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電影收4千萬票房 《十月初五》掘金之路

2020-12-14 網易娛樂

網易娛樂1月5日報導 11月20日,周五,《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玩命速遞:重啟之戰》、《一個勺子》等八部新片同日開畫,次日,《我的少女時代》上映,檔期內,《007》仍在熱映。

在這樣一個「死亡」之檔,任何一部中小成本影片的上映無外乎是自尋死路,許多同檔國產新片,幾乎都在重複著「前腳踏進期,後腳秒變『炮灰』」的輪迴。

「上映之前,業內的人開玩笑說,我們這片能過1000萬就該謝天謝地了。」《十月初五的月光》出品、宣發方愛奇藝影業營銷總經理劉菲現在回憶起影片上映前的狀況,心有餘悸,「後來影片票房每過1000萬,圈內的朋友就給我們發一輪『賀電』。」

「賀電」一共發了四輪,這部幾乎被業內人士劃到「墊底」影片之列的香港製造票房定格在4200餘萬,是同檔開畫國產片中,票房最高的一個,比坐擁三座「金馬」獎盃的陳建斌導演處女作《一個勺子》票房高出了一倍還多。

「《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票房不是意外,」劉菲說,「這是我們精準宣發模式的一次證明。」

2015年,愛奇藝影業開始在電影宣發上嶄露頭角,《馬達加斯加的企鵝》《王朝的女人·楊貴妃》、《破風》、《華麗上班族》,都被打上了愛奇藝的標籤,隨著一次次的嘗試,這家以網際網路為背景的電影公司在這一年年底,闖出了一條電影宣發的新路子。

精準宣發模式 直擊目標受眾群

《十月初五的月光》是愛奇藝影業跟China3D達成戰略合作之後,上映的第一部電影,影片改編自15年前紅遍華人區的電視劇《澳門街》,直到現在,《澳門街》仍是TVB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儘管如此,接到這個項目時,劉菲心情仍舊十分矛盾。

「有興奮點,畢竟這個IP有底子,而且張智霖、佘詩曼、陳喬恩的主演陣容放在純港片的愛情電影中還是很不錯的。但是,觀眾的局限性太強,對宣發而言,是個考驗。」劉菲說。

劉菲的擔心不無道理,《十月初五的月光》最終票房顯示,高達83%的票房份額來自廣東市場,此前從沒有一部影片的票房有如此嚴重的「偏科」現象。

「從前期的用戶畫像上,我們已經料想到這一結果,」劉菲告訴記者。通過愛奇藝及百度平臺的強大資料庫,以及愛奇藝1000萬VIP會員的精準畫像分析,影片進入宣發階段之前,就已將該片的目標用戶鎖定在長江以南,而廣東地區則是重中之重。而這也為《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營銷策略定了基調,「如果我們一天要投放三個渠道,只會有一個是全國性的渠道,另外兩個一定是傾向於南方地區,60%的渠道鎖定廣東地區。類型上,我們主打愛情,鎖定愛情片觀眾群,而不是TVB粉絲群。這兩點重合的群體就是我們營銷的目標觀眾群」。

據介紹,在渠道投放上,《十月初五的月光》注重渠道下沉式的精耕細作方案,他們在貼吧、論壇以及廣東的當地微信微博大號上做文章,主演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以及這些演員的曾主演的熱門電視劇的貼吧,以及廣東當地的影視劇、音樂、吃喝玩樂的論壇都成為《十月初五的月光》的重點投放渠道。為了激發粉絲的熱情,愛奇藝影業甚至安排了專人,在各貼吧值守,與粉絲互動。

細緻的渠道投放策略,讓《十月初五的月光》在同檔期影片中,常常不費力就能登上微博話題榜,到後來,貼吧的粉絲幾乎成了影片的「自來水」,他們在貼吧上,在微博上,在自媒體裡,討論劇情,看過點映的觀眾,開始撰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哪裡落淚,在哪裡被感動,這股源自用戶的「熱情」演變成電影的口碑,給劉菲「帶來意外驚喜的同時」也為影片提供了持續的熱度。

