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的斯事件」之後:電梯行業洗牌提前3年

2020-12-13 經濟觀察網

151

王芳

在北京東四環附近的東恆時代小區,戴著安全帽的技術人員正在對電梯的運行和維保情況逐一進行檢查。每一項檢查結束,現場專家就在對應項目上打分:轎廂、井道、機房……

這不是通常的電梯安全年檢,而是北京市正在進行的電梯維保單位維保質量監督檢查。所有的現場抽查,都不提前通知電梯維保企業。

一切始自「7·5」北京地鐵四號線自動扶梯事故(以下簡稱「奧的斯事件」)。7月至今,電梯維保質量突擊檢查在全國範圍內不斷進行著。

11月18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召開了一次電梯安全工作座談會,中國電梯協會秘書長李守林透露,三菱、迅達等8大電梯製造骨幹單位都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是,電梯廠家直接維保或者授權維保的可行性。

正如前中國電梯協會理事長任天笑所言,「如果不是這次事件的刺激,原本行業整頓還得至少再過三年時間」。

電梯行業的一場「大變化」,受「奧的斯事件」的刺激而提前到來。部分敏銳的國內廠商意識到:在不久的將來,維保的利潤不僅會佔據半壁江山,甚至會超過製造的利潤,對於一些自己做維保的企業來說,這是個「大利好」;同時,這也是趕超外資企業的大好機會。

事故:變化的契機

「終於出事了。」「奧的斯事件」的消息傳出時,國內幾大電梯製造商的老總正集中在江蘇海安開會。聽到消息,其中一位老總感慨不已。「到海安一看,做OEM的小廠舉不勝數,連那麼大的某知名品牌都在這裡做代工,做完甚至連包裝箱都包好,直接發貨給現場。」當時參會的一家企業老總說,「當下就有人判斷,事故還會發生。」

海安,江蘇省的一個縣,卻有著電梯部件規模以上企業25家,營業收入54.2億元,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25%。公開資料顯示,當地企業長期與奧的斯、日立、東芝、三菱、通力等知名電梯廠家配套生產,形成產業鏈。「因為房地產業太繁榮,無數不規範小企業都活得很滋潤。」上述企業老總表示。而一家國內電梯企業的內部研究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每年擴大產量20%-30%,電梯業因此每年擴產達15%-20%。

受益於房地產業的繁榮,近年來整個電梯行業高速增長,售後服務卻跟不上。更普遍的情況是,不止維保,連生產、銷售環節都被這樣外包出去。「城鎮化」也是電梯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除此之外,國內地鐵、機場等交通設備建設投資也為電梯業擴張提供了廣闊空間。日立電梯的一位中層預計,到2018年,整個國內電梯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每一場行業盛會都需要資本的參與。繼康力成為A股第一隻電梯股之後,江南嘉捷已於11月9日通過了發審委審核,即將登陸上海主板。正在排隊的還有瀋陽博林特電梯、東南電梯,而其他一些民營電梯企業也都在籌劃中。「『奧的斯事件』為我們帶來了機會。」一位正在謀劃企業上市的電梯企業老總認為,藉助資本的力量,通過融資升級技術,國產品牌有機會快速縮小與外資品牌的差距,與外資爭搶市場份額。同時,很多國內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要控制發展速度」。行業預計,現有的400多家國產品牌最終將整合淘汰僅剩百餘家。

肅清:維保的利好

「奧的斯事件」帶來了全國各地對電梯運維的密集監督檢查。「奧的斯事件,對於公司的銷量雖然沒有利好,但對維保是個大利好。」某國際知名電梯企業中國區負責人稱,該公司最近的維保單子比以前好談多了,特別是主動找上門來的物業多了。「奧的斯事件」之後,部分城市的質監局對電梯的維修要求驟然收緊:維保單位檢查每15天/次,使用單位每天檢查一次。這樣的電梯保養密度,比日本還嚴格許多。

此前,對於很多物業負責人來說,和電梯維保公司續籤合同時,選擇範圍非常寬泛,他們通常會接到10多個維保公司要求合作的電話。各公司報價大不相同。如果由生產廠家負責維保,每年的維保費用在7000元左右,而其他一些維保公司會相互壓價,有的公司3000元就能接單。靠超低價搶單的小維保公司,報價不足以支撐其人員費用時,多數採取減少維保次數或省略維保環節的辦法,維保公司由此變成機修公司,出故障時接到電話通知才會到現場查看一下。

