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由89位極地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與ESA和NASA合作的新研究。這項研究表明,在1992年至2018年之間,格陵蘭島損失了3.8萬億噸冰,足以將全球海平面推高10.6毫米。在研究期間,他們發現冰的流失從19世界90年代的每年330億噸增加到最近十年的每年2540億噸,流失率增加了7倍。
研究者匯總了11顆衛星的數據以及歐盟等研究小組觀測到的將近三十年的數據,他們將其與氣候模型相結合,得出結論:冰流失的一半以上是由於變暖的空氣推動地表融水徑流增加所致。其餘的損失是由於海洋溫度升高引發的冰川流量增加的結果。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上一次對氣候變暖情景進行評估中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釐米,每年使3.6億人面臨沿海洪災的風險。而這次的研究結果顯示,冰的融化速度顯然快於預期。該情景預測海平面將再上升7釐米。
利茲大學的安德魯·謝潑德(Andrew Shepherd)教授解釋說:「根據經驗,全球海平面每上升1釐米,就會有600萬人暴露在地球周圍的沿海洪水中。按照目前的趨勢,到本世紀末,格陵蘭島的冰融化每年將導致1億人被洪水淹沒——由於海平面上升,總共有4億人被淹沒。
「這些不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或很小的影響;它們正在發生,並將對沿海地區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溫室氣體排放仍在增加,而不是減少。我們正讓子孫後代面臨氣候變化日益嚴重的影響,例如海平面上升。通過把握地球的脈動,歐空局正在衡量變化,並強調需要加大努力,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目標,即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之前的水平上限制在1.5°C以內。
作者:大臉君來源:ESA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關注「大臉科學視野」哦!你的關注就是大臉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