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美村:一個三十年老酒坊的華麗變身引發的鄉村振興故事

2020-12-18 騰訊網

大邑安仁的清源村,可以用籍籍無名形容。但如果說到南岸美村,這個鄉村振興的示範區,太多的讚美將向它匯聚:鄉村會客廳、網紅民宿、農創文創聚集平臺……

清源村就是南岸美村的核心區域,也是拉開這裡鄉村振興大幕的起點。而這個起點還有一個引爆點,就是在村裡辦了三十年的老酒坊。

一個在市場浪潮中組建落寞的酒坊,通過設計師的妙手,煥發新生,引爆清源村的鄉村振興。

老酒坊開始釀造自己的最美時光。

綠油油的稻田中間,紅磚修葺的老酒廠格外顯眼。門口鐵板鏤空的「南岸美村鄉村客廳」剛立起的時候,村民們爭相前往,都想看看在村裡開了三十年的老酒坊,到底變成了啥?

「會客廳?新鮮,這裡能會啥子客?」李水清和其他村民一樣,對這個早已沒有了酒香的老作坊的命運充滿了好奇。

設計師們對酒廠的衰敗外殼進行了集中改造,保留其原有的建築結構與輪廓,並儘可能選用周邊的天然建築材料,將其打造為文創孵化、會議、培訓、展覽、休閒和美食為一體的鄉村公共空間,引導並吸納更多人才回歸鄉村。

安仁華僑城公司總經理助理、總規劃師呂梁告訴記者,原有酒廠滿是酒窖,現在仍然保留一部分酒窖作為文化窗口進行展示,記者步入其間,可以實地看見發酵池、蒸酒的大鍋等釀酒的全過程,配上老作坊酒廠的故事、合同、文件、手稿、照片及以往生產的酒瓶,鄉村的故事開始變得生動鮮活。據介紹,現在還結合酒廠的風格特色,積極開發老作坊燒酒、「香香稻」有機稻香米,做成一個農特產品加持文創的展示窗口。

前沿的設計理念、時尚的設計元素運用到了這個鄉村客廳,秉承「呼吸」的設計理念,屋頂面呈現為曲線造型,新式透光亮瓦和不透光老瓦交錯布局,跳動的光線得以在室內滲透,使得客廳多了律動與意境。透過牆體的牆洞設計,客人在室內就能感受到田園景色帶來的舒適與歡暢。

據介紹,鄉村客廳圍繞「田園、親子、科普、文創」,華僑城在此注入「3 N」業態,即雙創中心、樹蛙營地、品牌民宿三個主力業態,加上田園有機餐廳、窯燒咖啡、自然教室、鄉村畫廊等多個活力業態。

對於村民們的疑惑,設計師們這樣回答:南岸美村會越來越美,來這裡度假休閒娛樂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建好會客廳就是為了迎接八方來賓。

老村落也在準備迎來最美的時刻。

李水清坐在村口自家雜貨鋪的櫃檯後,每天都打望著對面已經打圍的林盤,「據說是要修一個特別巴適的旅館」,從家門前經過的村道兩旁,要修建南岸美村的入村景觀,「兩個大荷塘,現在剛修完一個,荷花正當季」,其實對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園,正在發生的變化,李水清還是有點恍惚。「一切來得太快,變化也太大」。

村民們行動起來。

南岸美村核心區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計劃國慶前後就將呈現更多示範項目。記者沿清源村道而行,很多村民的住房都進行了改造,一路走來,家家戶戶的外牆、小院門在設計師的幫助下,既不失鄉風鄉情,又各具特色,令人眼前一亮。

李水清家的小賣部是首批改造的,開始他也拿不定主意,但看到設計師的效果圖後,李水清的小賣部升級為村裡的便利店,也成為進村的「門臉」。「我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李水清已經成為堅定看好鄉村變化的擁躉。

更多高品質的民宿選擇這裡落戶。

清源村片區屬於南岸美村的核心區,在整體旅遊規劃中,華僑城將引入品牌民宿「原舍」、網紅民宿「清舍」、在地民宿「楊柳的院子」以及川西版樹蛙營地。

呂梁說,整個規劃,考慮了當地村民的參與性,自然教室、鄉村記憶館,不僅開發了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機制,而且圍繞自然村落價值的挖掘與鄉村文化的守護工作,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態的川西生活,開展村落回歸行動。

村民們將生活在公園式的南岸美村,家門口的工作,收入有保障,環境優美。

根據規劃,以清源村為核心,南岸美村還規劃了生態農業示範區、親子科普體驗區和美麗鄉村休閒區。

在生態農業示範區和美麗鄉村休閒區

華僑城規劃以綠色有機農業為主,種植大田作物形成大地景觀,打造四季果園形成鄉村旅遊體驗。一方面,通過和社區、學校、企業等機構合作,打造農業示範區;另一方面,通過遊園、採摘、科普、教育等手段和方式,創新傳統農業發展模式。

