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臺灣現食品風暴 名牌商家緣何以身犯險?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港媒:臺灣現食品風暴 名牌商家緣何以身犯險?

  中新網5月24日電 香港《大公報》24日發表文章稱,在臺灣新一輪問題食品風暴中,竟不乏名牌商家以身犯險。這幾年島內問題食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主要是因為罰規過輕,難以起到阻嚇效用。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食品安全再次響起警號。從去年的口水菜、農藥大米、致癌醬油,到今年初的假米粉,以至最近的毒澱粉、過期泡芙,島內問題食品層出不窮,社會譁然。有臺媒調侃道:「下班在路邊買杯珍珠奶茶犒賞自己,小心,裡頭的粉圓原料可能是毒澱粉。進超商買品牌貨『義美小泡芙』應沒事吧,錯了,那是過期原料製作。那麼,到五星級飯店吃飯總安全吧,也難說,原料商竄改標示把過期食材賣了進去。二十一世紀臺灣人的飲食生活竟仍如此危機四伏。」

  2011年臺灣爆發震驚兩岸的塑化劑食品風波,有不肖業者過去30年來一直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代替成本較高的食用棕櫚油來調製「起雲劑」,並加入果汁、果醬、奶茶、運動飲料等超過500多種食物當中。據說塑化劑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還高出20倍,多年來不知有多少消費者「中招」!事件重挫臺灣食品安全聲譽。

  當時上至政府部門,下至業界商家,都信誓旦旦地揚言要嚴肅整頓食品行業,要重罰不法商家,重塑消費者對臺灣食品的信心。但如今看來,當時的豪言壯志似乎只是一種情緒性的宣洩,隨著事件落幕也就煙消雲散,不了了之了。然而,正因為臺灣方面沒有認真吸取塑化劑事件的教訓,問題食品這兩年又死灰復燃,而且來勢洶洶,不容小覷。由于波及的是人們日常主食,如米粉、大米、澱粉等,受影響食物範圍之大恐怕不亞於塑化劑事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新一輪問題食品風暴中,竟不乏名牌商家以身犯險。其中,號稱臺灣米粉行業龍頭的「龍口」品牌新竹米粉,在包裝廣告上宣稱含米量達90%以上、蛋白質達5%,送驗結果發現蛋白質僅有0.5%,推算含米量僅有7%至10%。原來臺灣的米粉行業為了降低成本,不惜「掛羊頭賣狗肉」,以玉米澱粉作為製造米粉的主要原料,而米粉其實是「玉米粉」。最近曝光的過期泡芙事件的主角是擁有79年製作食品經驗的老字號義美食品公司,但該公司竟聲稱「過期」不等於「變質」。知名品牌的食物安全意識也如此薄弱,更遑論一般的小店小鋪了。

  這幾年島內問題食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主要是因為罰規過輕,難以起到阻嚇效用。前兩年闖下彌天大禍的塑化劑始作俑者「金果王」負責人只被判刑一年多,名下兩家公司也只各罰三十多萬元臺幣,但不法業者多年來所賺利潤必遠遠不止這區區三十多萬元。難怪有這麼多「後來人」鋌而走險。

  近年陸客赴臺遊如火如荼,而臺灣更一直是香港人青睞的旅遊勝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臺灣頗具特色的各式小吃讓遊客食指大動、回味無窮。但島內頻頻爆發問題食品事件,恐怕會打擊遊客對臺灣食品的信心。臺當局應好好檢討和改善食品監管機制,以免漏洞越來越大,無法收拾。(朱穗怡)

