對老年夫妻,連兩個空的車庫都租做了紡織品倉庫——這樣又多了一筆進項。

僱了工人後,有了時間富餘的婆婆也沒閒下來,她自己種了菜,南瓜、絲瓜、茄子、土豆、枇杷……不想買菜了,就直接現摘現做,吃不完的話,還給我們帶到城裡去。

有次周末回家,我拍了一段視頻:夕陽西下,婆婆拿著鋤頭,孩子屁顛屁顛地跟在奶奶身後,這兒摸摸,那兒玩玩,竟是一幅世外桃源的圖畫。

婆婆把孩子帶得不錯,但我的心裡很矛盾。

孩子不在我身邊,我也會抱怨。別的孩子和媽媽最親,我的孩子卻和奶奶最親。別的孩子能得到專注的陪伴,我的孩子卻只能見縫插針地陪玩。

別人的孩子白白嫩嫩,在父母的精細養育下成長,我的孩子卻皮膚黝黑,臉上頂著兩塊高原紅在院子裡瘋跑。

想孩子的時候,我也埋怨:為什麼婆婆就不能放棄自己手頭的活,過來和我們一起帶孩子呢?我們也會善待她的呀!

但是我心裡知道,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

作為媽媽,我願意放棄工作全職陪娃嗎?


只要還有選擇我就不會這麼做。

作為婆婆,她願意放棄自己的營生全職陪娃嗎?這是拿她的後半生在冒險。

在這點上,我們的立場太過一致,甚至她有更充分的理由:她沒有父母幫襯,沒有丈夫作伴,不想靠兒子,只能靠自己。

更何況,婆婆很早就用積蓄資助我們買了房。現在,她的收入比我和老公都多,生意好的時候,能超過我們夫妻加起來的總和。

婆婆能過來帶娃是額外的情分,不來也沒什麼好指摘的,我調整了心態。

為了彌補工作日無法見孩子的遺憾,就趁著周末竭盡全力地陪他,給他買玩具、讀繪本,畢竟我不敢指望婆婆能給他什麼早教。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孩子竟會說「小娃撐小艇」、「浮萍一道開」這樣的詩句。

我問婆婆,她說是在抖音上看別人教的。

我很驚喜也很羞愧,是我小看了婆婆。

這是幾年前的事了。

如今孩子在上幼兒園,早已離開婆婆,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由我退休的父母幫忙照顧。婆婆全心經營自己的小事業,不能常來。假期,我們會帶孩子回去,一見到奶奶,娃還是會撲過去。

孩子上學後,不用再時時盯著,但我父母依然覺得帶孩子不容易。他們很驚訝,婆婆一個人,是怎麼一邊帶這個調皮娃,還能一邊幹那麼多活的?本事真大。

這些年,我也越發佩服她。

成為婆婆後,孤身一人的她,想的不是怎麼幫忙帶孫子,怎麼針對兒媳婦,而是怎麼經營自己的小事業。不但把事業做成了,還順便把孫子也帶了出來。如果我是她,未必能做到這些。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婆婆年輕二十歲,受過不錯的教育,她能做的一定比我們多得多。

臨到結尾,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吃飯,燈突然滅了,當時已經重病的公公對婆婆說:「你得學學怎麼換燈泡、修電路,以後你得自己弄了。」

婆婆超出預期地做到了,這印證了蘇敏阿姨個人主頁上的那句籤名:每一個人的最終歸宿,都是自己。

我支持婆婆的選擇。


因為支持她的現在,就是在開拓我的未來。

本文題圖來自《家路》

配圖來自《在我家》《女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年糕媽媽

(ID:niangao-mama)

