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經典的五首詞,每一首都名傳千古,你都會背嗎?

2020-12-17 hey萌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同時更令他名垂青史的,則是他所寫的豪放詞。靖康之難後,中原大部分被金人所佔領。辛棄疾的祖父為族人所累,未能隨宋室南下,出仕於金。辛棄疾因為父親早亡,幼年就隨祖父辛贊讀書。但辛贊」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時不刻不忘祖國,每逢閒暇之餘,就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便使辛棄疾以後產生了濃烈的愛國思想。

後來,南宋被金國入侵,這期間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抗金起義。辛棄疾也在濟南地區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準備抗金。南宋朝廷對辛棄疾的義軍讚賞有加,授予辛棄疾承務郎。但是不幸的時,當辛棄疾南下時,義軍中的叛徒勾結金國,義軍被迫解散。辛棄疾得知後火冒三丈,帶領幾十名騎兵,長驅數百裡,直闖叛徒老窩,將其生擒。當時的辛棄疾年僅二十三歲,從此名聲大震。「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辛棄疾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讚譽,南宋朝廷也對他進行了提拔。

南歸之後,辛棄疾的報國熱情更是高漲,不顧自己位卑言輕,多次向皇帝進獻抗金謀略,卻始終沒有得到回覆。其間不乏獨到的真知灼見,比如指出南宋在軍事上應該有意識地分割強大的敵人,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方能擊敗強勁的對手。並且在《十論》之中,同樣顯示出了辛棄疾卓越的軍事戰略思想和治國安民的非凡才能。但可惜的是,當權者軟弱無能,不能善於聽取意見,最終只能使辛棄疾的努力付諸東流。後人評價:

如今墳冢青草深,千年抱負無人問。一朝功業昨天事,只是天子不識君。

文化上,在兩宋詞史中,辛棄疾作品數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就詞的內容,境界,表現方法,創作性和開拓性而言,辛詞都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借劉克莊的話講就是:

橫掃六合,掃空千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閒話少說,今天我們就推出辛詞中最經典的五首詞,不知你可會背呢?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後,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江山千古,欲覓當年英雄而不得,起調不凡。開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見而聯想到兩位著名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對他們的英雄業績表示嚮往。接下來諷刺當朝用事者韓侂胄,又像劉義隆一樣草率,欲揮師北伐,令人憂慮。老之將至而朝廷不會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嘆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寫北方已非宋朝國土的感慨,最為沉痛。詞的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割據東南,擊退曹軍;劉裕金戈鐵馬,戰功赫赫,收復失地。不僅表達了 對歷史人物的讚揚,也表達了對主戰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草率北伐,招致大敗的歷史事實,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從事,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復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願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開始到上饒居住,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裡,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辛棄疾寄好友陳亮(陳同甫)的一首詞,詞中回顧了他當年在山東和耿京一起領導義軍抗擊金兵的情形,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和英勇戰鬥的場面,也表現了作者不能實現收復中原的理想的悲憤心情。上片寫軍容的威武雄壯。開頭兩句寫他喝酒之後,興致勃勃,撥亮燈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寶劍,仔細地撫視著。當他睡覺一夢醒來的時候,還聽到四面八方的軍營裡,接連響起號角聲。下片前兩句寫義軍在作戰時,奔馳向前,英勇殺敵;弓弦發出霹靂般的響聲。這首詞氣勢磅礴,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壯志豪情,能夠代表作者的豪放風格。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該詞是辛詞名作之一,它不僅對辛棄疾生活著的那個時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較真實的現實內容,而且,作者運用圓熟精到的藝術手法把內容完美地表達出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量,使人們百讀不厭。全詞通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她千百度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相關焦點

