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明珠(16)—花石峽

2020-11-04 行攝者心之蘭

離開格薩爾王獅龍宮殿,往花石峽方向駛去。依舊是一路風景如畫,繼續車拍不止。

途中,又遇到一座寺廟。青海的寺廟實在是多,網絡資料也是有限的,沒法一一搞清楚這些寺廟都叫啥名字。因為有些寺廟還是遠離村莊的,何況青海有些牧區壓根也就沒有村莊可言。

這座寺廟的環境不錯,從遠處的腳手架可以看出這座寺廟還正在建設之中。天氣好的時候,有藏民來此「休閒度假」。

開了一段路後,又看到一座寺廟。在青海,除了藍天白雲青青草原,就是紅黃色的寺廟佇立其中,這應該算是青海大地風景的「標配」了。

行走在青藏高原,不管你愛看不愛看,看沒看煩,這藍天白雲綠草地就這麼時時刻刻「跟」著你。

這千變萬化的白雲,就是青海美麗的風景線之一。用心欣賞,不會讓人感到厭煩的。

藏地的路,似乎每條都能稱之為「天路」,因為它們都是那麼的接近於「天」。

對面山坡上,又出現一座小寺廟和一組經幡陣,這,就是藏地獨有的風景。

遠遠的地方,有一片房屋,那應該就是花石峽。

來到這裡,「人煙」明顯多了起來。

就在我們道路的右邊,出現了一座高聳的雪山。這應該是阿尼瑪卿雪山的另外一面。


這大大的經幡陣足以證明這裡是塊神聖的土地。

我們駐足停車,走下車來朝拜。

來到藏地,就要懷有一顆崇敬之心。

天地神靈和大自然,都應該是人類所尊崇的。

無知者才無畏,畏懼不是害怕,而是崇敬。

朝拜完雪山,繼續往花石峽方向前行。

看遠處的山巒,雪線上方已無雪。全球氣候變暖,雪山越來越少。不知多少年後,我們就沒有自然淡水水源了。

雪山無雪,寬闊的河床裡自然也無水。沒有水源,地球上的動植物該如何生存?

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其實說到底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看到這即將完全乾涸的河流,我們心裡不會發痛嗎?

我們真的不為我們的未來擔心嗎?

看山跑死馬,剛才我們遠遠看到的花石峽,現在才到達。我第一眼看到就是這個東北餃子館,餃子,是我最愛吃的。

第二眼看到就是學校。這也是我深入骨髓最愛的一個地方。

我從小生長在校園裡,大學畢業後在學校工作,學校可以說是伴隨我一生的地方,我沒法不愛它。

現在在藏地,最好的建築就是學校。這點讓人感到欣慰。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其復興之路一定要靠教育。

