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一家百年老店,每天賣200斤的牛排,老闆想一直傳下去

2020-12-12 好煮易

福建泉州一家百年老店,每天賣200斤的牛排,老闆想一直傳下去!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小飯店,他們雖然很小,但是味道很突出,而且很多都是百年老店,傳承下來的手藝並不是現在人所能夠模仿的,而且經營很多年擁有固定的客戶,有的一傳都是好幾代人,專心只做一樣美食。雖然在生意上面還不錯,但是他們從來都不擴張自己的店鋪,只是安安心心的守著這個老店,他們用心把店做到最好,這樣的小店都是家族傳下來的,凝聚著每一代人的心血。

福建泉州有位大叔,他家裡面有這6口人,專門只做一種美食,主打咖喱味道的牛排。我們對牛排的印象應該是西餐廳上的牛排,如果價格不超過百元的都是合成的,很難吃到正宗的牛肉味道。即使有牛肉味,估計也是加了很多的香料組合而成的。這位大叔做出來的咖喱味牛排跟西餐廳的相比較,不管是從色澤還是味道上面都是不一樣的,確切說他做出來的牛排還是帶著骨頭的。

這家小店一看都是百年的一個老店,在店裡面我們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而且店面裝潢比較陳舊,店裡面有四、五個人不停的在忙活著,雖然說店裡面的菜品並不是很多。不過牛排是店裡面主打的一道美食,除過牛排之外還有牛肉羹、鹹飯,味道上很醇厚,非常的純粹。現在牛肉的價格也不是很貴,15塊錢一份的牛肉,去掉骨頭之後只剩下一小口的牛肉,老闆說他每天都要賣200多斤的牛排,20多斤的牛肉羹,每天早上只要一開門,便有很多人來排隊,雖然說他們只做午餐和晚餐。

只不過一到晚上8點之後,你就不用來了,因為已經關門了,他們家的食材特別的新鮮,所以沒有任何剩下來的,老闆現在是第3代傳人,從他爺爺開始做的牛排生意,他們家的牛排不僅僅加了咖喱,還加入了蔥姜,吃起來有點辛辣。味道和西餐廳的牛排有著很大的區別。牛肉羹也是大家特別喜歡的,它是貨真價實用牛肉製作而成的,味道上面牛肉味很濃厚,只是價格有一點小貴,一碗牛肉羹10塊錢,一般來這裡的人都會叫上一份牛排,一份牛肉羹,再來一份鹹飯,一共花費28元。

