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食品安全風暴 臺灣黑心廠商致歉後百態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強冠公司董事長葉文祥喝下一杯全統烤酥油自清,兩度下跪道歉,淚灑記者會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賣地溝油 強冠老董喝油、下跪道歉

    9月4日郭烈成地下油廠被查獲,地溝油風暴席捲全臺。採購劣油的強冠公司董事長葉文祥昨日舉行記者會,喝下一杯全統烤酥油自清,兩度下跪道歉,淚灑記者會場。他說自己生不如死、心如刀割,名下7億(新臺幣,下同)資產扣除4億銀行貸款,所剩3億將供下遊廠商求償。對進口香港工業油混充食用油,認為遭金寶運貿易公司欺騙,將提告求償。

    大統長基公司董事長高振利為混油向消費者致歉,但強調添加銅葉綠素對人體無害。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賣混和油 大統高振利判12年、罰3800萬

    2013年10月,大統長基公司特級橄欖油被爆混合低價棉花籽油,再加入銅葉綠素調色,賣7年之久。負責人高振利向消費者致歉,但強調添加「銅葉綠素」對人體無害,今年7月依詐欺、商品虛偽標記等罪判刑12年,大統公司併科罰金3800萬定讞。

    假油風暴中,味全董事長魏應充(右二)帶領頂新集團四董魏應行(左二)等人向社會大眾鞠躬道歉。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一年兩次 味全魏應充上回兩度鞠躬談良心

    味全的頂新魏家老三魏應充,在2013年混油風波中,採購大統油品再包裝出售,官司尚未偵結,這次包括辣肉醬等多項產品再捲入地溝油風暴。味全董事長魏應充、頂新董事長魏應行兄弟在混油風暴中兩度鞠躬、三度道歉,提及良心、誠信、真誠近10次,同時魏應充請辭GMP協會理事長,試圖挽救商譽。

    鼎王執行長陳世明(中)為麻辣鍋非天然湯頭事件六度鞠躬道歉。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廣告不實 鼎王麻辣鍋負責人六度鞠躬

    今年2月鼎王麻辣鍋遭爆料,湯頭是由味精、大骨粉等10多種粉末調製成,且有重金屬成分,事後鼎王承認使用雞湯塊,並稱從未標榜湯頭是天然的,今年3月8日鼎王餐飲集團執行長陳世明六度鞠躬道歉,盼社會大眾再給鼎王一個機會,他宣布,將在臺中工業區設立合乎「法規」的工廠,讓食材更透明、更安全。

    山水米董事長李東朝(左)、執行長蔡寵信為山水佳長米「標識錯誤」事件,向大眾鞠躬道歉。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賣混充米 泉順糧證撤半年即復照

    去年8月,泉順公司被踢爆以低價越南米混充高價臺灣本土米,連續違規4次,去年12月被臺「農糧署」撤銷糧商登記,董事長李東朝為標識錯誤道歉,但不到半年泉順訴願成功,今年5月15日復照。這段期間,李東朝及親友手中仍有8張執照可買賣米糧,被爆出泉順照常收購稻米,但要求有機米契作農民共體時艱,比公糧收購價還低。

胖達人董事長徐洵平(中)道歉。圖/取材自網絡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賣香精麵包 胖達人今年一月收攤

    2013年8月17日,標榜「天然酵母,無添加人工香料」的胖達人麵包被發現使用人工香料。研發胖達人麵包的生技達人公司董事長莊鴻銘被告詐欺罪,獲緩起訴2年,被罰製作麵包作公益。胖達人董事長徐洵平和推薦胖達人麵包的藝人小S為此道歉。經此風波,胖達人各店今年1月頂讓收攤,由「鼎尚餐飲」承接。

    賣塑化劑的昱伸香料公司負責人賴俊傑低頭道歉。圖/取材自網絡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加塑化劑 昱伸負責人判15年、罰2400萬

    2011年5月爆發塑化劑事件,總計有上萬噸違法添加塑化起雲劑的濃縮果粉、果汁、果漿、優酪粉等多種飲料,另擴及糕點、麵包及藥品。賣塑化劑的昱伸香料公司負責人賴俊傑、簡玲媛夫婦以詐欺等罪判有期徒刑15年、12年,罰金2400萬元。多家食品廠商下架問題產品及出面道歉。

 

