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是西方各大旅遊公司競相爭奪的一個市場。但是由於政策與消費習慣的差異,如何更好打入中國市場也一直是一個難題。正如許多公司所嘗試過的,Priceline...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是西方各大旅遊公司競相爭奪的一個市場。但是由於政策與消費習慣的差異,如何更好打入中國市場也一直是一個難題。正如許多公司所嘗試過的,Priceline目前也正在評估如何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及亞洲市場的投資。
Priceline集團的執行長格倫·福格爾(Glenn Fogel)曾多次表明,亞洲是該公司最重要的市場。在公司召開的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官員也指出,亞太地區市場既是Priceline公司最大的機遇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最大的挑戰。
福格爾說:「到目前為止,中國是我們業務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市場。我們決定繼續在亞太地區發展業務,主要也是看中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
「作為美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我們在世界各地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客戶,都想去中國。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優勢的。」
其中,Priceline旗下的最大品牌Booking.com(繽客網)在歐洲區域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而在亞洲其他地區,Agoda(安可達)表現也很好。
福爾格進一步指出:「目前,Agoda正在利用技術來保持高水平的競爭力,使用機器來學習如何有效地定價,並通過實驗不斷改善其前端。這些都有助於我們進入中國市場。」
另一方面,福爾格還表示將加大投資,擴大中國出境遊預訂業務。「因為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廣泛的資源,這也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大優勢。」
除此之外,福爾格補充道:「最後一部分就是中國國內的業務,針對那些在中國國內旅行的人。這對於一家非中國本土企業來說,更加困難。我們正在努力思考對策,力圖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格局。」
如何在競爭最激烈的地區打開市場是個難題
福爾格表示,雖然Agoda提交的報告顯示業務量持續增長,但是包括Agoda在內的Priceline旗下其他品牌都面臨著困境。對此,他進一步分析道:「過去20年裡,我一直都在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每當出現非常強勁的增長機遇時,也就意味著即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因為,許多有實力的對手都想在這熱門市場中分一杯羹。」
「目前,亞洲就是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地盤。大家都紛紛採取行動,通過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努力爭取更多的客戶,力求儘快佔得市場份額。其中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籌集大量的資金,然後流入到客戶的手中。本質上,就是通過促銷等手段儘快贏得客戶,進而打開市場。這就是競爭的場景。」
但上市公司在中國進行促銷也不是那麼簡單,因為要考慮到股東的利益及利潤分紅的問題。
福爾格說:」比較各網站在亞洲區域的住宿價格,就不難看出,那裡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區域。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那些意欲在該地區達到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來說,更難佔得商機。相反,那些不必考慮股東和分紅的私營公司反而更加靈活,他們可以出去籌集資金,然後再投入到市場,以折扣的形式吸引客戶。就算是虧本銷售,也能搶得先機。」
盲目競爭並非最佳選擇
事實上,Priceline的擴張策略其實是非常謹慎的,它並不是直接打入中國市場,而是採取了一種更務實的方式:與中國OTA的龍頭品牌攜程合作。
目前,Priceline持有攜程4%左右的股份。加上可轉換債券股份在內,佔比可達9%左右。而目前的合作協議中規定,攜程允許Priceline的持股份額最高比例是15%。
Priceline旗下的Booking.com為攜程提供了全球的酒店資源,反過來,攜程也將中國的客戶帶到Booking.com。攜程從Booking.com在全球所擁有的龐大的旅遊資源中受益,而Booking.com則從攜程獲得了中國本地化專業知識和客戶基礎。
這種合作關係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有利可圖的。在這次召開的電話會議上,福爾格也表示,與攜程之間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合作關係」。
最新的調查也顯示,雙方有望繼續加深合作。但Priceline並不會直接收購攜程,畢竟百度也擁有攜程20%的股份。此外,攜程擁有290億美元的市值,而中國政府一直以來也並不支持外國企業購買中國本土的公司。所以,即便Priceline有意收購攜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