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博物館的館藏大器,紫檀七重簷寶塔

2020-12-17 騰訊網

觀復博物館是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該館設有:瓷器館、家具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和多功能廳,家具館中的一對紫檀七重簷寶塔,則是馬先生的摯愛,也是家具館中的鎮館之寶。

因孝制器

古人制器,不僅僅為實用和藝術審美,也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甚至寄託著美好的願望。如寶座,象徵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此外,也有些家具則不是為了日常使用,而是「專制」,如佛龕,用於禮佛。

此對「紫檀七重簷寶塔」,則是當年乾隆皇帝為其生母皇太后鈕鈷祿氏80大壽準備的壽禮。因皇太后篤信藏傳佛教,佛經中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梵語,意為「塔」,七級浮屠就七重簷寶塔。藉此祝皇太后80歲生日自然恰當不過。

此塔原置清宮何處,尚無從查考,但有一點可以證明,乾隆之母一生篤信佛教,乾隆本人又是孝子,為母常做佛事,為母造塔足見乾隆皇帝對其母親的敬孝之情。

因精而貴

此對紫檀七重簷寶塔,八面玲瓏,共設四十八位佛龕,原置佛像四十八尊。此塔工藝之精絕,令人嘆為觀止,尤其塔簷呈弧型下滑上翹,沒有極高手藝實難完成。而燦爛的銅鎏金裝飾,更顯富貴華麗,皇家氣派十足。

此塔為皇室珍寶,卻在19世紀被八國聯軍劫走,輾轉流落英國,漂泊百年以上。2003年10月26日的蘇富比香港30周年拍賣會上,這件拍品被馬未都一眼相中,並以350萬元拍下,所幸當時英國人不知此塔的意義,出售之時,除馬先生外,甚少人注意此塔,馬先生得以重金購回,也是我們後輩之福。不過因為寶塔體積太大,運回國內時不得不拆成四段。現在,馬未都將這對佛塔連同其他皇室家具陳列在一起,組成「乾隆時期的宮廷家具」,儼然成了「觀復」的鎮館之寶。

