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餃巨頭」倒下,曾年賺15億,今老闆想參加年會都被拒

2020-12-24 新業財經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居民對於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要求也逐漸高了起來。也正因為如此,我國的餐飲行業近年來也發展得十分迅速,在去年規模就已經突破了4萬億的大關。與此同時,當下十分受歡迎的快餐行業也是在整個餐飲行業佔據了一席之地。

根據「2019年中國快餐行業70強」的榜單,像我們耳熟能詳的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這類洋快餐還是依舊高居榜首,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式快餐的老鄉雞卻僅次於這三大「洋快餐」排名第四,同時還有多家中式快餐也都位列榜單之中。

而在這些榜單中的中式快餐裡面,有一家企業卻是靠著賣餃子登上了該榜,它就是大娘水餃。

相信說到大娘水餃,人們應該都不會陌生。這一快餐品牌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像火車站、機場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同時各種大型商場、路邊小店也是隨處可見。因此,大娘水餃的規模可以說是十分龐大了。

但是,就是這麼一家家喻戶曉的全國連鎖品牌,近年來口碑和質量卻直線下降。不少人表示,大娘水餃不僅餃子沒有以前味道好了,就連湯底的味道也變了。那麼,是什麼讓原本不少人心中的「國民快餐水餃」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呢?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了。早在1996年,吳國強就在常州的一家美食園裡開了一家水餃店,而這家水餃店也就是大娘水餃的前身。

剛開始的時候,吳國強僅招聘了一個包餃子的阿姨,由阿姨包餃子自己做餡,由於味道好、價格便宜,吸引了不少顧客,甚至有不少人從別的地方慕名而來,餃子館的生意也是做得有聲有色。

吳國強看到自己的水餃店生意這麼好,便萌生了開連鎖店的想法。說幹就幹,他不僅將自己的水餃店命名為大娘水餃,更是走遍全國多個地區拜師學藝,不斷完善餃子餡的製作方法,終於在經歷了不斷的嘗試之後,確定了餃子餡的配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吳國強的努力之後,大娘水餃剛進入市場就獲得了極大的反響,由於當時的大娘水餃堅持手工製作,用料紮實,因此也是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娘水餃也逐漸從一家小門店發展成為了全國性的連鎖門店。2013年,大娘水餃在全國已經開設了高達450家門店,每年的收入也是高達15億元。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發展得有聲有色的大娘水餃卻因為創始人吳國強的一個失誤決策,開始走向了衰敗。那麼,吳國強到底做了什麼呢?

原來,當時吳國強看大娘水餃發展勢頭正好,便引入了國外的一家名為CVC的投資機構的基金,但其實那個時候的大娘水餃並不差錢。後來據吳國強自己說,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為了加速品牌的發展,引入更專業的團隊來管理和運營。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做法卻是「引狼入室」。

2013年,CVC私募基金收購了大娘水餃90%的股份,而作為創始人的吳國強卻只剩下了10%。同時,根據雙方的合同顯示,吳國強可以在未來的兩年裡繼續擔任董事長,並在之後的三年擔任技術顧問。

但此時的吳國強雖說是董事長,卻並沒有什麼實權了。被收購的大娘水餃不僅被資方強行更改了管理團隊,更是以節省成本為由減少了水餃和湯料的材料,從而使得其產品的品質直線下降。但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吳國強,卻並沒有什麼辦法改變。

材料的減少和產品質量的下降,使得大娘水餃的營業額也開始快速下降。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其市場營業額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下降,到了2015年營業額更是不足2013年時候的八成。也就是在那一年,吳國強辭去了大娘水餃董事長的職務。

然而,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作為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不僅沒有收到當年公司年會的邀請,更是在自己主動想要去參加的時候被保安拒之門外。隨後,由於大娘水餃市場份額不斷下降,CVC又將其出售給了國內的格美集團,然後迅速套現離場。

