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陳腐,具體指的是什麼?

2021-03-02 紫砂壺百科全書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百科全書,一鍵關注本帳號


  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的證明。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紫砂泥在行業間的專業稱呼是紫砂礦,俗稱五色土,還有叫「天青泥」、「紅棕泥」、「底槽清泥」、「大紅泥」等,一般是指宜興特產用於製作紫砂壺的基本原料。

深藏於黃龍山巖層下數百米,在「甲泥」礦層之間。在宜興,可以在丁蜀地區範圍內的陶土礦中找到紫砂泥。紫砂泥燒制的成品如紫砂壺、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它紫砂工藝品。得益於飲茶風氣,紫砂壺最為常見,其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中的腐泥

腐泥一般在紫砂領域中被稱為陳腐,也就是泥料的陳腐亦稱陳化,古名養土,俗稱困料、困泥;即儲泥。紫砂礦泥加工工序之一。開採後的紫砂礦泥,經翻曬、粉碎、風化、研磨、過篩、和水拌勻,製成約寬六寸、長一尺之溼泥塊,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氣蔭暗潮溼處(地窖),需保持一定溫度和溼度,貯存起來,以改善泥料之性能。

 腐泥主要價值有兩點

  1.做壺時可提高、增強可塑性;

  2.可減少成型和乾燥時開裂。泥料陳腐時間愈長,所制紫砂壺質量愈好。我國古代陶瓷製作中,認為儲泥陳腐是一個部驟,陳腐時間大多在一年以上。

  而傳統藏家所認為的老泥製成品更好也不過是陳腐期的區別,許多壺友都存在著這樣的誤區。實質上,紫砂泥料的形成至今已有數以萬計的年頭了,都可以說是老泥。

  只不過需要在制壺之前重新回煉。陳腐期長,紫砂泥料溫潤,可塑性高。反之就顯得缺水,乾燥而難看。陳腐期長的有水色,好看,經過泡養,溫潤如玉,光潤古雅。

 

  陳腐只是紫砂泥料煉製中的一個程序,有機物只有通過陳腐才會分解成為熟泥,泥熟了自然好作壺。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優質的紫砂泥料再加上長時間的陳腐期才能製作出上等的紫砂泥料,若是不好的淺層紫砂泥料,陳腐期再長也沒有用。

