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寫「此地無銀三百兩」,古人該怎麼把錢安全地藏起來?

2020-12-20 赤峰說

古代中國自然是沒有銀行的。第一家具有近代特徵的銀行在清朝光緒年間才成立。漫長悠久的歲月當中,從貝殼到銅錢,再到金銀,古人都使用著稍顯沉重的媒介充當錢幣。

大家可別忘了,「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古人的存錢意識比之現代人只強不差。只不過沒有千姿百態的理財方式與存儲手段,古人只能使用一些單純樸素的辦法。

那麼,古人究竟如何保存積攢下來的資產呢?這當中究竟有蘊含了多少故事與智慧。且往下看。

貯貝

首先不得不說到最原始的貨幣——貝幣。它出現在大約三千到四千五百年前。漢字中的「貨」「買」「賣」「販」,以及許多與產品交換有關的字,都是以「貝」作為部首。

所謂「存錢」在當時就是「貯貝」。由於人們對待貝幣的態度十分珍重,便特意製作了許多精巧的器物用以盛放。流傳到今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雲南一帶廣為發現的青銅貯貝器了。

貯貝器的造型直觀地體現了其實用功能。而裝飾工藝則是附著於造型之上的點綴。最早的貯貝器通體呈竹筒形,蓋子以子母口合於器身。蓋子與器身又單獨附有小耳,用以穿繩聯結。其他的部件,都是後來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器耳的焊接為提攜帶來便利,而貯貝器由提筒形到束腰形再到鼓形的演變過程中,造型和實用性都在一步步趨向完善。

貯貝器的器蓋往往是最重要的「藝術表現舞臺」,上面的塑造極具典型性、情節性和故事性,以眾多的立體雕像進行裝飾。表達的主題,既包括動物、狩獵、馴馬,又含有戰爭、祭祀、紡織、納貢等雕像,可謂豐富多彩。

比如在這件虎牛搏鬥貯貝器中,器耳的造型就相當引人注目。兩隻老虎攀附在器身左右,四肢健美有力,虎口大張怒視前方。而器蓋處雕飾有彎腰、伸角和猛虎展開生死搏殺的犍牛,器蓋正中樹上有因驚惶而爬到樹之最上端的兩猴,甚至還有因驚恐而展開翅膀、準備飛離這是非之地的兩飛鳥。

虎牛搏鬥貯貝器

令人驚奇的是,考古發現證明這些存放在貯貝器當中的貝殼,竟然來自遙遠的地方。這是一種叫作「環紋海貝」的貝殼,它的產地主要在熱帶地區,如太平洋和印度洋,亦分布在中國的海南島與西沙群島。西南地區絕不可能出產此類貝殼的。因此,若要獲得這些海貝,只可能通過貿易往來接觸到沿海地區。也難怪這些海貝會被視為珍寶,被存放在無比精緻的貯貝器當中。

撲滿

隨著貨幣更替,小巧的銅錢登上舞臺。如果說貯貝器算是「存錢桶」的話,那麼一直沿用至今的「存錢罐」則更令人親近熟悉。古代的「存錢罐」有個更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稱謂,叫做「撲滿」。

不過得先解釋一下,「撲滿」在更早的時候叫「缿」。著名的睡虎地秦簡中有一篇《秦律十八種·關市律》中就有記載:「為作務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東漢的《說文解字》解釋為:「缿,受錢器也,從缶,後聲。古以瓦,今以竹。」隋唐時期的顏師古加了一條注釋:「若今盛錢藏瓶,為小孔,可入耳不可出」。從造型上而言,「缿」與「撲滿」如出一轍,所以晚清考據大家王先謙直接點破:「撲滿者,……即缿也」。

撲滿幾乎是家家必備之物,其外形一般呈圓體、平底、中空,有陶、瓷、竹、木等材質的分別,多數樸素簡約,也有的做成或小豬,或小虎,或小牛模樣等動物造型。由於中國古代通行「天圓地方」的銅錢,古人為了不致頻繁取出,僅在頂端留有一條能投放銅錢的狹長開口。有的撲滿在腹部還開有小眼,好讓繩子插系,懸吊在房梁上。如此一來,鋪滿的主人所積攢的銅錢聚少成多,到了必要之時打碎撲滿,就能一解燃眉之急。

其實,「撲滿」的得名正是由於這一頗具儀式感的使用方法。「撲」有擊、打的意思;「滿」即是對其造型飽滿渾圓的描述。往往只有錢存滿了,才會取出錢來,一把擊碎,「滿則撲之」,所以這種存錢罐被形象地稱為「撲滿」。

