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葉的十大常見誤區,不了解不好意思說你懂茶!

2020-12-21 騰訊網

」基本茶葉常識,抽點時間看一下吧!

很多人剛開始喝茶的時候,看到「大紅袍」幾個字,就誤以為是紅茶,其實應該是烏龍茶才對。 類似這樣的基本茶葉常識還有不少,可謂是人人須知,否則說出去可要被笑話了!

01

安吉白茶是綠茶,不是白茶。

安吉白茶名字雖然帶「白」字,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因為茶的分類是按照加工工藝來算的。

那為什麼叫白茶呢?因為春季低溫時,安吉白茶的茶樹芽葉發生變異,葉色極淡,接近白色,此茶產自浙江湖州市安吉縣,故稱為安吉白茶。

02

大紅袍是烏龍茶,不是紅茶。

大紅袍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傳說故事,舉子丁顯上京趕考中途腹痛,巧遇一和尚好心給他喝茶治病,病痛即止,後來考中狀元回來感謝和尚,並在茶樹上披上紅袍,「大紅袍」茶因此而得名。其實是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類,並非紅茶。

03

君山銀針是黃茶,不是白茶。

白毫銀針是白茶沒錯,但不要看到「銀」就誤以為都是白茶。君山銀針按工藝來分是屬於黃茶,但由於其身披白毫,故稱君山銀針。

04

六安瓜片的「六」念lù,不念liù。

六安瓜片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自安徽省六安市,六安是一個地名。其中「六」念作「陸」,而不是數字「6」。這個字很容易念錯,一定要注意。

05

鳳凰「單叢」,不是鳳凰「單樅」。

在市面上,關於鳳凰單叢有三種寫法,分別是「單叢」「單樅」「單從」。從字面上來說,「叢」是「聚集」之意,指聚集而生的樹木;「樅」是一種樹名,別名冷杉,所以不對;「從」一看就不對啦。且根據潮州政府的通知文件,規定一律寫作「單叢」。

06

潮汕「工夫」茶,「工夫」紅茶,不要搞混。

雖然「工夫」與「工夫」意義相近,但還是有細微的差異的。「工夫紅茶」是指花費時間、精力、力氣製作出的紅茶。「工夫茶」是指潮汕、福建、臺灣等地講究茶具、衝泡和品茶的飲茶習俗。

07

「鴨屎香」是香的,不是臭的!

「鴨屎香」並非有鴨屎的臭味,而是鳳凰單叢的一種經典香型,也可以說是單叢茶的代表。

「鴨屎香」的名字來源也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茶農怕茶苗被人偷去,故意醜化茶名,另一種說法是該茶樹栽種在俗稱「鴨屎土」的黃土壤上,因此而得名。

08

「黃片」是正經的,不要想歪了!

茶葉中的「黃片」並不是「黃片兒」,不要想歪了。黃片不止普洱茶中有,其他茶中也有,茶葉粗製後,其中有一些較老的葉片揉捻不成形,形成粗松的茶片,通常需要跟茶籽、茶梗之類的一起挑揀出來。

09

茉莉花茶裡沒有花,是真的。

茉莉花茶裡沒有茉莉花,那怎麼這麼香?是不是加了香精?茉莉花茶的主要工藝,就是「窨香」,或稱「窨花」,即把茶與花混合在一起,讓茶吸收花香,再把花除去,反覆多次才形成了茉莉花茶濃鬱的香氣。好的茉莉花茶一般看不見一片花瓣,而稍次一些的會留下部分。

10

洞庭湖產君山銀針,洞庭山產碧螺春。

我們常說「洞庭碧螺春」,洞庭是哪裡?碧螺春產自江蘇省太湖裡的洞庭山,洞庭山是東山、西山的合稱,其實是湖中的兩個島。而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湖中有一個叫做君山的島,盛產君山銀針。

以上這10條裡面,有你曾經搞錯過的嗎?