質監部門推薦1人維護30臺電梯,但是不少維保公司的單人維護臺數都會超過30。由於目前國內電梯維保人員比較缺乏,平均一個電梯維保人員普遍需要維護50部以上的電梯。

本報記者獲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期正在研討建立電梯製造、安裝、維保質量安全由製造廠家負主體責任制度的可行性。正在制訂中的監察新規勢必將會提高準入門檻,在市場準入環節淘汰一批力量薄弱的維保企業。

國內民營電梯企業,儘管在產能上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但售後服務、企業管理、營銷網絡建設等方面仍差距較大。行業公認的觀點是:電梯就是一個服務業。產能擴張很容易,但真正考驗企業的卻是售後服務。製造只做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作,大量的工作都要靠售後服務。「奧的斯事件」給國內民營電梯企業帶來的,除了警示之外還有競爭觀念的變化。如正排隊等待上市的博林特電梯,加快建設維保站成為該企業人力、資金投入的新重點。該公司規定,當一個社區運行其電梯達到30臺,公司需有人員在該社區24小時待命。

競爭:從「攢」到「做」

目前的國內市場上,日本、美國、歐洲的電梯品牌共十多家,佔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75%,而國產品牌多達400家,卻僅佔據25%。這其中,康力電梯、博林特和江南嘉捷2011年的新接訂單量都已經超過了1萬部。

激烈競爭帶來的是價格戰和售後服務的縮水。據李守林介紹,現在國內電梯價格比10年前至少下降了30%以上。原因除了電梯配件價格下降、主機的材料成本下降外,製造廠家大幅增加,導致產能過剩是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目前國內市場仍是外資天下,但格局正在改變。國內電梯企業排隊上市,寄望融得資金後用來加大研發投入,縮小與外資企業之間的研發差距,同時擴大銷售網點和產能。

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在發展方向上也將出現不同選擇。

在國內較知名的電梯企業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行業稱之為「做電梯的」和「攢電梯的」。

前者從研發、生產、銷售,到維保,全部都自己做,國際知名品牌基本都採取這種模式,國內品牌中,博林特電梯也採取這種模式。後者的研發自己做一部分或不做,生產大部分採取外包形式,與代理商合作銷售,自己只對代理商進行管理。國內品牌中,絕大多數都是這種模式。

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前者可比作「4S店」,技術、質量、後續服務都能自己掌控,隨著電梯銷量的增加,後期服務的收益會越來越高。最直接可見的好處是,如果客戶2003年的一個產品零件出了故障,公司能夠很快找到同款產品發過去,而如果是後一種模式,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供應這個部件的生產企業已經不存在了。但「做電梯」模式的弊端是,投資大、負擔重,不但市場終端價格比後者高10%-30%,人員成本也較重,需要大量的研發人員和服務人員做支撐。「攢電梯」模式的優勢在於,充分利用社會化大分工,與各生產基地的配套企業相互促進,終端價格相對便宜,銷售增長很快,人員負擔輕,大多都只要服務管理人員和庫房管理人員。弊端則在於,一旦出現問題對品牌損害較大,後期的收益得不到。

