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有一個「理化不同選」原則,特別適合這類學生

2020-12-18 贏在高中

有學生問:

我高一選課,她選物理,化學,政治怎麼樣?

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儘量選擇物理+化學的組合,對於成績不是非常突出又打算選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儘量做到「理化不同選」,從實際選課情況看,選擇物理+化學組合的學生,更傾向於選了理化生組合,其次是理化地組合,選擇理化史和理化政組合是比較少的,在實行「3+1+2」模式的地區,物理和歷史是不能同時選的。

一、理化政組合好不好?

任何一個組合,都有其優勢和弊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只要是適合的組合,就是最好的組合,那麼什麼樣的組合,才是適合的組合呢?

1、自己能學得了的:

自己能學得了的,這是最重要的條件,如果連大學都考不上,好考慮什麼專業問題?所以,果斷放棄一些自己真的學不好的學科,哪怕它再好,對你也沒有意義。比如理化生組合,這個組合的專業基本上不受限,但是能同時學好這三科的學生,又有多少呢?

2、考試能得高分的:

高考還是用分數說話的,如果你高考考到700分,即便不選擇物理,也有頂尖的985大學的專業供你選擇,你一樣有一個很好的平臺;如果你考400分,即便選擇了物理,也只能接受上專科的事實。

什麼樣的組合能考出高分?首先是你自己能學好的,其次是競爭對手相對弱的,最後是選擇人數相對少的。

從這三點來看,政治這門學科,選擇的人數不多,賦分的偶然性大些,在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中排名倒數第一,但是選擇政治的學生,實力有限,尤其是眾多藝體生會選擇帶政治的組合,這就意味著如果你的政治學得確實比較好,選擇政治賦分是比較有優勢的。

3、專業受限少的:

高考考高分是一個方面,但是新高考的志願填報採取「專業+學校」的模式,這對你的選課提出更高要求,也就是說你如果不選某個專業要求的學科,即便你的分數再高也無法報考。比如你不選物理,是不可能選計算機專業的。

從這個標準看,選擇物理和化學的組合,基本上所有的理工科專業和絕大多數文史類專業都可以選擇,專業不會受限。

那麼,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把考出高分的問題,這還是取決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於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的,沒有不要非得選物理和化學的組合。

二、為什麼建議「理化不同選」?

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儘量選擇理化生組合,因為他們有能力把這三科都學好,選擇理化政組合,因為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比較少,可能會面臨走班的局面,如果走班,對學生成績的消極影響是比較明顯的。

這裡主要說說「理化不同選「的問題,這是對於成績不是頂尖的學生的一個建議。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選擇理化組合,競爭太激烈:

選擇理化組合,需要學生有比較強的接受能力,需要做大量的題目,對於學習能力沒有那麼強的學生,想把物理和化學都學好,並不容易。如果把化學改成生物或者地理、歷史,學生會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更難學的物理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物理成績。

更關鍵新高考的賦分模式,選擇理化組合的學生,面對的競爭對手是最強的。在「3+3」模式下,物理和化學都參與賦分,如果不是很突出,很容易出現賦分比原始分低的情況;在「3+1+2」模式下,雖然物理不參與賦分,但是化學依然是賦分的,選擇化學的學霸是非常多的。

2、多數理工專業,並不要求理化同選:

有句話叫:數學是火,點亮物理的燈;物理是燈,照亮化學的路;化學是路,通向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理科生。

這句話實際上揭露了一個問題:處於基礎學科鏈頂端的是生物,其次是化學,也就是說,如果你打算學和生物相關的專業,要求你的數學、物理和化學都得學好;如果你打算學和化學有關的專業,那麼你需要學好數學、物理和化學;如果想選擇和物理有關的專業,只需要學好數學和物理就可以了,當然如果能掌握點化學和生物知識,也沒有壞處,但是這並不是必須的,比如你學計算機,只要有紮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就可以了。