相關焦點

  • 紫砂新泥到陳腐老泥,為什麼制壺人都喜歡後者?
    ,有一個很常見的觀點:陳腐的紫砂泥比紫砂新泥更好且更受歡迎。以至於很多紫砂藝人以擁有家藏陳腐老泥為榮。事實上紫砂藝人都會把新泥初步研磨加工後進行陳腐一段時間,極少用新泥直接製作紫砂壺。紫砂泥料陳腐的時間就如同古代釀酒中的「女兒紅」的道理是相通的,時間越久越好。那麼紫砂泥料為什麼需要陳腐呢?
  • 什麼泥料才是好泥料?如何去識別紫砂原礦
    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買壺、玩壺都要看泥料,但是對於泥料的說法人人不同,難辨真假,很多人並不能得其精髓。但是喜愛藏壺之人,早晚都會面對這個問題。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泥料,都具備一定的特徵,只要大家知悉他們的特點,就會分辨出哪些是上好泥料製作的壺。紫砂七老顧景舟和蔣蓉老師稱紫砂應以古拙為上、趣味次之,清秀再次之。相信有紫砂名家的指點,大家心中也略知一二了。
  • 陶土假冒紫砂泥料
    但是,很多壺友怕買到假貨;目前,市場上有一種用陶土冒充紫砂泥料製成的紫砂壺以次充好。像我們熟知的手拉、機車、灌漿等非傳統成型工藝,都會選擇這些用來做花盆的陶土。為什麼呢?新手壺友把陶土礦料,當作紫砂,而且煉製的還是通砂料,這與傳統煉製的陶土泥料又不同,由於通砂料脂粉泥含量過高,實際燒成後呈瓷性,但又沒有瓷的光澤,這種壺表面色相死板,光淺,無潤光,就象死的皮膚,無潤色。
  • 何為紫砂泥料酸洗?如何判斷一把紫砂壺的泥料是否經過酸洗?
    說到紫砂泥料的酸洗,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到底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是經過酸洗的?又如何去辨別一把壺的泥料是否經過酸洗呢? 紫砂原礦中本身就含有鐵質、雲母等各種雜質,所以如果不經過處理或多或少都會在燒制出來的紫砂壺上有所體現。所以,很多商家在去雜這方面做足的功夫!
  • 紫砂知識:如何鑑別紫砂壺的泥料好不好?
    買壺、玩壺,說到底最重要的無非就是壺形、工藝和泥料。壺型全憑自己喜好,工藝的精劣較好分別,但是對於泥料的說法眾說紛紜,朦朧難辨,多少人為此都一籌莫展。不管是哪一種泥料,想要優秀就肯定會有明擺著的特徵。 那泥料純正不純正怎麼看呢?
  • 宜興紫砂泥料拼配之謎
    當時宜興縣官鍾竟成要做一批紅泥壺送人,選中俞國良製作,而泥料由鍾安排泥場煉製,所以俞國良才有緣得此紅泥,鐘的茶壺都鈐上「鍾竟成贈」的方章。     紫砂行業內,習慣地把紫泥稱為清水泥。記得有一把竹節壺用的就是天青泥,而這把壺為豬肝色,所以天青泥是指泥色並非是燒成後的顏色。相拼泥紫砂泥可以相互配比,如果方法得當,便能取得色澤純正,顆粒細膩燒成範圍寬,可塑性好的泥鍾。前人在實踐中摸索出各自得經驗,正所謂「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正是「戲法人人都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罷了。
  • 「第28期」目前宜興的紫砂泥料來自哪邊,哪些是「真正」的原礦?
    丁山的紫砂礦料來自哪裡?宜興是不是到處都是紫砂?」對於紫砂泥料的瘋狂營銷,真是到了極致,而且從2005年至今緋聞不斷,雖然部分人在努力澄清事實,但大部分壺商還是喜歡從各個層面宣導」泥料稀缺「。忘羨,以自身名譽保證,以下所說,均為真實現實。
  • 紫砂壺淋熱水幹的快,是因為紫砂泥料的品質好嗎?
    為什麼我新買的壺熱水澆上去10秒都不會徹底幹,而我以前有的壺3秒就幹了,吸水性不好,泥料是不是也不太好。很多客戶問過我類似問題,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 紫砂泥料丨對於紫砂泥料中的本山綠泥,你了解多少?
    徐秀棠在《紫砂工藝》一書中寫到:本山綠泥,是紫砂泥礦中的夾脂。所謂「夾脂」是指表面蛋清色、光滑如脂的本山綠泥礦,其夾藏在紫泥礦中。本山綠泥礦脈獨立,絕不混生,「夾脂」是本綠礦最主要的特徵。首先可以看泥料:綠泥較嫩,基本不含砂;段泥含砂量大,骨多肉少,所以也更容易成型。最簡單的就是看燒結後呈色:本山綠泥無論燒制溫度多高(當然需要在燒結溫度範圍內),燒結後也呈米黃色,與天津鴨梨的底色極為接近;但段泥呈色就很多樣了,有古銅、棕黃、駝灰、冷金黃、褐黃、褐棕、暗灰黃等。
  • 紫砂入門篇:泥料初解,三原色及90後新品種,輕鬆入門
    因礦層,煉製,工藝,燒成溫度影響,紫砂泥料顏色繁多,根據顏色也衍生岀許多泥料名稱,這裡不一一細說,只需砍枝抹節,整理為三原色,另外再加上90後降坡泥,即可正本清源。在介紹三原色之前,有一些常識還是要簡單介紹下的。
  • 用火柴鑑別紫砂壺泥料,純屬無稽之談!