來源:臺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食品安全危機頻發 臺行政長官江宜樺致歉(圖)
    臺灣食品安全危機頻發,臺行政長官江宜樺致歉。(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今(14)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願就當局過去沒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造成困擾,一肩概括承受向民眾致歉。
  • 臺灣又爆食品安全醜聞 知名豆乾使用致癌染料
    繼出現餿水油、飼料油之後,臺灣又爆出號稱「國民點心」的豆乾也含致癌物,且影響無法估量。島內輿論17日分析稱,黑心業者的貪婪、民眾的健忘,再加上管理單位的官僚心態,即便「食安法」罰款力度加重至2億元新臺幣,仍無法阻止黑心食品流竄。除了無良商人之外,作為受害者的臺灣民眾也被媒體抬上批判臺,被指逆來順受。
  • 臺灣又現黑心食品醜聞 進口巧克力過期6年出售
    黑心食品恐怖,如果來自知名企業更加恐怖。臺灣排名前三的烘焙原料進口商力暐貿易公司把進口的過期原料和食品換貼新標籤照常出售,很多賣到五星級飯店或高檔食品廠。警方聞風抄查,居然在庫房發現標示2007年2月10日過期的巧克力,被改標為2013年4月18日,消費者如果2013年買回家,高價進口巧克力已過期6年。
  • 臺灣再爆黑心食品 老字號材料行篡改日期供應過期食材
    臺灣再爆黑心食品 老字號材料行篡改日期供應過期食材 2013年05月23日 08: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網友發起「拒買頂新」行動 籲揪出黑心商品
    原標題:臺灣網友發起「拒買頂新」行動 籲揪出黑心商品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頂新集團屢次捲入黑心油品事件,臺灣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號召會員,全面抵制頂新集團產品與服務;網友也成立「拒買頂新」臉書粉絲專頁,發動拒買頂新產品。
  • 臺灣地鐵出現黑心食品路線圖 過期食品、地溝油成站名
    最近地溝油事件在臺灣持續發酵,食品安全引發不小關注,居然還有商家搭這種「負面」消息的便車。據東森新聞18日報導,臺北地鐵圖就趕搭這個「風潮」。北捷的手扶梯旁出現一張「黑心食品捷運路線圖」,上面寫的並不是普通的站名,而是過去曾爆發過的黑心食品事件。
  • 臺灣頻發食品安全問題 民眾:黑心商人應抓去槍斃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強冠公司被控以餿水與廢油制「全統香豬油」,引發臺灣食品安全風暴。高雄市婦人蔡月珠5日到知名的「吳記餅店」買月餅,得知吳記也被波及,氣憤大罵「這些黑心商人應該抓去槍斃」。  「要我們一輩子都吃髒油嗎?」
  • 塑化劑延燒 黑心廠商或遭臺檢方求處30年重刑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塑化劑風暴使臺灣形象蒙上陰影,造成相關產業重大經濟損失,彰化檢方和臺當局衛生部門研議,可能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行政處罰,對禍首臺灣昱伸公司按次裁罰,每次最高30萬元(新臺幣,下同);至於負責人賴俊傑,檢方查出交易次數超過200次,將依刑法一罪一罰究辦,最高可求處30年刑期。
  • 臺灣宜蘭驚現23噸黑心豬油 嚴重威脅民眾安全
    大公網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2011年一場「塑化劑風暴」,再加上今年一場「毒澱粉風暴」,甚至連新加坡、馬來西亞也相繼驗出臺灣食品含「順丁烯二酸」的有毒食品添加劑,重創臺灣食品安全形象。  臺灣的「恐怖食品」問題4日卻繼續惡化,臺北市是日發現問題醬油,而宜蘭縣環保局更發現有不法商人用豬頭骨、豬皮、內臟等廢棄物經再製成為黑心豬油、骨粉,現場起出23噸黑豬油,但有更多製成品恐已流入市場,威脅民眾食用安全!
  • 臺灣6成火鍋湯底不合格 盤點近年來臺灣食品安全事件
    在臺灣2014「票選年度第一大新聞事件」,「食安風暴餿油流竄」囊括三分之一得票數,「蟬聯」冠軍,加上年度代表字「黑」,反映2014是全民「食」在不安的一年,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觀察者網小編帶你回顧近幾年臺灣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 臺灣地區食品安全再亮紅燈