  • 辛棄疾經典的六首詞,出神入化,堪稱千古佳作,每句都是千古絕唱
    辛棄疾,他是一個蓋世英雄,自始至終將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一生的追求,從沒動搖,就算在臨死之時都高喊:殺賊!殺賊!;他是文學大家,詞中之龍,寫成了一首首千古傳誦的佳作,令人讚不絕口。假如要用兩個字來形容辛棄疾的一生,「偉大」二字恰到好處。《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蘇軾最經典的五首詞,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
    那麼,下面這五首蘇軾的經典詞作,你最喜歡哪一首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在密州時所作。當時蘇軾和其弟弟蘇轍,已經是七年沒有見面,面對當年的中秋明月,詞人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以此來表達對弟弟蘇轍的無限懷念,並且勾勒出了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自幼家道中落,憑藉自己苦讀方才有所成就,尤其是於書法一道更是自成一家,名傳千古!正是認識到刻苦讀書的道理,顏真卿才會作此《勸學》詩以勸勉子弟後人勤學苦讀!一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通俗易懂富含哲理,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 辛棄疾的這首詞上闕平淡無奇,卻名傳千古
    南宋詞人辛棄疾,與蘇軾齊名,合稱為「蘇辛」,共同撐起宋詞裡的豪放派。辛棄疾的一生是傳奇的,首先是他的出生不一般,他生長在被金人佔領的淪陷區,從小就感受到「國破山河在」;青年時期,曾經單騎闖入金營,擒殺叛徒張安國,隨後回歸南宋。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隱娘要推薦16首詩詞,每一首都有兩個千古名句,讓人拍案叫絕,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 25首經典懷古詩詞,盪氣迴腸,穿透古今,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今天,隱娘整理了25首經典的懷古詩,每一首都是佳作,絕對值得你背下來。《越中覽古》唐·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精選五七言律耐吟集》:舉頭千古,獨往獨來,此為佳作,一清如水,無跡可尋。《西塞山懷古》唐·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 辛棄疾最美的一首詞,開篇兩句便美到令人心醉,幾乎人人都會背!
    如果要選出辛棄疾最美的一首詞,我會毫不猶豫選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既因為它開篇兩句便美到令人心醉,又因為現在正好是炎熱的夏天,詞中的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等,正好可以帶給我一絲絲涼意。並且,這首詞在學生時代就學過,可以說是幾乎人人都會背。
  • 李煜的這首詞不輸《虞美人》和《相見歡》,最後一句更是千古經典
    提到古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的詞作,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都無不體現出豪放派詞作的雄壯氣勢;當然,人們也會想到婉約詞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柳永,無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是「
  • 「詞中之龍」辛棄疾最經典的10首詞,驚豔千年!你最喜歡哪一首?
    辛棄疾的《稼軒詞》收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乃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下面這10首是辛棄疾筆下最經典的詞,每一首都堪稱造極之作,你最喜歡哪一首呢?3、《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在寒冷荒寂的冬天,最令人快意的莫過於下一場大雪,給陰霾的天地添一場色彩,為枯寂的冬日帶來一些特別的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雪,是冬天獨有的景,才會催生冬天裡獨有的詩。歷代詩人但逢冬雪,都會藉此吟詠詩詞,傳下佳篇。
  • 蘇軾的這六首詞,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堪稱經典,值得你反覆品讀
    但是淡淡的傷感之中還夾雜著一絲樂觀,稱得上是經典。這首《江城子》是蘇軾懷念自己的亡妻王弗時所作。此時王弗已經離開他十年了。在這個月夜,蘇軾悵然若失,心中滿是懷念,卻無處傾訴。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不再年輕,兩鬢斑白。
  • 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久經不衰
    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五首,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 20首經典詩詞,都是在船上寫的,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有人說中國古詩三分之一是在月下寫的,三分之一在酒中寫的,還有三分之一在船上寫的。古人愛在船上寫詩,除了舟船上的風景很好,更重要的是,詩人在船上,更易引發情思,或是思念家鄉,或是感慨飄泊…… 今天推薦20首經典詩詞,這些詩詞都是在船上寫就的,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大家背下來。
  • 盤點張靚穎最好聽的五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你喜歡哪首?
    盤點張靚穎最好聽的五首歌曲:第一首《畫心》第一次看著部電影的時候,小編還小,只知道是個恐怖片,背景音樂很好聽。直到最近重新看了一遍,原來一個人愛一個人可以這卑微。原來這首歌唱的是劇中角色的靈魂!盤點張靚穎最好聽的五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經典,你喜歡哪首?
  • 20首經典詩詞,都是在船上寫的,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有人說中國古詩三分之一是在月下寫的,三分之一在酒中寫的,還有三分之一在船上寫的。古時,舟船是一種交通工具。古人愛在船上寫詩,除了舟船上的風景很好,更重要的是,詩人在船上,更易引發情思,或是思念家鄉,或是感慨飄泊……今天,隱娘要推薦20首經典詩詞,這些詩詞都是在船上寫就的,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值得大家背下來。
  • 十首經典七言絕句,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今天,為大家介紹十首經典的唐詩七絕,每一首都流傳千古,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悽婉深沉,語淺情深,像是走進了訣別人的內心,感染著分別的兩個人,遂成千古絕唱,一直為後世稱道不已。
  • 我們能想像到的夏夜的美好,都在辛棄疾這首詞裡了
    比起春、秋、冬三季,夏天似乎是一個最缺少詩意的季節——我們腦子裡儲存的古詩詞,其他三季可以拉出長長的一串清單,而關於夏天,卻是不多。是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冬天又有雪,夏天除了熱,還有什麼呢?而提到夏夜,自然不能忘記,在許多年前的某一個夜晚,一位詞人打江西上饒黃沙嶺而過,寫下一首詞,流傳千古,成為描寫夏夜的經典詞作。可以說,所有我們所能想像到的夏夜的柔情與美感,都在這首詞裡被寫完了。
  • 古詩詞中最有氣勢的六首詩詞,每一首都震爍古今!
    今天小編盤點的便是古詩詞中最有氣勢的十首詩詞,相信你和我一樣,每每讀起它們總能振奮人心。《大風歌》是漢高祖劉邦的一首經典詩作,且僅有三句構成,但這三句裡每一句都勾勒了一個浩大的場景及心境,是詩人高度凝鍊的結果。詩人非常高明的運用大風和狂卷的雲朵,來暗喻戰爭的驚心動魄。其中第一句的大風起兮雲飛揚,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
  • 辛棄疾有首詞,五句話抄了五個人,沒有一字是原創,卻成永恆經典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大意是:我山一程水一程,送了你好遠好遠。人生最悲傷的事情莫過於別離。又何必登山臨水在落日餘暉中嘆恨哀怨呢?故人已去,只有秋雁年年從天上飛過。這首詞只有區區五句,卻別有洞天,不容小覷,其文學性和思想性都堪稱古詩詞中的極品。
  • 辛棄疾在牆上寫了首詞,古代沒幾個名家識貨,卻被今人捧為了神作
    提起詞中之龍辛棄疾,大家會想到哪句詞?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式的絕美,還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式的悲壯?辛棄疾平生共有600多首詞作,經典確實是太多了。作為一個辛棄疾的鐵桿粉絲,筆者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都會想起陸遊當年評價他的一句話: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是的,明明是個文武雙全的將才,結果卻只能半輩子罷閒在家,以填詞為樂。他的苦,有過同樣經歷的陸放翁是明白的;他的痛,讀過他的詞作的我們,也應該懂得。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題寫在牆上的一首詞,名叫《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