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治水樣本廣州受洗 仍用前蘇聯管網模式

2021-01-10 騰訊網

中國新聞周刊2010018期封面:廣州「受洗」

廣州「受洗」

雨果是個下水道的觀察者,他說,下水道是個憤世嫉俗者,它控訴著世間的一切。

如今,南方暴雨成災,現代城市顯得尤其脆弱,我們通過來自廣州地下的控訴,看到了這個城市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城市的良心和智慧。與日新月異的地上世界相比,這個城市的地下世界更像一個積重難返的病人,而且被我們時常忽視。

政府9億元治理「水浸街」的效果,已被廣為質疑。百年一遇的雨災暴露了城市排水系統的常年積弱。

事實上,廣州城遭受的「洗禮」,已經不是哪一個城市的問題,它是中國城市集體面對的現代性難題,只是有些城市僥倖沒有碰上「歷史性的大雨」而已。中國近現代的城市進化史,大多一路表面光鮮地走來,而忽視真實的內在。地下憂患的背後,實際上是城市靈魂的缺失,是城市在追求的價值上發生了偏差。

和羅馬人的馬克西姆下水道相比,我們城市的智慧相形見絀。公元前7世紀,伊特拉斯坎人為羅馬人修建了馬克西姆下水道。這個被譽為羅馬「最引人矚目的成就」在2500年後的今天,仍在投入使用。

正應了龍應臺的話,驗證一個國家和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因為,「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去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看出真面目來」。

水浸廣州城

廣州城病了,一下雨就感冒。最近的數場暴雨,更讓這個城市的基礎建設岌岌可危。對於這座至今仍採用前蘇聯地下管網模式生活的城市,大雨讓市民們不得不關注這個城市始終隱秘的下半截

本刊記者/周華蕾 (發自廣州)

天陰陰沉沉,像一條厚厚的毯子捂在廣州城上空。

5月14日下午6點左右,數以萬計的市民宅在鋼筋混凝土的空間裡,空調加足馬力,喘著熱騰騰的粗氣。廣州市水務局的幹部們已經進入了備戰狀態,在全市昭著的「水浸黑點」布下專業搶險隊伍。路上,下班高峰期擁堵一團的羊城計程車司機們聽到了交通臺的廣播,「晚上7點11分,有暴雨黃色警報」。

一周前,5月7日,這座即將迎接亞運會的城市遭遇了一場「歷史罕見」的暴雨,元氣尚未恢復,如今噩夢又要來了。這是一周以來,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廣州「五十年一遇」的第二場暴雨。

浸水大廈

快7點的時候,雨水像麻繩,扯天扯地地直直掛落。20分鐘以後,漏鬥似的天河立交底層蓄滿的水深及腳踝。底層道路早已禁止車輛通行,頂上三層立交堵得紅彤彤一長串。披雨衣的市政工作人員在雲彩陰沉那會兒,就來到現場蹲點了。

這裡是廣州一個經久不衰的水浸黑點,沙河湧倒灌,排水的窨井成了出水口,噗噗往外冒著的水柱有碗口粗。

沒膝的積水裡,萬物順流而下,一個梳著馬尾辮的中學生拉著奶奶何老太,在渾水裡逆行,一腳一腳挪著碎步。

老人以前是北京良鄉的老教師,來廣州40年了,還是一口京片子。晚上她陪孫女學鋼琴,出門就變天了。

時間是晚上8點半,祖孫倆計劃中的路線是從天河立交的西北角前往東南角的金穗大廈,遙遙在望,相當於一個「鍋底」的直徑。這段平日裡10分鐘就能解決的路程,在暴雨天裡坎坷異常。