    美牛問題已不是單純的農業問題、消費問題,或是食品安全問題,而是涉及經貿、外事交流、政治甚至臺島安全等領域。連日來,臺灣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雖然已得到初步控制,但民眾的憂慮與不滿尚未消解,更延燒至政壇。一場針對當局有關部門的問責風暴正山雨欲來。
  • 臺媒:臺灣經濟不能被地溝油事件打垮
    中新網9月17日電 臺灣近期爆發地溝油醜聞,多家臺灣企業捲入其中,並引發民眾對臺灣食品安全的擔憂。臺灣《經濟日報》17日發表社論稱,食安問題對經濟民生影響廣泛深遠,面對影響層面不斷擴大,臺當局拿不出對策,讓人不禁要問:臺灣經濟豈可被餿水油打敗?  文章摘編如下:  餿水油(即地溝油)事件一路延燒,骨牌效應不斷擴大,數以千計、涵蓋多數知名品牌的食品廠商受到牽連;廣大消費者更為在不知情下食用餿水油產品噁心不已,人人身心受害;事件更使臺灣形象受損,「美食王國」聲譽幻滅。
  • 民眾「食」在不安 誰動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
    味美、安全,這些原本是貼在臺灣食品上的標籤,也是島內民眾談及自豪的內容,近來,臺灣食品的「安全」標籤卻被接連重擊。  「黑心食用油」風波未了,10月28日,臺北衛生局又抽檢出有蜂蜜根本不含蜂蜜,只有蔗糖及果糖。10月29日,臺灣《聯合報》則報導,桃園縣衛生局檢出王品集團旗下「原燒」的美國牛肉含瘦肉精,至28日已回收203公斤問題牛肉。
  • 珍珠奶茶淪陷、毒醬油害夜市 臺黑心食品連環爆
    毒醬油害夜市   5月15日新北市一江食品公司生產的雙鶴牌醬油被驗出「單氯丙二醇」,新北市衛生局查扣其生產的12項產品,結果在辣椒醬等9項產品中都查出「單氯丙二醇」。專家指出,「單氯丙二醇」攝取過量會造成細胞突變,引發白血病和肺癌。
  • 臺灣再爆食品安全危機 粽子豆乾飲用水均在列
    >  本報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繼毒澱粉和過期泡芙事件後,島內出現立光農工以工業級產品混充食品原料,影響布丁等產品的事件,而隨著端午節的到來,衛生單位驗出蘿蔔乾和蝦米等都有問題,而黑心豆乾和過期粽子則引發了新一輪的食品安全危機。  粽子 去年的粽子,明年還想賣  臺糖、愛買、桂冠等知名食品公司委託下遊廠商嘉品、禹昌製作的粽子,被查出有變造日期的過期產品!
  • 臺灣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毒澱粉擴散引恐慌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下班在路邊買杯珍珠奶茶犒賞自己,小心裏面的粉圓可能是毒澱粉;在超市買的「義美小泡芙」是過期原料製作的;到五星級飯店吃飯總安全吧,也難說,原料商篡改標識把過期食材賣了進去。如今,臺灣人的生活如此危機四伏,島內輿論也不禁開始反思。更讓臺灣難堪的是,這些黑心食品可能已經流入大陸。
  • 淺析食安風暴過後 臺灣食品、餐飲業的未來
    食安問題連環爆對食品股和餐飲股的影響,從股價表現來看,周二已出現利空出盡的意味,是關鍵的轉折點。此次食安連環爆的過程,食品股幾乎全面受到打壓,預計在短、中、長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影響;至於餐飲股因屬「非戰之罪」,受到衝擊應屬短期。    此次油品風暴對臺灣食品產業品牌價值傷害非常大。
  • 臺灣陷地溝油風暴 77家食品廠商被要求下架產品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強冠公司被控以餿水與廢油制「全統香豬油」,島內多個食品大廠與知名小吃遭波及。臺當局「政院長」江宜樺指示儘快將問題產品下架,並要嚴辦問題商家。  臺灣再度發生餿水油事件,臺當局「食藥署」6日開專家會議。
  • 捍衛食品安全 臺灣桃園縣政府提高檢舉獎金(圖)
    捍衛食品安全 臺灣桃園縣政府提高檢舉獎金(圖) 2014-09-23 10:33:38(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民眾「食」在不安心。
  • 臺灣黑心食品案件連環爆 毒醬油病死豬流入市場
    臺北市調處昨天至一江食品公司新北市五股的工廠調查問題醬油流向,發現醬油貯存桶表面滿是黴菌,員工(左)解釋說,因上月遭新北衛生局查扣無法加工,才會有這種現象。聯合報圖   中新網6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黑心食品案件連環爆,銷往全臺夜市及小吃攤食用的知名品牌醬油,被驗出「單氯丙二醇」含量超標。還有業者加工病死豬肉賣給學校、市場和便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