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蘇東坡之後的又一首《赤壁懷古》,被紀曉嵐讚賞不輸蘇東坡

2020-12-18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這篇《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雄渾,境界宏大,極具英雄氣概,可謂千古絕唱。自蘇東坡此詞以來,後是文人騷客莫不紛紛和韻、次韻效仿。

譬如辛棄疾曾用蘇東坡《念奴嬌》韻而和之「萬事從教,浮雲來去,枉了衝冠發」,以及劉辰翁、張炎、文天祥、元好問甚至元代的白樸、明代的楊慎等等諸多名家都有次韻東坡的懷古之作。

但有如蘇東坡這般絕唱在前,後世諸多赤壁懷古之詞,便成為拱月之星,徒增月華之明亮耳!雖只能望蘇東坡而興嘆,但後世赤壁懷古之詞也不乏佳作,有些可算精品。

譬如南宋戴復古所作的這首《滿江紅·赤壁懷古》,雖不如東坡遠甚,但在懷古詞作中也是少有的豪情壯採:

滿江紅·赤壁懷古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戴復古,是南宋詩人、詞人,他還是陸遊的弟子門生。戴復古一生不仕,漂泊江湖,遊覽勝跡,寫詩作詞以致用。這首《滿江紅·赤壁懷古》便是其在黃州赤壁一帶感慨而發。

這首詞開篇「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點明勝跡懷古之題,但相比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就有些氣勢平淡無奇。後數句則著重筆墨描繪赤壁大戰的場景「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及其生動,寫出了當時江上鏖戰的翻江倒海之勢。上闋末句則效仿蘇東坡「談笑間」之句,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闋則專寫赤壁的山川形勝,追懷古蹟,發出「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的感慨。緊接著更進一步慨嘆千年興亡更替「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頗有感傷憂國之思。而末句則像道旁楊柳發問,問他們為誰生春、為誰搖動枝條。如同姜夔名句「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一般,感時傷世之心更顯。