直至最近人們才意識到金穗大廈的名字彩頭不好,諧音即是「浸水大廈」。

金穗大廈是天河立交旁一棟33層的粉紅色建築,90年代落成,當時已是黃金地段,二手房房價過萬。5月7日的暴雨吞噬了廣州35個地下車庫,這裡不幸成為其中之一。

因為保安們潛水逃生的故事,金穗大廈成了本地媒體的聚焦點,《廣州日報》登了五次,還上了中央電視臺。

金穗大廈的後門幾米遠處便是沙河湧。這些年,廣州的水環境枯敗不堪,沙河湧早已成了人們嘴裡的「臭水溝」。2006年,廣州市長張廣寧要求治理河湧時說,「到2010年,廣州各區區長要能夠下河湧遊泳!」

如今言猶在耳,而在河湧裡遊泳,這樣的事情只活在老廣州們上個世紀的記憶裡了。

2008年,乘著亞運會的東風,廣州市治水的決心比任何時候都強大,「舉全市之力」,撥出400個億來治理廣州的河湧,相當於廣州前一年GDP的6.7%。

很快沙河湧迎來了改造,金穗大廈門前的河湧段修築了玻璃和不鏽鋼的憑欄,青天白日裡甚是賞心悅目。

但5月7日的大雨裡,這觀望臺就不受用了。

它先是不爭氣地在漫上來的河水裡沒了頂,待潮退後,稜角上還掛滿了花花綠綠的塑膠袋。河湧上遊40米寬的水面在金穗大廈後門口的一段猛地收緊,只餘十來米寬的出水口。地下世界錯綜複雜的管線在橋下探出頭來,暴露出隱匿的一面,那些粗的細的藍的白的管線,耷拉在河湧嚴重侷促的出水口,篩滿枯敗的樹葉塑膠袋和水草。不知從上遊哪個塘裡衝下來的大魚,絕望地在泥汙裡打滾。

物業經理吳國梁清晰地記得他在2008年8月19日上書天河區政府,要求解決此事。但終因管線牽涉的部門太多,區政府無力調解,最終草草收場。

沙河湧顯然無法承受濫觴於白雲山、沿途16公裡的雨水排放量。水一路漲上來,湍急如瀑布,朝後門地下車庫張開的大口裡猛灌。於金穗大廈,這是前所未有的。

金穗大廈物業的副經理陳建能擔心漏電甚至爆炸事件,叫上了工程部會遊泳的電工鄒穎傑,到負一層的發電房關閉電閘。下去那會兒是3點來鍾,水勢很急,但只齊小腿肚子。陳關上電房門,依次關閉電閘,停留了五六分鐘。待他們費勁地將電房門推搡開,看見過頭高的河水稠密地壓過來,有汽車漂浮起來,在水裡打轉。陳被猛衝開三四米遠,鄒則撞上了漂流車的把手,他死死地抓住了。

水越漲越高,把通往路面的門徹底淹住了。鄒穎傑心一陣狂跳,嗆了幾口水。陳建能是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老兵,1979年在越南,他開坦克車,子彈在頭頂呼嘯而過,也捱過來了。陳示意鄒潛水,於是兩人一個猛子扎進渾水裡。眼睛睜不開,全靠十多年來進進出出的方向感。他們估摸著在水裡拐了5道彎,踩著梯級重返人間。

當過兵的總經理吳國梁和王永昌差點哭出來。之前四個人下去救援,臉憋得青紫,兩手空空地回來。他們都以為他倆活不成了,成為這個暴雨之夜廣州市冰冷的死亡數字之一。

回到家鄒穎傑就大病一場,昏睡一整天,做了兩個噩夢,夢裡滿是水中深淵。

現在,何老太和孫女就在深淵中撐傘行走,雨時大時小。水慢慢到了膝蓋。這種莫可名狀的壓迫讓人很恐慌,你搞不清楚下一腳究竟會落到什麼地方,也許是平地,也許是施工時刨開的低洼,也許是被雨水託起的井蓋。去年6月,立交橋西北角,一個沙井被撬開排水,因為沒有警示,一個騎單車的人一頭栽倒在地。