相關焦點

  • 專家公認:喝紅茶最容易有這3大誤區,看出了你懂不懂茶
    導語:專家公認:喝紅茶最容易有這3大誤區,看出了你懂不懂茶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茶葉是中國的特色飲品,自古以來具有「茶道」一說,如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是主流飲品,很多人日日飲茶,茶葉好處多,常喝能抗氧化、促進腸胃消化
  • 關於巖茶大紅袍茶的幾個誤區
    現將若干認識誤區陳列於此:誤區之一:大紅袍茶是皇帝御封的。在目前史料以及地方志中,沒有任何關於皇帝御封大紅袍茶的記載。據武夷山老茶人們所憶,大紅袍的前名是「奇丹」,而在白紙黑字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奇丹的記載。唯一可以證明大紅袍名稱由來的,是九龍窠的摩崖石刻「大紅袍,民國三十二年吳石仙題」。吳是民國初崇安縣長。
  • 茶葉圈的「亂象」,賣茶的不懂茶,懂茶的賣不出去茶
    如果你認為賣你茶葉的人都是懂茶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當今的茶行業,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茶葉賣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懂茶的人,而十分懂茶的人,很有可能根本賣不出去茶葉,即便懂茶的人所賣的茶葉比所謂的商家低了幾倍,人們仍然不買他的茶葉,可以說是十分奇怪了。
  • 茶藝入門之選茶:不知道這5大茶葉挑選技巧,怎麼好意思說懂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其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飲,並且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可以延年益壽。因為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比如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等,所以喝茶的很多,但是真正懂茶的人卻很少!不懂茶的人,都以茶的商標價格或者產地作為參考來判斷茶葉的好壞,而懂茶的人怎麼判斷呢?
  • 對於大紅袍茶的誤區,你知道真相嗎?
    誤區之一:大紅袍茶是皇帝御封的。 在目前史料以及地方志中,沒有任何關於皇帝御封大紅袍茶的記載。據武夷山老茶人們所憶,大紅袍的前名是「奇丹」,而在白紙黑字的史料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奇丹的記載。唯一可以證明大紅袍名稱由來的,是九龍窠的摩崖石刻「大紅袍,民國三十二年吳石仙題」。吳是民國初崇安縣長。至於將吳所題字搬上摩崖,據傳是天心寺僧所為。而民國三十二年是公元1943年,那時還有什麼皇帝呢?
  • 關於茶葉知識你了解多少?
    泡好一杯好茶的關鍵不在於買來的茶葉的貴賤,而在於你對所買來的茶葉了解多少。關於茶葉知識你了解多少?茶的發酵是茶葉從樹上摘下來轉換成喝的茶葉的一種自然工藝,如果缺少了這種工藝,那就不是茶葉,只能說是樹葉了。
  • 茶葉解讀最常見的誤區有什麼呢?
    如果對茶葉不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有可能會產生一些認識誤區。那麼,最常見的誤區有什麼呢?第一、茶樹越老越好。茶樹有分青、壯、老年之分,有些人就認為茶樹越老越好,就像那雲南的古茶樹,製作出的茶非常受歡迎。
  • 關於茶葉的基本知識
    茶葉店買茶的基本常識  第一種:我比你懂,我喝茶的時間比你的歲數還大。   喝茶的時間久不一定就真的懂茶,沒準是喝了30年的茉莉花茶呢(此處非黑)!茶是用來喝的沒錯,但是茶行業的水也很深,沒點道行還真不能敢說了解多少。   第二種:我只喝30年以上的普洱茶。   有條件喝30年以上的普洱茶的人一般不會這樣說。
  • 不懂茶,怎麼開茶葉店?
    不懂茶,怎麼開茶葉店?本期嘉賓:沈從一  沈從一:我在品牌茶企擔任過全國銷售總經理,跑過全國眾多茶企、茶店,對茶葉市場有多年的研究。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驗,最好還是開茶店。茶館的成本高,因為茶館更強調空間的概念,通常所用面積要比較大,並且對設備配置要求比較高,要做好包間服務,配備的人員要比較多,這些都會增加成本。
  • 有人說你喝茶不懂規矩?因為你還不知道茶桌禮儀,懂禮更懂茶
    誠然,好友間喝茶可以不過分講究規矩,但不妨先了解一番,以免在重要場合失禮。待客倒茶:俗話說,「添茶倒酒,七八分」,「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懂了規矩,才可懂茶,怎樣挑選地道好茶,何謂茶道、茶藝,什麼樣的茶具才是最合適的,關於茶文化都有哪些知識,茶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一些茶的知識,不管是品茶還是作為談資都大有裨益。
  • 乾貨:關於黑茶茯磚茶中的「金花」的幾大誤區