因為時間關係,花石峽匆匆而過,沒有停留,今晚準備落腳於瑪多。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的明珠(49)—察爾汗鹽湖
    幾億年前,柴達木這裡曾是萬頃汪洋大海,由於青藏陸地隆起導致海陸變遷,柴達木變成了盆地。柴達木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最有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過察爾汗的記載,物產豐富,當時所用"青鹽"源自此地。
  • 青藏高原的明珠(47)——格爾木
    因為急於趕路(今天必須到達格爾木),那座博物館我們也沒能進去參觀,繼續朝著格爾木方向前行。"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它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全球氣候變暖給柴達木盆地也帶來了顯著影響,它也成為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最為敏感和顯著的地區
  • 青藏高原的明珠(33)—玉樹到囊謙
    山間盛開經幡花,塑料大棚也來到了青藏高原高原再也不只是草原,也有蔬菜。美麗的高原田園風景在酒店還有另外一輛行遊青藏的車
  • 高原明珠|雲端青海(一)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地貌複雜多樣,地勢總體呈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態勢,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區為高原,東部多山,西部為高原和盆地。72.23萬平方公裡,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就是這樣一顆高原明珠
  • 青藏高原的明珠(32)—玉樹龍西寺
    高原草原並不是一馬平川,還有連綿起伏的雪山。因為氣候變暖,雪線一直在上升,原來的雪山現在成了石頭山。藍天白雲,高山河流,草原牧場,這就是青藏高原可在高原山區,這種形狀的山體,真不怎麼稀奇。孜珠山上不就有這種山洞嗎?
  • 青藏高原的明珠(48)—格爾木將軍樓公園
    這幅青藏高原掛圖在當年是最重要的內容,也記錄下了在青藏公路建設中浴血奮戰的戰士們與藏地民眾的英雄事跡。,高度為39.16米,寓意為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裡程之和3916公裡。青藏公路與青藏鐵路交匯到一起,頂天立地,直衝雲霄。
  • 青藏高原的明珠(31)—玉樹三江源草原
    多次行走青藏高原之前來高原時曾請教過藏族師傅青藏高原群山起伏,河流眾多,有著獨特的高原特色。這裡的湖泊溼地面積在10000平方公裡以上,其中面積在5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80多條,是重要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源,號稱"中華水塔"。
  • 中國地理常識(11)---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中國的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圖青藏高原是典型的山地型高原。高原之舟犛牛青藏高原氣溫低,雪山連綿,形成了大面積的高山冰川,被稱為」固體水庫」。
  • 青藏高原的明珠(38)—囊謙吉曲鄉中心寄校(2)
    昨晚住在吉曲鄉中心寄校,一覺醒來,出門一看,天空燦爛輝煌,高原校園的清晨就在此時展現在了我的面前。這麼多年走藏地,也資助過好多所小學,但在高原的學校停留住宿還是第一次,儘管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高原美景,但此時站在校園裡看到如此的景象,心中莫名的產生了一種激動的情緒。
  • 青藏高原的明珠(5)——青海湖
    青海湖地在7、8月份是青海湖最美之時,環湖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崑崙、祁連兩大山脈相夾的廣闊地帶,青海湖環湖草原、柴達木盆地是其最為富庶的中心區域。據考證,西王母古國當時的「國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一帶。天峻縣西南20公裡處,一座獨立的小山西側有一口深十幾米的山洞。據學者考證,這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國女首領的居所,已命名為西王母石室。石室內有千姿百態的巖畫和過往僧道題寫的經文、繪畫。
  • 青藏高原(舊作)
    神把你安放在天邊讓你高聳入雲天你這一站就是數億年陪伴你的是無盡的蠻荒與孤單卻成就你成為人間第一高原大洪水時你是諾亞方舟上的人渴盼的海岸線你――是我的精神之源你――就是我從未謀面卻令我時常思念與仰望的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的明珠(12)—久治白玉寺
    這就是青海高原的「標準照」。在高原,一般情況下,早晨的雲是比較淡的,午後高原便會「風起雲湧」,現在時值下午,高原的雲開始變厚了,於是,我的鏡頭便轉向了那雪白的高原雲。變幻莫測的高原雲,是我行走高原時的最愛。每次我結束高原之行後,回到內地我在半年內不會抬頭看天。
  • 青藏高原的明珠(35)—馬耳獅子天堡達那寺
    清澈的麥曲河自山根緩緩流過,這裡山勢極其險峻,但又風光著實迷人,不失為青藏高原一處修心養性、閉關禪定的好去處。寺院腳下,滔滔麥曲河由西南向東北奔流不息;「靠背」後面的馬耳山(藏語:達那)高聳入雲,顯得格外神秘。
  • 青藏高原的明珠(11)—年寶玉則
    從億萬年前大地造山運動造就了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莽莽崑崙山,在青藏高原分為西段和東段仙女湖裡確實有非常多的魚兒,可這些都是高原的精靈啊!,與在平地徒步完全不同,畢竟這裡是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我們這組平均年齡56.5歲(衛星兄60歲,我59歲,野鶴與荷月也都56和54歲了)的隊伍的腳步相比他們確實要慢一些。遠遠能看見雪山下面仙女湖盡頭的黃沙灘,可我們就是半天走不過去。
  • 阿里,青藏高原的明珠!
    阿里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北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即便在西藏自治區內部阿里也依然屬於遙遠的遠方正所謂天上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境內主要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等可見其海拔之高自然條件之惡劣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藏阿里地區人煙稀少
  • 青藏高原的明珠(6)——茶卡鹽湖
    天空中的白雲與地面上的白色鹽花互相呼應經漢白玉雕刻的守護女神像身色潔白,面向茶卡鹽湖,面目端莊祥和,細長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微微頷首,烏髮挽髻,頭戴花蔓冠,雙耳飾白色大環,頸掛珠寶瓔珞,身著天衣綢裙,腳登絲靴。右手握一支白杆的長羽箭,箭稍掛一個可觀西方眾生的寶鏡,左手端一隻盛滿珠寶的碗,象徵她願將湖中之寶獻與眾生。穆瑤洛桑瑪形象典雅優美,雙腿盤坐在盛開的蓮花之上,被茶卡鹽湖的湖水緩緩託起。
  • 青藏高原的明珠(37)—囊謙吉曲鄉中心寄校
    這樣的氣象現象在內地很少見到,但在青藏高原,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雖然是8月,但在高原,早晚的溫差還是很大的,晚上站在學校操場上拍星星還有寒意呢。因為我們四人沒人能拍星空軌跡,沒呆多久就被凍了回去。
  • 2020青海新絲路遊—從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的人文之旅(7天)
    這是周圍藏族、蒙古族心中的聖湖,我們從青海湖開始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或敦煌站-西寧/蘭州高鐵。  活動詳情  D1集合日自由達到西寧,住:西寧  西寧指定酒店自行集合,提前到西寧的家庭可以在市內自由活動,西寧是高原明珠,歷史悠久,典雅韻味;根據抵達時間:白天自助遊覽高原地理百科全書—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館(車費2元,門票60元,兒童根據身高免費或半價);佛教聖地-塔爾寺(車費5元,門票80元,兒童根據身高免費或半價)、伊斯蘭古剎-東關清真寺(車費1元,門票免費
  • 青藏高原的明珠(13)—白玉寺到達日縣
    青海高原仔細看了看,下的不只是雨,還有小冰雹,這就是高原氣候:十裡不同天,一天有四季。,這烏雲壓頂也是高原特色。其實就是這麼奇怪,沒想著看的寺廟今天遇到了三個,想去的寺廟倒沒去成,這就是有心澆花花不開這高原反應每人都有,關鍵是看個人毅力和適應能力了。
  • 青藏高原的明珠—(1)藏地情緣
    青海省為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為青海,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衝」和「玉塞咽喉」等稱謂,可見地理位置之重要。青海更是一個旅遊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