暴雨帶來的災害是一視同仁的,行人涉水難行,回不了家。坐車的人因為交通擁堵,被水阻隔於路上。受暴雨影響,這一天廣州全市交通大癱瘓。交警方面表示,「5·14」暴雨對交通的負面影響全面超過「5·7」暴雨,市區21條主幹道癱瘓,其中天河區最為嚴重,超過三成主幹道交通受阻。

黃埔大道上的車流一個鐘頭挪動200米,快速公交線師大暨大段被淹,天河路和中山大道雙向大癱瘓1小時左右,華景新城附近公交車堵成「火車」,三元裡地鐵站D1出口因水浸關閉,天河客運站因大雨塞車滯留六七百人,白雲機場57個航班延誤,上千旅客滯留。

葫蘆和瓢

這個夜晚,暨南大學的禮堂正為學生們放映《歲月神偷》。

劇情發展到60年代香港那場突襲的暴風雨,它幾乎要把劇中永利街上的鞋匠一家卷跑。大雨滂沱中,任達華和吳君如為了保護他們破敗的家,在高處苦苦撐著房頂。

一個戴眼鏡的女學生反咬著嘴唇,快要湧出淚來。突然間,伴著室外大鳴大放的雷雨聲,熒幕「啪」地陷入漆黑一團。

高壓電跳閘了。像一個悲劇性的隱喻。

暨南大學是5月7日城市內澇的重災區。校園裡四處殘餘著裝滿沙子的白色編織袋,像十幾年前九江決堤時的抗洪搶險救災現場。建陽苑15棟門口壘了沙包,或者乾脆磚頭水泥砌了門檻。5月7日凌晨三點半的暴雨裡,教學大樓和行政辦公樓的地下車庫慘遭獵德湧倒灌,泊在地面低處的車輛亦不能倖免,它們看上去像是泡在水裡的烏龜。

按照廣州市水務局的說法,廣州市83%的房子是一年一遇的洪澇下限標準,如此,學生宿舍建陽苑連「貧困線」都沒到——住在15棟一樓的同學說,三年淹了6回,今年更是到達了史上最高水位,頂託的雨水衝進了地下的化糞池,雨水並著汙水咕嚕咕嚕從廁所裡湧出來,臭烘烘地擁抱著60釐米高的椅子腿。

不比第一次漲潮時的稀奇感,糞水淹得多了,大家都變得淡定異常。那天晚上,有的另覓了潔淨的去處,有的爬到上鋪照樣倒頭呼呼大睡,還有的男生「快要練就古墓派的本領」,在書桌上似睡非睡地坐了一夜。是日,全校停課一天。

港澳籍學生李務燦在人人網上發帖,「暨大成立威尼斯分校」,第二天一覺醒來,這帖子在網際網路上轉得鋪天蓋地的,還收到不少周邊兄弟學校的「賀電」。

暨大年年被水浸,從來沒有這麼嚴重。亞運前的頻繁施工被民間認為是罪魁禍首。雨水從排水管道匯集到河湧再流入珠江,這本來是廣州城區的常態排水圖。暨大的排水系統位於從華南理工大學到崗頂到黃埔大道一線,匯入獵德湧,這條排水系統曾經的黑點是崗頂。

作為上世紀80年代政府規劃的新區,天河區象徵著廣州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城市進化史,從近郊到中心CBD,人口蓬勃發展。如今,這裡每天來去著河南豫劇團的下崗街頭藝人,地標建築中信大廈裡滿是杜拉拉式的白領和花樣的大學生。

地上的建築物以破竹之勢拔地而起,地下世界卻越發像一座積重難返的迷宮,城中村拼貼著商業中心,拼貼著高檔住宅小區,相差了幾十年的排水技術在地下勉強地合流成一,光鮮繁華與朽敗並存。

崗頂,這裡是這個城市的馬爾地夫。

這裡的水平面距離排水口標高有0.8米的差距,水往低處走,讓崗頂成為一個經年浸水的「老油條」,飽受市民詬病。2009年,政府下了狠心,耗資900萬(含徵地成本)在寸土寸金的崗頂建立了排泵站。這一度讓廣州媒體熱情高漲——今年4月23日,在入汛以來第一場暴雨的考驗中,崗頂不再浸水了。

