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1日關注了長沙多家健身房跑路現象後,更多被預付消費「坑」過的市民紛紛來電反映類似遭遇,並呼籲相關部門進行監管。「8月才續的會員卡,9月健身房就關了。」市民彭女士跟記者說,她鍛鍊了2年的長沙時光健身服務有限公司也毫無徵兆關了店,所有會員被動轉入另外一家健身房,氣憤的會員們走上維權之路。他們想知道,預付卡消費究竟誰能管?提前消費的消費者們,真的沒保障嗎?
市場:預付卡消費模式,頻現商家「跑路」
在看了記者對健身房跑路的報導後,家住芙蓉區的彭女士向記者反映了一樁糟心事:她是芙蓉路和府大廈8樓一家時光健身房的2年老會員,今年8月續了會員卡,9月20日健身房突然關閉,留給所有會員的,只有一張暫停營業通知書和大廈物業發的健身房拖欠租金公告。
在物業給出的一份公告裡,這家長沙時光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欠了物業5個月的租金近20萬元,物業多次催繳未果,不得不於9月16日向該公司負責人發出了「解除合同」法律文書和收回房屋使用權的通告。
「但健身房對暫停營業沒有任何通知,說關就關了。」彭女士告訴記者,9月19日晚仍有會員在健身房健身,9月20日時光健身房就突然停止營業,只有在門口粘貼的一則「暫停營業通知」。記者看到,這則通知稱,健身房在經營期間因為房間漏水而多次裝修,期間造成的損失「跟房東協商多次未果」,是「房東原因造成不能正常營業」,所有會員轉入另外一家健身房,不影響會員鍛鍊身體。「但那一家健身房特別遠,而且我們的私教課他們也不能上,因此大部分會員不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彭女士說,老闆和店員都不知所蹤,會員們報了案並統計損失,初步統計有60多萬元。
記者了解到,近期同樣陷入關店風波的還有知名連鎖美發企業文峰美發美容,最近有不少市民投訴稱,長沙多家文峰美發美容店鋪突然關店,部分店鋪更是貼出通告稱關店原因是因消防整改,要求會員前往其他店鋪消費。「說關就關,退錢困難,買卡的消費者沒有任何保障。」一位被「坑」的市民吐槽。
維權:預付卡消費模式普及,成投訴重災區
健身房、美髮店、洗車店、蛋糕店等,為了「鎖定」客戶,聲稱「辦卡」可以享受充值返現等折扣,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在自己常去的店「辦卡」。這樣的卡被稱為單用途預付卡,持卡者只能在發卡機構指定的商戶或門店消費。這件本來互利互惠的交易,卻因為有些商戶在消費者辦完預付卡之後攜款跑路,讓消費者後悔不已。消費者不僅難以享受服務或折扣,就連卡裡的餘額也很難追回。
記者翻閱長沙去年以來的消費投訴案例,預付消費市場是投訴的重災區。投訴集中在預付式消費較多的娛樂健身、美容美髮、餐飲住宿、修理服務等服務行業。其中,部分經營者因經營不善等原因,發生關門歇業、易主、變更經營地址等情形,既不繼續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也不採取其他善後措施,這成為消費者主要投訴的問題。
多位律師向記者表示,這些商家違反了《合同法》,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而按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但在現實中,需要承擔的商家經常「跑路」了事,消費者手裡的卡片就成了廢卡,後續的追款之路更是漫漫無期。
「我近兩年也代理了幾起因單用途預付卡發卡企業『跑路』導致的維權案例,受損的消費者往往只能向媒體控訴、向消協投訴或者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但是受害的損失很少能夠追回。」開福區政協委員、湖南清楓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劉洋認為,究其源頭還是由於相關部門缺乏對製售單用途預付卡的企業進行有效監管,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造成。
建議:加強法制,從源頭防範預付消費風險
頻繁「跑路」的健身房,越來越多的「受害者」。正如彭女士所說,「我們其實知道錢要不回來了,但就是想通過投訴給這些商家一個警告,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讓商家違法必究,不要繼續坑人。」
如何防範預付消費風險?記者調查發現,我國不少城市已經開始了預付消費監管的探索。比如8月8日,山東省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青島市預付費式消費合同範本》(徵求意見稿);8月13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行了預付式消費調查專項整改情況通報會;8月19日,河南省商務廳印發了《河南省家庭服務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啟動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上海市則在去年就開始針對體育健身行業的預付消費模式進行監管,今年相繼配套出臺了《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實施辦法》《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存量預收資金餘額管理實施辦法》等,從存量資金管理的風險防範措施做出相關規定。
作為開福區政協委員,劉洋近期也在起草一份提案,希望政府能出臺政策防範單用途預付消費卡「跑路」風險,並給出了自己的三點建議:加強商務部門對單用途卡的發行、備案等業務活動、資金管理的內部控制及發卡商家的風險狀況進行日常監管;制定單用途卡消費單行法律,對商家嚴重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記入誠信檔案,並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予以公示;建立風險防控機制,比如設立保證金制度,或引入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於消費情況可以按比例進行款項撥付等。
監管預付消費會有效果嗎?目前仍未得知,但至少是一種主動的管理。
卡路裡沒燃完!長沙多家健身房出現關店潮 這門生意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