除精準的內容營銷外,愛奇藝影業還在商務整合領域大顯身手。通過從電影本體的「念你如初」式的愛情觀出發,發起一場以「100種愛的表達式」為主體的整合營銷,聯動京東閃購、哈根達斯、百合網、去哪兒網、眾信旅遊等品牌,結合各自品牌屬性與電影調性,調動品牌聯動的沸點,線上線下曝光累積12億次,既為影片在大眾範圍內的傳播起到重要推動,又緊貼影片愛情主題,利用品牌效應深挖潛在的愛情片觀眾。

「現在的電影營銷難點不再是創造話題,而在於如何找到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劉菲說,在她看來,《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成功,證明了網際網路思維與電影營銷完美結合的可行性,以網際網路優勢為資本,以紮實的內容營銷為基礎,以4A公司式的整合能力區別於傳統營銷,這成為愛奇藝影業營銷之路的新方向。

網際網路思維介入發行 兩點一線直達用戶

加上《十月初五的月光》,11月20日上映的新片多達8部,得知這一檔期的「慘烈」現狀時,愛奇藝影業發行總經理南飛並沒有挪檔的打算,儘管,《十月初五的月光》連一分錢票補都沒做,儘管,起片前一天他就知道影片的全國排場不過5%。

「『雙11』百場點映,廣東上座率爆棚,我就知道,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沒必要去躲,也就沒必要挪檔。」南飛很自信。用他的話說,網際網路公司旗下的影業公司做發行如果還是靠立牌、展架、人情去猜,去賭,就沒有意義。

「傳統發行是從下往上看,我們是從線上俯瞰市場,我們數據端給了我們支撐,很多彎路不需要再走,我們是兩點成一線,直達用戶。」南飛說。

按照愛奇藝的資料庫提供的支持,以及對市場的了解,南飛判斷,發行重點應該在廣東及廣東臨近省份,他為這些省份制定了影片票房60%份額的目標,同時沒有放棄傳統票房產能大省江蘇以及觀眾口味多元化的武漢,而北京、上海、雲貴川、西北五省、東北三省則只需要爭取一些黃金場次。

而在影片的路演城市選擇上,南飛選擇了下沉式路演策略,用路演換場次,「比如我們路演去了江門,因為那裡的影院已經對會員做了調研,觀眾對這個IP特別感興趣。」愛奇藝影業華南區發行總監胡新虎告訴記者,通過這種路演方式,《十月初五的月光》在中山、江門、佛山等地的排片量都達到的30%以上,在廣州,《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排片量更是與《我的少女時代》不分上下。最終,該片在廣東地區的票房產出佔到了影片總票房的80%。

意料之外的是,在全國影片都熱衷於靠票補低價搶上座率的時代裡,《十月初五的月光》沒有做一分錢的票補預算,「不是所有影片都適合做票補,如果你是小片子,你得先知道觀眾為什麼要去看你的電影,是因為低價還是因為想看?」南飛認為,《十月初五的月光》屬於後者,這種信心則是建立於對於宣傳的信任。

「宣發無縫對接,營銷發行思路的統一是愛奇藝影業最大的特點,」經歷這一戰後南飛總結,「很大程度上看,《十月初五的月光》在市場上的成功是我們宣傳發行策略統一的結果,也是愛奇藝投資、版權、宣傳、發行閉環的成功運用。」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杜嘉悅_NK6020