相關焦點

  • 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原標題:港媒:臺灣高鐵何以債臺高築?  視頻:臺媒:高鐵增資案破局 「後馬時代」藍營民代「走自己的路」 來源:東南衛視   臺灣「交通部長」近日辭職,外界擔憂高鐵財改案遲遲未能解決,高鐵恐難逃破產的厄運。
  • 食安風暴掃過臺灣 豬板油、番石榴紅在「劣油」中
    食安風暴掃過臺灣 豬板油、番石榴紅在「劣油」中 2014-10-31 09:13:51,先是名牌大廠的大統假油「橄欖油裡沒橄欖,花生油裡沒花生」;今年中秋前夕又爆出名牌大廠強冠生產的豬油是「餿水(泔水)」油;進入10月,大集團頂新旗下的豬油、牛油又「現形」為飼料油,劣油風暴掃過全臺,除了夜市、小吃店外,百年字號、名牌美食幾乎全「被餿」,「原來我們一直吃豬剩下的」,當飼料油被用在方便麵、麵包、牛排的消息天天爆出,一位臺北人氣到自嘲。
  • 淺析食安風暴過後 臺灣食品、餐飲業的未來
    食安問題連環爆對食品股和餐飲股的影響,從股價表現來看,周二已出現利空出盡的意味,是關鍵的轉折點。此次食安連環爆的過程,食品股幾乎全面受到打壓,預計在短、中、長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影響;至於餐飲股因屬「非戰之罪」,受到衝擊應屬短期。    此次油品風暴對臺灣食品產業品牌價值傷害非常大。
  • 南昌第一家臺灣特色食品超市「臺味緣」生意興隆
    南昌第一家臺灣特色食品超市「臺味緣」生意興隆 2012年02月01日 13: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1日南昌消息 春節期間,新近開張的南昌第一家臺灣特色食品超市「臺味緣」生意興隆,顧客盈門。
  • ...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
    每經午時丨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 每日經濟新聞
  • 臺灣連曝食品安全事件 商家為小利砸老招牌(圖)
    中新網5月22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近日連曝食品安全事件,除「毒澱粉」外,又有兩家知名大廠被查出使用或販賣過期食材。  為節約10萬元 砸79年老招牌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知名大廠義美食品公司21日驚曝使用過期原料生產泡芙系列產品。
  • 空姐拒掛中文名牌 中文「土氣」?洋文高尚?
    空姐拒掛中文名牌,香港國泰航空於5月底對外宣布,欲將香港及臺灣空中服務員掛在胸口的名牌,從原來的只有英文名改為中英文名對照。香港國泰航空於5月底對外宣布,欲將香港及臺灣空中服務員掛在胸口的名牌,從原來的只有英文名改為中英文名對照。
  • 捲入食品安全風暴 臺灣黑心廠商致歉後百態
    記者劉學聖/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賣地溝油 強冠老董喝油、下跪道歉    9月4日郭烈成地下油廠被查獲,地溝油風暴席捲全臺。採購劣油的強冠公司董事長葉文祥昨日舉行記者會,喝下一杯全統烤酥油自清,兩度下跪道歉,淚灑記者會場。他說自己生不如死、心如刀割,名下7億(新臺幣,下同)資產扣除4億銀行貸款,所剩3億將供下遊廠商求償。
  • 名牌購物紙袋可賣數千元 不法商家「以真包假」
    名牌紙袋千金難求  中廣網北京10月28日消息(安徽臺記者蔡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名牌空酒瓶可能會被一些不法商販高價回收制假,可一些名牌包和名牌服裝的紙袋也能賣上好價錢,有的甚至價格到了4位數,那麼究竟是什麼人購買這些名牌紙袋又有什麼用途呢
  • 山東濟陽:名牌食品企業的棲息地
    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山東省濟陽縣食品工業企業已達到142家,其中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52家,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在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食品工業產值以年均遞增30%以上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現佔全縣工業產值的三成以上,已成為帶動濟陽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主導產業。
  • 港媒:幕後黑手黃春生幫200暴徒潛逃臺灣,他與李登輝關係密切
    日前,多名有案在身的亂港分子保釋期間想通過偷渡等手段潛逃到臺灣,結果被內地警方逮捕。事件曝光後,讓人關注「港獨」潛逃潮。港媒援引消息稱,大規模及有組織的偷渡運作,幕後黑手是臺灣神秘牧師黃春生。黃春生(資料圖)港媒報導稱,從去年6月至今年1月,至少200