在親子科普體驗區

規劃親子田園生活體驗院落、魚蝦塘親子戶外體驗營、親子鄉村藝術創作課堂,並提供林盤院落整租、食材採摘、自助烹飪、農事體驗等服務,為當地居民帶去新理念、新技術,幫助他們實現經濟增收。

美麗鄉村休閒區

用綠色賦能,華僑城鋪設了一條連通清源村與錦繡安仁的鄉村綠道,為鄉村旅遊的連片式、集群化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支撐;

以綠道為紐帶,計劃串聯多個自然村落,打造主題旅遊產業,包括自然田園綠道遊、莊園藝術遊、戶外親子遊、農事科普遊、兒童自然研學遊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據悉,華僑城還牽頭搭建新老村民參與的鄉村振興眾創共建平臺,吸引藝術家、鄉創青年、非遺傳承人、新鄉賢群體回歸鄉村,並帶動本地村民的就業與發展,以「人的振興」推動文化的振興、產業的振興、生態的振興、生活的振興,全面對接成都「公園城市」發展戰略。

最終打造自然詩意、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活力富足的川西美好公園式鄉村示範區。

(文章轉自: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邑南岸美村:我有「酒」 請你來聽鄉村故事
    李水清坐在村口自家雜貨鋪的櫃檯後,每天都望著對面已經打圍的林盤,「據說是要修一個特別巴適的旅館。」從家門前經過的村道兩旁,要修建南岸美村的入村景觀,「兩個大荷塘,現在剛修完一個,荷花正當季。」其實對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園正在發生的變化,李水清還是有點恍惚,「一切來得太快,變化也太大。」  大邑縣安仁斜江河南岸的清源村,如今有了一個新名字:南岸美村。
  • 大邑南岸美村:從無名老村落變身成網紅旅遊地
    圍繞這一區域展開的鄉村振興,更讓人眼前一亮。大邑安仁斜江河南岸的清源村,如今有了一個新名字:南岸美村。華僑城通過「農創+文創」雙輪驅動,撬動了社會資本的參與,一個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示範,正在這裡雛形顯露。   綠油油的稻田中間,紅磚修葺的清源村老酒廠格外顯眼。門口鐵板鏤空的「南岸美村鄉村客廳」剛立起的時候,村民們爭相前往,都想看看在村裡開了三十年的老酒廠,到底變成了啥?
  • Licool|建築改造與鄉村文化的融合--成都安仁「華僑城」南岸美村...
    世界那麼大·荔枝遊天下 華僑城南岸美村鄉村客廳位於大邑縣清源村,建築原為廢棄的酒坊。鄉伴朱勝萱工作室設計團隊提出「輕介入·在地化」的設計思路,通過老酒坊改造重塑鄉村公共空間,探索安仁特色鄉村振興路徑。
  • 華麗升級民俗文化街 高新九峰鎮千戶變身「醉美」鄉村
    元旦假期,數千民眾慕名到高新九峰鎮北千戶村打卡。一條普通的村莊街道,之所以民眾爭相去參觀,是因為它最近實現了華麗的升級轉變。而令它變身的契機,正是高新九峰鎮重點打造的千戶民俗文化街區。老村堡華麗變身美麗文化村北千戶村位於高新九峰鎮,緊鄰107省道,村子面積大人口多,歷史上行政規劃一直屬於周至縣,去年被託管給高新,整個村子承載了幾十萬周至人的記憶。
  • 大邑南岸美村:鋪展公園城市鄉村美學「捲軸」
    佔地2600畝的南岸美村,以美為核心,在一三產業聯動的基礎上,構建一個包括美園、美田、美食、美宿、美院、美營的鄉村美學生態圈,打造美好生活中心、新農業基地、鄉村文創品牌、文旅業態……以生態價值轉化推動鄉村振興,書寫公園城市的鄉村美學表達。
  • 石排書寫鄉村振興好文章 打造「興業 村美 民富」新畫卷
    原標題:石排書寫鄉村振興好文章 打造「興業 村美 民富」新畫卷   去旅遊吧!來東莞石排,近年來,來石排遊玩打卡,蔚然成風。
  • 大邑這些網紅打卡地 擁有看得見的鄉愁之美
    02南岸美村南岸美村便是大邑縣安仁斜江河南岸的清源村記得當時鐵板鏤空的「南岸美村鄉村客廳」剛立起的時候,村民們爭相前往,都想看看在村裡開了30年的老酒坊,到底變成了啥……、合同、文件、手稿、照片及以往生產的酒瓶,鄉村的故事開始變得生動鮮活。
  • 村民變身產業工人 生物醫藥產業園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產業轉型升級、農村變美更宜居 鄉村振興讓青島鄉村大變樣半島記者 韓小偉把土地流轉出去,坐在家裡就能有收入;再到自家地裡打工,又能賺到一份收入……在即墨區靈山「花香藥谷」,村民變身產業工人,收入來得穩當又富餘。
  • 鄉村振興大花園解讀—— 鄉村振興的「開化故事」
    行走在錢江源頭開化縣廣大農村,一波又一波鄉村振興的熱潮正在興起:清河道、建公園、治環境、美農舍……黨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 鄉村振興,實現華麗嬗變!福德村成了有「福」之村
    ,是一個村民不願提及的「傷心村」。「柏油路到家,戶戶住樓房,產業遍地開花,人人笑哈哈……」如今的福德村以鄉村振興、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通過土地折價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組建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短短幾年實現華麗嬗變,成了村民眼裡的有「福」之村。產業興旺,日子越過越幸福走進福德村,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柑橘香味,目之所及是掛滿了果子的柑橘林。