麥子熟了經授權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婆婆進門分擔家務我欣喜,不久她帶娃一習慣卻讓我與她爭吵不斷
    就說今天,肖婭帶小寶打了疫苗,去了兒童樂園,回家之後又教她認了一會兒字,甚至她還趁小寶熟睡的工夫做了頓飯。本來也是其樂融融,哪知飯後因為讓誰洗碗這事,兩人吵起來了。肖婭說:「又要帶娃又要做家務,我又不是鐵打的,讓你洗個碗都不肯!」
  • 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2.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最近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故事來自粉絲雲珊的私信,雲珊在私信中哀嘆,自己最大的悲哀就是遇到了一個「走在時尚前沿」的婆婆。
  • 婆婆進門分擔家務我欣喜,不久她帶娃一習慣卻讓我與她爭吵不斷
    就說今天,肖婭帶小寶打了疫苗,去了兒童樂園,回家之後又教她認了一會兒字,甚至她還趁小寶熟睡的工夫做了頓飯。本來也是其樂融融,哪知飯後因為讓誰洗碗這事,兩人吵起來了。肖婭說:「又要帶娃又要做家務,我又不是鐵打的,讓你洗個碗都不肯!」
  • 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2.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最近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故事來自粉絲雲珊的私信,雲珊在私信中哀嘆,自己最大的悲哀就是遇到了一個「走在時尚前沿」的婆婆。
  • 婆婆進城替我帶兒子,聞到她臥室有怪味,拉開抽屜我含淚送她走
    2021-01-10 11:49:08 來源: 七月聊情感 舉報   導語:婆婆進城替我帶兒子
  • 婆婆稱敢帶貓回來就把貓丟掉,養貓後卻給貓買了兩千塊的罐頭
    文/王大野的貓有很多網友表示,自己非常喜歡貓咪,可是家人就是有各種理由不讓養。有些家長甚至放狠話說「敢把貓帶回家,就把貓丟掉!」臺灣一位網友的婆婆也是如此。去年,胡女士陪朋友一起帶貓咪去動物醫院打針,被醫院的一隻三花貓吸引。她向貓咪伸出手指,貓咪居然主動上來蹭蹭她,並對她「喵~」。這可把胡女士的心萌化了,心裡認準了這隻小可愛。於是,她向醫院打聽這隻三花是否可以領養。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文/秘籍君現在寶媽生完孩子,大多會選擇出去上班,那麼帶娃的事自然就落在老人身上。有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年輕人可以出去上班,家庭經濟壓力就會小一點。但是,老人帶娃也會有弊端,而且後續解決起來還很麻煩。堂妹雯雯,孩子1歲多了,平時白天婆婆帶,晚上她回去自己帶。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婆婆不幫忙帶娃,老了兒媳婦就不孝順她?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女鄰居說,她年輕的時候,婆婆對她很不好,三個孩子一個都不幫她帶,而且很刁鑽刻薄,所以,那時候,女鄰居被寒了心。那天兩口子吵架後,女鄰居非常傷心地問過我,難道婆婆不幫帶娃,兒媳婦也要給她養老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分情況,看個人,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不要有道德綁架的色彩。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日本美女嫁到中國,生娃之後不帶娃,婆婆:不敢讓她帶啊!
    但是卻有著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日本美女嫁到中國,生娃之後不帶娃,婆婆:不敢讓她帶啊!在日本,因為民族文化的差異,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後代是非常的嚴格的,比如孩子摔倒了之後就不會去選擇去扶他起來,而是讓孩子自己從小鍛鍊出不依靠人的性格。
  • 「婆婆只給小姑子的娃買票,不給我兒子買」:人窮時別帶娃亂竄門
