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花季雨季》這本書與我的際遇,我說過不止一次了,但總是還有可說的東西可以一說再說,這一次我又有了要說《花季雨季》的願望,我希望我這一回說出來的東西能與以往說過的想法不一樣。
《花季雨季》這本書我在縣裡的新華書店買到手裡的時候,我還是有些猶疑不定的,不知道自己買的這本書是不是正確無誤。但看過以後,覺得可以一看再看。而我也是這麼做的。
這本書我在密山打工的時候買過一本翻新書,我不想扔掉它,我就想多看幾眼這本書,翻破這本書,買書花的錢也就值得了。
我幾次出行,準備落地生根,都因為沒有做好思想準備,草草了事,我的包袱裡都帶著這本《花季雨季》。
我到密山打工的時候,我害怕再次失意而歸,我沒有帶什麼書,當我有信心能夠就此落腳了的時候,我遇到《花季雨季》的翻新書我就隨手、信手買了一本,一看再看。
我到濟南來的包袱裡也帶著一本《花季雨季》。
在濟南多年,剛來的那幾年裡,我遇到人家不要的、價格便宜的、書次正版的《花季雨季》,明知我手裡這本書已經有了不少了,但我還會再買一本回來收藏。
在濟南落腳了以後,事情有些多,我看新書的時候比較多,《花季雨季》買了很多,但是不怎麼看。
後來我覺得我不可能再和校園生活結緣了,關於學生、校園題材方面的書我就不再買了。
有關校園、學生題材方面的書我也賣掉了。手裡只留下《花季雨季》一種,還有《十七歲不哭》的劇本。
其實,我看校園、學生題材方面的書也是因為我對自己沒有在校園裡深造感到很冤枉,對自己沒有繼續學生生涯不死心,事過多年,我還是不能過去那個心結,還是不能接受我已經進入了社會的現實!在社會中吃不開,與此問題分不開。
我之所以要來濟南,也是因為想來濟南上夜校,想成就自己的校園夢,在密山沒有大學校園,想買本大學教材而不可得,我只能遠走濟南。
但我在濟南真的過得不是很好,溫飽問題都保證不了還談何重溫校園夢?
我自己不自知,也沒人給我一言驚醒夢中人,直到我又吃了很多年苦之後,自己醒悟了——我的年紀太大了,哪有這麼大年紀的學生,我這麼大的人不是老師,又不是和校方有合作關係的企業公司,那就和校園沒有任何關係了!於是,我只能認可:我這輩子自從走出了校園那一天開始,我就沒有了再做學生的那個命了!那些關於學生題材的故事和我什麼事都沒有了!我只能是人家眼裡的大叔,我還想與他人一爭高低,真是想法另類了!
現在,我回頭想想那幾年的執拗,苦苦一笑,放下手中的《花季雨季》,拿起手機,在手機上記錄下我曾經不肯放下的那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