實際上,多數熱門專業都需要必選物理,而和化學和生物有關的專業,比如材料和生物工程方面的,雖然看似「高大上」,實際上就業形勢並不好,並非是熱門專業。

所以,如果你選擇和物理有關的專業,只要選擇物理就可以了,沒必要非得選上化學和生物,和其他科組合,可能會給你帶來更高的分數,這也是符合新高考改革的理念的。

所以,最後告訴大家一個選課原則:「3+1+2」選課:3是指語數外三個必選學科;1是保專業的學科;2是提分的學科。這個原則對於多數學生是適用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廣東高一學生開啟「新高考」選科
    最近高一年級學生開始選科,預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很多。」最近,廣州中學教師李青在忙著給學生選科做輔導。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之一,廣東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 新高考選科記住這八點,選科不用愁,保你選到最佳組合
    新高考改革後,很多學生家長在選科上犯了愁,六選三,哪三科才是最佳組合?一般在選科上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是為了想報考某一類專業,還是純粹為了提分,明確好為了什麼,再遵循這八點原則,小三科就很好選擇了。1.無論高考怎麼改革,成績都是第一位的,嚴重拉後腿的科目,無論是真的喜歡還是適合什麼專業,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要選,不然很拉後腿。2.想報軍校,物理、化學、政治一定要選其中之一選物理最佔優勢,其次是化學,最後是政治。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圈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說明: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
  • 高校專業選科說明出爐 為新高考「6選3」提供方向
    【重磅】高校專業選科說明出爐為新高考「6選3」提供方向25日,省招考院公布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這將為「新高考」記者通過查詢系統看到,總體而言,各高校人文類專業大部分「不提科目要求」,而理工類專業大多對物理、化學等科目有選考要求。以北京大學為例,該校語言類、經濟學類、社會學類專業通常「不提科目要求」,而理工類、心理學類專業通常要求考生必須選考物理或者在物理、化學中選考其中一門。
  • 從清華、北大高考招生,看新高考「6選3」如何選科?建議查看收藏!
    新高考新高考和以往高考一個重大的改變就是實行選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6選3「,那麼學生和家長,以及學校改如何這個新的變化呢?各高校招生的時候各專業又是如何選拔高考生的呢?1、第一個問題什麼是6選3選擇的背後是什麼?是滿足需求。其實,6選3選課遵循的也是一種知己知彼,達成適配的原則。新高考改革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不分文理、六選三(有的省份是高一下學期,有的是高二上學期)、大學按專業錄取、高中走班制等等。改革前後的不同,改革前,是文科、理科,就兩種選擇。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元年」已經來臨,上海和浙江率先實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級新高一也將成為2020屆新高考的體驗者。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
  • 新高考選科:揭秘與地理有關的19類專業
    新高考地理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學科,從教學內容來看,地理必修與選修的內容與19類專業產生了直接的聯繫,但是這些專業中大多數專業的選科要求是物理。  筆者統計了2020年在京招生選考科目要求目錄後,發現只有不到10類專業明確提出了選考地理。
  • 「新高考」選科:熱門專業有啥要求
    本報訊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徐月姣報導 遼寧高考綜合改革後,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志願設置將主要採用"專業+學校"的組合方式,也就是以一個專業加一所學校為一個志願單位。那麼,當目標專業對應上具體的學校以後,對同學們的選科有哪些要求呢?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這一科...2021屆新高考選科解讀如何選考才會成為最終贏家?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 新高考3+1+2模式下學生怎樣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其中數字「3」代表 「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三科分值均為150分,以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1」為必選科目,學生只能在物理和歷史2個科目中選擇一個科目,且只能選擇1個科目,分值為100分,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2」為任選科目,學生可在剩下的4個科目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另悉高考第二名選的競爭最為激烈的物理、化學、生物,而第三名則選了政治。 所以,如果化學和生物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其實可以考慮選擇一門文科,減輕一下競爭壓力,享受到賦分的紅利。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整體來看,物理成為考生中選取最多的科目。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覆蓋面高達92%2020年物理選考人數回升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大學專業對於物理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絕大部分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而絕大部分文史類專業則沒有選考要求,選考理化的考生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專業選擇的廣度上都有不小的優勢,而選考文科的考生,將在志願填報時受到較大的限制。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
  • 經濟學相關專業對於新高考選科最為友好,基本不限選科
    新高考3+1+2選科,給予考生一定的選科自由度。當然對於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下的一部分文理兼報的專業來講,在新高考後,其實對於選 科的要求多數是不限選科的,所以說是對於考生們來講,是想當的友好。大家就PK分數唄!
  • 新高考選科|報考經濟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報考經濟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本文中的選科數據,主要參考廣東省公布的文件)經濟學門類包含哪些專業經濟學門類下,包含了4個專業大類,分別是經濟學類、金融學類、財政學類和經濟與貿易類,共23個專業。
  • 新高考來了,各專業的選科要求有哪些?帶您了解一下
    新高考來了,文科不分科了,但是選科比此前的的文科分科更麻煩事,畢竟學科關係到了你未來選擇專業的走向。之前,說過物理在選科中至關重要,但是各科的選科要求是怎麼樣呢?在此,引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深圳大學、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等高校部分地區的選科要求。
  • 新高考改革選科失敗案例第八季:越學越難,物化政組合我想吐!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一季:破釜沉舟,我拿青春賭明天》《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二季:孩子早戀,一誤選成千古恨》《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三季:聽信讒言,被人賣了幫數錢》《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失敗案例第四季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 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 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高中生選擇物理、化學、政治這三科的話,有哪些利弊呢?
    新高考:高中生選擇物理、化學、政治這三科的話,有哪些利弊呢?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組合!從山東省2017級選課組合數據來看,這一比例佔了1.93%,排在倒數第5位,全省僅有7895人選擇這一組合。但是,冷門的未必是不好的,原則上每一種組合都很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一組合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一、絕大多數專業都可以選,專業受限較少!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