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樂讀書會盱眙遊讀行記

2020-12-25 江蘇頻道

清代李漁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而且是一個生活得很藝術的人。」他的《閒情偶寄》素為追求生活高雅的人所樂讀。近日,又翻讀此書,發現有這麼一段,他引《戴記》的話說,夏季,「是月也,陰陽爭,死生分。」「凡人身處此候,皆當時時防病,日日憂死。」因此,「當刻刻偷閒以行樂。」「如其不樂,則勞神役形,如火益熱,是與性命為仇矣。」

三樂讀書會的友人,就在這「偷閒行樂」的想法下,來到了盱眙,來到了山青青、水灣灣的鐵山寺風景區。是日也,煙雨微濛,欲下還歇;好風徐來,蛙聲即起。篝火熊熊之際,大快朵頤之時。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烤全羊的香味,歌聲中流淌出濃濃的樂聚會的情結。我欲為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君欲與我拼一杯,命我昂頭一飲盡。嬉笑歡飲,且歌且舞。觥籌交錯,意氣風發。大傢伙一時興起,乾脆隨地而坐,就著篝火,舉起酒瓶,開懷暢飲…...此時,我想說,三樂的友人是歡樂的、痛快的、幸福的。

篝火漸盡,行人微醺。我們沿山路而行,在蛙聲蟲鳴中,走在有些「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走向燈火明亮的金陵山莊。行文至此,諸君以為,我們不過是借「遊讀」的名義,吃吃喝喝,與一般聚會無異。其實不然,口腹之樂當然要享受,但更應追求精神之愉悅,才能身心平衡,達到一種用江南時報主編、三樂好朋友彭錦芳女士所言的「舒服」的狀態。不假,三樂讀書會的「遊讀」活動,一方面意在回饋外地會員,通過我們的走出去,以彌補他們不能常來南京參加活動之遺憾;另一方面,借著走出去,我們也能有機會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從而達到「學」的目的。

盱眙行前,我就囑託老餘,幫忙請一位當地的作家文人,為三樂友人解讀本地文化史跡。有幸,盱眙文史界名人陳琳老先生親自到場,為我們講述「帝王故裡」的盱眙。此時,正當荷露暗結、羽蟲飛揚之時,夜已漸深,可陳老先生卻顯露不出絲毫困意,一口氣講述了盱眙的古往今來,道出了盱眙作為朱元璋出生地的由來,以及成為楚懷王建都之地的經過。意興闌珊,起身之際,已是晚上十一時。忽然想起來時路上彭主編的提醒,「今日(6月21日)是夏至。」「物新感節移,意定覺景多。」宋人陳與義的這句夏至詩最能道出我們當日心境。

我們不知的是,也正是在那時,南京博物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三樂讀書會的好朋友陸建芳先生剛剛從南京出發,獨自駕車,星夜兼程,前往赴會。他的一句「君子一言」,讓我半夜起來,思緒翻覆,難以成眠。

 

第二日,我們匆匆用完早餐,前往中石油西氣東輸門站參觀。該天然氣門站由我們的會員、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榮浩集團董事長餘義偉先生投資建設,規模不小,「錢」景無限。稍作停留,我們便駛向「第一山」。此山素來為文人墨客所青睞,據說蘇東坡曾經十三次來第一山遊賞。之所以這麼多次,按照南博陸所的看法,是由於第一山獨特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陸所引用白居易的詞句來說明,「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古人乘船從開封沿汴水南下,一路平川。進入淮河後,見到的第一座山便是南山,也就是現在的第一山。因此,都會繫舟上山,暫作停留、憩息,題詩留字,抒發情志。米芾即時如此。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米芾赴任漣水知軍,入淮時忽見奇秀的南山,詩興勃發:「京洛風塵千裡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莫論橫霍撞星鬥,且是東南第一山」,並大書「第一山」三個大字。從此,第一山成為遊覽盱眙必到之地。南宋詩人楊萬裡有詩為證,「第一山頭第一亭,聞名未到負平生」,不遊第一山將抱憾終身。

從山上下來,我們便直接駛向田野,走進古泗州城遺址考古挖掘現場。泗州城始設於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汴入淮,泗州城遭沒頂之災,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徹底被泥沙埋沒。它是中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清代的城市狀況,被稱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古城」中,門樞石臼完好安在,灶臺街巷清晰可辨。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商賈雲集、香客絡繹。遺址表面,陶片、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殘片隨處可見,隨手撿拾一片,拿在手中,我隱約看到了一家人老老少少圍坐一起吃飯喝茶。突然,洪水滔天,頃刻間,一切都成為了今天的泥土。

