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丨藥物警告

2020-12-17 澎湃新聞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丨藥物警告

2020-12-15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志玲姐的童藥圈 兒科博士志玲姐

嚴謹、靠譜有趣的兒童合理用藥知識

12月8日,山西應縣一名1歲男童因感冒、發燒,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卻在打點滴後死亡,這件悲劇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原來,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在醫院打針後未見好轉,且有反覆發熱症狀,於是第二天來到醫院輸液,並進行霧化治療。隨後孩子先後出現嘴唇發紫、鼻出血等禁忌症狀,前往當地人民醫院急救,但為時已晚。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醫生開具的處方單中含有賴氨匹林。

賴氨匹林的作用

賴氨匹林的商品名是來比林,具有阿司匹林相似的鎮痛、抗炎和退熱作用,常常通過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兒童一天按體重10~25mg/kg,分2次給藥。

由於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均為片劑、水溶液及混懸液(滴劑),沒有靜脈注射及肌肉注射劑型,所以對於口服藥物困難的孩子,醫生常選擇賴氨匹林肌肉注射。常用劑型包括注射用賴氨匹林、賴氨匹林腸溶膠囊、賴氨匹林散等。

賴氨匹林的解熱作用強,起效快,作用緩和而持久,給藥後水解為賴氨酸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進一步水解為水楊酸。900mg賴氨匹林相當於約500mg阿司匹林。但是16歲以下兒童使用賴氨匹林卻有引起瑞氏症候群的風險!

兒童、孕婦、哺乳期要注意!

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賴氨匹林。尤其是1-2周內患有水痘或流感樣症狀的兒童和青少年,應該嚴禁使用。如果使用賴氨匹林後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應警惕瑞氏症候群!

賴氨匹林易於通過胎盤,妊娠早晚期用藥都有致畸危險,長期使用可使產程延長,產後出血增多等,故孕婦禁用;也可在乳汁中排洩,長期大劑量用藥時嬰兒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故哺乳期婦女也不宜用。

什麼是瑞氏症候群?

瑞氏症候群是一種小兒急性神經系統疾病,它通常發生在兒童病毒性感染(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等)的恢復期,以乏力、嘔吐、嚴重精神和意識障礙為典型症狀。

瑞氏症候群會影響身體的所有器官,但對肝臟和大腦帶來的危害最大。此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神經系統症狀進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會導致肝腎衰竭、腦損傷,甚至死亡。

其他不良反應

賴氨匹林的不良反應還包括過敏反應、水楊酸反應等。

過敏反應指少數病人用藥後出現皮疹、蕁麻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或黏膜充血等過敏反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其他嚴重皮膚損害包括:大皰性皮疹、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和剝脫性皮炎等。哮喘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發於30歲以上中年人,於用藥數分鐘後發生呼吸困難、喘息,稱為「阿司匹林哮喘」,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水楊酸反應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視聽減退、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有精神紊亂、呼吸加快、酸鹼平衡失調和出血等,甚至可出現休克。此外,賴氨匹林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即隨劑量上升而療效上升,所以要防止過量用藥,否則會引起肝臟損害。