從紅極一時到創始人被「趕走」,回顧大娘水餃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盲目的引進外來資本顯然是不太明智的。CVC「偷工減料」的做法雖說有錯,但作為大娘水餃創始人的吳國強又是否應該為這個國產水餃的「悲劇」而買單呢?對此,你認為該怪誰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個餐飲巨頭倒了,曾開450家水餃店年賺15億,今創始人被趕走
    很多創始人最初以為引入資本之後,公司可以發展更快,不過最終都是事與願違。當年張蘭為了讓俏江南上市,最終引入了鼎暉的投資,結果因為上市失敗,導致引發了對賭協議,最終無奈輸掉了自己30億的身家,自己也被趕出了俏江南。除了俏江南之外,另外一家餐飲巨頭大娘水餃也是如此。說到大娘水餃,北方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這家公司曾經開了450家分店,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水餃龍頭。
  • 又一水餃巨頭隕落,曾年賺15億,「引狼入室」後痛失心愛企業
    它不僅是北方人的主食,而且常與重大節日、事件聯繫在一起,尤其在春節期間 網上曾流傳這麼一個段子編: 全國有「扛把子」喜家德,南有袁記雲餃做鮮食,大娘為了你包水餃,「後起之秀」小恆水餃,從南到北「老先鋒」東北餃子王,更別提上了船就下不來的船歌魚水餃……
  • 中國水餃巨頭倒了?曾開店450家年賺15億,如今為何紛紛關閉
    尤其是中國企業,因為缺乏資金而選擇向巨頭妥協的例子,並不少見。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品牌,本來是水餃行業的巨頭,坐擁450家門店,一年能賺15億元。但最終因為資本力量的介入而逐漸沒落,如今門店紛紛關門,它就是大娘水餃。創辦於90年代的品牌對於國人來說,逢年過年吃水餃已經成為常態。
  • 繼大眾點評後又一團購巨頭倒下,曾是美團「死敵」,今虧損4億多
    繼大眾點評後又一團購巨頭倒下,曾是美團「死敵」,今虧損4億多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可謂是越來越快了,隨之而來,中國也誕生了許多網際網路企業巨頭。像我們最為熟知的,肯定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以及劉強東的京東了。
  • 「水餃巨頭」倒了?曾經開店450家,年賺15億,如今門店紛紛關閉
    有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甚至會出現最終資本將創始人趕出去的畫面,比如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就被趕出去過,而如今還有一家餐飲連鎖企業的創始人也是如此,公司開展年會的時候,都不讓他進去,那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在北方,過年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吃餃子,而在很多節日也是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尤其是今日冬至,更是很多人會選擇去吃餃子。
  • 曾年賺十幾億 後將公司交給「外人」 卻「引狼入室」被拒年會門外
    現在在市面上的餃子品牌還是挺多的,不過在眾多的餃子品牌當中,大娘水餃的名氣可是一直都很大的,它的招牌產品松仁三鮮餃、三菇餃、素三鮮餃甚至還被評為中國名點。而大娘水餃餐飲集團有限公司還曾先後獲得中國餐飲百強企業、中國快餐十佳品牌企業、江蘇省誠信單位等榮譽。
  • 中國水餃巨頭曾年入15億,嘔心瀝血半輩子,「引狼入室」悲劇收場
    同樣悲劇的還有一個人,創立的品牌遍布全國,曾年入15億,最終卻被外資趕出局,被迫離開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公司。他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當時很多餐館都用機械加工的餃子皮,但大娘水餃堅持手工製作,由於用料足,味道鮮美,很快便火遍全國,甚至在2004年的時候還把店開到了澳大利亞。2005年,大娘水餃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5億。此後不斷擴大門店規模,到了2013年,大娘水餃已經擁有了450家門店,年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員工超過7000人。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倒下?蒸發338億,交不起房租,老闆被限制消費
    饒是一些服裝領域的巨頭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也逐漸走向了沒落,而曾風靡一時的美特斯邦威也不曾例外。當年,一句「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語曾深入無數年輕人的內心,為眾人所追捧,而美特斯邦威在服裝市場上可謂是「門庭若市」。
  • 又一個房地產巨頭倒下,負債7百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咋辦?
    最近就又有一家房地產巨頭倒下了。這家公司就是福晟集團。福晟集團曾經是全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2017年福晟集團拿地規模排名全國前十,已經比肩恆大、萬科等公司了。
  • 又一國產超市巨頭倒下:曾打敗家樂福沃爾瑪,今5年虧17億終退場
