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食代
中國最大的啤酒商華潤啤酒有多「快、準、狠」?通過最新「解密」的兩起交易就知道了。
今天,華潤集團在官網上轉載了近日《國資報告》雜誌第9期刊發的「靈動華潤」專題報導。小食代留意到,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在採訪中復盤了該公司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與百威英博和喜力達成的兩樁重大交易,首次公開了頗有意思的幕後往事。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家本土啤酒巨頭的「收購心得」。
賺了200億港元
我們首先來「前情提要」一下。小食代介紹過,此前在2015年,華潤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華潤創業剝離非啤酒業務,成為一家專注啤酒業務的上市公司,並正式更名為華潤啤酒。
同年,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宣布收購SABMiller,創下了啤酒行業史上最大的收購案。但考慮到中國的反壟斷法規,若交易要完成,則華潤雪花啤酒的第二大股東SABMiller需要剝離其所持有的華潤雪花49%的股份。
隨後,在2016年3月,華潤啤酒宣布已和百威英博訂立買賣協議,華潤啤酒以16億美元(約合124.4億港元)收購外方所持有的華潤雪花啤酒49%的股份。這意味著,交易完成後,華潤雪花啤酒將成為華潤旗下的一家全資啤酒公司。
針對這一交易,侯孝海在近日接受《國資報告》採訪時感嘆,當時華潤啤酒已經是獨立上市公司,市值400多億港元,「如果正常買的話,49%的股份,200多億港元能談下來就不錯了,」他說,但華潤啤酒把握住了百威英博急於想賣的機會,「一筆收購,就相當於賺了100億港元」。
去年華潤啤酒與喜力的「聯姻」,同樣為侯孝海所「津津樂道」。
小食代介紹過,2018年8月,喜力集團發布公告披露,其與華潤創業有限公司以及華潤啤酒籤署了不具約束力的協議,計劃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及澳門地區開啟長期戰略合作。
在此合作下,華潤啤酒將以243.5億港元對價向喜力配售新股,佔擴股後總股本的40%。喜力則向華潤啤酒轉讓中國區現有業務,將與華潤啤酒的業務合併,喜力將通過品牌許可協議授權華潤啤酒在華長期使用喜力 品牌。
此外,雙方將籤訂框架協議,允許華潤啤酒藉助喜力的全球銷售網絡和營銷能力支持華潤啤酒旗下的雪花 品牌及其它品牌實現全球增長,同時對喜力旗下其它高端品牌可能給予華潤啤酒的使用授權進行約束管理。
在上述採訪中,侯孝海算了一筆帳:「2016年華潤花了100多億港元,收購了SABMiller所持有的 49%的股份,賺了100億,擴股後,相當於把這100多億港元打了個七折,然後賣了240多億港元,又賺了100多億港元。」
「華潤前後籤了兩個協議,就賺了200多億港元。」他說。
在高端啤酒市場「廝殺」
近日成功上市的百威亞太與持續加碼高端化的華潤啤酒,將是未來爭奪中國高端啤酒市場最「刺刀見紅」的一對。
市場調查機構英敏特在一份2018年12月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未來5年,預計中國啤酒市場的零售量將有所下降,高端趨勢可能保持零售額的增長態勢。英敏特預測,啤酒零售市場的銷售量將以-0.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從2018年的179.63億升跌至2023年的171.44億升。
「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和20-25歲年輕一 代人口減少對助力零售量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城市中藍領工人數量的減少導致啤酒銷售量減少,尤其體現在低端產品上。因此,這些挑戰促使主要啤酒品牌對其啤酒產品進行調整,以滿足中高端消費者的要求。」上述報告指出。
百威英博和華潤啤酒都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
小食代介紹過,在今年8月舉行的2019年上半年業績會議上,侯孝海曾表示,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國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決勝高端市場,超過競爭對手。「這個合作我們可以獲取兩個資源,一是喜力國際品牌的資源,一個是喜力目前在中國高端市場的份額和一些渠道資源。」
「通過引進喜力一系列的品牌,我們希望喜力能在12元到15元之間的價格細分,能夠確定它在中國市場第一的位置。」侯孝海進一步表示,未來希望能夠獲得「跟科羅娜比較接近的一個市場份額」。
華潤啤酒總經理侯孝海
他當時向小食代表示,目前在高端市場上,雪花啤酒大概佔了15%左右的份額。「我們未來的目標希望能跟主要的對手非常接近,希望未來在整個高端市場我們至少能佔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額。」他說,目前,高端啤酒業務「距離公司制定的遠大目標之間還有較大的一段距離」。
百威英博則是華潤啤酒在高端市場上的最大競爭對手。
小食代介紹過,根據獨立市場研究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2018年,百威亞太在中國以啤酒銷售額計排名第一,並以啤酒銷售額及啤酒銷量計在快速增長的高端及超高端類別合計排名第一——按2018年消費量計算,百威英博在高端及超高端類別的合併市場份額為46.6%。
與此同時,這家啤酒巨頭還在持續受益於高端及超高端類別增長。自2013年以來,百威、時代、科羅娜及福佳等標誌性品牌的組合已經取得超過6%的市場份額增長。今年第二季度,百威英博在財報中表示,在中國市場,超高端產品組合繼續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由科羅娜和福佳白啤酒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