滄海桑田,人事興廢,古往今來,莫不如此。珍惜當下的幸福,便是永恆。 

相關焦點

  • 常言「人生三樂」,到底是哪三樂?原來他們早已經說清楚了
    我們常常說「人生三樂」,具體是哪三樂呢?宋朝一首禪詩寫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其實,從古至今,每個人深處的社會環境不一樣,根據自身的經歷、體會和人生感悟,對「樂」的理解也不盡然相同。
  • 孟子所說的「君子三樂」是哪三樂?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這段話裡孟子提到了「君子三樂」: 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這是指家人平安、家庭幸福; 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是指應坦蕩做人、無愧於心; 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指教書育人、傳道授業。
  •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三樂」是指哪三樂?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在《孟子》《盡心章句上》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有三樂」,請問「三樂」是指哪「三樂」?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這段話出自《孟子·盡心上》。直白的翻譯就是: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沒有怨恨,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 《小窗幽記》 | 人生三樂:開卷讀書,閉門修禪,一語濟世
    曾經有一位古人,他在窗下讀書,並且把書中有益於人生的句子摘錄下來,編輯成一本書,名字叫《醉古堂劍掃》,後來又被人稱為《小窗幽記》。《小窗幽記》是宣講處世智慧和抒發人生感慨的格言書,凝聚著前人的智慧,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並稱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
  • 隨筆:淺析人生三樂
    文/郭廣華人生有三樂:一樂曰吃飯吃得香。毛主席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能吃飯,能嚼出飯的香味,往往能證明這人身體康康健健、平平安安。人生不易,能安安穩穩地度過古稀之年,那可是生平第一快事。三樂曰笑臉張得開。印度詩人泰戈爾說:「當你微笑時,世界愛了他;當他大笑時,世界便怕了他。」「笑一笑,十年少。」一個人能笑臉常開,笑容滿面,這大多能說明此人心情舒暢,無甚煩心事。一個人心情好了、心底敞亮了,就會看萬物皆有佛緣,就會善待萬事萬物,萬事萬物同樣也會反過來善待此人。這樣一來,此人做事必然事半功倍,一舉多得。
  • 每天學點國學: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原文】孔子曰: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 君子有三樂,你懂多少?
    「君子三樂」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認為君子有三種事情是最快樂的,但是君臨天下這件事並不包括在內。
  • 孟子三樂,你做到了嗎?
    在《孟子》一書中提到孟子有三種快樂:《孟子·盡心上》中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 【系列】話說盱眙「水」故事
    正是這都梁山、淮河水天成自然、剛柔交濟的地形地貌,萬千年來呵護佐佑了盱眙、滋潤養育了盱眙,也為盱眙注入了陽剛如山、柔韌似水的稟性與精神,為盱眙山水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無可替代的環境條件。尤以水文化而言,因淮河之水而有了盱眙小邑的誕生,也因淮河之水釀造了盱眙獨特的地方文化,甚至對於文字、方言、傳說(文學、文化)和經濟、社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 2011年高考作文真題(江西卷):孟子三樂
    2011年高考作文真題(江西卷)題目:孟子三樂要求:大作文要求以「孟子三樂」為主題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字數700字左右;小作文要求根據印象對魯迅進行評價,要用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
  • 盱眙旅遊系列景點
    數條山背間的多條山溪的谷底,向東或東南傾斜,山港裡徑流匯集成湖。氣候 地處北亞熱帶與溼溫帶的過度氣候區,屬不穩定的半溼潤氣候,季風特徵明顯,水熱同季,四季分明。盱眙年平均氣溫14.9℃,7月份平均氣溫27.4℃,全年無霜期215天以上。「公園」地區年平均氣溫比盱眙縣東部高0.4℃。
  • 人生的三樂三境界
    而上述三樂對應樂之三重境界,它們層層遞進,依次深入。所謂自得其樂,便是五柳先生「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狀態。無論是鐘鳴鼎食,還是一簞食一瓢飲,只要能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體味出快樂,屏蔽他人的評價及看法,義無反顧做自己,便稱得上是自得其樂。而自得其樂需要的是堅守本心。
  • 《論語》中三友、三樂、三戒的釋譯
    (二)三樂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1.注釋 (1)三樂:三種愛好、喜好。(2)樂節禮樂:喜好以禮節節制自己。(3)賢友:賢德的朋友。
  • 《悟學.第247篇》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季氏第十六.新解讀(五)悟學.十八子 20200501165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譯文】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有三種。
  • 夜讀於丹生異議3:「益者三樂」無大礙,「損者三樂」何所損
    我的觀點是:「益者三樂」無大礙,「損者三樂」何所損?吾乃一介平民百姓,儘管凡平民百姓之艱難困苦、煩情愁緒,吾都未少一分,然吾仍為一「笑面羅漢」,且自號「快樂讀寫思男人」。作為快樂讀書人,我對讀書人的老祖宗孔聖人之快樂觀倒有所保留。
  • 盱眙,不止小龍蝦
    盱眙,有高瞻遠矚、極目天際之意。盱眙當然不是只有小龍蝦。盱眙的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內,還有座跑馬山。跑馬山的地勢並不高,在見慣了高山峻岭的人眼裡,它只不過是一個海拔180米的「小土丘」,山中也並無奇石異景。這樣平淡無奇的小山,放到山明水秀的江南估計只能充當「背景板」。
  • 照搬「孟子三樂」視為不及格
    語文閱卷組負責人介紹評卷時表示,大作文兩評誤差超過5分就要進入三評;如果考生將「孟子三樂」全部都寫入作文,反而會不及格。  該負責人告訴考生和家長代表,今年新出的小作文題型是按4個得分點給分,即是不是側重肖像描寫、是不是使用第二人稱、是否用了排比和比喻,篇幅是不是完整連貫。
  •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孔子當老師夠拼,學生愛好也要管!
    《論語.季氏》載: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俠遊,樂宴樂,損矣」。孔子告誡弟子們,有益的愛好有三種,有害的愛好有三種。喜歡有節制的音樂,喜歡稱述別人良好的德行,喜歡交結很多賢德的朋友,這都是有益的。
  • 盱眙,我百感交集的故鄉
    盱眙,隸屬周總理故鄉淮安的一個小縣,我1972年出生在一個叫張洪的地方,曾經是一個鄉,2003年從行政規劃裡消失了,變成了一個村!盱眙什麼樣子,很抱歉,我真的無法回答你,因為我最近的去一次還是十一年前,那是外婆去世我隨車隊送去火化場去過,還是盱眙很遠的郊區。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