可能對於很多城裡人來說,這樣的消費並不是很貴,最主要的是這裡的牛肉味道真的很好,她是貨真價實的牛肉,而不是一些合成肉,這樣的牛排讓人吃得特別的放心。很多人離開的時候都會再帶上一份,經常聽老闆告訴他的兒子做美食要用心,做牛排一定不能夠忽略重要的細節,希望孩子能夠把這份生意,實實在在的經營下去。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有家百年老店,每天賣200斤牛排,老闆想世世代代傳下去
    每個城市都有一些這樣的小飯館兒,規模不大,但是卻經營了很多年,有的甚至經歷了好幾代人,他們專心做好一樣食物,雖然生意好,卻不擴張,只是安安心心的守著這一家店,用心把它做到最好,這樣的小店一般都是家族式的,凝聚著全家人的心血。
  • 福建最「貴」的牛排,一口15元,一天只進200斤肉
    其實從小到大我也算吃過不少的美食,但是我覺得最好吃的其實還是家裡做的飯,在福建就有這麼一家飯店,從老闆到員工一共只有6個人,而且這6個人都是一家人,這一家6口支撐起了一個店鋪,他們家主賣的是牛排快餐,生意特別好,老闆每天能賣出200多斤肉。
  • 臺北最後一家福建莆田人製作蒸籠的百年老店
    中新社臺北一月十七日電 題:臺北最後一家閩人製作蒸籠的百年老店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曾嘉  臺北市桂林路有家並不起眼的蒸籠店,這可能是臺北最後一家以福建莆田人傳統生產和銷售蒸籠的百年老店。  這家店鋪的老闆叫生育,今年已經七十八歲高齡,他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仍然在管理和經營這家店鋪。蕭先生告訴記者,他祖籍福建省莆田縣忠門鎮,家鄉人祖輩以生產和經營蒸籠為生。一九四六年,剛滿十六歲的他,從福建莆田沿海港口乘船來臺灣尋找伯父後定居臺灣。剛來時先學做生意,但因當時臺灣經濟不景氣,生意難做,在伯父的勸說下,開始從事蒸籠製作和銷售生意。
  • 泉州老字號,吃了這些才算真正到過泉州
    老泉州鵝羊肉火鍋,大約是百年前在水門巷一代興起的,而開在水門巷的「毛仔牛羊鵝火鍋」,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網紅,最初的時候在水門巷街邊擺個攤子,賣牛肉湯、羊肉湯……當時一碗才幾塊錢,很多人都追著來吃,後來生意慢慢好了,開起了火鍋店,一經營就是40多年。
  • 「泉州」這一篇,只寫西街老店
    不過多數商街以外鄉人經營為主,開店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謀生計,哪裡賺錢去哪裡,什麼好賣賣什麼,本地居民日常消費不會來這裡,大家全指望做遊客的生意。為什麼泉州西街打破了我對古城商街的認識,在此介紹幾家西街老店,您一定能略微感受到西街的與眾不同。鵬山堂草藥店鵬山堂草藥店主營吊膏和草藥, 是塊百年招牌,至今已有三代傳承。
  • 把古早味一網打盡,泉州老城逛吃指南,這兒的美食足以撐爆你的胃
    早上在面線糊的香氣中醒來,午夜兩三點鐘大排檔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而且泉州美食老店的位置都相對集中,往往步行都可以到達,面線糊、燒肉粽、潤餅、滿煎糕、薑母鴨、菜頭酸、土筍凍、醋肉、牛排、石花膏...保準你去一趟胖三斤。
  • 被廈門搶了風頭的泉州,滿城都是古早味
    說到福建,泉州這座小城總是被淹沒在隔壁廈門的名氣之下。其實千百年來,它一直威名赫赫,「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白巖鬆口中「一生至少去一次的地方」......不過比起這些名頭,最近福建吃貨朋友的反覆種草才是讓阿球蠢蠢欲動的原因!
  • 吃過泉州小街小巷裡老字號的美食,才算真正來過泉州!
    橋仔頭醋肉沒有店鋪,位於迎津街迎津橋橋頭(近城市假日酒店)旁邊,每天下午三點出來擺攤,大概四點就會營業了。雖說只是路邊小攤,卻是家喻戶曉所有食物都是當天現炸現賣,有醋肉、地瓜、芋頭、雞腿、雞排、紫菜等等,每種都超級好吃,不過吃多了容易上火,哈哈,碰到好吃的上點火其實也不算什麼,吃吧!
  • 泉州老字號,吃了這些才算真正到過泉州
    老泉州鵝羊肉火鍋,大約是百年前在水門巷一代興起的,而開在水門巷的「毛仔牛羊鵝火鍋」,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網紅,最初的時候在水門巷街邊擺個攤子,賣牛肉湯、羊肉湯……當時一碗才幾塊錢,很多人都追著來吃,後來生意慢慢好了,開起了火鍋店,一經營就是40多年。
  • 牛排館內守傳承 手工製作延百年
    在鯉城,有一家老店,名叫好成財牛排館,始創於1910年,是泉州較早從事牛肉加工的一家百年老店。店老闆黃財成製作出的牛排和牛肉羹鮮美香醇,但凡嘗過的顧客,都有「聞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的舌尖之感。
