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南京站北廣場周邊的五座公廁,經過升級改造後全部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玄武湖周邊地區2020年公廁達標改造工程》是玄武區2020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從年初兩會人大代表票決,到項目編制選擇,再到項目推進完工,充分體現了玄武區委區政府人民至上的服務理念,項目內外飽含著民情民意。
以最高標準建設回應民生關切
南京火車站是金陵的窗口、古都的門面,每年南來北往的旅客數以千萬計,旅客對南京的印象如何,如廁體驗頗為關鍵。火車站北廣場於2014年建成投用,受限於當初的設計以及後期的使用頻率,五座公廁不同程度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有些內部裝飾材料開裂脫落,有些公廁內陰暗潮溼,燈光昏暗,排氣通風效果差。
「就拿北廣場西側的這座公廁來說,當初設計時僅有蹲便器,每天有近千人如廁,特別是女廁經常出現排長隊的現象。再加上頻繁使用,內部設備破損嚴重,廣大旅客的體驗感很差。」南京市玄武湖周邊地區綜合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環湖辦)北廣場公廁改造項目負責人孫建寧告訴記者。
民眾有所呼,施政有所向。在玄武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202名人大代表從12件候選項目中票決出2020年10件重點民生實事,建設環衛系列配套設施便是其中之一。環湖辦承接的《玄武湖周邊地區2020年公廁達標改造工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民生實事,傳遞著民情,凝聚著民心。環湖辦從接到任務的第一天開始,便以最嚴的要求、最高的標準加以對待。「也許民眾的素質暫時還沒有達到一流,但我們要以一流的項目組織,一流的施工流程,一流的設備設施,為民眾提供一流的服務,並藉此推動民眾文明素質的普遍提高。」孫建寧作為項目負責人,從一開始便堅定了人民至上的信念。
南京三座一類A公廁環湖地區有兩個
五座公廁升級改造項目於2020年7月20日開工,12月15日竣工驗收,中間只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但當記者於近日來到南京站北廣場,參觀了已經開放的廣場西公廁和即將開放的廣場東公廁後,才知道孫建寧之前的表態並非妄言。
北廣場東公廁由原來的二類公廁改造提升為一類A級,西公廁由原二類升級為一類B級,負一層轉換大廳公廁由原二類升級為一類C級、負一層計程車道公廁由原三類升級為二類、神武路公廁由原三類升級為二類。據了解,一類A級公廁為南京市現行的最高標準,全市僅有三座,而環湖地區就佔了兩個,一個為剛剛升級完成的北廣場東公廁,一個為於2019年建成的南廣場公廁。全市僅有的三座一類A級中的另外一座在河西。
記者注意到,五座公廁改造升級之後,無論是衛生環境,還是使用體驗感得到了巨大提升。設計男衛與女衛的蹲位比例,使用國內一線潔具品牌,照顧困難人士專門設置坐便器,專門為小朋友考慮的兒童便鬥,洗手臺面更換為易清理且質感高尚的大理石臺面。考慮冬天寒冷,男衛女衛門口處均設有烘手取紙一體櫃,非接觸式感應洗手龍頭及小廚寶供給熱水,讓群眾冬天洗手不再冷。公廁通風系統也進行了更換,一組進風設備及一組出風設備,使整個公廁有良好的通風環境,再也不會存有異味。
除了硬體設施「高大上」之外,在房間的功能設置上也頗為考量。增設更衣間,更衣間內設有穿衣鏡、掛鈎及座椅,為長途旅行的乘客提供大大的便利;增設母嬰室,包含多功能置物臺、洗手池、嬰兒椅及沙發,為孩子整理衣物及尿不溼更換提供方便;升級無障礙衛生間,相關扶手配套完善,緊急呼叫按鈕供老幼病殘等特殊人群使用;女衛設有化妝檯及化妝鏡,過道設有飲水機及擦鞋機,大大提高公廁的設施功能質量;增設管理間及工具間,為公廁管養工作者提供空間便利,更有效為人民群眾服務。
此外,「智能化」也是本次公廁革命的一大亮點。記者注意到,在入廁大門處就能看見電子屏幕,它能及時反映廁位使用情況,氣體監控設備實時監測氨氣、硫化氫數據量,每日人流量及當前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公廁頂部設有音響,播放著優美的旋律,讓人身心放鬆,心情舒暢。
助力南京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園
北廣場五座公廁升級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讓便民設施告別昏暗髒臭,取而代之潔淨清爽,展現了玄武區一貫秉承的人民至上的服務精神和「像繡花一樣管理城市」的現代城市管理理念,同時也是玄武區積極探索「群眾提、代表選、人大定、部門做、政府督、社會評」的民生實事項目化運作機制、全流程閉環管理路徑的有益實踐,推動了民生供給更加精準高效。
近年來,環湖辦一直致力於玄武湖周邊地區的環境綜合提升。2019年南京站南廣場綠化景觀改造工程順利竣工,改造後的南廣場核心區成為「望得見遠山、賞得到湖景、春花秋葉相映成趣」最美站前廣場。如今,南廣場站房平臺的綜合整治工程正在抓緊施工,再加上北廣場的五座公廁提檔升級項目的竣工,玄武湖周邊地區的環境品質大為提升,這必將有助於南京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園,有助於建成服務市民的共享空間和品質卓越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通訊員 許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