宋代撲滿

「撲滿」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當中。與此相關牽引而出的是西漢名臣公孫弘的故事。日後貴為丞相的公孫弘少時家貧,甚至以放豬為生。後來做過獄吏,年到四十才奮發讀書,待六十高齡才以「賢良」之名被舉薦入京。當他即將走任京城之時,一個叫鄒長倩的鄉友送給他一個「撲滿」,並留下臨別贈言:「入而不出,積而不散,故撲之。士有聚斂而不能散者,將有撲滿之敗,可不誡與?」這是讓公孫弘在榮華富貴之後也不要忘記幼年的寒苦生活,應當恪守清廉操守。日後,公孫弘步步高升,位列九卿。但他牢記告誡,並未因身居高位就窮奢極欲,而是一直保持勤儉,蓋布被,食粗糧,生活簡樸甚至粗陋。他還用富餘的錢財開設東閣客館,招納賢才,深得士人愛戴。「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但是公孫弘卻能避開「滿則撲之」的命運,還留下了「後來居上」的萬古美名。

自此之後,撲滿就具有了戒貪的寓意。唐代輔佐君主開闢盛世的賢相姚崇就曾寫過一篇《撲滿賦》,批判貪婪和自滿的惡習。其中名句「謙以自守,虛而能受」既寫出了撲滿的特點,也傳達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南宋詩人陸遊也曾寫過撲滿:「錢能禍撲滿,酒不負鴟夷。」說明過度聚斂錢財必會招致災禍。民國時期,更有一首《撲滿歌》寫道:「脰細口小腹便便,溪壑日填鄧通錢。不思蘊利生殃孽,詎防瓦裂碎難全。」以此告誡人們切莫過度貪財,以撲滿「碎裂難全」的下場警示世人。

由此可見,撲滿已經從用於儲錢的工具逐漸升華為一種用以教寓的符號。人們世世代代通過撲滿領悟立身處世的道理,得到樂極生悲的啟示。小小的器物,蘊含了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精神瑰寶。

窖藏

古人貯藏財產的方式多種多樣,形形色色。但一般也就分為罐藏和窖藏兩類。上面已經介紹過罐藏。

我們都知道「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古時,有一個叫張三的人,把銀子埋藏地下,又害怕別人來偷,於是上面留字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居王二偷走了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這個故事,就涉及到古人存錢的一種方式——窖藏。

所謂窖藏,就是先把金銀財寶封裝在罈罈罐罐、箱子盒子裡,再在地上挖出深坑進行直接埋藏。由於其手法隱秘,富豪往往青睞窖藏用以保存財富。

窖藏的風氣甚至影響到古人對房產的購置。由於熟知這種儲蓄習慣,後任房主往往都會對自家院落掘地三尺,試圖尋得秘寶。

唐代官府對此出臺法律條文,《雜令》規定:「諸官地內得宿藏物者聽收。他人地內得者,與地主中分之。即古器形制異者,悉送官酬其值。」該條十分慷慨:在公地裡獲得埋藏物,讓發現人取得完全的所有權;在私人地裡獲得埋藏物,發現人與地主各得 50% 的所有權;若系古代文物之類,則由官府收購。

不過,到了宋代,賣主往往傾向於預先向賣主收繳購房的額外費用,作為將來可能挖到金銀財寶的預估補償。這筆花銷被稱為「掘錢」。

沈括的《夢溪筆談·異事》中就記載了一則買房遭索「掘錢」的故事。當時,宋代左丞相張文孝看中了洛陽一棟古宅,賣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追加「掘錢」。無奈張文孝實在喜歡,只得忍痛多付1000多緡錢。朋友都認為付這筆錢太吃虧。哪成想張文孝後來翻修,還真在地下挖出一個石匣,內有黃金百餘兩,總數正好與房款和「掘錢」相抵,張文孝相當於白得一處房產。

由於一般窖藏手段太過常規,容易引起覬覦。所以古人在窯藏時,總會想方設法讓外人找不到。按照常理,犄角旮旯足夠隱蔽,應是保全之所。可實在敵不過竊賊搜尋。於是,一些大戶人家想出更為極端的舉措,把錢財藏匿於糞堆茅廁這類常人不至的汙穢之地。

1982年,在江蘇盱眙馬湖店村發現的西漢窖藏便屬此例。當時生產隊分片挖水渠,卻突然發現幾十斤重的金器財寶。其中最有價值的是一隻金獸,竟然有18斤,是目前全國考古發現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金器。金獸下蓋著一個精美奇特的銅壺,壺內裝滿了金器,其中9塊半金餅重達2864克,15塊馬蹄金、麟趾金重達4845克,11塊金版「郢爰」重達3260克。黃金總重量超過20千克。

