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之魂:蒸汽朋克電影與機器美學-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2020-12-18 央視網科教

  (註:作者為中國《裝飾》雜誌編輯、欄目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

蒸汽朋克機器。

  機器,從其誕生之時起就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一種手段。無論是武器中的弓、弩、拋石機,還是農具中水車、磨坊,實際上都是機器的一種。但在工業革命之前,農業社會的機器只是一種實用工具,遠遠無法步入美學的殿堂。古典美學更關注純粹的和諧之美,那是一種屬於上帝的美、是一種永恆的美。對於粗魯簡陋的人造物而言,是無法奢談美感的。

  文藝復興時期是個轉折點,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以及丟勒等藝術家對飛機、潛水艇等人造機械裝置的熱愛已經遠遠超過了工具研製的層面,而近乎於上升到了審美層面上,他們似乎要窮盡必勝的腦力和心力來與上帝抗衡。否定上帝,肯定自身,人類對自身的肯定也隨之帶來了對自身造物的肯定。

  工業革命是屬於人類的時代,也是人造物近乎瘋狂發展的時代,上帝漸漸隱身,而機器卻從此登上了神壇。機器美學,正是這個機器主宰一切的時代的產物。就我看來,機器之所以為美,並不僅僅因為其實用功能,也不只因為其形式結構,更重要的是因為其在心理層面上的人造物意義。古典美學研究的是美的終極意義,那個美是虛幻的,而機器美學所研究的美是實在的,是具象的,它是為人所創造並為人所感知的,這顯然是一種更加真實樸素、毫無修飾的美。正如本雅明所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和文化是大眾文化,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機械美學也是一種大眾美學,它幾乎無處不在,尤其是在19世紀以後紛紛出現的那些蒸汽機、汽車、火車頭和巨型輪船乃至於翱翔的飛機,它們一方面以前所未見的奇特外形刺激著人們,另一方面卻頻頻出現在人們身旁並迅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蒸汽朋克機器。

  「蒸汽朋克」,源自於「蒸汽(steam)」和「朋克(punk)」的合成。蒸汽代表了以蒸汽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以電影和動漫作品為例(大多數電影動漫實際上也取材於小說),蒸汽朋克作品大多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徵:

  1、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技術,營造出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蒸汽男孩》)

  2、在蒸汽朋克的世界裡,經常是落後與先進共存,魔法與科學共存。(《非凡紳士聯盟》,《黃金羅盤》)

  3、大多數蒸汽朋克作品總是著重強調科學技術失控的可能性。從某種意義上說,蒸汽朋克都是反烏託邦的。(《V字特工隊》)

  4、大量出現一些造型古樸但結構複雜,形式古典但功能現代的機械裝置、交通工具甚至武器。(《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上尉與明日世界》)

10部蒸汽朋克電影

  《天空之城》(動畫)——宮崎駿(日本)

  宮崎駿早期的經典動畫,這一時期所謂的蒸汽朋克概念並未出現,但天空之城的世界觀設定、飛行器的設計以及Laputa城的整體規劃都帶有鮮明的蒸汽朋克影子。因此可以把它歸為這一類型。

《童夢失魂夜》——讓 皮埃爾 熱內(法國)

  本片為以《天使愛美麗》而聞名的法國導演讓 皮埃爾 熱內在1995年推出的一部天馬行空的幻想佳作。電影的布景充斥著鋼鐵建築,處處透著一股陰冷、驚悚的氣氛,視覺效果驚人。許多道具設計機械感極強,但影片的主題卻溫馨感人,兒童的純真夢境與冷冰冰的機器質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飆風戰警》——巴裡 索南菲爾德(美國)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一部娛樂性大片,以南北戰爭之後美國為時代背景,假設了邪惡勢力已經發明出現裝甲車、坦克等新型科技武器。片中掌握了超出時代的高科技的博士被設定為瘋狂的野心家。整部影片在藝術性思想性上均無建樹,但巨型機械蜘蛛、噴氣式自行車、自行式裝甲火車等異想天開的機器設計還是很相當吸引眼球。

  《非凡紳士聯盟》——史蒂芬 諾林頓(美國)

