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皆景,山水相依,出站便有風光旖旎的湖光畫卷在眼前鋪展開來,是南京火車站獨有的風貌。據悉,南京站南廣場15年來首次系統改造於日前竣工,南京站地區迎來服務「大提升」。
南京站建於1968年,為我國鐵路樞紐主要客運站之一。因其前臨玄武湖、後枕小紅山、遠眺紫金山的優越區位,被譽為臨湖依山「最美火車站」。自2005年隨著火車站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南京站南廣場站房平臺由於使用頻率高,設施陳舊,部分功能布局設計不合理,制約了南京的城市窗口形象。
為重塑最美火車站目標,提高旅客、市民出行體驗舒適度,2019年7月啟動了南京站南廣場站房平臺空間整治項目前期申報工作。項目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被列入2020年南京市城鄉建設計劃及入玄武區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翻新改造從現代化高度、人性化溫度,人文化深度等多維度出發,將三層分別打造為「話別金陵」、「城市之窗」、「歸家溫暖」富有意義的站前平臺,突出南京站作為金陵盛景的城市客廳形象。
推行「車站+景區」、「車站+文創」等植入、融合,積極整合文旅商資源,打造旅遊、文化、商貿精品,提升「窗口」軟實力。南京站南廣場站房上層平臺經過重新梳理交通組織,翻新人行道,補充休閒座椅,降溫噴霧等一系列人性化設施完善了送站臺的休閒功能。改造採用城市織錦的概念對高架側板進行了城市形象提升,同時將高隱患的中央停車區更改為城市綠化景觀,「車站+景區」的融合,為人聲鼎沸的站臺增添了一份安閒和舒適。
此次設計對中層平臺進行功能分區,通過鋪地及城市家具的軟性劃分,區分出休息區及流線區。並結合部分消極空間預留展示區,打造豐富的空間節點,充分發揮平臺聯接車站廣場、玄武湖、公交場站、地鐵站和機場大巴的作用。
項目通過在下層平臺植入牆面文化元素,將「車站+文創」融合,結合南京歷史文化特色,打造主題文化牆,候車區近人區域通過印花彩釉玻璃進行設置,更顯細膩。行車區背景牆通過穿孔金屬板孔隙變化形成圖案進行展示,提高南京城市窗口辨識度。
擦亮「文明」窗口,為最美火車站「景上添花」。作為公共服務設施,公廁既涉及公眾利益,又關乎現代城市文明,反映的是社會「大民生」,折射的是城市「大形象」。繼南京站南廣場公廁改造建成後,南京站北廣場西公廁及負一層轉換大廳公廁也進行了更容換貌,現已投入使用。新改造的公廁由原來的二類公廁變為一類公廁,增設母嬰室、更衣室、智能化系統等設備,並增設管理間、工具間等為公廁管養工作提供便利。同時,將原來的第三衛生間升級為無障礙衛生間,相關扶手及緊急呼叫按鈕供老幼病殘等特殊人群使用,方便了不同市民旅客的需求。
以 「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為目標願景,通過此次設計改造提升,用文化與景觀賦能「城市窗口」,將江南文化、自然風光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南京站地區公共空間,為最美火車站遞出嶄新的名片,為城市窗口品牌建設增光添彩,展現南京城市風採。(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