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環球行|喜馬拉雅聖潔花谷

2020-10-06 生態話題

國家公園環球行 29

純淨、安詳與高潔的花谷在喜馬拉雅的環抱中越發超凡脫俗撼人心魄

喜馬拉雅聖潔花谷

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印度花谷國家公園也被譯作「花之谷」國家公園,位於北阿肯德邦州的北卡莫利,以其特有的高山花草和各種植物聞名,是喜馬拉雅山灌叢和草甸生態區的代表,楠達德維高山植物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楠達德維高山盆地

印度北阿肯德邦州86%為山區,65%由森林覆蓋。該州北部大部分地區為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峰,很多山峰被冰川覆蓋。19世紀上半葉,印度公路、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不斷向山區延伸,導致了對山地森林的採伐。印度教最重要的兩條聖河,甘戈特裡的恆河和亞穆納河發源於北阿肯德邦的冰川。另外,北阿肯德邦與巴德裡納特和凱達納特一起組成了印度教徒的朝聖之地。

花谷位於楠達德維公園西北偏北23公裡的普什帕瓦蒂山谷,是布運達山谷頂部兩個懸掛山谷之一,另一個是較短的海姆坎德山谷,河谷中有一條從提普拉冰川流出的溪流,這溪流從國家公園的最高點海拔6719米的高裡帕爾巴特山流下。

盛開的野花將花谷裝扮得分外嬌豔

楠達德維盆地擁有獨特的小氣候。一般情況下,這裡的氣候普遍較為乾燥,年降水量較低,從4月中旬到6月的氣溫是中等到低溫,最高19℃。但在季風盛行期間,6月底至9月初季風雨量較大,是降雨和濃霧比較集中的時候。從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下旬,盆地和山谷的積雪通常會保留六七個月,山谷南部陰影處積雪的深度和高度比北部低。

喜馬拉雅聖潔花谷

在海拔3352-3658米的地方,花谷國家公園柔和的景色與東邊楠達德維國家公園圍繞扎斯卡爾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大片荒山、冰冷的巖壁和冰川間的過渡地帶的荒涼景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個公園都位於楠達德維生物圈保護區2236.7平方公裡內,保護區周邊有一個5148.57平方公裡的緩衝區。

高山峽穀神秘花園

花谷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坡,氣候和植被因海拔的不同而變化很大,從最高海拔的冰川到較低海拔的亞熱帶森林,海拔最高的地方被冰和裸露的巖石所覆蓋。在它們下面,3000-5000米之間是西喜馬拉雅山的高山灌木和草甸。喜馬拉雅亞高山針葉林生長在海拔2600-3000米的地方。

在海拔1500-2600米的地帶,植被過渡到溫和的喜馬拉雅闊葉林,已經遠離花谷所在的高山和亞高山區域,亞高山的樺樹和杜鵑花覆蓋了公園的部分地區。

花谷由谷底、河床、小森林、草甸、侵蝕地、灌木叢和穩定的山坡、冰磧、高原、沼澤、石漠和洞穴等組成。1992年,印度森林研究所在山谷及周邊地區記錄了600種被子植物和30種蕨類植物,發現了58個山谷植物新品種記錄,其中4個為喜馬拉雅州新記錄。

在3200-3500米之間的亞高山樹木生長區主要生長著不常見的喜馬拉雅槭樹、喜馬拉雅冷杉、喜馬拉雅白樺、喜馬拉雅紅豆杉、紫丁香和鐘花杜鵑。

花谷的高山草甸

一些常見的草本植物包括藏南綠南星、香茅、多穗蓼、槽莖鳳仙花、寬託葉老鸛草、野生植物洋茉莉、桑葚、大花菊、草玉梅、馬先蒿、雙角花、小花報春和延齡草等。花谷裡有許多色彩繽紛的花朵,地面上的花卉主要是蘭花、罌粟、報春花、萬壽菊、雛菊和銀蓮花。

1998年,印度生物學家、林學家錢德拉·普拉卡什·卡拉教授在國家公園內對31種稀有瀕危物種進行了分類。他的研究報告指出,花谷的菊科有62種。當地村民使用了45種植物作為藥用,包括短鬚小劍烏頭、紫花烏頭、何首烏等。而苞葉雪蓮一般作為供奉女神楠達德維的祭品。