# 志玲博士最後提醒

兒童發熱,最推薦的藥物還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熱馬上去醫院就診;3~6個月首選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可以選擇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輸液,賴氨匹林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給全體醫生敲響警鐘!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高燒至40.5度。 12月6日,再次前往該醫院進行輸液治療,輸液6瓶。晚上患兒出現肚子脹、嘴唇發紫的現象。
  • 國家為什麼禁止輸液?危害全總結
    通常由玻璃或塑料製品盛裝,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可將藥物、營養物質等直接輸入人體。 當藥物、液體等進入人體後,一般是通過肝臟代謝及腎臟的排出體外,而長期輸液則會對肝、腎造成損害,進而影響肝、腎功能。並且頻繁的輸液,不給機會讓身體更新免疫系統,則會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嚴重的幹擾,引起免疫力下降。
  • 孩子輕度肺炎,一送到醫院就輸液,僅僅吃藥無法康復嗎?真相來了
    前兩天表弟微信聊起了他家一歲多的孩子:「這孩子不知怎麼回事,隔三差五的發熱,到醫院化驗血項白細胞1萬多,醫生要求住院。」對此表弟感到很無力。這不最近一次回來也是因為小傢伙發熱,醫院化驗血項白細胞還是一萬多,但這次表弟沒有聽醫生的話住院,而是給孩子門診輸液,輸完就回家。
  • 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這53種疾病原來不需要輸液!
    這53種疾病原來不需要輸液! 新華社記者肖思思、劉羽佳 孩子一有感冒咳嗽,就想打點滴的家長們注意啦: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的上呼吸道感染根本不需要輸液! 不僅僅是孩子的疾病,成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等常見病、多發病,原則上也不需要輸液治療哦~ 什麼?難道這些年的液都是白輸了嗎?
  • 一患者輸液後死亡,醫生處方曝光!
    9月27日,因輸液後病情無好轉,患者再次到該診所就診。 醫生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輸液後一個多鍾」時,患者出現「呼吸不暢、不順」,立即關了輸液,吸氧,並給予鹽酸洛貝林、鹽酸腎上腺素、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
    本文專家:黃志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 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家長的無知,到底要害死多少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一名一歲的男嬰感冒發燒後,家長帶著孩子找一名兒科專家治療,一次輸液後回到家中孩子卻突然死亡。從媒體報導來看,目前當地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另外,擦身還可能造成身體寒戰,發熱的更厲害。而因為這個釀成大禍的也不在少數:3.退熱貼?沒啥用退熱貼已經成為了發熱孩子的標配。但退熱貼真的有用嗎?
  • 1歲男童輸液後死亡,還敢給兒童使用這種藥?!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實至名歸 用者為尚 來源:藥評中心 12月8日,一篇「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 12月6日,她再次帶孩子前往應縣和諧醫院就醫,當天靜脈注射了6瓶藥水。孩子輸完液回家再次發燒,但餵布洛芬藥後燒退了,「當天晚上11點,孩子肚子有點脹,嘴唇發紫,我慌忙抱上孩子趕往和諧醫院,途中孩子鼻腔出血,到醫院後也沒人接診,我又趕往縣人民醫院,接診醫生說孩子心跳已經停止了,心電圖成了直線。」
  • 節日急診:得了肺炎要去輸液嗎?
    但你沒想到的是, 每年這時都是嬰幼兒肺炎的高發期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炎每年造成全球大約 2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 ,成為兒童死亡的頭號殺手。但由於大部分公眾對肺炎的危害和認知不足,肺炎也被稱為「被遺忘的殺手」。
  • 1歲男童輸液後死亡!醫生忠告:安全有效的兒童退燒藥只有這2種
    前幾天一篇「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的報導引發熱議,主要內容大致如下:孫女士晚上發現孩子感冒、咳嗽,一度發燒,服用布洛芬後燒退。第二天上午,她帶上孩子前往當地一家醫院就醫,診斷為感冒所致的支氣管炎。當天回家後,孩子下午高燒。
  • 疫情期間孩子發熱怎麼辦?莫慌,兒科專家手把手教你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許多家長缺乏醫學知識,孩子一發熱就非常害怕。我在許多平臺上做過發熱方面的公益講座,以下是相關講座的整理。一、孩子發熱家長怕什麼我調查了一下, 家長有四怕。
  • 36歲男子診所輸液死亡 夢想2年後在香河買房
    新京報訊 (記者侯潤芳 實習生陳光 劉思維)近日,一中年男子因感冒前往成壽寺路附近一診所輸液,在就醫過程中死亡。昨日,朝陽區衛計委發布通報稱,事發診所具備相關資質,目前事件進一步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男子就醫3小時內死亡    據了解,死亡男子邱先生系成壽寺路朝龍五金交電一條街附近商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叫停三級醫院門診輸液,準備好了嗎?
    「孩子發燒輸液,一次就不止兩三瓶。我們也不想給孩子用抗生素,但孩子生病難受,家長也跟著受拖累,又怕耽誤了孩子病情,有時候燒個兩三天吃藥不見好,也忍不住去輸液。」海口市民羅女士坦言。  記者走訪海口市內多家醫院門診輸液大廳,發現吊瓶林立。「只要天氣變化,我們這裡幾乎都坐滿了。有時沒有坐的地方,家長要抱著孩子舉著輸液瓶輸液。」
  • 必須要輸液嗎?
    肺炎有五大的特徵第一、有的孩子會出現發熱症狀;第二、有咳嗽,咳嗽又咳痰的情況;第三、小孩會出現呼吸氣急、氣促;第四、有部分孩子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第五、醫生可以聽到肺炎相應的肺部囉音。有一些輕症的患兒可能就像普通感冒一樣。有一些鼻部的症狀,比如流清涕、有鼻塞噴嚏等,也可能出現輕微的咳嗽和咽部不適。有一部分患兒會出現一些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的體溫在38-39度之間,甚至會出現高達40度的情況。除了呼吸道的症狀之外,小孩也可能伴有精神症狀,比如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還有一些腹瀉等相關的症狀。
  • 兒童濫用輸液副作用大,多省「門診輸液」喊停!4種疾病別再輸液
    但偏偏不管誰家孩子生病,家長為了追求速效也好,還是本身醫院機構為了盈利,都由「生病吃藥」改成「生病輸液」。但凡孩子生病,輸液成為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胡亂給孩子輸液雖見效快,但有以下3個隱患:一、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如果在疾病還不嚴重到輸液的情況下,就胡亂給孩子輸液,會對孩子體內的免疫防禦功能造成幹擾,導致免疫系統工作越發怠慢,人的免疫力也就會越來越低。
  • 患者輸液過程中突然寒戰、高熱,發生輸液反應怎麼辦?
    2、根據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輸液順序,並根據治療原則,按急、緩及藥物半衰期等情況合理分配藥物。3、對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要注意保護和合理使用靜脈。4、輸液前要排盡輸液管及針頭內的空氣,藥液滴盡前要及時更換輸液瓶或拔針,嚴防造成空氣栓塞。
  • 全民輸液時代:中國人為什麼輸液成癮?-搜狐評論
    至少一半的輸液是沒有必要的 104億瓶,250萬,95%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披露了一個驚人數據,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
  • 孩子發燒,這些藥您用對了嗎?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用退燒藥呢?因為發熱會使孩子很不舒服。應用退燒藥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緩解寶寶因發熱出現的不適感。依據《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詢證指南》,腋溫≥38.2℃(口溫38.5℃,肛溫39.0℃),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可以使用退燒藥。
  • 患者門診輸液被確診新冠肺炎!疫情期,診所千萬不要再輸液了……
    無獨有偶,據央視新聞報導,1月30日,遼寧省朝陽縣根德鄉平房村村醫曹某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而此前她曾為武漢返鄉患者(有咳嗽、發熱症狀)進行了靜脈滴注服務。這些慘痛的教訓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多地出臺政策,疫情期間,停止診所、門診部營業。
  • 千萬別再給孩子吃這種感冒藥了,已被禁用
    普通感冒是指普通病毒(不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包括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咳嗽,或者合併發熱。碰到孩子感冒了,很多家長都著急得不得了,立馬去醫院,甚至有的會自行給孩子吃感冒藥,但是普通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能替代或輔助免疫系統戰勝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