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丹陽老地圖顯示孫家村遺址不遠處曾有銅礦山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丹陽老地圖全圖

煉銅山」和「埤城」(紅圈處)

  中國江蘇網3月10日訊 京江晚報3月2日刊發的《鎮江是吳文化發祥地再添證據,孫家村遺址極有可能是吳國「國家級」青銅兵器冶鑄「工廠」》一文引來很多讀者關注。日前,丹陽網友「雲曲簡丹」在2011年10月鳳凰出版社出版的《清乾隆丹陽縣誌》一書中,找到一張乾隆年間的丹陽老地圖。這張地圖揭示出更多相關信息。

  孫家村遺址在距丹陽埤城沃得農機廠廠房以西僅百十米的田野裡。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還是埤城的轄地,後來劃到了丹徒丁崗。從地圖上看,這個吳國鑄銅遺址距離埤城僅1公裡左右,而距離丁崗則有四五公裡。

  鑄銅要有銅礦山,那麼孫家村鑄銅遺址的銅礦山在哪?根據一份乾隆十五年的《丹陽地圖》,網友「雲曲簡丹」認為這個銅礦山就是地圖上的煉銅山。煉銅山,東傍白龍寺,北靠埤城鎮。網友據此推測,具體應該就是埤城爛石山的位置。爛石山,顧名思義山上出產爛石,推測是古代礦石挖盡後得名,現在爛石山已經無山,只有一個名叫「爛石山」的小村莊。

  「雲曲簡丹」還推測,作為吳國青銅兵器鑄造中心,煉銅山下的煉銅作坊可能不只孫家村一個。

  對熟悉埤城歷史的人來說,孫家村遺址的發現並不奇怪,這裡古蹟眾多。本世紀初,當地曾進行過一項調查統計:當時存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多處,古建築6萬平方米,其中一半在鎮區,古街道長1500餘米,古井28口,還發現祁欽、寶山、張巷和大貢等4個古村落。

  從更大範圍看,丹陽出土過大量青銅器。1976年12月,司徒磚瓦廠職工在取土時,發現一批西周青銅器,共26件。其中一件西周鳳紋尊,體形巨大厚重,紋飾繁縟華麗,是吳越地區青銅器中的瑰寶。這件文物現藏於鎮江市博物館,是一件國寶級藏品。

  孫家村遺址入圍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的新聞發布後,很多網友表示,沒有想到丹北蘊藏著這麼豐富的吳文化,希望對孫家村遺址未解之謎的研究能取得更多成果。