  艾倫 摩爾的《非凡紳士聯盟》本來是一部漫畫作品,2004年被拍成真人電影。影片集合了活躍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部分科幻奇幻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如化身博士、吸血鬼、隱身人以及駕駛潛水艇的尼摩船長等,共同對抗意圖統治世界的惡勢力。影片開頭部分便假設19世紀末就已經出現了坦克等現代武器。部分布景與交通工具的設計充滿了大機器生產時代的特點,尤其是凡爾納科幻小說中著名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的視覺效果更是驚人。

《蒸汽男孩》(動畫)——大友克洋(日本)

  本片是最為典型的蒸汽朋克類作品,故事背景設定在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召開之際的倫敦。甚至在人物設定上也出現了喬治 斯蒂文森這樣的真實歷史人物,只是這位火車之父的經歷卻顯然豐富了不少。本片中出現的大量布景、交通工具、武器等均充滿了蒸汽時代的機器美學特徵。尤其是最後現身的蒸汽城更是幾乎成了凝結蒸汽時代人造機械最高成就的結晶。而本片所探討的工業社會中科學技術與人性關懷之間的矛盾,也是蒸汽朋克文化的核心命題。是大型兒童遊樂場,還是終極的軍事堡壘?最終蒸汽城毀於一旦實際上也隱含著機器敗給人性這一意味。

  《天空上尉與明日世界》——凱瑞 柯蘭(美國)

  一部典型的蒸汽朋克類真人影片,集合了好萊塢眾多明星的加盟。本片的電影布景以及道具的設計均具有典型的工業時代機器美學的特徵,視覺效果令人驚豔。黑白片加柔光處理的鏡頭效果也充滿了懷舊氣息。但本片的細枝末節過多,影響了主線思想性的深度。

《哈爾的移動城堡》(動畫)——宮崎駿 (日本)

  本片改編自英國作家黛安娜 韋恩 瓊斯的同名幻想小說。故事設定在19世紀的歐洲。儘管整體線索與典型的蒸汽朋克作品有所不同,探討的主題也並非科技工業化與人性之間的衝突。但是世界觀的設定以及充滿機器質感的道具及場景設計還是令本片獨樹一幟。尤其是移動城堡的設計,簡直就是另一座蒸汽城,鋼鐵、煙囪、滑輪等複雜的機械設定充滿了美感。

《加斯帕 莫雷羅神秘探險記》(動畫)——安東尼 盧卡斯(澳大利亞)

  一部僅有20多分鐘的動畫短片,但卻是將蒸汽朋克思想闡述得最為完美的一部影像作品。無論在主題深度、劇情編排還是製作細節上都堪稱精品。片中的機器城市、飛船的設計充滿了機器的質感。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黃金羅盤》——克裡斯 韋茲(美國)

  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菲利普 普爾曼的系列小說黑質三部曲的第一部。本來這是一部基本上算是奇幻類的作品,但是由於其世界觀設定為19世紀的平行世界中,因此也帶有一定的蒸汽朋克特點,部分的道具也具有一定的機械美感。

《變異編年史》——西蒙 亨特(美國)

  這是一部頗難歸類的電影,在劇情主線安排上基本上算是一部驚悚類型的殭屍片,時間也設定在了21世紀末期,但是其世界觀的設定卻也帶有一定的蒸汽朋克特點,似乎處在一個與一戰時期相同的平行世界中。其部分道具尤其是武器的設計非常有特色,既具有未來感,又帶有典型的蒸汽時代大工業的特色,如大炮、飛艇和飛行機車的設計。

 

 

 

 

 

 