  • 人民日報點讚銅梁鄉村振興:綠道進村,添美增收
    不久前,這裡還是破舊的農房,而今變身美麗的民宿。前臺座機響個不停,周末還沒到,房間就被預訂一空。老闆劉勁松喜笑顏開:「沾了綠道的光,來旅遊的人多了不少。」鄉村美了,人氣旺了。銅梁區抓住了文旅產業的發展機遇,打造「精品民宿」,提檔升級,一改人們對傳統農家樂的印象。
  • 火龍果引發的連鎖效應——解碼廈門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
    但是如果以這千畝果園為起點,開始一次田間調查,不難發現火龍果的故事並不只是簡單的農業引種故事,也不只是簡單的農民致富的故事,鄉村旅遊產業的開發,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一個個火龍果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翔安香山腳下數平方公裡的範圍內醞釀、發酵。
  • 湖南新田縣特色產業振興鄉村 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86歲的鄧遠月申請房屋立面改造不到一個月,曾經裸露的紅磚房煥然一新。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黃沙溪村流轉近400畝土地發展木耳產業,著力打造硒鍶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示範帶,逐步實現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 箭塔村:喚醒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她看到了一個和以前不一樣的箭塔村,看到了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力量。箭塔村位於成都西南邊緣,與雅安接壤。盧樹盈是2000年離開箭塔村去雅安做水果生意的。「那時箭塔村真窮呀!」盧樹盈回憶說,她要生孩子了,家裡卻沒錢。靠娘家送來的400元錢,才總算把孩子生了下來。盧樹盈相信樹挪死人挪活。生下孩子後不久,一家三口就離開了箭塔村。靠著勤勞,夫妻倆在雅安的水果生意風生水起,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
  • 黃河故道邊「升」起古桑村落,六百年前屯村華麗變身
    變化始於2018年9月,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到來之後,村民在服務隊的帶領下,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讓前屯村重新發現了其獨有的人文地理價值。省派夏津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潘紅春帶著鄉親們拔草、種花,維護來之不易的村居環境。
  • 【鄉村振興】對標深圳大芬油畫村!大石村用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大石村完成了綜合管線治理,拆除了違章建築,正在推進垃圾分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憑藉清新優美、恬淡寧靜的山村風光,大石村吸引了青島當代水彩研究院落戶,每年都有大批水彩畫愛好者前來採風寫生。「濃厚的藝術氛圍讓我對水彩畫的興趣日益加深,在心裡種下了藝術的種子,也想著有一天能揮筆畫畫自己的村莊。」年輕一代村民崔惠心說。
  • 延安市洛川縣黃連河村:繪就鄉村振興「桃花源」
    黃連河村村景    牛中源曾經無奈於黃連河村的破敗,如今卻又驚詫於黃連河村的華麗轉身。三年多來,道路平了、廁所衛生好了、綠化美化了、路燈也亮了......曾經破舊不堪的「空殼村」,在綠水青山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已然蛻變為一卷山清水秀、村美人美家園美的寫意山水畫。    留下來 富起來    牛中源的一生,沒有離開哺育自己的黃連河村。當了20年村支書,牛中源親眼目睹了村裡人食不果腹、窮困潦倒的生活。
  • 廬陽三十崗:文旅產業擘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民宿產業的發展激發了鄉村振興的活力,不斷填充鄉村振興的底色。」崔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方偉說道。 立足文化創意 繪製鄉村新興業態 在藝術村的盡頭,一家門頭上掛著「藝點空間」的民宅格外引人注目。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韓國鄉村振興範本:普羅旺斯村
    韓國普羅旺斯村以清新童話般的建築風格,打造了一個深受影視寵愛的美拍聖地;以高顏值、夠浪漫的環境氛圍,讓其從「路過地」發展成為「目的地」。「我為路所用」到「路為我所用」的思維轉變,成為了公路帶動鄉村致富的高級範本。 鄉村振興之路上,依傍著高速出口、國省道路的村鎮無疑比諸多鄉村更加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