相關焦點

  • 考古界的「奧斯卡」 鎮江吳國鑄銅遺址入圍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於本月的21日啟動,共有40個考古發掘項目入圍,鎮江的孫家村吳國鑄銅遺址名列其中。從目前的發掘收穫情況來看,孫家村吳國鑄銅遺址極有可能是當時吳國'國家級'的青銅器冶鑄'工廠',對於吳文化發源地、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以及長江下遊地域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渝北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上榜《重慶心動地圖》
    昨(3)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精選重慶山水中獨特的「心形」造型風景區,特別推出《重慶心動地圖》。其中,渝北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有幸入選。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位於渝北區石船鎮,擁有獨特的礦坑奇景,大小礦坑幾十餘口沿銅鑼山脈排列,如同一串遺落在銅鑼山脈的珍珠。
  • 乾隆年間大運河地圖現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
    「瓜洲城當時還保存得非常完整,根據圖上顯示,一共有4個城門。」韋明鏵興奮地說道。打開圖片,遠遠看去,高聳的瓜洲城屹立在河邊,它不僅是運河與長江交界處的一個重要堡壘,更像是鎮守在揚州的一個門戶。  河流分支的另外一支,則經過響水閘、通濟閘、邏水閘、攔潮閘等到達儀徵境內,再從儀徵城東側匯入長江。
  • 您家有它嗎?多用它可以補充不足的銅元素、改善貧血、預防癌症..
    在對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的研究中,專家們發現,因為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當時幾乎不產銅,更不可能跨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從中原運入,遠隔金沙江的雲南東川也不太可能成為三星堆的銅料供應地,三星堆青銅器群高超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及青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是蜀地獨自產生發展起來的,還是受中原文化、荊楚文化或西亞、東南亞等外來文化影響的產物?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丨從礦山到文化公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核心景區「礦冶大峽谷」曾是「亞洲第一採坑」。僅從1890年至2000年的百餘年間,累計採出1.3億多噸鐵礦,生產出32萬多噸礦山銅,最終形成了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亞洲第一天坑」。為修復受損的生態,黃石人選擇了將工業遺址改造為文化公園的深度開發之路,在露天採礦廢棄的巖石堆上種植生態復墾林,改善了礦坑周邊的植被環境和地質條件。
  • 五臺劉家莊歷史遺址
    寺內有三教殿、龍王殿、三官廟。三官廟中有石泉兩眼,不溢不涸泉供山僧煮茗,另泉深沉碧綠,五色隱見。據傳說,天晴時觀看泉水,可見到距該寺30公裡的原濟勝橋的一個洞眼俗稱「神泉」。農曆五月二十八日為該寺廟會。「文化大革命」期間,殿宇遭到破壞,現僅存石碑3通,繩紋陶片。
  • 看長島孫家村老漁民的生態轉型記
    行船靠近一處,拿長杆水下一挑,一根墜著一坨坨銅褐色海藻的長繩浮出水面。「看!魚卵!這麼多!」一聲驚呼,跟著老羅一起出海的孫家村海洋牧場工程師肖勝志急忙招呼拍照,只見一團團質地透明的圓形顆粒密密麻麻地黏在海藻團裡,「太驚喜了,第一次見!」
  • 一幅清朝乾隆年間的西湖導遊地圖
    並且說的是一張與西湖美景相關的古代導遊地圖。這幅由清朝乾隆年間扶搖子編輯的《西湖佳景》彩色圖繪導遊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描繪了著名的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南屏晚鐘、兩峰插雲、雷峰夕照、曲苑風荷、花港觀魚、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斷橋殘雪。全圖以傳統繪畫揉合地圖繪製的技巧表現,將杭州城與西湖及城北附郭仁和縣、城南附郭錢塘縣一帶山形水勢盡收於圖中。
  • 京杭運河上的丹陽明珠
    練湖,又名練塘、曲阿後湖、丹陽湖、開家湖等,位於丹陽城西北,受高驪山、長山84派之水,諸水有馬陵村(宋嘉定年間本地人馬萬裡建馬陵橋)附近入練湖,匯為巨澤。《幼學瓊林》將其與鄱陽湖、青草湖、洞庭湖、太湖,並稱為「天下五湖」。清光緒《丹陽縣誌》稱:「練湖,晉郗鑑所鑿塘練兵,以備陳敏者也,故名練塘。」
  • 大清乾隆年間精鑄銅胎景泰藍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擺件 一對
    2020-12-24 07:29:16 來源: 娛樂版西 舉報   大清乾隆年間精鑄銅胎景泰藍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擺件