相關焦點

  • 探討蒸汽朋克中的機械美學,你有怎樣的理解?不妨一看!
    現代主義之第一代機械美學往往偏重於強調邏輯性、流程、機械設備、技術與結構;晚期現代主義之第二代機械美學則注重形式的運動性(流動性),強調超感官的理念,比起第一代機械美學更輕巧、更靈活,風格傾向於「外骨架效果」,或像昆蟲般骨骼在外而循環系統緊貼在內,結構所承託的空間或物體的內容變得可有可無,要緊的是這般機械構件可以無限地添加再生,所體現的美學觀意義是為了裝飾,目的就是想增強這種機械式的藝術感受力,這裡
  • 蒸汽朋克電影是什麼?這幾部電影看完,你就完全了解了!
    斷一部電影是否是蒸汽朋克風格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電影中出現了大量巨大且高效、釘滿了螺絲釘的大型機械製品,而且是用鍋爐帶動的,那麼這部電影十有八九就可以認定為蒸汽朋克風格了。實際上,蒸汽朋克這個詞來源於維多利亞時期,工業高速發展,大量的勞動力被解放,物質生產獲得極大發展,人們對未來世界充滿樂觀,對這個時期工業風格的刻畫經過誇張和架空之後就是現在蒸汽朋克風格的藝術作品了。那麼,究竟哪些影視作品可以被稱為是「蒸汽朋克」風格的電影呢?首先,大家都很熟悉的宮崎駿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大量蒸汽朋克風格的機械。
  • 上海大寧音樂廣場外星人旗艦店 「蒸汽朋克」究竟是個啥?
    不可否認的是,機器的出現的確在當時解放了大量勞動力,也讓資源、醫療、人類平均壽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人民群眾逐漸不再盲目迷信宗教反而將信仰皈依科學。一切向好,一切都要美好,美好建立在機器之上的興奮感充斥在當時人們的腦海中,一種具有時代氣息並積極向上的「蒸汽」精神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標誌。
  • 「蒸汽朋克」人類臆想出來的黃金時代
    《藍寶石之謎》蒸汽朋克的造物大多循著現實世界工業革命的中心「日不落帝國」的豪奢,也因著中世紀遺留的「黑暗魔法」,獨具超現實主義的科技感,構建出人類最偉大的黃金時代—蒸汽朋克的世界。,所以蒸汽朋克的影視遊戲作品大多色彩豔麗明快。
  • 由蒸汽齒輪構建的幻想世界——淺談ACG文化中的蒸汽朋克
    講蒸汽朋克我們不應該從哪一個作品或者是某個人開始講,第一臺機器,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瓦特在1785年左右改良了當時功率低下的蒸汽機,讓蒸汽機的功率數倍於之前的蒸汽機,它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因此第一次工業革命可以被認為是蒸汽革命。
  • 蒸汽朋克,魅力來襲
    蒸汽朋克丹尼爾·坦勒發明的機器如同出自19世紀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一般,他的化名丹·艾特曼在德語區的蒸汽朋克界可謂家喻戶曉。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的蒸汽朋克都熱愛維多利亞時代的事物,擁有科幻情結;這個群體有他們所鍾愛的小說、電腦遊戲和漫畫,充滿創意的粉絲們常常身著復古的未來派裝束。在新書《蒸汽朋克:丹·艾特曼》中,這位47歲的蒸汽朋克詳細記敘了他的發明誕生的過程,也為注重細節的蒸汽朋克們提供了許多製造機器方面的小建議。坦勒先生,您形容自己是一位蒸汽朋克,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紐西蘭的世界蒸汽朋克之都生活
    紐西蘭的奧馬魯最出名的是這裡大群大群的藍企鵝每年全世界的遊客來到這裡為的就是小小的不會飛的肥鳥每晚日落時分從大海裡遊回岸上的憨態,然而除了企鵝以外奧馬魯還是紐西蘭的蒸汽朋克之都順帶說一句許多紐西蘭城鎮都冠以世界XX都的名頭比如世界胡蘿蔔之都世界長筒膠靴之都世界幾維鳥之都世界奇異果之都等等蒸汽朋克之都聽上去頗有噱頭讓我們來看看這是個什麼地方
  • 設計風格——蒸汽朋克
    所有的設計都像是一面鏡子反射出某一階段社會的主流審美,要是討論起設計的各種潮流風格,蒸汽朋克必須得有名字。蒸汽朋克是一個組合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了。
  • 後現代科幻兩大巨頭: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
    小說、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而這其中,又以「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最吸人眼球。 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Cyberpunk),由Cybernetics(神經機械學:對信息傳遞和控制的科學研究,尤涉及人和動物大腦與機器和電子裝置的比較)和punk組成。這一名詞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
  • 「蒸汽朋克」動漫代表和經典遊戲
