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安置房正式啟動回遷。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張磊攝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 9月15日,這一天對於13個村、7005戶、2萬餘名大興回遷村民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3年前,他們闊別故土,讓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今天,伴隨著回遷工作的開始,他們陸續喜遷新居,開啟全新生活。歷時3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回遷安置房項目完工,大興區充分兌現了當初對回遷村民的承諾,按時保質高效地完成了回遷安置工作。
現場,剛拿到鑰匙的南黑垡村回遷村民張崇朝指著新家回遷小區空港新苑說,「你看我們這安置房多敞亮,小區環境也好,親戚朋友們都羨慕得很。等裝修完晾幾個月,就可以入住了。」看著一排排整齊美觀的現代化樓房,乾淨整潔的小區環境,道路旁青蔥的綠化,不少回遷村民對即將開啟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期盼。
精心設計 兌現百姓回遷承諾
從身份核實、安檢、信息採集、籤約結算、再到驗房,為保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安置房回遷村民順利回遷,大興區提前部署、統籌安排,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榆垡鎮政府、禮賢鎮政府、物業公司及承建單位共同組織了多次安置房回遷演練。
本次回遷工作採用的「一站式服務島」辦理的模式,是大興區自主創新的服務模式。「一站式服務島」一改傳統模式的一個環節一轉臺的辦理模式,由物業服務、業務辦理、銀行服務、房屋建設四方工作人員共同組成一個服務島,簡化群眾辦事流程,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回遷村民就可以將物業協議、房屋建設資金等所有問題一一捋順,順利快捷的辦理全部手續。
本次體驗活動中,設立信息採集環節,辦理收房的居民和家人可進行人臉圖像信息採集錄入工作,今後回遷村民家的單元門可以「認人」了,免去了忘帶門禁卡進不去小區的尷尬。安置房單元門口安裝彩色可視對講系統,安置房室內分機採用7寸液晶屏,單元門口機採用彩色不鏽鋼外殼。可視對講系統單元門口機具有刷卡及密碼開門功能、人臉識別開鎖功能,具備與物業中心值班人員直接通話功能。室內分機具有一鍵呼叫物業中心,能夠與物業值班人員直接對話,具有觀看單元門口圖像、自動記錄來訪人員影像功能,具備信息發布功能,可以直接接收、查看物業公司發布的信息及通知。
房屋交付完成後,大興區將委託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對小區進行後續管理。物業管理公司將開展智能化管理,通過掌上APP管家,為回遷村民提供在線報修、在線投訴管理、房屋中介、搬家公司等配套服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回遷村民後續房子裝修不用發愁,回遷房建材展廳將展出各種價位、品牌的裝修材料,多種品牌提供回遷村民選擇。此外,還將組織有資質的專業裝修公司,將不同戶型的房子裝修成高中低價位的樣板間,為回遷村民的裝修提供優質服務。目前,位於回遷項目禮賢組團公共停車場東南側,已建設一個佔地約1800㎡的裝修展廳。展廳內設有裝修籤約區、展品展示區等多功能區域可供百姓多重選擇。目前裝修服務中心的布置已基本完成。
為方便回遷村民後續房屋管理,物業管理公司對居民閒置房屋進行統一出租管理,統一裝修,統一出租,更好的管理小區,保障回遷村民收益。使回遷村民回遷有歸屬,生活有保障。
回遷村民們喜上眉梢。大興區委宣傳部供圖 張磊攝
幸福回遷 回家全程暖意融融
步入回遷小區,迎面而來的是一股由衷的親切喜悅感。回遷現場懸掛著小燈籠,樓宇間的樹木上也以喜慶的小燈籠點綴,每個單元門還寫有「歡迎回家」的歡迎語,耳邊環繞著的是熟悉的薩克斯風《回家》。精心的布置,溫馨的場景,榆垡鎮精心為回遷村民回家營造濃濃暖意。
在當天的回遷現場,電視上滾動播放著榆垡鎮專門製作的短片,搬遷前的原始村落、村民的音容笑貌、村民全家福、村民們與老房子的合影、村中老街道、村中古樹……榆垡鎮把搬遷前11個村的院落、村民照片以村為單位剪輯成11部短片,每個回遷村都有自己專屬的短片。短片在回遷等候區現場循環播放,並將根據當天辦理村的不同進行更換,讓村民們在等候選房的同時一同回憶起曾經的生活。同時,榆垡鎮以各搬遷村的照片為底圖印製了11個村的鄉愁明信片,發放給前來收房的回遷村民,讓回遷村民等候新居的同時,感受那一抹濃濃的鄉愁。
回遷村民上樓以後,被安置到了新建成的城市居民小區之中。轉變生活方式、提升居住品位,是促進回遷村民市民化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要求。對此,大興區將加強對回遷村民養成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宣傳引導,組織動員他們參與小區公共管理,引導他們增強文明意識、公益意識和物業意識,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增強對小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希望日子越來越紅火!」榆垡鎮在回遷現場設立一棵許願樹,可以讓回遷村民將自己收房的喜悅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記錄下來,掛在許願樹上寄託願望。微信照片印表機打出大家拍下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兒童休閒區邀請小丑藝人現場與孩子們進行互動,發放印有「創文明城區、建和諧家園」的暖房禮物。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