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離合時常有,古有,今有,未來有。百年前,在蘭寨古村落的碼頭上,人頭擁擠,許多人從故鄉的碼頭離去,也有人從他鄉的碼頭回到這裡來。從這裡出去的,可能是南下北上,也可能是赴京趕考。但是每個離開的人都揣著不同的心情,躊躇滿志又或者是滿面憂愁。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蘭寨古村落的風景吧。
往日的繁華已經褪去,但仍要為古水道增添青春的芳華。目前還正在進行緊張的修復工作的南江古水道,將會成為整個林寨碼頭被修復的開始。南江古水道全場達三十多公裡,沿途經過了鬱南縣的東壩,河口等幾個鎮。
南江古水道的沿線路段,都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裡,是領略古百越文化的重要必選之地,這裡,更是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一條重要的連接通道。沿途中的蘭寨,石橋頭等幾個村落,都極大的保留了古村落的建築結構和傳統的生活方式。想要一探南江的文化嗎?小編覺得走進這幾個村子,大體就能領略了。
小編覺得,直到現在,仍然還是會有人多人覺得鄉村是閉塞的。但其實,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小編發現,南江這邊的古村落,大量的建築都存在著華僑,或者是中西合璧的風格。雖不直接,但也間接的表明了這些村落不僅沒有閉塞,而且還曾經非常積極地與外界進行包括著經濟,文化等過頻繁的互動。況且,蘭寨村所處在的鬱南縣,整個鎮的人口上萬人,但是港澳同胞等就已經佔去了三分之一有多。因此,蘭寨村也被稱作是鬱南僑鄉。在古時候,也因為南江水路交通便利這個條件,商業貿易這個領域,南江也得到了一個快速的發展。
瑞昌大屋便在這裡見證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先讓小編簡單介紹一下瑞昌大屋吧。瑞昌大屋是一座富有嶺南特色風格的中式的庭院。這座大屋,佔地面積達到了八千多平方,在上世紀建成。建這座大屋總共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
瑞昌大屋建築風格在當時來說,不僅十分豪華,而且結構也是非常美觀,用特別的灰泥塑造出來的各種裝飾的圖案,不僅在色彩上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還精美,極具觀賞價值。而這座屋子的主人,是一位亦儒亦商的學者——林葆初。他的商號「瑞昌行」,由連灘鎮一直開下去,開到了香港。據小編了解到,他的妻子也曾經在廣州的鬧市開過一間酒樓,因為酒樓保持著誠信經營的理念,所以一直不斷的吸引著許多的文人墨客前往用餐。據說,毛主席,魯迅夫婦等人就曾經在這座酒樓裡用餐過。
碼頭古道歷史悠悠,故事怎麼講也講不完。滾動的時間車輪不曾停下,它把古代的碼頭留在了過去,用現在的故事去解讀這些傳奇。現在機場高鐵取代了碼頭,而溝通也不再是需要等待許久的書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溝通的當下,也似乎與以前聚散離合的苦楚產生了疏離。我們似乎在高科技的推動下,變得比以前更加著急了。但是在蘭寨,小編還是可以體驗到那種曾經用心等待好壞信息的日子,那種打開書信時的喜悅或是哀傷。而每每經歷離別,大家是否會想起哪些詩句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