    他所創辦的老品牌零售超市人人樂也在時代的浪潮中「倒下」了。 根據人人樂此前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1-9月虧損2.7億元-3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6136元-0.6818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09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2476元/股。僅在第三季度,人人樂預計虧損就達到1.3億-1.6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7040.07萬元。
  • 中國能源巨頭倒下:連續四年登世界500強,今負債1878億破產清算
    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憑藉著獨特目光,抓住時代機遇而走向成功的富豪已有很多,比如馬雲、許家印、馬化騰等。據11月5日所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以4377.2億元的身價再度成為中國首富,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則位列其後。
  • 又一電商巨頭倒下!1200萬人被坑,網傳背後老闆早已跑路澳洲
    又一電商巨頭倒下!1200萬人被坑,傳背後老闆早已跑路澳洲。推薦語:這些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發展迎來了春天,淘寶天貓「雄霸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為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都在悄悄崛起,搶走了很大一部分的流量。
  • 靠「一盤」水餃年入15億,嘔心瀝血半輩子,最終卻被外資踢出局
    中國人民對吃一直以來都有著莫名的執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冬至吃餃子,春節吃元宵……毫不誇張的說,中華領域十分遼闊,各種美食更是數不勝數。但就有這麼一個人,在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吃食當中,看到了商機,這個人,就是如今大娘水餃的老闆,吳國強。說到吳國強創立大娘水餃,其實也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最開始的時候,吳國強只是在常州大廈商業美食園做起了水餃生意。
  • 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拒絕可口可樂收購,今負債41億瀕臨破產
    而除了可口可樂、百事等這類外國飲料巨頭外,我國也湧現出了不少備受大眾歡迎的飲料品牌,其中匯源果汁應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了。相信對於不少90後來說,匯源果汁可以算是他們不少人的「童年記憶」了,作為一家28年的老牌飲料企業,也是一度風靡全國,成為了不少人喜愛的飲料品牌。
  • 百強方便麵巨頭倒下!央企斥資1億都「救不起」,終被5000萬賤賣
    其實,曾經有個百強方便麵巨頭年銷20多億,超過康師傅和統一,然而現在卻黯然出局,「賣身」央企都沒用。 這個「倒下」的巨頭就是五穀道場,其創始人是王中旺。1970年,王中旺出生於河北農村,從小家裡窮,沒怎麼上過學。但是他這個人並不甘於一輩子窩在農村老家務農,他敢想敢做,折騰過不少買賣。他做過廢舊物資的買賣,開過小商店,辦過蜂窩煤廠,不過都沒怎麼賺到錢。
  • 曾「拒絕華為」的富士康,今海外虧損200億,又想回來賺中國錢?
    自從華為5G技術拿下了2300多項專利,成為科技界的「巨頭」後,處處都想爭第一的美國就對華為採取了「趕盡殺絕式」的制裁,想要在5G行業中「分一杯羹」,華為當然不會妥協了,這也成為美國制裁華為的理由。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富士康曾為了「拒絕華為」而到印度去建廠,並投資巨款想要為蘋果生產零件,如今海外虧損200億,現在又想要回來賺中國人的錢,網友們吐槽這是痴心妄想。
  • 5年虧17億!曾打敗沃爾瑪家樂福,老闆貸款百萬起家,今變賣資產
    7月17日,*ST人人樂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股份轉讓事宜,可能會涉及公司的控制權變更,轉讓完成之後,對方將持有公司20%以上的股份,這也就意味著,人人樂可能要被「賣」了,而他的67歲老闆曾表態,稱:「人人樂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被賣掉」……
  • 又一方便麵巨頭倒下,曾是百強榜榜首,今卻5000萬「賤賣」公司
    曾經是中國百強企業之一,年銷售額15億元。在巔峰時期,它打敗了康師傅和統一。然而,卻淪為"白菜價"變賣資產,甚至央企也救不了它的命。 當時,中國方便麵市場幾乎被康師傅、統一和華龍三大巨頭壟斷。
  • 香港「老乾媽」:被丈夫拋棄,住4平米房子,靠賣水餃,年賺60億
    為了生存下去,她住4平方米的小房子,打3份工,最後靠一碗餃子,年入60億,她就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堪稱香港「老乾媽」的臧健和。"水餃皇后" 的曲折人生灣仔碼頭是香港的一個地方,而臧健和則出生於山東日照。她小時候家裡很窮,14 歲的她選擇輟學,去了醫院當一個女護工。在這裡她認識了一個泰國華僑,兩人結婚後生下2個女兒。
  • 昔日的微商巨頭徹底倒下,代理圍攻總部討血汗錢,結局悲劇!
    昔日的微商巨頭徹底倒下,代理圍攻總部討血汗錢,結局悲劇!談起微商,想必大部分都不會陌生,這個起於2013年,興於2014年,火於2015年的「關鍵詞」,已經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方各面,試問現在誰的朋友圈裡沒有微商的影子呢,朋友圈裡做微商的,賣化妝品的,賣內衣的,賣床品的,賣女裝的,賣養生保健品的,真是無所不至,令人心煩,有時候想瀏覽其他朋友的一些小動態,因為微商的各種內容,逛一圈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