相關焦點

  • 《雪怪大冒險》經歷票房過山車,冷檔期的逆襲之路為何後繼乏力?
    十月後半程市場乏力,上周雖上映多部影片,但多部影片再次淪為炮灰不免令人唏噓。
  • 13家影院票房破千萬!去年溫州電影票房4.92億元
    4.92億元(不包括服務費),比上年同期增長6%;溫州的城市票房全國排名第25,去年觀影人次為1457萬;去年,我市新增10家影院,全市有13家影院票房超過1000萬元。溫州城市票房全國排名第25據介紹,近年來溫州電影票房逐年升高,全市2019年票房4.92億元(不包含服務費),比上年同期增長6%;觀影人次145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放映電影139萬場,比上年同期增長12%;整體上座率為10.6%。這樣的成績直接反映在城市票房排名上,2019年溫州的城市票房全國排名第25,創歷史新高。
  • 黃子華終於甩掉"票房毒藥"稱號 新片票房破4千萬
    一眾演員齊吃湯丸慶祝網易娛樂3月4日報導  據香港媒體報導,賀歲電影《棟篤特工》票房衝破4,000萬,前晚元宵節舉行慶功宴,黃子華、佘詩曼、鄧月平、張達明及林雪等出席齊吃湯丸慶祝。素有票房毒藥之稱的黃子華對於自己一洗前恥,他高興地表示:「之前是不敢去預期,只覺得過千萬就脫毒,兩千萬就完全甩掉了!」現在收4,000萬票房,黃子華坦言像拿了張入場票,有信心再拍電影的機會。是否一洗汙名?黃子華直言不覺得《一蚊雞保鏢》是其值得羞辱的事。
  • 《戰狼2》《三生三世》佔九成多票房,其他新片皆成炮灰,最低僅4萬
    《戰狼2》《三生三世》佔九成多票房,其他新片皆成炮灰,最低僅4萬今天星期五,應該是電影大盤的上揚日。但今天大盤卻不如昨天。昨天,藉助《三生三世》首映時的如虹氣勢,大盤票房突破4億,比前一天多了足足1個億。
  • 百年滄桑 十月初五街
    十月初五街本來叫泗孟街,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革命起義成功,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國。至1910年10月5日,葡葡牙發生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並訂此日為國慶日,當時澳葡政府為示支持,將這當時澳門最長、最繁華街道之一的泗 街,依中國傳統曆法演繹命名為「十月初五日街」,今日,澳門一些老街坊仍會沿用泗 街舊名,一般簡稱為「十月初五街」,因為中國人的習慣叫法,幾月初幾不會加個「日」字。
  • 去年溫州電影票房4.92億元 13家影院票房破千萬
    溫州網訊 近日,記者從溫州市影業協會了解到,2019年溫州電影票房4.92億元(不包括服務費),比上年同期增長6%;溫州的城市票房全國排名第25,去年觀影人次為1457萬;去年,我市新增10家影院,全市有13家影院票房超過1000萬元。
  • 香港票房《葉問4》逆襲奪冠,《星球大戰9》退居亞軍
    最終,由葉偉信執導的這部續集電影次周七天再收票房1298萬港元,比開畫首周暴漲74%,得到聖誕假期加成極為顯著。上映十天後,影片香港累計票房已達2057萬港元,成為繼《廉政風雲》《新喜劇之王》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後,2019年第四部票房破億的華語片。按照目前走勢,《葉問4》最終票房將無懸念突破3000萬大關,極有望超過《廉政風雲》3136萬港元的年度華語紀錄。
  • 韓國票房:《美隊3》來勢兇猛 其他影片全成炮灰
    韓國票房:《美隊3》來勢兇猛 其他影片全成炮灰 時間:2016.05.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 街街有特色之十月初五街吃喝「街拍」指南
    提起此街,可能有人會聯想到電視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其實,十月初五日街原稱泗街(音:試鯭街)是在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後才以日期命名。 (十月初五日街38號地下)
  • 131部炮灰電影背後:野雞公司賺「野」錢
    2014年的開頭,積極做著年終總結的電影從業者們,在去年217億的票房大數據下看到了國產電影市場蓬勃的表象。同時,也有人在浮華表象背後發現了這樣一批炮灰。有第三方分析機構列出了131部2013年票房慘澹血本無歸的炮灰電影。這百餘部電影中,最低的《別跟我談高富帥》票房只有2萬,最高的《忠烈楊家將》票房5976萬,卻連總投資的一半都不到。
  • 張智霖獲獎為《十月初五》預熱 當街派餅引圍觀
    10月31日晚,在廣州舉行的第十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上,瀟灑不減當年的張智霖一舉獲得年度最受歡迎男演員。攜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強勢回歸的「初哥哥」事後透露得獎心情,表示現在獲獎是為即將在11月20日上映的新作打了一劑強心針。這部電影講述了十五年後國民CP「初哥哥」張智霖與「祝君好」佘詩曼再度重逢,共譜未完佳話,引發萬眾期待。    此次張智霖獲獎是憑藉在年初賀歲電影《衝上雲霄》中飾演風流倜儻的機長「Captain Cool」,偶像的外型加上實力的演技著實讓觀眾眼前一亮。
  • 【票·數據】#香港票房#《葉問4》逆襲奪冠,《星球大戰9》退居亞軍
