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太白山之險峻,在心裡埋下過很深的伏筆。而遊過了太白山之後便發現,其山給人的驚喜不僅僅是險峻。
吃過早餐,我們一行便向太白山進發。從山門開始,綠色便不依不饒向我們扑打而來。平坦的路兩邊,是綠樹,車前面,是綠山,我們被綠包圍了。只有擠出的一丁點天空不是綠,是藍,那種純藍,藍得使人心生愛惜。
一條泉水依公路而繞,水流聲很響,歡愉,湍急,便合了「高山流水」的古典韻味。這水流之聲,欲罷不休地纏繞著你,使人稍不注意,便似跌進與一位美麗女子私語的美景中而不能自拔。
正在你沉浸在這美景中時,山一繞,殺將出一條瀑布來。水勢如刀,使你平日裡慵慵的視角一激凌,一股精神氣從心底油然而生。你與它對視,它高出你的眼睛,高出懸崖,高出了你的思想。
你想過嗎,這在山澗一路奔走的水,它是平平地走著,可是,在懸崖邊,就如刀般鋒利地站起來了。站於瀑布旁邊,四濺的水花點點滴滴打著你的頭髮、你的肌膚,沾衣欲溼。
面對這瀑布,高高舉起胳膊,我是要擁抱這瀑布嗎。瀑布下,又修建了攔壩,聚起了一潭瑩瑩的水,幽幽的。這水又從壩上潑瀉而下,形成了又一道瀑布,一大一小兩道瀑布,大瀑急驟,小瀑舒緩,如重奏一般,舒張有致地在天地間彈奏著樂章。
而更妙的是,在堤壩之上,用水泥固定了一排排石頭,之間距離錯落有致,這樣,水從石隙間譁譁而淌,這一排石頭就如探出水面的魚頭,人可以踩踏於石頭之上,在兩條瀑布之間體會水給你的激情和快意。
這一路,美景太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攝風 景 這 邊 獨 好。在一處稱為「世外桃源」的景點,一大塊巨石,聳然而立,而在石下面,有一窄小的洞,通道幽暗。疑惑地進去,彎曲的山石之外,瀉下光亮,是出口。鑽出洞,豁然開朗———廟宇、小湖、古樹,錯落有致。
如果不鑽進這洞,又有誰能想到,在一塊巨石之後,會有這麼一番景色。悠悠然,信步於這個天地裡,仰頭,看綠樹映襯的天空,看陽光點點於花叢樹下,鳥的鳴聲浸過綠色,穿過陽光,一聲聲忽遠忽近地傳來,迷離而清妙。
想想陶潛先生當年的世外桃源,給人精神的愉悅也就如此而已。這些景點裡,最耐人尋味的 ,是 「臥佛殿」。一尊長達 5 米的大佛,側身而臥,逍遙自得。
牆壁上,有于右任老先生題寫的一首詩:「睡佛好,睡佛好,一睡百事了,我也想睡了,誰來把國保?」1933 年,正是國家多事之秋,於老登臨太白山,看到這麼美好的河山,於是,感慨大發,一揮筆寫下了這首憂國憂民之心盡現的詩。讀著這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導遊小牛說太白山的珍稀動植物有羚羊、羚牛、大熊貓,有野彌猴桃、太白參,還有一種叫「連香」的樹,是第三紀古老孑遺植物,它對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說秦嶺山脈只有十棵,但太白山就有四棵。她說到這時,我們便打趣問她,有個成語「憐香惜玉」是不是由這棵樹引申而來的。導遊一笑,不置可否。蘭草美人心,看來,這太白山的樹,也婉約得讓人心中滋生萬般情思。
及至在世外桃源看到這棵「連香」樹時,仔細端詳,其樹略像我們常見的槐樹,葉子像楊槐;樹身粗壯,枝繁葉茂,亭亭如蓋。沒有一點能讓人與「憐香」相關聯的想法。倒是樹身上,被祈求吉祥好運的人綁上去的紅綢,與綠樹映襯得很是好看,很是有情調,算是不枉遊人「憐香惜玉」之聯想。
還有一處叫「潑墨崖」的 景 點 ,很 有 特點。一塊碩大石壁,由於水磧浸染,加上崖頂腐殖質與之發生反應,天長日久,崖上道道水跡就成了墨跡,很像有人把大桶的墨汁傾倒而下。
據導遊講,李白當年途經此地,喝醉了酒,不小心把寫詩的墨打翻,便形成了如今這樣的景象。而離潑墨崖不遠處,有一醉臥石,旁有溪水,湍湍而淌,說是李太白醉臥賦詩之處。
當地人做了個側臥的模型人,穿古代的衣服,面部鏤空。若誰有雅興,就可以把臉置於鏤空處,扮一回李太白,體會一下詩仙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