盱眙馬湖店村出土金獸,現藏南京博物院

出於防盜考慮,窖藏時一般會採取逆向思維,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是與盜賊的一場精彩智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同理,財寶當然也不能聚集在一處。一般來說,需要採用上下分層的放置方式,先放一層,掩埋後再放上一層,再掩埋再接著放,多者達三四層。各層之間,往往用石板、磚塊疊壓,土層之間則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實密封,有時其中還會拌上碎石子和瓦片之類,以增加盜挖難度。

民國時期上海名醫陳存仁,曾親眼見到家中這種分層窯藏的手段。當年陳家分家析產,記載窯藏有20缸銀子。不過,後人最初只挖出8缸。之後擴大挖掘面積,竟然也未找到。幸虧有經驗老到的長輩出面提醒,繼續在原先尋得財寶之處深挖,果不其然找到了剩下的12缸銀子。

錢票

使用實物金銀不僅攜帶不便,也容易露財在外招致危險。在唐宋年間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狀態下,國家的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對大量的錢財進行集散處理。就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宋朝,紙質貨幣應運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隨後,在商人集散地點出現了專門存儲與兌換這種紙質貨幣的機構,這就是「票號」的前身。在這裡只需要憑藉一張票據,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整存整取。一般而言,這種場所都有專門的幾大商人聯名保證,因此信用價值較高,富人能夠得到更好的貨幣存儲與運輸。

明清商業勃興、分工專業化、貿易空間擴大,不僅借貸關係頻繁,而且大量使用代替金屬貨幣流通的信用工具,許多大宗交易都用票據進行償付和結算。票據未到期前,持票人只要在票據的背面籤字畫押,即背書後就可以轉讓第三者,第三者需要時,亦可背書後再轉讓於第四人,如此輾轉流通。與此同時,初具雛形的各類金融機構都接受工商企業或個人、家庭的銀錢存儲。

小說《紅樓復夢》中寫道:賈家將房子賣給了「劉大人」,還房價之際,劉大人「在身邊取出幾張銀票來,說道『這一張是恆泰號的三萬兩,這是義興號的三萬兩,這是合泰號的二萬兩,這是祥茂號的二萬兩,其十萬兩。這一張是口兒外錢店裡的五百兩,他是義合字號,這是眾位二爺的茶錢。這一張是資順布字號的二千兩,是送老主管的勞金。』」

這裡「劉大人」家的銀子分別存在了五家銀號之中。從這行文語氣中可見「銀號」的功能也約略等同現代銀行的基本效用了,而這錢票就好比存摺。有此方便,古人再也不必費盡心思糾結如何貯藏資產了。

結語

儲蓄行為,其實從貨幣誕生之時就出現了。只是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提高,人們才因時制宜思考出了不同的存錢模式。從笨拙地將貨幣存放在器具中,再到小心翼翼地隱藏在地底下,最後終於換成錢票解放了實體資產,存錢的手段終於走向現代化。

古人雖然不太懂存錢與經濟發展的聯繫,但卻通過腳踏實地的存錢實踐,為後世子孫留下了質樸卻受益無窮的儲蓄觀念。

參考文獻:

[1]潘春華.說「撲滿」[J].月讀,2019(03):84-86.

[2]沙偉.貯貝器:古滇國的「存錢罐」[J].東方收藏,2018(10):36-44.

[3]錢偉. 話說存錢罐的先祖[N]. 語言文字周報,2017-08-16(004).

[4]李靖軒.沒有銀行古代百姓如何儲蓄[J].國學,2013(07):58-59.

[5]倪方六.中國古人是如何存錢的[J].新長徵(黨建版),2012(08):59+58.