奧的斯、三菱、日立、迅達等國際知名企業,基本採取前一種模式,甚至會在電梯銷售價格上折讓,但在服務上不做折讓。服務被認為是長久而穩定的利潤來源。奧的斯55%的利潤是維保收入,維保收入基本不會因為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奧的斯全球總裁朱蒂:數位化轉型助力電梯行業「百年...
    安全地移動,這是電梯行業的基本信條,但對奧的斯來說,僅僅如此仍不足夠。在過去兩年間,奧的斯開啟了數位化轉型的進程。作為電梯行業的發明者,奧的斯意識到,品牌的榮譽和歸屬感是隨著年代而動態改變的。這種定位不僅源自品牌的傳承,還得靠實力去維繫。
  • 奧的斯電梯全球總裁:事故中的教訓
    事故中的教訓  專訪奧的斯電梯全球總裁佩德羅·巴蘭達(Pedro Baranda)  奧的斯在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可謂動作頻繁。5月3日,騰逸博出任奧的斯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奧公司)總裁,代替了任期不足一年的前任。
  •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機公關案例之八--奧的斯電梯事故
    案例回放:  2011年7月5日上午9時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乘客乘坐電梯上行忽然發生事故,扶梯自行倒轉,瞬間大量乘客被強行拖拽、拉扯,造成多人擠壓。故障致一名13歲男孩遇難,30多名乘客跌倒受傷。事故的始作俑者奧的斯成為眾矢之的,鑑於奧遞斯存在安全隱患,各方要求奧的斯召回。
  • 2011政法幹警備考申論熱點:電梯事件叫停「奧的斯」
    2011年政法幹警備考申論熱點:電梯事件叫停"奧的斯"  一、背景連結  繼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扶梯事情之後,7月10日晚國內再次發生嚴重電梯事情:由港鐵運營的深圳地鐵4號線清湖站上行扶梯運行至1/3
  • 西子奧的斯電梯事故傷者仍未獲賠 核心技術成謎
    距9月9日東莞市西子奧的斯電梯(以下簡稱西奧)從7樓墜落至負一層造成21人不同程度受傷這一事件已過去近兩個月,調查結果仍未公布。  11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致電東莞市南城區委宣傳辦和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詢問最終調查結果,均遭遇「踢皮球」。
  • 奧的斯回應電梯「殺人」事件 業內人員深扒內幕
    7月30日上午十點左右,住在新華坊18幢的一位女孩乘坐電梯發生了事故,女孩被夾在了電梯裡,據稱女孩的頭部卡在17層的地面和電梯頂之間,而身體懸空掛在了16層的電梯內部。相關新聞:杭州新華坊電梯「吃人」 妙齡女子被夾身亡出事電梯品牌:西子奧的斯距離下次檢驗日期還有一個月左右據了解,遭遇不幸的女孩今年只有21歲,家住在16層。出事電梯品牌是西子奧的斯,距離下次檢驗日期還有一個月左右。
  • 水立方和上海世博會等大型項目均使用奧的斯電梯
    據說,清單裡的那兩部電梯就安裝在當時上海和平飯店裡。123年之後,中國成為最大的世界電梯市場。然而就在7月5日,存在設計缺陷的奧的斯513MPE型扶梯突發事故,使得一個13歲的安徽男孩失去生命,3人重傷,27人輕傷。噩耗讓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充滿血腥味和憤怒。悲慘的消息依舊流淌,7月北京地鐵通道裡的熱浪不斷加劇。
  • 全球電梯十大品牌歐美系五巨頭,奧的斯、快客電梯在列
    2019年,全球超過80%的新增電梯來自於中國;超過了歐洲電梯產量約7倍,超過了全球第二大電梯市場印度產量近10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梯行業的最大市場。據行業相關機構預計,2020年中國國內加裝電梯市場需求量將超過五百餘萬臺,舊樓加裝電梯需求量或相當於2019年電梯保有量的1/3。
  • 奧的斯電梯質量堪憂 京津滬等七省市啟動安檢
    目擊者稱,故障發生時,本來上行的電梯突然倒轉,變成下行,30多名乘客跌倒受傷。事件的目擊者、4號線動物園站A出口外自行車停放處的管理員稱,事發時,A出口的上行電梯突然發生倒轉,變成了向下運動,當時正在乘坐電梯的30多名乘客摔倒,並造成了擠壓。記者了解到,遇難的13歲男孩是隨父親去動物園遊玩的,男孩的父親為安徽籍,脊椎受傷,目前仍在北大人民醫院ICU病房急救。
  • 奧的斯電梯17起事故密集發作 上海深圳重新上崗
    西子奧的斯電梯故障頻發 業主稱從11樓直墜3樓  一提到電梯,上海城三期的眾多業主都有話要說。29棟業主楊先生對《法制周報》記者說,他有時乘坐電梯回家,發現電梯異響聲特別大,「不但譁譁地響,而且燈還老是壞,一個人坐電梯那就是體驗"電梯驚魂"。」  記者了解到,上海城樓盤三期於2011年1月份就開始交房。隨後業主便發現電梯問題不斷。
  • 奧的斯重慶工廠第10萬臺電梯在兩江新區發運
    中國網7月24日訊 7月23日,奧的斯機電電梯(重慶)有限公司第10萬臺電梯發運活動在兩江新區舉行。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出席活動並會見了奧的斯中國總裁鄭培明。段成剛對奧的斯機電重慶工廠第10萬臺電梯發運表示祝賀。