  • 這個國家百年老店世界最多,更有一家千年小吃店,是怎樣做到的?
    開一個店鋪不易,開好一家店鋪更難,而要讓一家店鋪存活上百年的時間,更是難上加難,馬雲也只敢說要將阿里巴巴做102年的時間。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面積不大,與我們是近鄰,但是卻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多的百年老店,相信很多人已經猜到了這是哪個國家了,沒錯,它就是日本。據統計,日本有22219家百年老店,200年以上的老店有3146家,是全球最多的。
  • 一家曾經隱藏在西北角的老店,靠著四代單傳的羊蠍子起家,竟然讓消失了近百年的燜燒牛肉回來了!
    一家曾經隱藏在西北角的老店,位置低調、大門樸素、價格低廉,藥膳羊蠍子起家,四代單傳,秉承傳統做法,用堅守與真心,鑄造專屬舌尖傳奇的老店,默默地守護著屬於天津的傳統清真菜 一家四代單傳,靠羊蠍子起家的老店 上世紀三十年代,同聚成的創始人王慶璞的一家本是行醫世家,而且擅長製作藥膳,王家的羊蠍子深受鄰居的喜歡,時間長了,除了行醫賣藥,也就同時賣起了藥膳羊蠍子
  • 千年日本老店,只賣一串烤麻糬
    如果能傳承百年,或許靠的是熱衷和堅持;但如果能傳承數百年甚至千年,然是靠代代、人人恪守系統、明確的企業文化和精神。,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家店只賣一種食物。傳襲至今,這個接力棒已經交到了第25代女將長谷川奈生手上了。
  • 「家在鯉城」滷製技藝傳五代,百年老店香古城
    【家在鯉城】第一百七十七期滷製技藝傳五代百年老店香古城「老闆,給我來半斤牛肉!」「給我來點雞爪!」今年5月份,泉州公布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滷料製作技藝名列其中。要知道,從市井美食成為非遺項目,必須傳承超過三代人、傳承時間超百年。經過時光洗禮,滷料不只是美食,而是凝結成一種城市文化和味覺鄉愁。
  • 僑鄉泉州百年石花膏老店堅守閩南「甜」味
    僑鄉泉州百年石花膏老店堅守閩南「甜」味 2018-0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位於福建泉州天后宮旁的
  • 來泉州必吃的6家老店,真的太好吃了
    泉州的美食,一直都非常好吃。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泉州網評最好的6家店鋪,有你喜歡的店嗎?1、好成財泉州人愛吃牛肉,街頭小巷有著不少的牛肉館,最出名的當屬這家好成財牛肉館。這麼多年以來,老闆一直堅持自己採買原料、下廚烹飪。這裡的牛排燉得軟爛,非常入味。店裡的牛肉羹味道也超棒,清爽不油膩,滋味十分鮮美。
  • 【美食|泉州】閩南小吃的起源地,舌尖上的閩南古早味——泉州
    郭牙牙遊記面 線 糊泉州老城不大,老街古剎,穿行其中都是原汁原味的閩南風味。面線糊發源地就是泉州,據說是當年乾隆下江南時,恰逢糧食短缺,一秀才妻子急中生智利用一些剩骨頭、米粉碎等食材熬出來的。因為味道鮮美,被乾隆稱為龍鬚珍珠粥。在泉州,面線糊能從晚上6點吃到早上6點。
  • 泉州百年老字號打包送上,手慢無~
    那些藏在街頭的百年美食老字號每一家都帶著幾代泉州人的記憶一起來回味這些百年老店品味讓泉州人念念不忘的經典美味1884年,郭記的創始人郭蚵就在順治橋南開店賣貢糖。當時只賣花生貢糖、香酥貢糖、花生卷。純手工製作的花生卷,酥又入口即化;花生貢糖,脆卻不粘牙。承載了泉州人兒時關於甜蜜的所有回憶
  • 泉州的這些老店們,請再堅持一會!
    很難說我們什麼時候能重新再見但我希望你們能挺過去泉州的老店啊我們不能沒有你們在泉州的街頭巷尾藏著不少好吃的滷味,燕啊滷料就是其中一家。每天中午12點10分左右,就會緩緩地推著車子出現,賣一種叫「鍋盔」的餅。收攤時間不確定,賣完就收攤。從安徽遠到而來的他們,十多年,一直都只有他們倆顧著這個攤子。每天把事先發好的麵團賣完,這一天的辛勞也就結束了。 小攤上只賣兩種口味的餅,圓的是甜口,扁長的是鹹口,都是5塊錢一個,就是從安徽來的手藝。婆婆雖手腳慢些,一次做兩個不成問題的。
  • 一鍋「吃遍一頭牛」的泉州養氣牛肉鍋,杭州可能僅此一家
    幾個月不見,王哥瘦了十幾斤從背後看,腰身都出來了一看就是為新店奔走累的……這個牛肉鍋,簡直是「一鍋吃遍一頭牛」湯底是每天早上熬四個小時的牛骨牛肉湯為啥我敢說,泉州牛肉鍋的僅此一家?用了很多姜、帶點咖喱味的泉州小吃和師父師母那正宗的胡建口音經常讓飄在杭州的泉州人乃至福建人吃得眼淚汪汪目前呢,師父那邊還是以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