    有位寶媽在群裡哭訴自己的經歷:我是個全職寶媽,只負責在家帶娃。可老公的單位不景氣,今年他下崗了。我這家裡一下子就沒了收入,全家都陷入了僵局。房貸每個月要還2800元,兒子吃穿住行、補課班,處處都要錢,全家氣氛都很緊張壓抑。自己陪孩子寫作業,都沒了笑臉了。
  • 90後寶媽不支持婆婆育兒方式,帶娃外宿一個月,親媽一招緩和關係
    小張的婆婆農村來的,60後,雖然還不到六十歲,可看起來卻像七十幾。這倒並不是小張嫌棄她的理由,真正讓小張受不了的,是婆婆那套老舊的育兒方式。婆婆沒來之前,寶寶一直用著尿不溼,可她老人家一來,就馬上用起了尿片,說是尿不溼會燒屁股。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鄰居趙大媽前兩天一把鼻涕一把淚地來找我訴苦了,原來是因為兒媳。趙大媽當年為了給兒子結婚買房,每天起早貪黑地打工掙錢,終於給兒子成家了,趙大媽的的身體也累垮了,常年吃藥。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文/秘籍君現在寶媽生完孩子,大多會選擇出去上班,那麼帶娃的事自然就落在老人身上。有老人幫忙帶娃是好事,年輕人可以出去上班,家庭經濟壓力就會小一點。但是,老人帶娃也會有弊端,而且後續解決起來還很麻煩。堂妹雯雯,孩子1歲多了,平時白天婆婆帶,晚上她回去自己帶。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爺姥姥帶娃要付工資,爺爺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林靜是一名寶媽,孕期的林靜在聽說過各種婆媳矛盾後,對今後自己和婆婆的相處十分擔憂,於是思來想去,她決定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月子和帶孩子
  • 婆婆拒絕幫我帶孩子,看到丈夫的態度,我對這段婚姻徹底死心
    「少來,不是偶爾忙著帶娃嘛,沒聽到。」說這話時,寶樂是心虛的。唐心的每一通電話她都聽到了,但很多通電話是她故意不接的。一來是騰不出手來接,有時候唐心打電話來時,兒子不是在哭鬧個不停,就是在給兒子換尿布,再不濟就是餵飯哄睡覺。二來,她根本不想接。
  • 「你不出錢不帶娃,憑什麼要我孝順?」兒媳一番話,刷爆朋友圈
    一、「你不出錢不帶娃,憑什麼要我孝順」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規。作為家庭成員之一,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義務和擔當,但如果只想承受家庭給自己的榮耀和利益,卻不想付出一絲一毫,那麼最後很可能被家人「捨棄」。
  • 不願給兒媳帶娃的婆婆,是啥邏輯思維?婆媳矛盾深就不認自家孫?
    而這裡所謂的「老人」一般指的都是婆婆。現在大多數婆婆都無條件承擔起了帶娃的義務,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娃。養娃後日常開銷增大,讓婆婆幫忙帶娃,卻被一口回絕!果果左思右想,還是決定交由婆婆來帶,雖然倆人經常鬧矛盾,但是這畢竟是她的親孫子,而且婆婆已經退休,每天在家也沒事幹,幫忙帶帶孩子也是情理之中的,想到這兒,當下就給婆婆打了電話,叫她晚上過來吃飯商量此事。讓果果沒想到的是,婆婆想都沒想就回絕了,這讓果果大動肝火,這頓飯也不歡而散。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你當年給誰帶娃,現在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賀敏是個80後寶媽,當年懷胎十月的時候,自己母親正趕上骨折住院了,賀敏問老公,能否讓婆婆來幫自己來帶娃,老公說,婆婆早就盼望著抱孫子了,肯定願意來幫忙。
  • 「婆婆,閒著沒事來看看孫子」「我才不去,你就想我給你帶娃」
    葉玲雖然有些生氣,但在她眼裡,婆婆始終是長輩,自己不能跟她頂嘴,而且自己確實也有不少東西不太懂,於是也默默的忍了下來,並且以後儘可能的在婆婆面前做得好點,想改變婆婆對自己的看法。本以為自己的好心會換來婆婆的感激,但葉玲沒想到的是,婆婆竟然回道:「我才不去,你不就是想我給你帶娃嗎,我告訴你,我沒那個精力,你說你什麼事都不會幹,現在連個孩子都不會帶,我兒子娶你有什麼用?」葉玲愣了一下,頓時火冒三丈,對著婆婆大聲說道:「婆婆,哪有你這麼說話的,行吧,孩子不要你帶,你放心,是我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