高原秘境自然精靈

山谷裡野生動物的密度不高,共記錄到13種哺乳動物,一些專家曾經看到長尾葉猴、紅巨型飛鼠、喜馬拉雅黑熊、紅狐狸、喜馬拉雅黃鼬、喜馬拉雅山黃喉貂、 喜馬拉雅山脈斑羚、喜馬拉雅麝、喜馬拉雅塔爾羊和鬣羚。當地居民說還看到了棕熊和巖羊。根據2004年10月的一次動物區系調查,國家公園裡不時有雪豹遊蕩。

喜馬拉雅棕尾虹雉又名九色鳥

常見於山谷的鳥類包括胡兀鷲、喜馬拉雅高山兀鷲、黃嘴和紅嘴山鴉、勺雞、黃皮啄木鳥、藍喉啄木鳥、雪鴿斑鳩和斑點斑鳩。7種限制範圍內的鳥類是這個地區的特有物種。

這個地區的爬行動物相對較少,最常見的是高海拔蜥蜴、喜馬拉雅地蜥和喜馬拉雅蝮蛇。由於有花,山谷還生活著野蜂和許多種蝴蝶,如達摩鳳蝶、普通黃鳳蝶、普通摩門鳳蝶、亮藍鳳蝶和普通藍色阿波羅鳳蝶。

布蘭迪斯林校傳承

1855年,印度總督達爾豪斯勳爵在印度(當時為英國殖民地)頒布了《印度森林法》,1864年印度建立林務局,德裔英國人迪特裡希·布蘭迪斯任林業總監。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布蘭迪斯又領導了數次《印度森林法》的修訂工作,到1878年《印度森林法》已經比較完善,這樣的林業管理經驗後來成為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原來英國殖民地國家建立林業管理體制、進行林業管理的重要參考。按照《印度森林法》的規定,要將印度的森林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上,就必須加強林業科研和教育。

花谷上部的高山草甸

1878年,迪特裡希·布蘭迪斯在北阿肯德邦德拉敦建立了帝國森林學校,1906年改名為「帝國森林研究所」,現為印度森林研究所。德拉敦周圍的「森林圈」(林業教育研究及其他機構與組織)多年以來就是印度林業的科研和教學基地,其多年的積澱所形成的森林經營與林業管理理論與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林業教學、林業工作人員訓練、科研示範和森林研究,對該地區乃至印度的森林和生態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德拉敦也是印度林業的傳奇。

布蘭迪斯將德國的法正林理論帶到印度、北美及其他前英殖民地國家,並按照德國集中統一管理的思想建立或者幫助建立了當地的國有林管理機構,扮演了森林經營科學和政府林業管理「傳教士」的角色。曾經在德拉敦帝國森林學校任教的克萊格霍恩、舒爾茨和裡賓特洛甫等都曾擔任過印度林業總監,卸任後返回英國,對於英國和大英國協國家的林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迷路偶見花谷真容

1931年,英國登山家弗蘭克·史密斯等人在成功探險高山之後回卡梅特山時迷路了,幾經努力,轉過山峰,來到了一片開滿鮮花的山谷。他們被這個地區的美景驚呆了,隨即把它命名為花谷。弗蘭克·史密斯後來寫了一本同名的書來描述登山和「豔遇」花谷的浪漫經歷,從此世人才知道了花谷這塊安寧、聖潔的魅力土地。

能開出多層花朵的長葉刺參

1939年,植物學家瓊·瑪格麗特·萊格在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授權下,來到這個山谷研究花卉。錢德拉·普拉卡什·卡拉教授是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植物學家,從1993年開始,他對山谷的植物區系和保護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他清點了這個國家公園裡專門種植的520種高山植物,並著有兩本重要的書——《花谷——神話與現實》和《花谷國家公園的生態與保護加爾瓦爾喜馬拉雅山脈》。