    免費學紫砂壺知識,買壺不被騙 加好友免費領紫砂手冊 紫砂壺具有的雙重氣孔結構,能發揚茶味,讓茶更香,與茶是天生的好搭檔。 但在生活中,劣質的紫砂壺往往讓喜歡它的人防不勝防。
  • 詳解:12款稀有泥料|紫砂壺|宜興紫砂|烏金砂|黃龍山
    而在紫砂泥料中,還有一些極為稀有的泥料。它們存量不多但表現特別,一些壺友喜歡卻不敢買,因為對稀有泥料並不熟知而存在疑惑。此次特選12種稀有泥料,與壺友一起品鑑。張正中·黑疾星《脫穎 》古銅泥古銅泥是經特殊工藝調製的紫砂泥,此泥所制之壺極像青銅器皿,養得越久越具森嚴之氣。礦產地為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色澤分明,顏色與其他泥料區別較大。
  • 「紫砂泥料」大紅袍:紅紅火火,中國顏色!
    大紅袍·簡介大紅袍泥料,是紫砂中的極品泥料,珍稀而貴重,可謂可遇而不可求。古時的大紅袍泥是原礦,為暗紅色,是大紅泥中的極品泥料;現在所說的大紅袍泥,原礦是黃色的,是朱泥中的極品泥料。(從原礦來看,石紅、石黃、大紅袍,雖顏色不同,但燒成後都為紅色,都屬紅泥類。)
  • 紫先生紫砂小課堂——朱泥、底槽清這兩種泥料適合泡什麼茶??
    我們都知道,紫砂壺之所以被稱為茶器之首不光光是因為其豐富的塑造能力、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多的是因為其自身獨特的雙氣孔結構和優良的利茶性。 正所謂「密可走馬。
  • 什麼泥料的紫砂壺泡什麼茶,太全了!
    泥料:優質黃龍山原礦本山綠泥【泥料簡介】本山綠泥,所制壺品質感樸拙,砂質細膩而富有顆粒美感。壺品光彩米黃泛青,泡養後逐步轉為溫潤的亮色,包漿感好而易於泡養,發幽然青光。產於黃龍山礦脈,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產量未幾,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砂為低。原礦光彩為青灰泛綠,成片巖狀或粉末狀,以手拿之即會沾染上原礦粉末顏色。
  • 紫砂有多少種類?每種大致有什麼特點?
    紫砂陶器所用主要原料為紫砂泥,行家形容紫砂是泥中有「骨」,這個「骨」就是紫砂中的石英顆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它與粘土、雲母、赤鐵礦共生一體。剛開採的紫砂泥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潤,要散放露天,風化陳腐幾個月,然後粉碎,過篩、粉碎至一定細度,再加水拌和加工成坯伯(半成品)即可制伯。不必與其它原料配合,單一原料即可成型燒成品種繁多的紫砂陶器。紫砂器不需上釉,在窯裡經1100℃至1200℃氧化焰燒成就可得到色澤雅致、質地堅細耐用的紫砂器。
  • 泥料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藝術,一鍵關注本帳號1. 降坡泥降坡泥是指在宜興鼎蜀鎮在修建陶都路是穿越黃龍山賀青龍山之間發掘的紫砂陶土。傳說是宜興修鐵路時挖出的紫砂明礦(在地表),是一小山丘,此泥料顏色古樸,黃中代紅,燒成後壺體中的黃砂隱現,由於接近青龍山(石灰石),富碳酸鈣(自然熔劑原料,所以燒成成品水色潤澤滋潤,掃測溫度偏低,質感非常漂亮。於是大家開始爭先恐後的挖掘,於是小山丘很快被削平。適合衝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 「紫砂泥料」趙莊朱泥
    從左至右分別為:黃龍山 小煤窯 趙莊朱泥下圖左側為趙莊朱泥的原生態礦石;右側為趙莊朱泥礦石所煉製的朱泥熟泥料,此塊料因放在外時間久了已幹,此塊料加水軟化後就可以製作紫砂壺了。趙莊朱泥在以前價格就高過紫砂數十倍,交易以斤兩計價。朱泥原礦大部分為土黃色,燒成後胎色朱紅鮮麗,再經泡養後更顯光彩奪目。視觸本泥之成品,朱紅微嫣具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中等;熱水衝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壺身遊移紫光遽現,神秘迷人風韻令愛壺人神醉,實堪名列極品級名朱泥而無愧。
  • 如何來區分紫砂壺品質的好壞——泥料篇
    其實可以從幾方面來區別泥料、做工、造型這幾個方面來入手。今天就先談如何鑑別泥料好壞首先明確一點,所謂紫砂泥料的好壞,一定是在有對比的情況下。這裡糾正一個誤區,很多人會問「哪種泥料最好」,「紫泥好還是段泥好」,「朱泥好還是底槽清好」等等,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這就好比問「蘋果好還是梨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