不過,許多人對崗頂治水的評價是,「摁下葫蘆浮起瓢」。

5月7日雨水大了,問題跟著來了。地表積水像無處可逃的幽靈在路面遊蕩,尋求安穩的低洼,崗頂再次經受住了暴雨的考驗。但往後的日子裡,崗頂西邊的中山大道北側,由於快速公交施工將華南理工大學門口的排水管堵塞了,一個平日裡不經意的坡度低洼,造成數以萬計的廣州人回不了家。崗頂道旁的龍口西路也成了替罪羊,新賽格電子城受害慘重,車庫變水庫,商業區斷水斷電,電梯沒了,銷售員們只得每天把大件貨吆喝著抬上抬下。

電子城被一圈發電機包裹著,發出「篤篤篤」的聲音,像最原始的拖拉機,柴油煙直往行人身上冒,憋得人喘不過氣來。保安楊振興是個23歲的廣西欽州人,每天駐守在柴油分子的繚繞中,連日來暴雨種種讓他萌生了一個疑惑和一個結論。

疑惑——廣西挨著廣東,為什麼廣東澇了,廣西還旱著?

結論——大都市廣州還不如欽州農村。

相關焦點

  • 疑難講解:受洗必須在曠野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親愛的神家裡的弟兄姐妹平安!阿們。我們打開聖經馬可福音1章4,9節翻到一起讀: 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裡受了約翰的洗。
  • 浙江省慈谿市錫安山教會舉行受洗儀式 27人受洗
    梁正林牧師、沈以撒牧師與受洗的27位弟兄姐妹合影 詩班獻唱 2010年7月20日下午,浙江省慈谿市錫安山教會舉行受洗儀式,慈谿市基督教協會會長梁正林牧師證道。 梁牧師用保羅的教導,闡明受洗是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和同復活,勉勵受洗的弟兄姐妹受洗後要委身於基督,委身於教會,委身於聖靈。 證道後梁正林牧師、沈以撒牧師分別為27名參加的弟兄姐妹奉基督的名,為他(她)進行行點水禮和浸禮。施洗儀式結束後,沈以撒牧師進行了聖餐儀式。聖餐儀式結束後,梁正林牧師為大家做了祝福禱告。
  • 英國路易小王子受洗 威廉凱特請賓客吃七年前的婚禮蛋糕
    三個孩子受洗時都穿同一件衣服也就罷了,不差錢的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居然在小兒子洗禮當天請賓客吃七年前的婚禮蛋糕?而且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蛋糕在喬治小王子受洗時也吃過,在夏洛特小公主受洗時也吃過。多虧了這項特別的王室傳統,我們才知道原來一個婚禮蛋糕可以吃這麼多年。
  • 廣州計劃到2020年新增近6000公裡汙水管網
    廣州市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現場會17日下午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進一步堅定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信心和決心,計劃至2020年新增汙水管網5943
  • 寧夏一基層教會牧者分析:信徒受洗人數下降的幾個原因
    信徒流動性比較大,而教會受洗要求也相對比較高,這是受洗人數較少的其中一個原因。中衛教會慕道友申請受洗前需要參加初信栽培課程,這個課程為期半年,每周周一開課,課程結束之後還有考核,「有的人擔心考核,有的人不能堅持上課,還有一些人覺得受洗之後就好像被轄制住了,不能抽菸不能喝酒的……」黃牧師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面臨的經濟上的壓力,「像我們原來那個村莊,原來380戶,現在38戶不到,大家都打工賺錢,在城裡買樓,就剩下基督徒,不努力,不打工,妻子孩子說你窩囊廢
  • 第聶伯河受洗:俄羅斯人如何皈依東正教?
    俄國和蘇聯的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斯拉夫人起源於歐洲南部的多瑙河流域。早在羅馬帝國時期,斯拉夫人就被公元一至二世紀的著名的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志》中統稱做「維涅德人」,並且將他們與居住在伏爾加河下遊和烏拉爾河流域的遊牧部落薩爾馬特人並論(這個民族在中國兩漢時代的史料中被稱作「奄蔡」)。