1980年,印度政府根據1972年《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的規定,宣布花谷為國家公園,以保護其植物群落;1982年,公園更名為楠達德維國家公園。2000年,政府將生物圈保護區擴大到586069公頃,增加了花谷國家公園作為楠達德維生物圈保護區的第二核心區。

震撼美景馨香滿懷

公園只從6月到10月開放,一年中的其餘大部分時間都被大雪覆蓋。到花谷旅遊的遊客需得到林業部門的許可,許可證有效期為3天,遊覽和徒步只能在白天進行,不允許遊客夜晚在園內停留。因為公園內沒有避難所等設施,喜馬拉雅山的夜晚還是太冷了。

每年8月第一周將花谷染成風紅色的槽莖鳳仙

到訪花谷的最佳時間是在7月到9月初之間,這段時間的山谷裡到處都是鮮花,過了這段時間,就可能遭遇較強的季風。最近的城鎮是加爾瓦爾的喬希馬斯,那裡有便利的公路連接哈裡德瓦和德拉敦,距離喬希馬斯約270公裡。

喜馬拉雅寬葉風鈴

花谷所在的印度北阿肯德邦因遍布全州的眾多寺廟和朝聖中心,經常被稱為印度的「眾神之地」。花谷最常見的來客是錫克教教徒,這些人來到寺廟會走近花谷,迎接他們的是散發著香氣的野花,野玫瑰叢和小路兩旁的野草莓。但到達花谷還需要長途跋涉17公裡。自從花谷被外界發現並開發為旅遊區以後,來到這片喜馬拉雅花之谷的人們,通常會懷著一種平靜的心情,在安寧與祥和的心態中,感悟自然的純淨與高貴。

歷經億萬年的滄桑變遷,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遺留下許多震撼心靈的自然奇觀。世界各國政府將這些充滿野性與生機的自然奇觀特別保護起來,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國家公園。中國綠色時報從2月3日起,陸續推出《國家公園環球行》大型系列傳播行動,邀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永傑先生與你同行,一起走進世界著名國家公園,探究全球自然保護經典的前世今生,領略大千世界自然萬象的神奇之美。