戴復古的這首詞卻是風格豪放,語句遒健,也不失為一懷古佳作。甚至清代的紀昀曾讚賞這首詞說「豪情壯採,實不減於蘇軾」,可見確有出彩之處。但平心而論,此詞佳則佳矣,但比之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只能望洋興嘆!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這首赤壁懷古,清人紀曉嵐認為豪壯之氣不遜蘇東坡,你覺得呢?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雖然書寫失意,然而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
  • 蘇軾之後,此人竟然也寫了一首《赤壁懷古》,豪壯之氣不輸於蘇詞
    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一出,立刻站上了豪放詞的巔峰,其雄渾蒼涼、豪邁磅礴之勢,令人心魂震懾,這首詞被譽為「古今絕唱」,當之無愧。自此,後來人皆有自知之明,鮮有人再涉足這一領域,不敢與蘇軾一比高低。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南宋詞人辛棄疾自可與蘇軾一較高下。然而,我們今天說的不是辛棄疾,而是繼承了辛詞之風的戴復古,他竟然也以《赤壁懷古》為題,寫下一首平淡之中見奇偉,且不失豪放之氣的名作。
  • 中國古代史:淺析蘇東坡與黃州赤壁的關聯
    如《齊安拾遺》中說黃州赤壁就是周郎赤壁;晚唐詩人杜牧在黃州寫的《赤壁》詩道:「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他又在《齊安郡晚秋》詩中寫道:「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衰翁坐釣魚。」可見杜牧也把黃州赤壁當作赤壁之戰之地,後來,經學者考證,認定赤壁之戰的地點並不在黃州黃州赤壁不是赤壁之戰的赤壁是證實了,但黃州赤壁的名聲並未因此而減退。這主要歸功於蘇東坡。
  • 蘇軾的《赤壁懷古》,其實曹操周瑜打仗在蒲圻赤壁,蘇軾跑錯了?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文學創作需要體驗生活,這話是不假的,然而體驗了一肚子生活也未必能搞出好的創作,這話也是真的。蘇東坡寫《念奴嬌·赤壁懷古》把生活體驗錯了,曹操和周瑜打仗本來是在蒲圻的赤壁,他卻跑到黃岡的赤壁去體驗,並且寫出這麼一首詞來。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前言蘇軾《赤壁懷古》與嶽飛《滿江紅》 你認為哪一首更好些?這是我在問答裡看到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認識,兩首詞各有千秋。處於和平時代的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血腥與亡國的劇痛,估計有很多人喜歡蘇東坡的瀟灑與超脫,當然大家也尊敬嶽飛的光榮與夢想。
  • 蘇東坡的驚鴻一瞥
    蘇東坡的驚鴻一瞥近一千年前,在徐州剛剛呆夠兩年的蘇軾轉任湖州,四十多歲的男人該有的況味都有了,彼時,他留下了一首感慨萬千的《江城子.別徐州》,這回像以往那樣,仍是醉眼朦朧,欲語還休。「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摧手佳人,和淚斬殘紅。
  • 蘇東坡詠月詩詞的家國情懷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詞人想要乘風前往月宮,可又擔心那裡瓊樓玉宇繁多,更何況置身高處會感到寒冷難耐。從「我欲」到「又恐」又到「何似」的心理轉折中,展示了蘇東坡心緒的跌宕和情感的起伏。「高處不勝寒」一語雙關,其一是指地理意義上的站在高處身體難以承受自然界的低溫,其二是指政治意義上的置身廟堂之「高」則孤高苦絕、心寒膽怯。
  • 蘇東坡:畫石頭我是認真的,因為那裡有我的人生格言
    在《蘇軾全集校注》中有一首《詠怪石》,講述他年輕時,疏竹軒前有一方怪石,有一次它來到蘇東坡的夢中,一開始還被蘇東坡誤以為是厲鬼。那怪石在夢中對蘇東坡說「或在驪山拒強秦,萬牛汗喘力莫牽。或從揚州感廬老,代我問答多雄篇」,將那個寫過很多關於石的唐代詩人廬仝引為知己。
  • 蘇東坡很真性情的一首詞,下片太經典,道出多少人的心聲
    從私心來講,今天分享的這首詞是我最愛的一首東坡詞,對它的喜愛程度,甚至要超過《定風波》,也超過《江城子》。蘇東坡當年在酒醉後寫下的這首詞,常常成為夜深人靜時無數次敲擊在心頭、迴蕩在心間的聲音。從中,能讀到一種對自由的嚮往,一種跨越千年時空而依然存在的強烈共鳴。
  • 《蘇東坡傳》: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蘇東坡
    對於蘇東坡的熱愛,作者在序中這樣寫道: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讀罷《蘇東坡傳》,在我眼中,也升起一個不一樣的蘇東坡。
  • 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坦然吟笑向前行
    學會排遣內心積鬱蘇東坡在黃州,之所以能在其人生谷底反彈起跳而登峰,第一個秘訣就是知道如何排遣內心積鬱。稍對蘇東坡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生於公元1036年的蘇東坡,於公元1057年喜中進士,並有幸得到張方平、歐陽修等前輩的讚賞和關照。
  • 蘇東坡曾駐足恩平,並留下千古美文?遊客:在哪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代文豪蘇東坡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千古絕唱,膾炙人口,流芳百世!蘇東坡的詩詞以感情奔放、氣勢磅礴,又寄情山水而著稱,並深受後人喜愛。可能很多網友不知道,其實,蘇東坡也曾駐足過恩平,並在恩州大地留下一首豪邁的詩詞,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 蘇東坡:唯有「詩詞」與「美食」不可辜負Su Dongpo,loves lyrics,food and life forever.
    共讀「東坡」詩詞在大家對PPT內容的雙語分享中,還穿插共讀蘇東坡詩詞的環節,身為黨員的Joyce帶頭雙語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同樣是黨員的Vicky作為英語角小組成員的核心骨幹,以標準的雙語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 蘇東坡的詞,意境雖高,但「嬋娟」二字,卻被人們誤用了幾百年
    但蘇東坡的詞卻別具一格,除了典雅與細膩之外,還另有一種豪放的氣質包含在其中,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其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讓人感到時代變換的分分合合,大起大落歷史氣息,甚至可以說大氣到了極致。儘管如此,他的另外一首代表作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則讓人們流連於思愁之中,無法自拔,特別是「嬋娟」二字,被人們誤用了幾百年。
  • 蘇東坡談赤壁,是辛酸?還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
  • 《蘇東坡傳》:耕耘樹藝!修身養性!他沒有苟且,只有詩和遠方!
    蘇東坡很慶幸能死裡逃生,但被貶黃州,官位降低,充團練副使,不準擅自離開也無權籤署公文。沒有公務撓心也基本沒有了朝廷俸祿,蘇東坡現在真正的需要靠自己的雙手過日子了。蘇東坡還是有很多朋友,甚至還多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太守、酒監、藥師、大夫、農夫,還有道士和僧人。他年輕時和人意見不合,互相敵對,但敵對之人的兒子卻又成了他最好的朋友。這個人就是「季常之癖」裡的陳糙,他因怕老婆而出名,蘇東坡在一首詩裡和他開玩笑: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 紀錄片《蘇東坡》1-3集,感受詩詞大神的風採!(附蘇東坡經典詩詞文...
    「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03河東獅吼 蘇東坡在一首詩裡,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06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蘇軾在全國選拔進士的會考中,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獲得了歐陽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讚賞。
  • 蘇東坡:一生煙雨任平生
    兒時的我們都以為蘇東坡的生活都是歲月靜好,都是物質豐裕,然而,當我們讀完蘇東坡一生,才知道他寫《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被朝廷貶官到杭州的。然而蘇東坡強大內心,生生把一次次的貶官後的窘況和悽涼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寫成了一畫。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黃州成全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蘇東坡,蘇東坡也必不會辜負這座城。他向黃州交上了一份「答卷」,他讓這座城不再寂寂無名。在黃州城外,有個地方叫「赤鼻磯」,是長江北岸的一段山崖,巖壁垂直,一片紅色,宛若烈火燒過一樣,蘇軾稱它為赤壁。他不止一次來這裡,憑弔英雄,抒懷寫意。
  • 赤壁賦是蘇東坡的自我對白,赤壁夜遊不過是發洩情緒
    自從被貶黃州後,蘇東坡的心情抑鬱到了極點,整日借酒澆愁愁更愁,無以釋懷,只好滿天地找名山勝景遊玩,以此來舒緩自己鬱悶、壓抑、痛苦的內心世界,尋找一個發洩點、釋放點。就在壬戌年的一個月滿之夜,蘇東坡與好友一起駕著一葉方舟漂遊於赤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