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內的古城,大家的思緒之中最先想到的是哪兒呢?在小編印象之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山西的平遙古城,的確山西的平遙在國內十分的有名,上千年不朽的歷史,成群的古建築,精美的府衙城樓,一幢幢一棟棟都在向世人訴說著古鎮的歷史,有著特別的價值,也不愧被世人所熟記。
世人皆知北有平遙,卻不知在我國的西南地區也有一座古城,它不知雲南的大理,也是不是麗江,而是位於貴州的一座古城,其歷史底蘊比國內的任何一座古城都是毫不遜色的,但可惜的是這裡的名氣並不是那麼的大,人氣更是少的可憐,可惜了千年歷史,如今卻淪為一座「空城」;
貴州近年位於我國西南地區,這裡山非常之多,常常被人們稱之為是山的海洋;貴州境內有許多少數民族的聚集之地,獨特的地理以及民族文化,造就了當地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近年來貴州的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是如日中天,除了許多自然景觀之外,還有許多的人文景點,一起來看一看貴州素有黔西「小平遙」之稱的這座古城吧!
在貴州黔西縣境內有一座名為水西的古城,水西古城的名字來源於元朝時期蒙古語中「亦溪不薛」的漢語音譯,其指的就是烏江上遊處鴨鴨池河往西的地方,古時的這裡曾是夜郎國的領土,也就是古時的水西政權,是古時彝部傳襲了近1300餘年的地方政權,從三國時期劉後主劉禪封彝族首領為羅甸王建立的羅氏鬼國,一直到了清朝初期改天東流後才將這裡設為黔西府,古時的水西城就是貴州的黔西所在地,也是黔西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往日的輝煌不復存在,古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的隱於塵世之間,直到2012年古城重新被人們發現,並在從前的基礎之上以「重溯水西歷史,續寫水西文化」理念進行了擬建;整個景區佔地面積約為150公頃,投資近32.5億,分為5期建成;其投資成本之大,將景區建成一座集民族、文化、風俗、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景區;雖進行了擬建,但景區之內依舊有著濃鬱的黔西特色文化與民俗風情。
據悉這個古城擬建於2012年,佔地面積近2250畝,總投資約32.5億元,這投資是非常高的,而整個景區建設也算是十分不錯的。整個古城的建築做到古代水西古建風格、以彝族建築為主的民族建築風格、黔西北民居建築風格三種風格相結合。
整個景區依山傍水,城隨水轉、水繞城流,將當地的人文,建築與自然巧妙地結合起來;古城之內的建築分為古建築風格,彝族民俗建築風格,黔西居民建築風格三種,這三種建築風格相互糅合,有著極大的觀賞價值與建築藝術價值。
之所以稱之為是黔西「小平遙」也是因為古鎮之內的建築,這裡有古城門樓,還有四娃神鼓,古牌坊,古寨門,古街道等等,這些建築都是古代水鄉文化的集中體現,古街道的兩旁遍布著木結構的旅遊小品房,可謂是「十步一故事,百步一歷史」,頗有幾分平遙古城的韻味。
可惜的是如此大費周折興建的古城,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古鎮的人氣以及名氣都不是特別的大,雖有著深厚的歷史卻淪為「空城」實在是可惜;古城免門票對外開放,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看哦!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貴州又一古城走紅,人稱黔西「小平遙」,歷史深厚卻淪為「空城」的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