    也就是說,茯磚茶只要出廠上市,必須要有金花,否則視為產品質量不合格,與生產日期上的年份長短沒有任何關係。而茯磚茶的金花,是通過發花工藝發制的,通過人為製造適合的條件,來達到讓金花生長的目的。一般在烘房內待一個月左右就可以發花完成,視茯磚茶的原料、茶磚大小不同時間上略有差別,但也不至於需要長年累月。所以單以金花為目的購買茯磚茶的茶友,大可不必在意年份長短。
  • 在茶葉店喝茶時,這些細節你現在知道還不晚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時候會去茶葉店買茶,在購買的過程當中我們一般會選擇在茶葉店中品茶,看看茶是否好喝,一般進入茶店人不熟的話,只能喝到最便宜的茶,這是茶商的基本上茶的方式,對於一些小白來說在選擇茶葉上就不知道如何去下手,而對於以前茶葉愛好者來說,可能會懂的更多一點,那麼我們在茶葉店喝茶時需要注意哪些
  • 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80%的人都不知道,你了解嗎?
    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品,是很多人在招待客人時必不可少的,它在中國的普及範圍也非常廣,發展到今天,中國茶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了,但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會喝茶,並不會太多追究茶葉背後的知識或者過於追求泡茶時的手法及品質,所以很多關於茶葉的知識也逐漸變得鮮為人知了,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
  • 了解制茶工藝才能更懂茶,各大茶類的「六字妙法」,你了解多少呢
    若論誰最懂茶葉,肯定非制茶師傅莫屬了。自己親手製作的茶葉如何,心裡肯定是有數的。 而我們普通人,如果能夠多少了解一下做茶的工藝,那麼對於識茶、制茶、泡茶、品茶,這些方方面面都會更加得心應手。 下面就來說說茶的「六字妙法」,這六個字可以說是凝練總結了各類茶的特點。 弄懂這六個字,能讓你更加深刻的懂茶。
  • 買茶哪有什麼「深似海」,你要做的,不過是遠離3大購茶誤區
    《1》關於喝茶,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就是單純地追求好茶的滋味。而有的人,則更喜歡從喝茶這件事上尋求精神的慰藉。很喜歡老蘇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人們追求的不過是,心靈的寧靜,內心的平靜,對待任何事情都可以波瀾不驚,從容應對。
  • 會喝茶但不一定懂茶,關於茶的基本知識值得收藏!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你會喝茶,但你不一定懂茶。喝茶的人可以從水中緩解口渴,會喝茶的人可以品出茶的真味,人生的真諦與領悟!或許我們未曾經歷過也無法從茶中悟出道理,但是茶的基本知識還是要知道的,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生意場上不光有酒還有咱們的茶!市面上常見的茶分為七類,分別以:綠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花茶。前六中屬於基本茶類,花茶屬於再加工茶。
  • 一個做了五年茶葉的銷售專員給茶友的買茶建議!
    在這裡給一些想買到高性價比的茶友一點買茶小技巧。有愛茶的朋友看到的話也可以在買茶的時候多多注意!特別說明,筆者對銷售江浙皖地區的茶葉了解較深,主要是綠茶和紅茶,所以以下內容均以綠茶為參照對比。一、擔心買到陳茶大多數茶葉實體店賣的茶葉都會有陳茶。如果老闆看你不太懂行,會拿陳茶賣給你。
  • 用什麼茶罐,直接反映了你懂不懂茶
    免費訂閱本帳號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專業的茶道表演,會發現大多的茶藝師從茶罐中取茶,會將茶葉罐在茶則上滾動一圈,貼不貼著茶則是另說。之前從未去探究,但了解之後才知是鸚鵡學舌,只得其形,不解其意。 中國茶藝近年來的復興,一定程度上也與臺灣茶文化反哺有關,這一過程中,不少臺灣的飲茶習慣被帶回大陸,取茶就是其中一點。 臺灣喝什麼茶?烏龍,顆粒形居多。
  • 煮新茶、低溫衝泡、悶泡白茶,圖解白茶新手常犯的五大衝泡誤區!
    保存,是為了讓茶的品質能得以延續,或者是得以提升,為的是能讓我們能有好茶可喝,來日也有好茶可期待。在這三個因素中,衝泡關注度居高不下。掌握正確的衝泡方式,能讓一杯茶在我們手中釋放光彩。若是衝泡技巧不對,之前的選購心血,也將白費。對於新朋友而言,下文所說的五個衝泡誤區,務必要規避。
  • 關於衝泡「普洱茶」的誤區,很多人卻還都不知道,白白浪費了好茶
    一直有一些朋友跟我反映啊,說自己明明買了還不錯的茶,但是為什么喝起來一點都不好喝,其實普洱茶好不好喝啊,除了茶葉自身品質問題,還有一個非常關鍵因素,就是衝泡方法,今天阿凱要跟大家講幾個大家在衝泡普洱茶時經常會有的誤區:第一個:懸壺高衝日常衝泡普洱時,有不少茶友習慣於用高衝的手法衝泡,還有人乾脆用起了沿著杯壁轉圈的螺旋式注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