相關焦點

  • 觀復博物館館藏精品,值得一看!
    觀復取自老子《道德經》之《歸根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觀復博物館展出的千餘件傳世文物,向每一位參觀者傳遞著中國古典文化的魅力。01/紫檀描金七重簷寶塔圖丨紫檀描金七重簷寶塔 清乾隆觀復博物館藏「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這是中國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 「浮屠」就是梵語的「塔」。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話說這大瓶當年買的價格真的不貴,如此大器的御窯,百年未必得見啊!還是馬爺魄力大,眼光好!元青花 魚藻紋梅瓶 觀復博物館藏談青花肯定首談元青花。元青花在任何一家博物館都是重點藏品,甚至是鎮館之寶的存在。清乾隆 紫檀描金七重簷寶塔 觀復博物館藏這對紫檀佛塔為乾隆皇帝為崇慶皇太后祝壽所做,等級甚高,無可匹敵。全體為紫檀,外部鎏金,工藝和水準非大內造辦處不可為也。名副其實的國寶級文物。原被掠去英國,2003年,馬未都重金請回。國寶回國,功德無量。
  • 花生姐姐帶你逛博物館之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由馬未都爺爺創辦。走進博物館的院子,我們就能看到左側的牆上印著繁體版《道德經》中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這便是觀復博物館名字的由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都在同時生長,我看著它們輪迴。觀是「觀看」的意思,復就是「重複」;一個東西當你反覆看,就有喜愛、研究的意思。
  • 走進貓主人的文玩樂園——觀復博物館
    今年好多人要在北京過年,不知道去哪的話可以來「觀復博物館」看看。
  • 觀復博物館館藏瓷器
    導讀:之前很多文章都做過馬未都老師,但馬未都老師合夥開辦的觀復博物館也值得推薦,作為一家民辦博物館形成目前比較大的規模,實屬不易!有掌聲,有爭議,但不可否認,觀復博物館中的瓷器整體還算不錯的!接下來從觀復博物館中採集的一些藏品供大家欣賞與點評!
  • 馬未都:我最珍貴的4件紫檀「至寶」,故宮專家看了都得眼紅!
    馬未都是個收藏家,他師從王世襄先生,得到真傳後在古董市場上「叱詫風雲」,曾撿漏了不少珍寶,後來東西越來越多,馬未都就起了開私人博物館的念頭,那個時候國內的私人博物館還是空白,於是在馬未都東奔西跑之下,這座全國首個私人博物館終於落地,開館之時海內外報紙都廣泛報導了這件事,馬未都一時間風頭無兩。
  • 上海觀復博物館上新啦!看古代吉祥寓意器物玩轉「諧音梗」
    時和歲豐慶太平——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現場上海觀復博物館上新啦!9月19日起,時和歲豐慶太平——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將面向公眾開放,讓觀眾感受中國古代器物中的吉祥紋飾文化,並以此美好寓意特展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遊記:觀復博物館
    地點: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近電影博物館(約)。博物館門口有停車場。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創辦的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現在設立有陶瓷管、家居館、門窗館、油畫館等多個展廳,杭州和廈門還設有分館。如果說那些大博物館是大家閨秀,沉穩高端,那觀復博物館更像是博物館裡的小家碧玉,活潑精緻,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不知道是不是馬爺上了曉說的緣故,遊客比我想像中多一些,門票好像也比以前貴了,75元/人。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灣行巡禮
    這一天,臺北101大樓迎來了自建成以來大陸首個赴臺文化交流項目:「紫檀的奧秘——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臺北展覽的隆重開幕。101件價值超過新臺幣十億元的紫檀藝術珍品,讓臺灣民眾有機會近距離領略巔峰工藝之精和傳統文化之美。
  • 馬未都來滬直播「雲逛展」 上海觀復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開幕
    觀復博物館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觀復博物館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19日隆重開幕。為此,馬未都專程來滬直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他說,「講好中國故事不能憑空講,最好的就是拿出證據,而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據,拿出文物就可以證明那個年代做那個事所達到的高度」。本次特展選取的珍貴文物均為觀復博物館所藏。
  • 上海觀復博物館上新
    上海觀復博物館上新】上海觀復博物館年度新展「時和歲豐慶太平—館藏吉祥寓意器物特展」於9月19日隆重開幕。展覽將以獨具特色的形式在金秋為觀眾送上一份文化大餐。新展展期一年,自2020年9月19日—2021年9月12日。通過本次展覽讓大家感受中國古代精美器物中有著特殊寓意的各種吉祥紋飾文化,體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與文明。同時,值此美好寓意特展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觀復博物館5.18 「開館」直播啦!掌門人馬未都將出鏡助陣
    觀復博物館5.18 「開館」直播啦!值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京東攜手故宮、觀復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30餘家國內外博物館將集體亮相京東直播,共同打造在線逛博物館的「雲參觀」模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了解古今中外文化趣事,「剁手」各種文創好物。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許多人知道他熟悉他,可能是因為他的一檔收藏類節目:《收藏馬未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馬未都那些珍貴的藏品,而是他的觀復博物館裡的,那些貓兒!馬未都和「黑包包」觀復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五環外,這是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觀復博物館的「黃金時代」
    在此情況下,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營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與觀復寶庫聯手在上海推出《「秘&密,珍&稀」——觀復博物館 黃金寶藏》頂級VIP預約制金器特展,無疑有著別樣的意味,想必會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這個金光閃閃的特展於11月7日在外灘中山東二路22號一幢紅磚老洋房裡開幕。
  • 大器「玩」成—中國美術館藏民間玩具精品展
    為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和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由中國美術館特別策劃的「大器『玩』成——中國美術館藏民間玩具精品展」將於2012年5月30日 至9月3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約370組800多件民間玩具精品作為隆重的節日獻禮亮相五層的全部展廳。
  • 觀復博物館關於閉館的公告
    ●觀復博物館關於閉館的公告 根據北京疫情防控要求,為保證觀眾能有更加安全和良好的參觀環境,觀復博物館(北京館)決定自2020年6月28日起暫時閉館,館內進行設施升級改造。開館日期另行通知。此次改造僅限北京館。上海觀復博物館正常開放。
  •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在觀復博物館中有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就是這個「天下第一床」。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分享道,他在觀復博物館中有一張晚明時期的黃花梨百寶嵌羅漢床,號稱「天下第一床」,是目前能見到的最大的一隻黃花梨百寶嵌大床。這個羅漢床是迄今為止能知道的最大、用料最壯碩的百寶嵌羅漢床。這個羅漢床的後背板的寬度就達50公分一塊整板。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黃花梨在古代時就非常名貴!
  • 座落雲端的城市傳奇 上海觀復博物館
    歷經四年1460天的規劃、設計、建造、籌備,終於在10月28日迎來了上海觀復博物館的落成,並恰逢觀復博物館成立二十周年。  造像館  寶庫攜手觀復博物館入駐中華第一高樓  觀復博物館入駐上海中心  博物館走廊  青花水磨石地板  琺瑯廳  未來將有更多精彩  上海觀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後,來到上海中心37層的文化愛好者,除了參觀博物館外,還可欣賞到寶庫藝術中心的展覽。
  •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布展通知!
    2020年9月8日(周二)、9日(周三)兩天,觀復博物館(北京)工藝展廳將關閉,更換新展。 漢代 雞骨白玉螭龍臥蠶紋環 觀復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