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
衛健委開始介入
據北青-北京頭條/東方今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山西朔州應縣,時間軌跡如下:
12月4日,一歲大男童流鼻涕,嗓子幹啞,半夜高燒38.5。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高燒至40.5度。
12月6日,再次前往該醫院進行輸液治療,輸液6瓶。晚上患兒出現肚子脹、嘴唇發紫的現象。孩子父親立即帶到醫院,發現醫院關門。再趕到當地人民醫院時,孩子已經死亡。
12月9日,記者從當地衛健委工作人員處獲悉,衛健委已經了解到此事,正在處理。
12月9日下午14時,記者從樂樂父親王先生口中得知,12月8日晚上,孩子突然被應縣公安局警方強行帶走,理由是要把孩子送到太平間。
「30多號(名)警察,進來就先搶手機,然後強行帶走孩子,好多人架著我媳婦和我,我媳婦有哮喘,眼看快窒息了才拿來氧氣瓶救治了一下。」王先生至今還心有餘悸及。
「太嚇人了,我們是維權的,卻跟犯人一樣被看著。」
12月9日下午,記者多次撥打給樂樂看病的主治醫生曹大夫的電話,但電話始終沒有人接聽。當地醫院預留的官方電話也始終不能接通。
雖然該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患兒死亡原因暫未定性,但就貫穿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輸液問題,網友展開了激烈討論。
這次事件在微博上迅速發酵,不少網友對兒童輸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1: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打點滴,抗生素用多了會有耐藥性。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要打點滴?
@網友2:我們這有個老軍醫開的診所,從不打針。因為他年輕時見過本來小毛病的病人因打針或點滴出現不對勁死亡的。後來找他看病,誰跟他提打針他就勸人走……
@網友3:3歲以下幼兒,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不要吊水,副作用較大,建議霧化治療比較安全。
@網友4:不要因為一點點小毛病就打點滴,靜脈輸液的風險太大了。當孩子遇上不靠譜的醫生,父母再沒有基礎醫學知識,結局就悲劇了。
……
醫院回應
消息不實,家屬想敲詐
院方工作人員回應:孫女士是想敲詐勒索,網上流傳消息不實,之後會公布事件真相。目前警方已介入。
不過據小編去了解,這個發聲並不是醫院官方發聲,而且調查結果未出,醫院的工作人員就說家屬是敲詐,也不合適。
所以還是希望醫院官方有真相就儘快公布,給大家一個交代,現在這種躲避的態度只會讓事情單方面發酵!
究竟是不是輸液導致死亡
尚無定論?
從大多數網友的留言中可以感受到,不少人已經自行下結論是輸液導致孩子死亡的。這一結論未免過於武斷和沒有專業分析,只會讓民眾人心惶惶和醫生如履薄冰,以為啥不良後果就是輸液引起的,患者以後對於輸液也會過度害怕。
從新聞反應的事實來看,有醫生說:孩子高熱在當地醫院輸液沒有原則錯誤,而就錯在沒有及時判斷出當時患兒病情是否危重,喉炎是兒科急症,隨時有喉梗阻窒息可能,一旦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間,生命真的會很脆弱。
因此,來看看一些醫生對此事的看法:
最後,小編在此提醒所有患者,就醫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切莫以為只是看個小病就去了無牌黑診所。
就醫時一定要向醫生詳述自己的病史,可能對藥物過敏者在輸液吃藥後還應留在醫院內觀察一段時間,確保沒有異樣再離開。
醫生在執醫時,也應該謹慎對待所有患者,問清楚病史,不能盲目開藥、輸液,輸液有風險,一定要慎重!
不管是不是輸液的鍋,
下面這張表,所有人都應該收藏!
○內科慢性病建議長期規律性口服藥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高血壓亞急症
10.慢性淺表性胃炎
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輕度結腸炎
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急性膀胱炎
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單純的房早、室早
20 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21.無特殊併發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症候群、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外科能簡單治療,不靜脈注射
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輕度軟組織挫傷
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淺靜脈炎
6.老年性骨關節炎
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
9.慢性勞損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兒科根據患兒情況決定是否輸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婦科抗生素可能破壞「微生態環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宮頸炎
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前庭大腺囊腫
5.陰道炎、外陰炎
6.原發性痛經
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
涉及到醫療操作的相關問題
不能完全只聽任何當事方的一面之詞
坐等官方通知吧
-THE END-
來源:醫客綜合整理自網絡、基層醫師公社
版權歸原作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