  • 兩江新區:奧的斯重慶工廠第10萬臺電梯發運
    冉雨琳 攝人民網重慶7月24日電 23日,奧的斯機電電梯(重慶)有限公司第10萬臺電梯發運活動在兩江新區舉行,自2012年在兩江新區投產以來,奧的斯機電電梯提前兩年兌現了對重慶「十年發運十萬臺電梯」的承諾。奧的斯機電重慶工廠是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企業採用了最新科技和節能環保的生產流程,擁有世界級的製造裝備,實施全球統一的質量標準。
  • 龍潭都市工業區選中奧的斯節能電梯
    康乃狄克州法明頓2009年10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奧的斯電梯公司(Otis Elevator Company,以下簡稱「奧的斯」)獲得了一份來自中國成都市龍潭都市工業區的合同,將向該工業區提供和安裝334部節能型 Gen2(R) 電梯。
  • 上海奧的斯電梯違法遭罰 未按規範要求維護保養電梯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3日訊 上海奉賢區市場監管局網站今日公布的關於上海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安裝保養分公司涉嫌未執行電梯安全技術規範案行政處罰決定書(滬市監奉處〔2020〕262019017413號)顯示,上海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
  • 奧的斯贏得菲律賓較高住宅樓電梯項目
    (NYSE: UTX) 旗下子公司奧的斯電梯公司 (Otis Elevator Company) 獲得了一份為 The St. Francis Shangri-La Place 供應和安裝電梯的合同,該合同價值近400萬美元。The St. Francis Shangri-La Place 預計將成為菲律賓較高的住宅樓。
  • 行業加碼 仟金頂與奧的斯機電深度合作
    2021伊始,仟金頂與OTIS electric(奧的斯機電)的行業合作再度加碼,仟金頂憑藉綜合供應鏈服務平臺的自身優勢與產業底蘊,與世界電梯行業的標杆企業奧的斯機電共同攜手,通過數位化營銷中臺為奧的斯機電賦能,並以數位化管理平臺共同為奧的斯機電下遊企業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共同創造更多價值。
  • 陳慷出任奧的斯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2020年3月24日,奧的斯任命陳慷接替陸墨毅(Luis Molina)為奧的斯電梯(中國)有限公司(OECC)總裁。陳慷將直接向奧的斯中國總裁鄭培明匯報,他在擔任OECC總裁的同時,會繼續履行現有的新梯業務職責。陸墨毅將負責奧的斯全球總部新的職務。
  • 2011年消費大事件六 奧的斯電梯致人傷亡
    〉〉〉〉回放:  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扶梯突然發生倒轉,造成電梯上的乘客摔倒、擠壓,致1名男孩死亡,多人受傷,事故電梯系國際知名品牌奧的斯電梯。這並非奧的斯電梯第一次"闖禍"。在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一臺上行的奧的斯自動扶梯就發生過逆行事故,造成25人受傷。而北京電梯事故發生後,奧的斯電梯、扶梯也發生了多起事故。2011年11月25日,北京市質監局發布了"7·5"北京地鐵四號線自動扶梯事故調查報告,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奧的斯電梯存在設計缺陷,將對涉案企業、責任人進行處罰,追究法律責任。
  • 「解碼新基建·外企觀察」奧的斯電梯陳慷:讓「中國創新」與「中國...
    日前,在《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舉辦的「中國經濟看準行穩宏觀經濟論壇」中,奧的斯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慷表示,「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全球最大的新梯銷售市場。未來,奧的斯還會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成為以中國製造服務世界的電梯公司。」 「今年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停止運行,但是醫院裡面的電梯仍在工作。
  • 2020年中國電梯行業的20個關鍵詞
    2019年中國電梯行業發運量為98萬臺,比2018年增長15.3%,時隔3年後增長率又恢復到兩位數。主要原因:鑑於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房地產開發商資金周轉需求,房地產行業囤地、捂盤現象驟減,土地開發速度加快。(7)「兩舊」市場。自2001年起,全國電梯新安裝量出現迅猛增長,如今20年過去了,這些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需求將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