    國產功夫片《葉問4:完結篇》次周再收近1300萬港元,逆襲《星戰9》,奪得單周票房冠軍。科幻IP史詩《星球大戰: 天行者崛起》次周再收1200餘萬港元,讓出單周冠軍寶座。動作冒險續集《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也在假期助力下小幅逆跌,但下滑至周榜第三位。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2》單周再收500餘萬港元,仍位列單周票房第四。韓國災難動作片《白頭山》在聖誕和周末進行點映,也排進周榜前五。
  • 香港票房《天氣之子》蟬聯單周票房冠軍
    影片香港開畫成績僅比3月份上映的《極限職業》低不到10%,有望成為今年第二部票房破千萬港元的韓片。影片在韓國本土觀影人次僅為160萬,表現相對平庸。由道恩·強森和傑森·斯坦森聯合主演的系列動作電影《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上周末縮減至44家影院上映,單日放映場次被砍至120餘場,場均上座下滑至43人。
  • 「十月初五餅家」邀你品味澳門
    「十月初五餅家」邀你品味澳門 2015年4月15日     4月10日至12日,為期3天的「活力澳門推廣周」在長沙會展中心完美落幕,各式澳葡美食,諸如葡式蛋撻、澳式奶茶、豬扒包、杏仁餅、豬肉乾等深受長沙市民的喜愛。
  • 阿里影業燈塔電影暑期檔報告:11部影片貢獻近8成票房 多數電影成炮灰
    事實上,暑期檔歷來是各大院線、影片的必爭之地,精彩程度絕不遜於賀歲檔,不同題材電影紛紛與觀眾見面,其中《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一齣好戲》、《巨齒鯊》等多部大片先後在暑期檔登陸,並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和市場反響。數據顯示,整個暑期檔票房達到173.7億元,超過去年6%。
  • 《十月初五》首映 佘詩曼贊張智霖15年帥氣不改
    11月20日全國上映的「2015初冬最暖心治癒的愛情」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在京舉行首映禮,主演張智霖、佘詩曼、薛家燕精彩亮相,在「農曆十月初五」這個特殊紀念日,為電影上映造勢打氣。該片由葉念琛執導,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是香港TVB十五年來最受歡迎電視劇《澳門街》(又名《十月初五的月光》)的首部大銀幕「重逢」之作。張智霖、佘詩曼首映禮大吐淚點,經典的「手語傳情」也再掀CP粉模仿熱潮。
  • 《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 張智霖佘陳喬恩詩曼談情
    《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 張智霖佘陳喬恩詩曼談情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4月14日16:25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蔣波 ) 4月11日,根據TVB經典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澳門正式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
  • 《十月初五》引淚崩 原班人馬回歸15年容顏不老
    由葉念琛執導,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的「2015初冬最暖心治癒的愛情」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    張智霖回歸電影與角色一同成長 佘詩曼感嘆「家人」團聚    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講述了文初(張智霖飾)、君好(佘詩曼飾)、琪琪(陳喬恩飾)面對人生悲歡離合,如何回歸初心做出愛情選擇的故事。作為經典TVB劇集《澳門街》的延續,除了初哥哥、君好重逢再續前緣外,Q姨、金勝、胡桃姨、順叔等劇中人物悉數回歸,也成為一大看點。
  • 澳門有三個叫「十月初五」的地方,都是超棒的打卡地,別弄混了哦
    都說澳門不大,可是就在這不大的地方卻有三個地方叫著一樣的名字,分別是「十月初五日街」、「十月初五日巷」以及「十月初五馬路」,如果不知道的話還真是容易弄混呢。 想要分清這兩條街道,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澳門。
  • 懷舊與回味——十月初五街的老澳門側影(高清組圖)
    原標題:懷舊與回味——十月初五街的老澳門側影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黃曉東、韋愛民):「大龍鳳」在粵語中是大場面的意思。在十月初五街,就真的有「大龍鳳」,那就是一間經營了七十多年的大龍鳳茶樓。九十年代,小販消失了,舞廳也倒閉了,十月初五街歸於平靜,「大龍鳳」茶樓的第二代接班人陳小姐就開始把茶樓慢慢轉型為粵劇曲藝茶座,漸漸吸引粵曲愛好者駐場,也成為了澳門獨一無二的現場伴奏粵劇曲藝茶座。茶座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五位樂師和一班伴唱組成的班底,從國讎家恨到恩怨纏綿的粵劇名曲,讓演唱的票友、樂師都已忘我,就連座上客也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