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學習,了解掌握外國文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言是文化的符號,文化是語言的內涵。如果我們想讓學生把英語這門外國語言掌握好,並能夠正確地運用,那麼就必須讓學生理解英語語言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同時我們在教學中還必須結合英語所表現的英語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生活方式,風俗人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掌握英語文化。如果脫離英語民族文化來學習運用英語,往往會犯下很嚴重的語用錯誤。有些人用中式語言交際標準來套用英語還搞出過許多笑談。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表現。
1 中西方文化中的語言交際的差異在教學中的體現
詞彙對於英語學習來講就好似蓋高樓時打地基一樣重要,英語學習的第一要務就是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熟悉並能熟練運用詞彙的相關含義。中英文詞彙在含義上有一部分是對等的,但在很大的比例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英語詞彙學習中要很好地把握它的內涵。如「紅色」與「red"就很不一致,「紅色」在漢語中表示「喜慶、吉祥、運氣好、氣色好」等正面含義,但在西方文化中卻表示「流血的」含義,常常形容「羞愧、發怒」等不好的含義在英語中不能用「your face is red」表示他人的氣色好,因為此時的「red」 是羞愧而臉紅的意思。又如因為拿破崙在 Waterloo 遭遇慘敗,所以 To meet one’s Waterloo 就是「某人遭到了徹底的慘敗」的意思,而不是漢語直譯的「遇到了某人的滑鐵盧」。
再如「lookout」這個詞組,如果用漢語思維來看應該是「向外面看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是「注意、小心、留神」的意思。如果在英語國家你聽到有人喊出「lookout」這個詞組你就必須留神了。還有一些詞組如「lucky dog」如果在漢語思維中我們會認為是「幸運狗」的意思,而實際上是指「幸運兒」的意思。因為英語詞彙的含義如此不同於漢語思維的直譯義,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把詞彙講解的重點放在詞彙的文化差異上。英語語言的諺語、成語、習語的熟練運用是一個人英語是否地道的重要標準,熟練的運用諺語、成語、習語也會使日常的交際和寫文章水平得到提高。
2 中西方文化中的非語言交際的差異在教學中的體現
在中西方文化內涵中,語言的交際是很基本的方面,然 而還有一種交際方式也是絕對不可忽略的,這就是非語言交 際方式——體態語。不同文化所引出的身體語言也各具特色。中國古時候人與人見面都九十度鞠躬,互相問候。後來也出 現了互相拱手這種問候和道別方式。到後來受西方社交禮儀 影響才有了互相握手這種方式。英語國家的人見面多互相擁 抱,相互親吻臉頰[3]。有些正式場合也互相握手,男女之間 如果握手必須是女士先伸出手男士才能與女士握手,否則會 被認為行為粗魯。一般兩人交談時,西方人習慣於保持一定 距離,切不可靠得太近,說話聲音太高。
另外還有一些手勢 也不能隨便做出來,如「翹拇指」在我國和其他他一些國家 表示「稱讚、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國則表示「攔路搭車」。再如在我們中國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數字「2」,在英國這一手勢有兩種含義,當作這一手勢時手掌朝著對方, 「表示勝利」,手背朝著對方,「表示侮辱」。單伸出食指在 我們中國表示數字「l」或者「表示提請注意」,在美國表示 「請對方稍等」。基於這些不同,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 中正確地引導學生注意這些常用的非語言因素的差異,從而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
3 中西方文化中的交際禮儀和習慣的差異在教學中的體現
英語語言的工具性屬性決定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就是 用英語來進行交際交流,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思維習慣 經常會給中西方交際交流帶來困難。在中國自古就以謙虛為美德,一般當中國人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誇獎時大多會說:「哪 裡、哪裡」,或者說「過獎了」。而外國人如果聽到中國人這 種說法會很莫名其妙,因為英語國家人在受到讚揚的時候都 回答以「Thank you",表示有禮貌,否則會使人不知所措。在與英語國家的人交談時要專注,切忌在大庭廣眾前面耳語, 初次見面切忌打聽對方婚姻、年齡、家產和收入等。在與 異性談話過程中眼睛不要一直盯著對方。在路上與婦女交談 時應該邊走邊談,不能停下來站著說話。諸如此類的小常識 很多也很常用,在交際禮儀和習慣方面,教師應重點培養學 生對英語交際禮儀和習慣的認知和理解。
4 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際關係的差異在教學中的體現
在人際關係上中西方的差異是很大的,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禮儀上很有講究,倡導尊老愛幼,可謂是「長幼有序」,在英語國家則較簡單,也與中國很不相同。在中國晚輩不可直呼長輩姓名,而要加上相應的頭銜、職位或表示親戚關係的稱呼,而在英語國家則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在這方面教師也應在教學中予以滲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導入再加之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明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正確運用英語的方法,從而也就能夠達到英語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