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近電影博物館(約)。
博物館門口有停車場。
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創辦的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現在設立有陶瓷管、家居館、門窗館、油畫館等多個展廳,杭州和廈門還設有分館。
雖然不像國博或者各地省博那樣有數量眾多的國寶級文物,也沒什麼鎮館之寶,但展品安排的和諧生動,還是挺好逛的。
如果說那些大博物館是大家閨秀,沉穩高端,那觀復博物館更像是博物館裡的小家碧玉,活潑精緻,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
不知道是不是馬爺上了曉說的緣故,遊客比我想像中多一些,門票好像也比以前貴了,75元/人。
博物館愛好者多先生喊著要去了兩年,今年還專門買了錦繡江山旅遊套票,還是趕在年底前才終於打了卡。
小院裡牆上有館名的由來——《道德經》第十六章的內容,「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大意是說世間萬物生死輪迴,我就在這裡反覆的看著。
先參觀的是二樓的門窗館,展廳設計得很好,那些明清時代的門窗就鑲嵌在牆裡,少了作為展品的距離感,多了一些現代與古代的融合。
細看這件木門上的雕刻,竟然那麼多層次,太精緻了!
細看這屏風上的大理石,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真神奇,尤其左一這輪紅日太不可思議了。
看見這木窗、花幾和瓷瓶的搭配,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國風裝飾的美
屏風的背面是鏡子,自拍一張。
(博物館內部不能用相機拍照,可以用手機拍)
多先生最喜歡的黃花梨面的紫檀桌子,對著研究了半天
油畫館主要是中國當代油畫,有陳逸飛等人的(暴露了我只知道陳逸飛的名字)。
雖然不懂畫,也仔細看了一圈。
放幾張喜歡的。
沒別的,就是覺得姑娘美,我就是這麼膚淺
絲綢睡衣的質感表現的特別好,拍出來有些不太對了
喜歡小孩子的眼神和凍得通紅的小臉蛋,我看著都覺得冷
參觀完二樓去了一樓。
家居館沒有把一件件家具放在玻璃展櫃裡,而是像樣板間一樣展覽,體驗非常好。
小屏風上的石虎,有點兒厲害
果不其然就是乾隆時期的瓶子,這上面的鹿跟乾隆帝為母親祝壽所畫的《多祿圖》裡的鹿完全一樣的風格啊
這把交椅是在馬扎基礎上改制的,竟然可以摺疊,微信講解上說是打獵時用的,所以又叫「獵椅」。
常說的「坐第一把交椅」原來就是這個東西。
很喜歡古代柜子上的鎖,真講究
這個多寶格柜子太乾隆了有木有,繁複的雕刻,背板上都有畫,所有的合頁上還塗滿琺瑯彩
像不像粘了一個一個冰箱貼
這對佛塔是當年乾隆帝為母親祝壽時特製的壽禮,後來不幸流失海外,2003年通過拍賣得以回國。
不過佛塔周身小格子裡的佛像都已經不是原來的了。
接著去參觀瓷器館,展出的是宋代至清代之間五大官窯和一些民窯的瓷器。
這是鈞瓷是多先生最喜歡的一件瓷瓶,主要是覺得這個值錢
左邊蝴蝶結瓷瓶沒記錯的話是嘉慶時期的,這種給瓶子寄個蝴蝶結的款式用「包袱」諧音「包福」,寓意幸福吉祥,據說是康熙時期開創的,這個瓶子在網上很火啊,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這件,還是有同款。
中間和右邊的瓶子都是乾隆時期的,雖然我也是「群嘲」他的眾多網友中的一員,但看了這兩件瓶子,突然覺得他的有些想法還挺獨特和前衛的。
這個鏤空的小碗是做什麼用的呢,有點兒精緻。
還有一小部分玉器的展品。
第一次見到玉梳
這個金蠶下面擺了一籃蠶蛹,有趣,好評!
從展館出來之後,又在小院裡玩了半天。
觀復博物館收留了很多流浪貓,每隻貓都有名字和title,還專門設有觀復貓辦公室和小別墅,在觀復貓的公眾號上可以看24小時直播,我還看過兩次,也是有點兒無聊最好玩的是有的網紅喵還有唯粉,哈哈。
來擼個石貓
貓別墅四周是玻璃窗,可以圍觀喵星人吃喝玩鬧
貓別墅的門平常是鎖著的,工作人員可以進出,其他時候喵星人都從下面的小洞進出
家裡沒貓沒辦法緩解「中年危機」,只能多趴這兒看會兒了
走之前,還要給幾隻在外曬太陽的主子拍個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