國家公園環球行

(1)月亮之山魯文佐裡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聖潔花谷
    「花之谷」國家公園,位於北阿肯德邦州的北卡莫利,以其特有的高山花草和各種植物聞名,是喜馬拉雅山灌叢和草甸生態區的代表,楠達德維高山植物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花谷位於楠達德維公園西北偏北23公裡的普什帕瓦蒂山谷,是布運達山谷頂部兩個懸掛山谷之一,另一個是較短的海姆坎德山谷,河谷中有一條從提普拉冰川流出的溪流,這溪流從國家公園的最高點海拔6719米的高裡帕爾巴特山流下。楠達德維盆地擁有獨特的小氣候。一般情況下,這裡的氣候普遍較為乾燥,年降水量較低,從4月中旬到6月的氣溫是中等到低溫,最高19℃。
  • 國家公園環球行|喜馬拉雅虎營赤灣
    國家公園環球行 27曾經的尼泊爾皇家獵苑,今天已是世界自然保護的耀眼明星。喜馬拉雅虎營赤灣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赤灣國家公園成立於1973年,面積為952.63平方公裡,生態赤灣動物家園赤灣的典型植被是喜馬拉雅亞熱帶闊葉林,主要是薩爾樹,約佔國家公園面積的70%,集中生長在公園中部排水狀況較好的低地。沿著楚裡亞山的南面,在薩爾樹植物群落裡也會出現楊樹、黃楊、蘋果樹,以及灰羽竹、紫荊屬和石竹屬等的植物,呈現多種植物混交生長在一起的景觀。
  • 國家公園環球行|徜徉韓國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環球行34自1967年吉裡山首次被指定為國家公園(韓國和日本一般稱國立公園,在本文中用統一的國家公園稱謂)開始,6.7%的韓國國土被列為國家公園,到目前為止共有22個地區被指定為國家公園。韓國的國家公園有17個在大山裡,還有4個海岸國家公園和1個歷史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環球行|壯美公園名叫日光
    國家公園環球行32日本諺語:除非你到過日光,否則,不要說「美麗、壯觀,或者『我很滿意』」。日本的日光國家公園,究竟怎麼個美麗壯觀法?1934年,日光國家公園成立。在整個20世紀,公園得到了擴建。尾瀨國家公園曾經是日光國家公園的一部分,但在2007年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園。日光國家公園被認為是日本最美麗的公園之一,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全年旅遊勝地。除了引人注目的景色之外,這個公園還以其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和神道教神社而聞名,日光的神社與寺院是世界文化遺產。
  • 國家公園環球行|普吉島上斯裡納特
    國家公園環球行30旅遊開發與保護管理的矛盾,一直伴隨著斯裡納特國家公園的成長這個公園有陸地和海洋兩部分,公園總面積90平方公裡,海洋面積68平方公裡,陸地面積22平方公裡。公園曾被命名為奈陽國家公園,於1981年7月13日成為泰國第51個國家公園,1992年被更名為斯裡納特國家公園。該公園以其保存完好的白色沙灘、稜皮龜巢區,以及周邊美麗的熱帶海岸景觀與文化景觀聞名於世。
  • 國家公園環球行|象國寶珠崗卡章
    國家公園環球行31來到崗卡章,可飽覽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為泰國最大的國家公園。該國家公園與緬甸的德林達依自然保護區形成邊界。由於位置鄰近度假勝地華欣而成為泰國熱門的國家公園。這個公園部分地區由特納瑟利姆山東坡的雨林組成,是泰國目前生態環境保存最完好的國家公園之一。
  • 國家公園環球行|旖旎富士箱根伊豆
    國家公園環球行33富士箱根1936年2月2日建立,名為富士箱根國家公園,是日本最早建立的4個國家公園之一。1950年,伊豆島被加入公園,它的名字改為現在的名字。這座公園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容納了太多的內容,包含自然及歷史人文景觀,融匯了日本的過去和現在,以優美的自然、豔麗的色彩和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為日本民族的象徵。
  • 國家公園環球行|蘇門答臘森林王者
    國家公園環球行 26號稱森林之王的老虎是世界最瀕危的物種之一,保護老虎就必須保護森林及其生態系統—這個國家公園是蘇門答臘島雨林遺產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老虎保護區之一。國家公園由集水區保護林地和自然保護區組成,建於1982年,但其邊界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正式確定。
  • 國家公園環球行|斯裡蘭卡豹營亞拉
    國家公園環球行 28生態海岸、旖旎風景、多樣生物、斯裡蘭卡國寶公裡,是斯裡蘭卡規模第二大、遊客最多的國家公園。1938年3月1日,亞拉和威爾帕圖一起被指定為國家公園,是斯裡蘭卡最早的國家公園。一個多世紀以來,亞拉一直是斯裡蘭卡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地。目前的公園由原來的魯胡納、庫馬納、亞拉東等5個區塊組成,亞拉附近有6個國家公園和3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最大的是魯魯加維赫拉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環球行|和諧浪漫卡卡杜