轉自國家人文歷史

相關焦點

  • 「此地無銀三百兩」,下半句才是精華,但很多人「羞於啟齒」
    「此地無銀三百兩」,下半句才是精華,但很多人「羞於啟齒」!有時候我們會去笑話他人的一舉一動,卻沒有發現自己這樣的舉動要比自己的想像中還愚蠢得多,同樣令人發笑。「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句俗語向我們傳達出的也是同樣的事理,不少人覺得這句話說得很正確,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而且這後半句比前半句更加具有典範性,但是因為後半句話恰巧顯示出了人的自以為是,所以很多人都「羞於啟齒」。「此地無銀三百兩」並非只是古時候的人們歸納出來的一個俗語,在這句話裡還包含了許多東西,接下來講的這個故事,傳遞出的就是這個道理。
  • 「此地無銀三百兩」,下一句常常被忽略,你也許想不到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一句話簡直明了,就是說這兒沒有白銀。這句話還和一個小故事有關。從前,有一個叫張三的人,很辛苦的積攢三百兩銀子,心裡非常高興。可這麼多錢存哪呀,放在家裡害怕賊惦記。張三為了這個銀子的藏身之地可謂是費盡了腦筋,覺得藏在家裡哪都不合適。後來他靈機一動,包好這三百兩銀子,然後埋在屋後地下。
  • 海霸王集團切割蔡英文 邱毅諷:此地無銀三百兩
    海霸王集團昨日在媒體刊登聲明指出,近期不斷有傳聞海霸王集團為綠色臺商,一邊賺大陸錢,一邊回臺支持「臺獨」,並強調沒有蔡英文家族相關人士持股。前「立委」邱毅昨日下午在臉書指出,海霸王若和蔡英文家族無關,臺當局、臺「國安局」、臺陸委會緊張什麼?這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自個兒洩了底了。
  • 俗語「此地無銀三百兩」,下半句是什麼?搞笑背後值得人深思!
    要說俗語是怎麼得來,大部分來自於兒時長輩們的日常交流之中,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才明白原來有些俗語聽起來雖然很好笑,卻深深教導著我們為人和處事的方法。所以說多了解俗語文化,會讓人受益良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句俗語:此地無銀三百兩。後面還有一句話,點名了這句話的主旨,是什麼呢,下面來看一下。
  • 臺軍花了8天,找谷歌「抹平」地圖 網友:此地無銀三百兩
    針對此舉,有臺媒形容這是「抹平」,也有網友諷刺稱:抹平也沒用;此地無銀三百兩。谷歌地圖(Google Maps)2月13日導入了「3D城市地圖」功能。由於畫面解析度相當高,臺「安全局」、「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及「愛國者飛彈基地」等軍事設施都被曝光。
  • 小學三年級的歇後語也不是很多知道的,就知道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
    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他聽說孔子主張「君臣綱常」,召見孔子說季平子欺人太甚,不把國君放在眼裡此地無銀三百兩 —— 不打自招 解釋: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也是個不打自招的
  • 和孩子玩躲貓貓,真的只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這種心理學也要知道
    比如,孩子躲貓貓時故意露出痕跡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玩法:說起玩躲貓貓遊戲,可以用「大概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會玩捉迷藏的小孩」作為恰喻,但是如果我們用心去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絕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太會玩捉迷藏」,我們可以從日常的躲貓貓遊戲開始回憶:年齡稍小的孩子,
  • 外軍軍事設施衛星圖被打碼:此地無銀三百兩
    在美軍情報解讀專家看來,此舉無異於此地無銀三百兩,甚至會提醒情報人員——快看,這裡有一處不願意公開的秘密!特殊處理反而「帶路」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研究員馬特·科爾達在接受C4ISR網站採訪時表示,一幅被打碼或摳掉部分內容的衛星照片,往往會透露比正常照片更多的敏感內容。
  • 古人做生意,怎麼避免熟人賒帳?曾國藩:不帶銀錢休請客
    古人做生意,怎麼避免熟人賒帳?曾國藩回家奔喪的途中,曾經到一個酒館休息,店鋪老闆見曾國藩一看就是個肚子裡有貨的讀書人,就說:先生,看您老這模樣,就知道是個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小店開張半個月了,缺一副對聯,請老先生幫忙寫一副,酒飯錢就免了,當作一點酬謝。
  • 此地無銀三百兩,為何不用自掂量
    國安小組不敗出線本來是一樁好事,偏偏這個時候,球隊第三門將鄒德海發了個個人微博,說了說隊裡的事情,表面上是說:自己訓練很好,自己跟教練沒矛盾等等云云,但三歲小兒都看得出來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 委內瑞拉出兵鎮壓軍事政變 美盟國撇清關係 俄:此地無銀三百兩