  • 早安渝北丨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上榜《重慶心動地圖》
    渝 北#1【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上榜《重慶心動地圖》】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精選重慶山水中獨特的「心形」造型風景區,特別推出《重慶心動地圖》。其中,渝北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有幸入選。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亞洲第一天坑」的綠色轉變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核心景區「礦冶大峽谷」曾是「亞洲第一採坑」。僅從1890年至2000年的百餘年間,累計採出1.3億多噸鐵礦,生產出32萬多噸礦山銅,最終形成了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亞洲第一天坑」。
  • 江蘇蘇州「最古樸」的古鎮,韻味不輸周莊,乾隆曾六次來此賞梅
    在我國的眾多古鎮當中,江南地區古鎮數量特別多,其名聲也是最為響亮的,例如周莊和烏鎮,常年來遊客數量都特別多,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使人們很容易就遺忘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古鎮,那麼這次要介紹的這個古鎮,也是一個位於江南的古鎮,是一座位於太湖半島的古鎮,風景極其秀麗,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可惜的是,很多遊客都不知道。
  • 頤和園排雲門前有一對來自圓明園的銅獅子
    疫情期間,頤和園在加強管控的同時一直堅持開放,旮旯兒也曾多次前往,那時候停車場裡就幾輛車,從而得以拍了大量空無一人的頤和園照片。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一千多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朋友們閱讀轉發。
  • 武漢漢正街,有條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如今卻面臨拆遷
    武漢漢正街,有條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如今卻面臨拆遷其中,有漢正街這麼一個地方,那裡不僅見證了武漢市場經濟的滄桑發展變化,而且它還是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只可惜的是,現如今要面臨拆遷。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藥幫一巷的那些事。首先,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些用青石板路鋪制而成的老街,就是它的街景的一部分。由於數代人的腳步,早已把路面磨得平整光滑。
  • 乾隆年間,有個小國曾表示想要加入中國,但被乾隆帝婉言謝絕了
    早在乾隆年間,有個國家曾表示加入中國,但被乾隆帝婉言謝絕了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城區北營,安葬著大明帝國的藩屬國蘇祿國的一位國王——蘇祿東王巴都葛叭哈喇,這裡的蘇祿國即是今日菲律賓。
  • 老教師從豬圈淘出乾隆年間賀匾(圖)
    祝金國正在測量牌匾的長度     農家豬圈淘出清代乾隆年間賀匾     重約150公斤 受贈者為當時的清除乾淨,祝老師意外發現,該匾竟刻自乾隆年間,並且可能是當地一名鄉紳贈送給時任重慶知府的賀匾。     祝老師說,前天他路過巴南區一農家時,發現豬圈內有塊長近3米的蒙灰黑匾。一問,主人說匾是祖上傳下來的,已傳十代,但解放後一直棄在豬圈。     雖然匾上灰塵和蜘蛛網密布,沒有看清內容,但酷愛收藏的他相信該匾既然歷史悠久,肯定有一定收藏價值,於是出錢將匾買下。
  • 尋根|丹陽姓眭的朋友看過來……你們的始祖是他
    因此,丹陽眭姓第一人是南唐刺史眭昭符。眭氏先祖留下的文獻資料豐富,僅家譜就有60本,歷史上眭姓名人輩出,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榜樣。據眭氏家譜記載:明末清初時,眭氏族人眭永明性格慷慨有義氣,才氣奔放,寫得一手好文章,曾在上海松江府任職。當時正逢亂世,清軍入丹陽城時,眭永明忠君愛國,與妻子在丹陽的明倫堂上吊自殺身亡。
  • ​八仙的來歷清乾隆八仙人物鎏金銅造像弘儒傳世收藏館
    傳說一日赴太上老君之約而神遊華山,叮囑他的徒弟如果七日不返回可將其身體火化,然而徒弟因母親得病急需歸家,第六日就將其的身體火化了,第七日李玄返回後魂無所歸的身體了,於是附在一跛腳乞丐的屍體之中,蓬頭垢面,袒腹跛足,手拄鐵拐杖,故名鐵拐李。
  • 連江丹陽:石材鄉鎮的綠色變遷 古民居打造民宿遊
    原標題:連江丹陽:石材鄉鎮的綠色變遷 古民居打造民宿遊   丹陽鎮,地處連江縣北部,毗鄰羅源縣,距離福州市區56公裡,曾是連江縣的石板材大鎮。2015年起,當地重拳出擊清退石板材行業,14座礦山相繼關停。至2016年底,176臺大切鋸機拆除,標誌著石板材全面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