    國家公園環球行 24社會與自然和諧、現代與傳統交融、合作與共管結合——法律規定,在原住民的土地上建設國家公園要組成公園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要有原住民參加,重大決策要與原住民協商。建立國家公園就要擁有土地使用權,為了保護原住民的利益,公園土著土地的所有權由政府幫助建立的土著土地信託公司持有。土地信託公司將其土地租給國家公園,而國家公園可以開展旅遊活動,供所有澳大利亞人和國際遊客享用,當地的原住民可以通過旅遊活動獲得穩定的經濟收益。
  • 國家公園環球行|美豔絕倫大堡礁
    國家公園環球行 25海洋溫度上升和海水酸度升高,讓自2016年起,海洋公園內的保護區被劃分為以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規定的保護區域類別:嚴格保護區面積859平方公裡,約佔海洋公園面積的0.2%;國家公園類型面積114309平方公裡,約佔33%;海洋景觀類型面積15027平方公裡,約佔4%;可持續利用面積213769平方公裡,約佔62%。
  • 聆聽|種草喜馬拉雅紀錄片(一):「緣起喜馬拉雅」
    西藏,素來以這番與世隔絕不沾一塵的聖潔形象成為人們心馳神往又望而卻步的敬畏之地。而它的美麗,也是有很多故事的。請跟隨央廣記者,探尋神秘西藏的最美故事。作為當地的牧民,從小在草原長大的次仁央吉在採訪中提到,「很多人認為西藏很美,但也有很多沙天荒地的地方。」
  • 坐擁「花谷」頭銜的世界自然遺產
    2005年,花谷國家公園作為1988年納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楠達戴維山國家公園的擴展項目,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區域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北阿肯德邦。花谷因其特有的高山花卉以及豐富的植物群而聞名。這個豐富多彩的地區,也是許多珍稀和瀕危動物的家園,包括亞洲黑熊,雪豹,棕熊和巖羊。
  • 國家公園環球行|世界最美尼亞加拉大瀑布
    這座瀑布涉及兩個公園,一個是加拿大的維多利亞女王公園,一個是美國的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州立公園。加拿大的維多利亞女王公園以其美麗的花園設計著稱於世。美國的尼亞加拉瀑布州立公園被認為是美國最古老的州立公園。
  • 用聲音治癒生活 喜馬拉雅主播聲谷持續七年錄製大自然聲音
    他就是聲谷,本名趙志勤,喜馬拉雅人氣主播。他在喜馬拉雅上傳大自然聲音專輯,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治癒著上千萬人的心靈。甚至有不少人願意花錢來聽他精心錄製的鳥鳴聲、流水聲、雷雨聲。藉助內容付費的浪潮,聲谷的年收入可以達到百萬以上。 7月9日,杭州市西湖區聯合喜馬拉雅打造的聲音專輯《聆聽西湖-自然之聲》正式上線,專輯特別邀請了聲谷採錄西溪溼地、龍塢茶園、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的自然聲音。 這下子,聲谷在杭州徹底火了!都市快報、錢江晚報、浙江衛視等當地媒體紛紛報導這位生活在杭州的大自然錄音師。對於大自然聲音師這份神奇的新職業,大家顯然有很多好奇。
  • 聆聽|種草喜馬拉雅紀錄片(一):「緣起喜馬拉雅」
    西藏,素來以這番與世隔絕不沾一塵的聖潔形象成為人們心馳神往又望而卻步的敬畏之地。而它的美麗,也是有很多故事的。請跟隨央廣記者,探尋神秘西藏的最美故事。作為當地的牧民,從小在草原長大的次仁央吉在採訪中提到,「很多人認為西藏很美,但也有很多沙天荒地的地方。」
  • 國家公園環球行|和諧浪漫卡卡杜
    國家公園內受保護的主要自然資源包括4個主要河流系統:東鱷魚河、西鱷魚河、野人河、整個南鱷魚河以及河口和潮間帶、衝積平原、溼地、亂石、外圍山丘和盆地6個主要地貌區。由於該公園的地質、地貌和棲息地的多樣性,這個公園記錄了1700多種植物、74種哺乳動物、117種爬行動物、280多種鳥類。卡卡杜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數量眾多, 是澳大利亞北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公園之一。
  • 國家公園環球行|普吉島上斯裡納特
    這個公園有陸地和海洋兩部分,公園總面積90平方公裡,海洋面積68平方公裡,陸地面積22平方公裡。公園曾被命名為奈陽國家公園,於1981年7月13日成為泰國第51個國家公園,1992年被更名為斯裡納特國家公園。該公園以其保存完好的白色沙灘、稜皮龜巢區,以及周邊美麗的熱帶海岸景觀與文化景觀聞名於世。
  • 國家公園環球行 | 這裡是人類老家維龍加
    國家公園環球行 ⑪這裡是人類老家維龍加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維龍加是最古老的非洲,這裡曾經是人類的老家;  維龍加是最年輕的非洲,最著名的物種是大猩猩。在東非大裂谷地區,有很多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除維龍加國家公園外,還有烏幹達的魯文佐裡國家公園和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等。根據人類學「走出非洲」理論的研究,人類在15萬-20萬年前就是從東非大裂谷的分支阿伯丁裂谷走出非洲的,逐漸演化成今天的樣子,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