    真人電影長時間受制於特效技術的發展,許多蒸汽朋克的設想、科幻城市的鏡頭無法表達出導演的想像力。而動漫和遊戲則沒有這個制肘。 下面來介紹動畫蒸汽朋克風格動漫遊戲的經典之作,蒸汽朋克風格動漫大都來自日本:《天空之城》、《蒸汽男孩》和《哈爾的移動城堡》。
  • 蒸汽朋克,面具與BDSM的集合
    這個作品具有蒸汽朋克系列產品標誌性的鐘表元素和古典美學元素網易探索3月1日報導註: 蒸汽朋克是一個合成詞,於蒸汽[steam]和朋克[punk],蒸汽代表了以蒸汽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朋克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正在被主流文化所認同,其影響力慢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娛樂界影響尤為深遠。蒸汽朋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種。同其他亞文化一樣,蒸汽朋克也有獨有的各種文化表徵。
  • 「蒸汽朋克」四大神器(上)
    答案是,它們都構造了架空世界,都具有維多利亞時代的美學風格,都出現了複雜的蒸汽驅動的機械。簡而言之,它們都是「蒸汽朋克」電影。什麼是蒸汽朋克蒸汽朋克(Steampunk)是一個合成詞,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代表著以蒸汽機為動力、使用機械傳動的各種機器。
  • 推薦5部精彩蒸汽朋克電影,蒸汽朋克迷不要錯過!
    一場血腥殘酷的戰爭摧毀了一個古老的封印,使冰河時代末期來自外太空的神秘機器重新啟動,它可以將人類轉化為殘忍血腥、喪失人性的變異人,並且有如病毒一般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地球危在旦夕之時,統治者們拋棄地球獨自逃亡。而倖存者們則要找到古老的兄弟會以及他們口中的編年史,繼而找出徹底消滅變異人的辦法……蒸汽朋克的風格比較強烈,世界觀設計也不錯。
  • 「蒸汽朋克」的時代:美國建國100周年費城科技展
    在當時的展會上,讓我們看到許多「蒸汽朋克」的影子。剛好,那時正是現在「蒸汽朋克」電影、小說所通常設定的時代。蒸汽朋克多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將蒸汽的力量無限擴大,虛擬出一個蒸汽科技極度發達的時代。往往充滿著一種懷舊與復古的風格。現在,關於蒸汽朋克的電影很多,最早出現的大概是1927年的《大都會》。
  • 2019年硬科幻電影《掠食城市》為你講述核戰後的蒸汽朋克廢土世界
    電影版《掠食城市》由美國環球影業製作,改編自菲利普·雷夫的蒸汽朋克幻想小說,克裡斯蒂安·瑞沃斯執導,羅伯特·席安、海拉·西爾瑪、雨果·維文、智海等聯合主演,於今年年初在院線上映,目前已在各大視頻平臺全網上線。
  • 閱讀「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
    Cyberpunk,本來就是cyber(網絡/信息技術/數位化)與punk(朋克/龐克,一種帶有尖銳批判性質的音樂形式)二詞組合而成,代表了對科技高度發達、社會結構卻出現崩壞這一可能性的嚴重關切與擔憂,或者說是對人類文明前途的一種悲觀展望,或多或少帶有末世的氣息,甚至暗示著科技文明的慘澹收場。
  • 蒸汽朋克與魔法交融的反戰童話?漫談宮崎駿動畫電影《天空之城》
    蒸汽朋克是一種假設的作品類型,所以蒸汽朋克時代也是我們未曾經歷過的時代。在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保障下生產生活,想想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而這樣充滿魅力的生活方式,我們往往只能從一些虛構的影視作品之中才能得見,這些影視作品中呈現出來的元素,也會反向地對我們每個人腦海中存在的蒸汽世界進行充實。
  • 動漫背景分析,《天空之城》蒸汽朋克,愛與正義
    動漫背景分析,《天空之城》蒸汽朋克,愛與正義本文原創侵權必究這部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的動畫電影,承載了無數的思念,直至今日《天空之城》依舊是經典之作,哪怕是平移到我們現在的時代而言,也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 蒸汽朋克,奇幻風暴
    蒸汽朋克作品展現了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雖然是虛構的,但滿滿都是懷舊和復古。在影視作品中,迷幻的蒸汽朋克元素也不少見。2015年口碑爆棚的《瘋狂麥克斯4》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火人節的許多場景都仿佛是電影鏡頭的翻版。
  • 國產電影離「賽博朋克」有多遠?
    此外,《頭號玩家》《西部世界》《愛,死亡與機器人》等片也經常被選為賽博朋克的代表作,但這些影片借用了賽博美術的殼,卻普遍缺失賽博文學的魂,能不能稱之為賽博朋克電影一直存有爭議。當國產電影遇上賽博朋克回溯賽博朋克電影的編年史,我們發現,國產電影還尚不能拿出相應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