  • 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施洗聖禮 248人受洗
    圖: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微信平臺 據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微信公眾平臺報導,6月18日周六下午,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了今年的第一次施洗禮,共248位弟兄姐妹受洗,100多人觀禮。儀式前,武大洲傳道講解了受洗的意義,他強調,我們成為基督徒不是因為受洗,而是因為相信耶穌。基督徒借著受洗向神和人見作證,顯明我們與基督同死、復活和埋葬。羅舒引牧師還勉勵信徒受洗歸入基督,就要天天披戴基督,滅絕邪情私慾,在世上做光做鹽。受洗禮由浸水禮和點水禮組成。浸水禮由靖義成牧師、王繼榮牧師主禮,點水禮由鄭慧牧師和李敏牧師主禮。據介紹,本次受洗的信徒以中青年為主。
  • 瀋陽砂山教會舉行施洗禮拜 44人受洗
    瀋陽砂山教會舉行兩次洗禮禮拜,44人受洗(圖:砂山教會網站) 11月28、29日,瀋陽砂山教會舉行兩次施洗禮拜,44名弟兄姐妹受洗歸主。據砂山教會網站報導,砂山教會主任牧師全學在對受洗的信徒提出五點要求:參加主日禮拜、過團契生活、參加服侍、十一奉獻、傳福音。在這40多人受洗前,他們於11月21日參加了砂山教會的全人醫治大會,期待經歷靈、魂、體全面的醫治。教會同工還為這些新成員舉行洗腳禮,有的信徒感動地流淚。11月29日,砂山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新受洗的弟兄姐妹第一次領受了聖餐。
  • 建設田園城市新樣本的高明探索
    今年4月28日,高明區高規格啟動美麗高明大行動,提出用一年時間通過全域系統實施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美麗山林「六個美麗」專項行動,全力改善高明城鄉環境,進一步提升高明區域形象和區域價值。
  • 汙水主幹管網工程完成69%了
    番禺南浦島和洛溪島的汙水主幹管網工程完成69%了,力爭在今年年中基本完工……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去年6月,番禺區印發實施《番禺區水環境治理進行「大兵團作戰」工作方案》,採取「以水質為目標、以流域為單位、整體打包、統一治理、按效付費」
  • 環狀供氣管網 西安西郊將用天然氣
    新華網陝西頻道訊:據西安晚報報導,今年冬天供氣高峰之前,隨著西三環次高壓主體管網的建成,西郊的市民將有條件用上天然氣,西安市的環狀供氣管網也將隨之形成,全市供應壓力將更加均衡穩定。
  • 女星郭採潔受洗成為基督教徒(圖)
    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消息,女星郭採潔上月31日受洗,正式成為基督徒,關於教徒不可有婚前性行為,她回答很迂迴:「這件事本來就需要被保護  和男友楊祐寧交往一年來,郭採潔積極參與教會活動,同時受到好友徐佳瑩感動,她選擇上月底在真理堂受洗,「那天我很像跟上帝結婚,也想成為他的孩子。」笑說當天出席親友可能比婚禮還多,「連平常幫我開車的司機都邀來了。」  而談到教徒婚前不可有性行為一事,郭採潔大笑回說:「無關乎宗教,這件事本來就需要被保護,不要再用這件事情來檢視基督徒了。
  • 北京基督教會朝陽堂舉行洗禮 45人受洗
    北京基督教會朝陽堂洗禮後合影 3月26日,北京基督教會朝陽堂舉行洗禮,45人受洗歸入基督。朝陽堂為剛受洗的信徒準備了跟進班,於3月28日(周二)晚6:30開課,之後每周二晚6:30上課,授課時間為三個月。授課地點在朝陽堂一樓的副堂,採取整體授課加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朝陽堂2017年共有三次洗禮,剩下的兩次在7月底和11月底,參加受洗的人需要提前參加三個月的慕道班並且通過教牧同工的談道。