    在美國支持下委內瑞拉國內的反對派動作不斷,從發動小規模兵變,到試圖拉攏軍方人士,再到策劃暗殺陰謀,奪權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但美國及其代理人卻仍不死心。據委內瑞拉電視臺5月3報導稱,當天一夥武裝分子從鄰國哥倫比亞乘船從委內瑞拉沿海登陸,並試圖在該國發動軍事政變。於是,委內瑞拉出兵鎮壓軍事政變,並與這夥武裝分子發生激烈交火。
  • 最近成都大學做了一件事,讓人有此地無銀的感覺
    最近成都大學做了一件事,讓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校長王清遠也因此再次翻車。 此地無銀三百兩 其實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裡,成都大學曾經關閉了自己的微博評論,或許是擔心惡意評論刷屏,這本無可厚非。
  • 錢除了放銀行,還能放在哪裡?在這裡,我們可以向古人學習
    並不是把錢裝在罐子罐罐裡,深深地埋在地下這種貯藏方法多,金銀錢財的人很多把中國人的「此地無銀」的故事全部,主人公採用了這個錢藏的方法實際上,這是古代豪商和土豪最喜歡的錢藏法,這種方式簡單方便是不為人知的在考古工作中,考古學家經常發現藏藏文物以外,金錢,深埋地下,古人就採吧等相似的「梁藏」「帽簷藏」「壁藏」等「梁藏」和「茨巴藏」,語言是纏繞錢財的屋頂的夾縫,不是瓦下或房梁樹但是如果擔心這段時間的儲藏方式的安全性的話
  • 此地無銀?張曉磊註銷公眾號,此前註冊人為大衣哥朱之文!
    因為這個公眾號曾做出過更名,上面清楚地寫著2020年9月8日由「朱之文」更名媒體人張曉磊!從張曉磊呼籲全網要求大衣哥曬出億元完稅證明後,這個公眾號就沒有更新了,今天網友們查閱此帳號的時候,發現這個帳號已經註銷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 不一定哦
    於是他就開始想辦法把錢給藏起來,可是他總不放心,藏在櫃裡不行,藏在米缸不行,埋在地裡也不行……在各種辦法都嘗試了一遍之後,他想到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在紙上寫下「此地無銀三百兩」。可想而知當然被人發現了,王二拿走錢之後也留下了一張紙條......
  • 網友:此地無銀
    王院長道歉(一)故宮道歉還原開大奔進故宮之真相「露小寶LL」把大奔開進故宮事件有了新進展,就在今天,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軋過的磚也是現代的?這實在有點難以想像了,在小編這樣的吃瓜群眾看來,故宮沒什麼錯啊,按道歉的說法,雖然說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未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可是該地域多年來一直作為閉館時段的車輛通道和閉館日活動的臨時停車場所。這次再次使用,似乎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啊。
  • 此地無銀三百兩!《明星大偵探》回歸,將聖誕元素打碼引網友熱議
    此地無銀三百兩!近日,萬眾矚目的《明星大偵探》終於回歸了,之前明偵系列劇集讓觀眾大呼過癮,而今真正的王牌綜藝來了,大家也是超級激動,然而當很多人看到第一期的畫面之後,內心和腦袋都是充滿問號的,因為畫面的畫質一言難盡,因為聖誕節快要到了,所以節目組也在房間內布置了一些聖誕元素,如象徵著聖誕節的聖誕樹,但令人稀奇的是,節目組搬來了三顆超大的聖誕樹,他們拍下了這些聖誕樹,在播放的時候卻將這些聖誕夜打上了馬賽克,這樣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立馬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地藏經是給死人念的嗎?如果親人去世念地藏經可以讓他們免下地獄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他會到不同的地方去受生,而大多數的人呢都被惡鬼引接墮入地獄了,所以地藏王菩薩當他看到地獄裡的痛苦眾生時,他發了大願,要生生世世度脫地獄的惡鬼,所以他到地獄裡去,救度那些鬼魂。在地藏經裡,記載了幾個見死去親人,還有超度親人的法門,我下面大體跟大家寫出來,不過,具體的方法要好好看地藏經裡的記載或者去寺廟問裡面的和尚具體步驟,首先地藏經,是真實不虛的,我不是胡說,一般的陰氣很重的人念地藏經會發冷,而且一般人晚上都會夢見鬼魂和去世的親人,這個不用害怕,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地藏經會招來和你有緣的非人眾生。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俗話說,「相由心生」,就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心底最真實的寫照。古往今來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意思是說腮幫子上如果沒有什麼肉的話,就不要與這種人深交。
  • 年終不發許諾好的年終獎?這合理嗎?
    最關鍵的就是第二段以及倒數第二段,給了員工兩個選擇:留在公司裡,不發年終獎;員工主動離職的,可以以「特批年終獎」的名義發一筆錢。雖然文章開頭再三強調跟人員成本、經濟寒冬以及裁員沒有關係,但給員工的兩個核心選擇倒是與這三點背道而馳,無論是不發年終獎還是發錢給離職員工,都指向了「減少人員成本」這一個目的,整篇文章都充斥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