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的臘祭、漢魏的祭祖守歲、唐宋的拜年放炮到明清的請神賞燈,從古至今,春節的風俗在歷史中不斷演進,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團圓。不同的地區為春節而做的準備也是不同的,快來欣賞一下不同地區的春節準備吧~
殺豬
東北農村過年一般都會殺一頭豬過年食用,殺豬當天也會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嘗鮮,豬肉片蘸蒜泥、豬肉燉酸菜、醬肘子······
凍貨
東北氣候惡劣,氣溫極低,新鮮的水果極難保存,把水果放在室外凍起來,吃的時候放在熱水中解凍,嘗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蒸饅頭
在蒸新年的饅頭時,往往會蒸出各式各樣的麵食品,比如說蒸出桃子形預示著健康長壽,蒸出魚形預示著年年有餘等。
蘭州社火
在過年的時候,西北地區的人常喜歡圍在一起載歌載舞歡度新年,這些人的手裡常常拿著鮮亮的火把來,代表著自己對於來年的期盼,以及對於過去一年的總結。
舟曲迎婆婆
舟曲迎婆婆(舟曲稱聖母娘娘為婆婆)是舟曲縣遺留下來的一種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動,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在其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從以前單一的迎生送子、求兒求女擴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祈福禳災的民俗活動。
包餃子
俗話說的稿:「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吃餃子是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餃子形似「元寶」,音似「交子」寓意在新舊年交替之際,迎福納澤。濾
在臘月二十九日,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要把髒水和汙物往西邊倒掉,象徵著把家裡一年的不幸和疾病都扔出去,讓他們隨著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跳神會
除夕這天,藏民們會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著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的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
吉祥水
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會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著全家吉祥、健康長壽。
殺豬飯
春節的前半個月,農村的人們會宰殺豬羊,宴請親朋,飯後大人會一起翻大腸小腸、裝臘腸、醃豬血,到了眾人離去,這場歡宴才算結束。
插松枝
除夕的早上,大人們會讓孩子們到松樹林裡,採摘新鮮的松枝,插於正門的圍牆上或前院裡。松樹是長青的植物,插松枝有長青吉祥寓意,另外松枝也象徵「搖錢樹」,待初一早上大人們會早起把錢藏在松枝上,孩子們起來後會將其搖下,寓意來年財源廣進。
醃製臘肉
春節前夕,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醃製臘肉來為除夕夜宴上的餐桌添彩,為春節的「刀頭」準備最好的材料。
春節臨近
戰疫要繼續,年味也不能丟
如何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
過好這個春節?
這裡有答案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最後,這是團團送給大家最真誠美好的新年祝願~
(點擊福卡,獲得獨屬於你的新年好運)
除舊迎新、展望未來,這是勞動人民樸實而又純真的嚮往。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不一樣的年俗,一樣的年味。糰子們的家鄉有什麼特殊的新年準備呢?快來在留言區分享你們的新年準備吧~
生活在這座和諧夢幻的楊林職教園,我們與TA共同成長。
本期責編:周穎、黃錦蘭
排版編輯:王若馨
文字來源:王若馨、李聰
圖片來源:段嘉琪、遲文嘉、王若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