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與鄉愁
就像很多經典橋段一樣,Hard Rock創始人一開始可能並沒有想太多,估計更沒想到會達到今天的規模,被全世界眾多音樂愛好者朝聖般地追隨。
1971年6月14日這一天,兩個居住在倫敦的紐約客因為想念美國美食,在倫敦海德公園開了一家Hard Rock餐廳,由己及人,希望在倫敦的美國人也能吃到正宗的家鄉味道。
出發心很純真,但結果卻讓人嚇一跳,因為他們一不小心火了,成為了全球知名公司。
看似無心插柳,卻最終成了茂密的森林。
當時的兩位紐約客——留著蓬鬆長發、哼著搖滾的年輕人Isaac Tigrett和Peter Morton,應該是因為對Hard Rock這種音樂形式的熱愛,將之作為了餐廳名字,分享故鄉美食,同時分享音樂。
唱《Tears in heaven》的男人
Hard Rock,硬搖滾,是在1960年代由布魯斯發展起來的一種搖滾樂風格。主要樂器為古他。
後來,埃裡克·克萊普頓成為了Hard Rock硬石餐廳老主顧。
埃裡克是英國的吉它大神,他的名字被樂迷們與「吉他上帝」聯繫在一起,是有史以來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吉他手之一,曾多次獲得過葛萊美獎。
有一天,埃裡克走進Hard Rock硬石餐廳,帶了一把吉他送給餐廳,並要求掛在牆上。
一周後,另一位有名的吉他手皮特湯森德給餐廳寄去一把吉他,並附有一張便條:「我的吉他不比他的差!」
皮特湯森德是The Who樂隊的核心人物、吉他手兼作詞作曲。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樂壇群雄並起,甲殼蟲樂隊作為搖滾樂的發端,與滾石樂隊都是當時的頂尖樂隊,其中最有個性的便是反叛、演奏硬搖滾贏得觀眾的The Who樂隊。
由這樣一段故事開始,Hard Rock收集的包括吉他、演出服等在內的音樂珍藏品越來越多,它們來自近幾十年來的音樂巨匠與當紅流行偶像們,包括麥可·傑克遜、貓王、披頭四、蕾哈娜等,被陳列在全球各地的Hard Rock酒店、餐廳、現場演出地。
全世界的Hard Rock酒店
Hard Rock,正因為它的名字一樣,成為了一個音樂的展覽館或者說博物館。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尼採也說過「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這樣的言論。
在音樂的世界裡,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喜歡古典音樂,有些時候可能需要來些Hard Rock。
把音樂融進建築、美食、居所等不同空間與事物中,就成為了我們推薦的Hard Rock酒店。
在全球的Hard Rock空間中,大門口必有的裝飾是吉他。
除此之外,他們也會注重與當地文化結合,推出個性化的設計。在全球不同的Hard Rock,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難怪會有人像集郵一樣追隨Hard Rock在全球的腳步。
大陸首家Hard Rock酒店
2017年9月,大陸首家Hard Rock酒店在深圳觀瀾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開業,這家Hard Rock與眾不同,它地處優質的高夫爾球場,距離市中心35分鐘車程,距離深圳機場45分鐘車程。既有交通便利,還與自然、養生地為鄰。
一則度假、一則好物;
一則家居、一則人物;
希望我們的每一則,
能和你的一則熱愛、一則理想連接,
與美好事物一起,
營造嚮往的生活;
到時的一則,
也許,不只是生活的一則了吧。
作者/一則圖/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聯繫後臺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