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ChinaZ.com) 6月28日 消息:90 後設計師轉行賣豬肉?最近,杭州菜場的一家豬肉鋪,因為這位新老闆一下子火了。
老闆小樓是個 90 後,杭州人,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大公司做設計師。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樓發現二維碼背後蘊藏著大商機,開始對父親的豬肉鋪進行「數位化改造」。
上個月,小樓乾脆繼承了這家肉鋪,改行賣起了豬肉。消費券、會員卡、花唄分期一通操作下來,月收入猛增 5 成,達到 2 萬元。而此前央視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超半數 90 後月收入不到 8000 元。有同齡網友表示:原來賣豬肉可以這麼「時髦」,我現在回家做「店二代」還來得及麼?
(圖說:小樓接受採訪)
記者在各大論壇看到,近三個月來,各行各業不少 90 後選擇繼承家裡的小店,成為「店二代」。數字時代的小店經營,為網絡原住民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正在成為90後就業新風口。
(圖說:豆瓣論壇上,留學生討論回家當「店二代」)
數位技術正在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小店正是前哨。數據顯示,同時使用 5 項以上數字運營工具的「支付寶數字小店」,月均交易筆數是平均值的 4 倍,流水明顯跑贏大盤。全國已有 1200 萬小店因數字轉型帶來了收入V字反彈。
去年9月,豬肉價格居高不下,租住在蕭山菜場周圍的「小年輕」都不買肉,改吃海鮮了,樓家肉鋪生意也跟著下滑。小樓突發奇想,在爸爸的手機上開通了「花唄」分期賣肉,一周內生意回彈了三成。
(圖說:去年 9 月,小樓用花唄分期幫老爸賣豬肉)
從那以後,她經常幫爸爸申請會員卡、優惠券等數字經營工具,看著流水回升,「挺有成就感」。老爸看女兒「腦子靈光」,又嫌她做設計師老熬夜還掙得少,幾次三番勸她回家幫忙,無奈女兒「老底子(以前)看不上這個豬肉攤。「
今年小樓收入縮水,乾脆回家繼承了肉鋪。對她來說,比起給「甲方爸爸」改五彩斑斕的黑,爆改老爸的豬肉鋪更有吸引力。「有人說我賣豬肉,大學白讀了。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豬肉也可以玩得很溜!」小樓說。
記者觀察,小店數位化目前已成大趨勢,同時催生了巨大的數字經營就業機會,進入90後的擇業視野。數據顯示,在支付寶上做生意的 90 後攤主、店主佔比已近1/4,且呈上升趨勢。
樓家肉鋪的攤位前拉著一條橫幅,「未來蕭山最牛豬肉鋪」。小樓告訴記者,自己是這裡第一家支付寶數字小店,很多攤位都來取經。最近,她還和旁邊的菜攤一起報名了消費券活動,準備聯合經營,捆綁滿減,並開拓了「菜肉搭售」的淨菜配送模式,「幫菜攤也帶帶生意」。
有評論稱,支付寶數字小店孕育了一波真正意義上的「店二代」:除了店老闆,還包括數字經營規劃師、服務商等衍生職業從業者。他們更善於使用數字工具開拓商機,讓小店經營更加專業和職業化,營收更穩、擴張也更快。而這又進一步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