  • 香港國泰航空空姐拒掛中文名牌 稱「不討好內地客」
    香港國泰航空於5月底對外宣布,欲將香港及臺灣空中服務員掛在胸口的名牌,從原來的只有英文名改為中英文名對照。此事引來國泰員工強烈反對,他們擔心在服務過程中如果出現不愉快的情況,有人可能會根據名牌上的中文名字追查自己的身份,或會對其私人生活造成滋擾。更有甚者,直斥這項決策有"討好內地客"之嫌。事件最終以國泰航空擱置計劃而暫告一段落。
  • 陳世榮遭調職 港媒:知法犯法其身不正
    原標題:陳世榮遭調職 港媒:知法犯法其身不正  高雄監獄2月11日發生6名受刑人奪取槍械挾持典獄長陳世志等人事件,一度傳出陳世志是自願換為人質,外界也視為「英雄」,但臺「法務部」的續行調查報告指稱,陳世志是被強行挾持而非自願。陳世志和賴政榮欺上瞞下,被調離獄長職位。
  • ...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
    每經午時丨香港暴力示威衝擊各區經濟,店鋪轉讓、倒閉潮初現;臺灣花蓮縣發生5級地震;海南:劃定允許區域以外嚴禁露天燒烤 每日經濟新聞
  • 扁妻穿名牌出庭 burerry:不扯上臺灣政治
    陳水扁妻子吳淑珍一身名牌出庭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韋博報導,吳淑珍10日穿Burberry橘色鋪棉外套出庭,且捲起袖子露出Burberry的經典格紋,讓人一眼就認出來是名牌貨。據臺灣《聯合報》11日消息稱,扁妻子此身行頭已驚動Burberry品牌英國總部,立刻對臺灣分公司下了封口令,「不希望Burberry和臺灣政治話題扯上邊。」
  • 港媒:中國人海外購物捨得下血本 成商家"香餑餑"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港媒稱,中英關係被指進入「黃金時代」,英媒調查發現,中國經濟雖然放緩,中國奢侈品消費更佔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超過三成,預計今年消費總額將達到2590億美元。除了奢侈品消費增加,亦愈來愈多中國遊客傾向選購「新進品牌」,而非傳統名牌奢侈品。以服裝品牌為例,目前除了Valentino、LV、Gucci等傳統上深受中國遊客喜愛品牌外,有調查發現,包括Victoria Beckham、AlexanderMcQueen等「後起之秀」亦備受中國遊客關注。
  • 食品藥品監管局通知禁止使用臺灣部分企業食品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髮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採購和使用臺灣部分企業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緊急通知     近期,臺灣地區發現部分企業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鄰苯二甲酸二酯類。有關部門公布了《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名單》。
  • 「九個核桃」「冰紅茶」傍名牌 疑似名牌飲料真多
    日前,記者接到鄒平縣臨池鎮居民舉報稱,臨池中學附近不少商家銷售疑似名牌飲料。27日,記者對臨池鎮和鄒平縣城的部分副食商店、超市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傍名牌」以假亂真的商品還真不少。  茶飲、果汁等名牌飲料「兄弟」真不少  27日上午,在臨池中學附近的一家副食商店中,記者見到了「六個核桃」飲料的「兄弟」產品「九個核桃」。
  • 塑化劑風暴 繼士林夜市後逢甲、東海夜市也淪陷
    東南網6月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臺北士林夜市後,臺中逢甲、東海夜市也捲入塑化劑風暴。彰化檢方與衛生局查出昱伸下遊盤商「果山園」公司的濃縮果汁,銷往苗慄以南、雲林以北的五縣市各大小夜市,逢甲、東海均在其中。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果山園公司地址設在彰化縣,倉庫設在南投縣。彰縣衛生局在果山園企業查扣昱伸製造的6種濃縮果汁,共3828公斤。
  • 民眾「食」在不安 誰動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
    味美、安全,這些原本是貼在臺灣食品上的標籤,也是島內民眾談及自豪的內容,近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卻被接連重擊。  「黑心食用油」風波未了,10月28日,臺北衛生局又抽檢出有蜂蜜根本不含蜂蜜,只有蔗糖及果糖。10月29日,臺灣《聯合報》則報導,桃園縣衛生局檢出王品集團旗下「原燒」的美國牛肉含瘦肉精,至28日已回收203公斤問題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