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之晨
川河風光—金蟾求凰
邊城秀山,因位於渝湘黔鄂四省交匯之地,為文學大師沈從文《邊城》原型地得名。
秀山區位優越,資源富集,人民富足,風光秀美,素有「武陵明珠」之美譽。
邊城秀山,秀色可餐!
秀山之秀,秀於山水。秀山地處武陵山腹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山奇水秀,美不勝收——川河蓋奇偉非常,酉水河風光旖旎,龍鳳花海風景如畫,山水隘口景色宜人。
秀山之秀,秀於人文。秀山為少數民族聚居地,民俗民風獨具特色。當地民風淳樸,民俗厚重——古鎮老街底蘊厚重,花燈歌舞馳名中外,土家織錦、金珠苗繡美輪美奐,農家美食唇齒留香。
在世代棲居的熱土上,秀山人民用勤勞和汗水傳承先祖智慧,開拓嶄新生活,用雙手打造更為美麗的邊城,編織更為美好的明天。
秀外慧中的秀山人民歡迎您!
槳聲燈影品邊城
古鎮,無疑是先輩最好的物質饋贈和智慧傳承。
在秀山,古鎮古街有兩處。一處,傳承著智慧;一處,承載著愛情。
青石板鋪就的街巷縱橫交錯,黑瓦飛簷的木質建築古樸大方,門楣上的磚木雕刻質樸生動,古趣盎然……
秀山西街,是先祖智慧的傳承——
這裡存留下來的棧道碼頭、廊橋水岸、古街老巷、廟宇樓館、木樓石階、黛瓦白牆、雕梁畫棟、商號店鋪……依然保留著唐宋遺風和晚清元素,濃縮著人文風情,鐫刻著時代變遷。
在30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秀山西街曾是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教育中心。
走過歲月,西街如舊。梅江河不舍晝夜,繞街奔流,倒映出岸上人的家長裡短,沉澱著歲月的喜怒哀樂。漿聲燈影裡,西街宛如一幅流光溢彩、飽經風霜的歷史畫卷。悠長小巷縱橫交錯,蜿蜒石板靜默無聲。一路走去,讓人仿佛置身歷史,撫今追昔,斑駁滄桑的木架房和老屋小院成了煙雲歲月不滅的見證。
秀山西街讓人憶古惜今,洪安古鎮則滿足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古鎮洪安是渝、湘、黔三省市交界之地,有著「一腳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特殊區位,更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原型地。
沈從文在《邊城》裡,講述了一個哀婉而悽美的愛情故事。小說描寫了邊城人民詩意的生活,以及對純美愛情的憧憬。
洪安古鎮處處有著濃鬱民族特色的古建築——吊腳樓,封火桶子。
清江明月,木舟古渡,像一壺濃烈的陳釀,令人陶醉。
歲月悠長,山河無恙。在歷史的長河中,古鎮經歷了幾多風吹日曬,歷經了幾多世代變遷。
1949年10月,劉鄧大軍揮師大西南,湖南和平解放。11月6日,先頭部隊從湖南入川,攻克洪安場,次日解放秀山。現在,洪安古鎮恢復了「復興銀行」和紅軍指揮部。成為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洪安古鎮,風景如畫。粼粼的清水河上,拉拉渡從歷史的夢幻中緩緩前行,被歲月打磨得溜光的渡索歷久彌新,渡船滿載的是述說不完的動人故事。
洪安古鎮,祥和安寧。
奇峰秀色看武陵
武陵山區,層巒疊嶂,大自然鬼斧神工,造物主毫不吝嗇地將一切美好點綴秀山大地,一山一水皆成風景。
馳騁川河蓋、泛舟酉水河、暢遊龍鳳壩……秀山,有數不盡的山川美景,有看不完的湖光山色。
春觀映山紅遍,夏賞格桑點點,秋看草場芭茅,冬覽南國冰雪。登高遠眺,看雲霧繚繞,觀日出日落,賞星空銀河,遊秀山,川河蓋是打卡地之一。
在武陵山區,山頂上的平原,通常被稱之為「蓋」。川河蓋景區平均海拔1200米,全年平均氣溫12.1攝氏度,是頗為理想的避暑勝地。
