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木屬植物科中檀香科。檀香主產於印度東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澳大利亞、斐濟等溼熱地區。其中又以產自印度的老山檀為上乘之品。印度檀香木的特點是其色白偏黃,油質大,散發的香味恆久。而澳大利亞、印尼等地所產檀香其質地、色澤、香度均有遜色,稱為 「柔佛巴魯檀」。多數新砍伐的檀木。近聞,常帶有刺鼻的香味和特殊的腥氣,所以制香時往往要先擱置一段時間,待氣息沉穩醇和之後再使用,有存放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檀香,這時檀香木的香味已經非常溫潤、醇和可謂檀香極品之極品。
又有稱其名為 「老山檀」,而砍伐之後隨即使用的稱為「柔佛巴魯檀」。檀香樹是一種半寄生植物,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成熟的檀樹可高達十米。檀香樹非常嬌貴,在幼苗期還必須寄生在鳳凰樹、紅豆樹、相思樹等植物上才能成活。固而檀香的產量很受限制,人們對它的需求又很大,所以從古至今,它一直都是即珍稀又昂貴的木材。
檀香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歷來為醫家所重視,謂之「辛,溫;歸脾、胃、心、肺經;行心溫中,開胃止痛」。外敷可以消炎去腫,滋潤肌膚;燻燒可殺菌消毒,驅瘟闢疫。能治療喉嚨痛、粉刺、抗感染、抗氣喘。有調理敏感膚質,防止肌膚老化的功效。去邪、去燥、殺菌、防黴、防蟲、防蛀。具有安撫神經,輔助冥思、提神靜心之功效。從檀香木中提取的檀香油在醫藥上也有廣泛的用途,具有清涼、收斂、強心、滋補、潤滑皮膚等多重功效,可用來治療膽汁病,膀胱炎、淋病以及腹痛、發熱、嘔吐等病症,對龜裂、富貴手、黑斑、蚊蟲咬傷等症特別有效,古來就是對治皮膚病的重要藥品。
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因為蟒蛇喜歡盤踞在檀香樹上,所以人們常以此來尋找檀木。採檀的人看到蟒蛇之後,就從遠處開弓,朝蟒蛇所據的大樹射箭以作標記,等到蟒蛇離開之後再去採伐。
天然檀香木的味道特點:
印度邁索爾檀香:味道甘甜、醇厚、悠長、通靈,香韻豐富;
印度北部產區的檀香木:因新料多,味道略有生澀,不及邁索爾檀香味道甘甜,存放時間久一些,會褪去生澀,越發醇厚, 但與邁索爾的 還是有一些差異;
印尼檀香木:味道特點厚重中有一些酸味;
斐濟檀香木:味道較飄,缺乏厚重感;
澳大利亞檀香木:有松柏的味道;
(味道真的是很難用精準的文字描述,嗅感差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通常的描述大致是這樣,供參考)
關於「老山檀」目前國內市場統稱「老山檀」的 較多 ,品質 味道各異,相差很多。很多人習慣只要是印度的檀香木 都叫「老山檀」,其實在印度沒有「老山檀」之說,是中國人的叫法。「老山檀」是被廣泛使用的名詞,準確的講應以其準確的產地來區分,不同產地產因其地理環境氣候的不同,味道是絕對不一樣的,鑑別檀香木的品質第一因素一定是味道,同一產區的檀香木以樹齡生長年齡老最優。檀香木砍伐後自然存放的時間越久味道越醇厚。
天然檀香木粉氣味幽香、深沉、悠長!現在人們將檀香粉天然散發的氣息,帶入書房用於自我修養,帶來祥和、平靜的心靈感受;放在臥室,可以有效地安撫緊張及焦慮情緒,鬆弛神經,減輕壓力,使身心舒松,幫助入眠;放入客廳,以體現穩重與內斂的大家之氣;帶入辦公室,給人王者之感。
檀香的氣息寧靜、聖潔而內斂,它獨特的安撫作用可以使人清心、寧神、排除雜念,對冥想和入靜很有幫助,因而被廣泛用在宗教儀式中。在東方一切最隆重的佛教及皇家慶典裡,檀香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代表專注的意念和最至誠至聖的願望。
印度老山檀香佛珠手串的保養技巧
老山檀跟別的黃花梨,紫檀的保養方法差不多,首先就是不要過多的泡水浸水甚至接觸水,這樣避免木手串發裂,還有一個就是避免水份稀釋油份,導致香氣流失。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所以第一個說。然後就是如果不佩戴時,就應該放到密封的盒中,防止灰塵啊什麼的。再來講如果大家不慎將手串與水接觸,這時也不要慌、及時的用純棉的棉布把它擦乾,注意這個布不要太毛的布,不要是毛巾,因為毛會粘在珠子上,不要清除。再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去多餘的上油,上油會導致木珠顏色發暗,保養上主要是用棉布來擦,因為木頭要保持乾燥,只有那些家具大件養護不過來才上油,小件的根本不用。好了就說到這了,想必大家應該對老山檀佛珠的保養有一定認識了。
有關肉色檀香的一些說法
個人收藏經驗:
顏色只是某些木的特點,不能作為做為鑑別檀香木產區的第一考慮因素,某些特點不是常態,檀香木的產地產區,樹齡的長短, 砍伐後存放的時間,及存放的環境都是影響顏色變化的,檀香木的不同部位(根部料、枝幹部)顏色亦有深淺,做成珠珠佩戴,每個人的氣場不同, 體味不同,養出來的顏色有差異,以邁索爾檀香老珠為例,常見香友精心佩戴養出來的顏色,金色,略紅金色,青褐色
﹉﹉﹉﹉﹉﹉﹉﹉﹉﹉﹉﹉﹉﹉﹉﹉﹉﹉﹉﹉
關注佛珠手串發燒友「fzscfsy」,打造「知珠精」
也可加小編私人微信帳號「14357106」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