  • 雲南三一國際禮拜堂 146位弟兄姐妹受洗歸主
    這146位弟兄姐妹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年輕力壯的青年,他們來自於四面八方,卻有著同一個心願,那就是受洗歸主,藉著洗禮,活出新生的樣式。最後,接受洗禮後的弟兄姐妹們一起在教堂前合影留念,共同見證生命的中最重要的一刻。 另外2010年第一次洗禮報名已開始,決定受洗的弟兄姊妹,在3月1日以前,可到三一禮拜堂四樓403辦公室或值班室領取報名表報名。
  • 阿奇王子受洗 教父教母身分保密
    英國哈裡王子的兒子6日在坎特伯裡大主教主持的私人儀式中受洗,王室臉書公布夫妻兩人抱著阿奇(Archie)的黑白照片,但沒有照慣例公布教父、教母名單。 哈裡王子公開阿奇洗禮後的相片。 阿奇在溫莎城堡舉行的私人儀式中,於親友見證下受洗。
  • 科技日曆|蘇聯最後一艘探測器「月球24號」在危海成功著陸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月球24號探測器是「月球」系列太空飛行器的最後一個,也是蘇聯第三個從月球帶回了土壤樣本的任務(前兩個帶回樣本的任務是「月球16」和「月球20」)。探測器降落在「危海」(Mare Crisium)。危海是位於月球東北半球的月海,直徑605千米(376英裡) ,面積約17.6萬平方公裡。
  • 基督徒受洗時會被問到哪些問題?
    北京市順義區石園聚會點於4月12日舉行了復活節期洗禮,15位弟兄姐妹受洗。當天,劉學軍牧師分享受洗的意義,並用莊重而清晰的聲音詢問準備受洗的人們4個問題,分別是:1、你們願意走跟隨基督的道路,無論什麼曲折艱難都不改變嗎?
  • 鄭州市8所基督教堂近500位慕道友受洗歸入基督
    8月1日-2日舉行了洗禮,來自鄭州市8所基督教堂的共486位慕道友受洗歸入基督。鄭州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李聖民牧師主禮並講述了受洗的意義,鄭州市基督教協會會長閻書剛牧師和鄭州市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黃興牧師參與了施洗聖工。點水禮則於8月2日在鄭州市基督教兩會所轄的8所基督教堂(人民路教堂、太康路教堂、園田路教堂、朱屯路教堂、長江路教堂、貨站街教堂、沁河路教堂、祭城教堂)分別舉行,合計有364名慕道友參加。
  • 超級大國前蘇聯,它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
    前蘇聯的地理位置緊鄰北冰洋、黑海、大西洋與波羅的海,跟美國的阿拉斯加州隔海相望。在陸地上前蘇聯這個超級大國與眾多國家接壤,其中有芬蘭、挪威、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羅馬尼亞、阿富汗、伊朗、我國以及朝鮮半島相鄰,與我國的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和新疆等地區有長達七千三百多公裡的邊境線。同時前蘇聯也是當時全世界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它的沿海邊境線有大概的邊境線在北極圈。
  • 前蘇聯歌曲掀懷舊浪潮
    雖然距離音樂會還有十來天的時間,但「前蘇聯歌曲」卻引爆了西安人的熱門話題,「前蘇聯歌曲懷舊音樂會」的熱度也就一路飆升。昨天本報開通的熱線吸引來眾多讀者參與,而訂票熱線也是溫度不降。出乎人們預料的是,在訂票和打電話的讀者中,居然有一半是年輕人,他們除了給父母訂購一份特殊的「音樂禮物」外,還要過過自己的「懷舊」癮,用一位讀者的話說:前蘇聯歌曲就像一杯搖曳著心事的酒,杯裡全是浪漫、經典和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