川河蓋被稱為「懸在雲端的花園」,這裡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桌山地貌,是渝東南唯一兼具草場、花海特色的大型高山型生態景觀區。蓋邊,有鋸齒巖、將軍巖、梳子山、三猿聚首、萬年神龜等天然形成的石鍥景觀。蓋下,地下暗河穿越整個蓋區,有四門洞、黑洞和亮洞等天然溶洞,還有龍洞梯田等奇異景觀。
所謂「仁者愛山,智者樂水」,秀山秀水,這裡,能最大限度滿足遊客差異化需求。梅江、平江、酉水幾大水系蜿蜒曲折,讓秀山大地更為靈動。
懶臥漁舟隨波逐,閒看浮雲映碧江。酉水泛舟,是一趟洗滌心靈之旅。
酉水又名北河,發源於湖北恩施,流經酉陽,途經秀山,然後注入洞庭湖,在秀流程約50裡,是歷史上的五溪之一,古稱「酉溪」,有「武陵玉帶」之美譽。
酉水河全流域生態優良,兩岸群山環抱,隨著季節更替,山間色彩變幻,五彩斑斕。有極具九寨風韻的梅家河風光,還有全國規模最大的金彈子古樹林。
酉水河水質清澈,河中魚群娓娓,沿岸樹枝倒映,畫面交疊,虛實相間,構成一幅「魚遊枝頭鳥宿水」的絕妙意境。
酉水河民族文化獨特,九溪十八洞之打妖家峒首府打撈寨,是古代打妖家族首府的古城遺址。現存清代建築的石屋基、部分城垣和石門框,以及宋、元、明、清時期的古城牆遺址。
打撈寨還是秀山土家族節日「四月八」的誕生地,是土家族文化和秀油文化的重要遺蹟。
川河蓋和酉水風光是大自然的恩賜,龍鳳花海則是人與自然的合力之作。
龍鳳花海位於秀山清溪場鎮,這裡平疇沃野,是秀山「糧倉」。山民們冬種油菜,春插稻秧,接受這片肥沃的土地的滋養。
日照黃金滿眼香,春風拂面遍地黃。每逢春天,油菜花競相綻放,鋪滿大地,置身花海,讓人有誤入畫中的錯覺。
龍鳳花海油菜花種植規模2萬餘畝,景觀入選首批「中國美麗田園」全國十大油菜花景觀之一。
除萬畝油菜花海外,當地還有南宋時期「趕苗奪業」留下的苗王墓、古地道遺址;充滿土苗建築文化精髓的客寨風雨橋、楊家大院、田家大院及土司衙門遺址;有距今1800年時期諸葛亮南徵屯兵遺址孔明洞;有純樸美麗的全國民族特色村寨黑虎寨等人文景觀。
土風苗韻醉「三省」
秀山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有極為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數千年來,一輩輩流傳下來的民俗文化,貫穿衣食住行燦若星辰,生生不息。
竹編,是最實用的藝術。
因為竹子柔韌性好,可塑性強,成為編織的理想材料。
在秀山這塊靈動的土地上,先民把竹子的價值運用到了極致:運送貨物有背篼、籮篼、簍子;生產有筲箕、簸箕、曬席;家居用品有涼蓆、甍篼…村民家中,到處都是竹編的影子。
秀山竹編做工精良,花背篼和籮篼就是其中的代表。
按當地少數民族風俗,女兒出嫁時,娘家須陪嫁一個花背篼,用於新媳婦背小孩和趕集時盛裝物件。花背篼外形玲瓏,做工精緻。在以前,它的作用類似於今天時髦女性的挎包,兼具裝飾功能。
甍篼則是酷似蟠桃,有蓋的盛物器皿。在以前,家裡的剩飯菜,或者好吃的東西都會被小心翼翼放到甍篼裡,然後掛到高處,以防老鼠和家裡的饞嘴小孩偷吃。於是,也有小孩在夢裡還叨念著甍篼裡的美食,故甍篼又稱「夢篼」。
由於科技進步,生活水平提高,漂亮的小媳婦不再背著花背篼吸引路人眼球;家裡的「饞嘴貓」也不會在夢裡惦記甍篼裡的美食。漂亮的塑料製品、鋼製品正取代著很多竹編製品的位置。
可是,秀山竹編這一傳統產業卻經久不衰,街頭巷尾仍然到處是它們的影子。褪卻實用工具的外衣,秀山竹編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竹編是生活中的智慧,秀山花燈則充分展示了先民對生活的熱愛。
「鬧花燈喲!」「嘿,鬧花燈喲!」臘月時節,年味漸濃。土家苗寨張燈結彩,一盞盞花燈掛上了竹竿。「花燈客」從戲箱裡拿出封存一年的戲服,開始清理乾渴了一年的嗓音。
秀山花燈出燈了!
秀山花燈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其生活氣息濃、調式優美,猶如曠谷奇葩,乃花燈戲之精華,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遺產。
秀山花燈表演從每年正月初二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花燈戲中,尤以「高臺花燈」最為精彩,令人嘆為觀止。在農家院壩裡,幾個「童男」各佔四角,手持長杆燈籠照亮場地,以示善才童子保佑過程圓滿。準備停當,「賴花子」便會敏捷地攀上由幾張古式「八仙桌」層層相疊搭成的高臺,在高臺上旋轉唱跳。其動作細膩、表演滑稽,展示出「花燈客」矯捷身手和嫻熟的雜技技巧。
另外,秀山花燈還有粗狂雄壯的龍燈與細膩優美的「花燈」同臺演出的「龍纏燈」表演,以及「花燈群舞」「雙花燈」「單邊戲」等不同表演形式。
為傳承秀山花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政府及文藝工作者結合時代發展,去粗取精,編排「花燈操」在中小學推廣,同時,還在職業學校開設「花燈班」,培養「花燈客」接班人。加入現代元素的秀山花燈戲《年關宴》代表重慶市參加全國百戲盛典演出,近年來打造的《送情書》《貢茶寨》等花燈戲深受群眾喜歡。
歷經歲月洗禮,秀山花燈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植根秀山這片古老的土地,傳達著來至遠古的訊息。
圖文由秀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秀美景
洪安古鎮
川河蓋鋸齒巖
隘口鎮荷花
微電影城
線路1 尋夢邊城
◎洪安古鎮
標籤:拉拉渡、小說《邊城》、翠翠姑娘
詳情:在洪安古鎮,重溫書中邊城,打卡沈從文筆下《邊城》小說的原型地。
線路2 蓋攬川河
◎45道拐 ◎川河蓋
標籤:草場芭茅、雲端花園、萬畝草場
詳情:在川河蓋,相遇雲端花園,看萬畝高山草場,享獨特四季風光。
線路3 踏歌武陵
◎隘口鎮 ◎清溪場鎮 ◎大溪鄉
標籤:土家風情、苗族風韻、田園鄉村
詳情:在隘口鎮,賞百裡荷花,體驗採茶制茶;在遊龍鳳花海,住土家大寨;在大溪鄉,去生態觀光,享受水上娛樂。
線路4 賞燈秀山
◎秀山西街 ◎鳳凰山花燈民俗風景區
◎中國微電影城 ◎現代電商物流園
標籤:古樸街道、遊子鄉愁、燈光秀、花燈表演
詳情:在西街,觀明清古老建築,回憶時光;在鳳凰山,觀秀麗燈光,邂逅風情;在微電影,賞花燈戲,駐足民國韻味;在電商園,購秀山風物,體驗掃碼下單。
秀風味
秀山毛尖
秀山毛尖是秀山正傾力打造的茶葉公共品牌。秀山毛尖產自海拔500-800米的低中山丘陵地帶,幹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鮮潤翠綠,香氣高長純正、慄香顯,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甘滑,葉底嫩綠、明亮、均勻。
山銀花
山銀花是秀山特色產業之一,覆蓋面廣,致富帶動力強。山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於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等症,均效果顯著。
金絲皇菊
金絲皇菊是菊中貴族,色澤金黃,清香甘甜,一朵泡一杯,有泡七杯而不變色一說,其中金絲皇菊的黃酮素含量極高,富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硒元素。
秀文創
苗繡
是苗族人民世代傳承的刺繡技藝。近年來,秀山組建專業合作社,培養「繡娘」,一則傳承發揚這一技藝,二則幫助少數民族婦女實現家門口創業。
竹編
從古至今,竹子一直是國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元素,秀山竹編以其品類齊全,做工精良聞名。其於2017年獲得「金獎」。
龍鳳花燭
源於秀山清溪場鎮龍鳳村,是歷史悠久的民俗工藝品,通常由龍、鳳和花等圖案組成,代表著龍鳳呈祥的美好祝願。
土家織錦
中國少數民族四大名錦之一,是土家族婦女用一種古老的木織機,以棉紗為經,以五彩絲線或棉線為緯,完全用手工織挑而成的手工藝術品。秀山土家族織錦技藝主要分布於清溪場鎮等地。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