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森女貞的栽培對技術要求比較高,這些技術知識有多少人知道?

2020-12-21 痴情花

一、栽培介質

金森女貞喜微酸性生長環境,目前大多企業採用泥炭、樹皮、礱糠、珍珠巖和黃心土等作為栽培介質,混拌後介質PH值在5―7左右,符合金森女貞生長的環境要求。栽培介質材料可就地取材,選擇腐熟過的鋸末、礱糠等廉價材料作為介質,也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腐熟工或黃心土。但像礱糠等偏鹼性的材料不易加入過多,加入量控制在10―20%左右,以防鹼性過重,不利其生長。介質中加入適量的黃心土對金森女貞生長非常有利,加入量控制在10%―30%左右,黃心工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也提高介質的保肥保水能力。目前緩釋肥在工程苗中使用逐漸普及,建議在每立方介質中加入喬灌木專用緩釋肥3―6公斤,這種緩釋肥有效緩釋時間在5―6個月,高溫季節一般為3―4個月,從生產周期上來看,剛好符合工程苗的生產周期,不需要再額外施肥,每盆成本在0.05元左右。同時可在介質中加入50%水劑的丁萆胺,來防治一年生禾本科及莎草科的雜草,通過300―500倍的藥液澆淋介質,加入量以溼潤介質為宜,對金森女貞的生長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介質的理化特性要求:DH值略介於5.5―7之間,總孔隙度大於55%,通氣孔隙介於12%―20%之間,EC值介於1―4之間。這樣的介質條件下,春夏秋三季生長都非常快,一般從穴盤中移植經過3―4個月能達到工程綠化用苗需要的規格,和用土為主的栽培介質種的苗相比,不僅苗品質好,並且能縮短2―3個月的生長期。

二、種植及日常管理 一般3―4月份扦插,5―7月夏季移植,夏季作為工程苗種植難度較大的季節,夏季在設施條件能保證的情況下,種植小苗能保持較快的生長速度,非常利於縮短苗木的生長周期。夏季種植工程苗為保證成活率,建議搭建遮蔭設施,在種植時,宜選擇先把營養缽裝好栽培介質,在生產場地擺放整齊再種植的方法,這樣不僅能提高種植速度,也便於種植後能及時澆水,保證成活;一般在上午11時前或下午3點以後開始種植,種植後及時澆水。金森女貞在溫溼度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長根非常快,因此穴盤苗選擇根系基本盤到穴盤底部,未長到穴盤外為佳,這樣不僅利於小苗能保證帶牢介質,同時又不會造成根系過長,增加種植難度,或造成過長的根系裸露到介質外,影響成活率。夏季種植前必須溼潤介質,以免介質過幹,造成根系失水。夏季溫度高,植株蒸發大,種植後必須要及時澆水,而且要澆足澆透。金森女貞每畝的擺放密度控制2―3萬盆左右,這樣既有一定的生長空間,也能防止密度過大引起的各種病害。種植後水分管理,有噴灌設施的條件下,種植後7―10天內,在9―17點每隔2―3小時噴水1次,噴水時間在5―10分鐘左右。金森女貞在夏季生長速度快,只要能保證種植後7―10天保持正常的溼度,便能保證生長勢,7―10天後可每天噴水1―2次,噴水時間10―15分鐘,一般在種植後1個月左右,可以收掉遮蔭網,保證光照,促進小苗快速生長,防治徒長和葉片因光照不足造成畸形等情況的發生。

三、病蟲害防治金森女貞不同地域,會表現出不同的病蟲害危害,本地主要病害以銹病最為嚴重,特別是苗圃四周梨樹和柏樹較多的地區,由於較多的傳染源,容易大面積發生,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合理的擺放密度是防止病害的有效措施,一般每畝的擺放密度不宜超過4萬盆,過高的密度常常會造成病害的爆發。銹病在6―9月發生最為嚴重,應該重點注意,5―6月份起重點防治,可採用三銼酮、世高、百菌清和杜邦福星等藥劑輪替使用,每10―15天防治1次,防治3―5次。防治時可以加入0.2%的水溶性肥料或微量元素肥料,進行追肥和補充微量元素,增強植株的抗病性。蟲害以蠐螬、地老虎等食根害蟲最為嚴重,發生期為7―9月左右,防治方法及時清除周邊及盆內雜草,對危害嚴重區域,用800倍的辛硫磷灌根,灌根時注意避開高溫時段和保持盆內溼度,以防引起藥害。

四、修剪造型 金森女貞萌芽能力強,但由於存在頂端優勢,需要及時進行打頂,否則易造成大量單杆苗。一般要趁早打頂,在部分苗長到10公分以上,便要對單杆苗進行打頂,打頂高度控制在8―10公分左右,對有2個及以上分支的苗,可以適當輕度打頂,高度控制在10―15公分,以促進萌發更多分支。由於苗的長勢不可能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可每隔幾天,來回進行打頂幾次,到大部分苗經過1―2次打頂時結束。按一般情況下9―11月份產品就可供應市場。

相關焦點

  • 同為彩色綠籬植物,金森女貞、金葉女貞在園林應用中有何不同?
    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選擇另外一種植物作為彩葉綠籬,它的葉片也是金黃色的,遠遠看去和金葉女貞十分相似,以至於很多人會把二者搞混,它就是金森女貞!那麼,在園林景觀應用中,金森女貞和金葉女貞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或者說,誰的優勢更多一些?今天,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大葉女貞的栽培管理技術
    中國園林網8月28日消息:女貞,木犀科女貞樹屬常綠喬木,原產我國長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區。女貞樹枝葉清秀,四季常綠。夏日,乳白色的花簇生枝端,芳香四溢。秋季,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的果實綴滿枝頭,蔚為壯觀。常用於公路綠色通道、街道、園林及庭院綠化。
  • 落葉灌木小葉女貞育苗新技術
    落葉灌木小葉女貞育苗新技術[科屬]木犀科, 女負屬[產地分布]產於陝西南部、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雲南、西藏等地。[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1-3 米。小枝淡棕色,圓柱形,密被微柔毛,後脫落。葉片薄革質,形狀和大小變異較大,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橢圓形等,先端銳尖、鈍或微凹,基部狹楔形至楔形,葉緣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圓錐花序頂生,近圓柱形,花冠長4-5毫米,花白色。果倒卵形、寬橢圓形或近球形,呈紫黑色。
  • 馬鈴薯栽培技術,掌握這些保高產
    馬鈴薯在全球種植分布較廣,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均有種植。馬鈴薯起源在秘魯的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種植,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八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十六世紀進入中國,現在我國各種普遍種植,但用途還是有區別的,東北、西北及西南區以糧食用途為主,華北和江淮流域主要是以蔬菜作用為主。
  • 山藥栽培技術:地爬山藥栽培技術你了解多少呢?
    山藥的栽培方式多種多樣,不僅有最常規的栽培技術,還有套管栽培技術、打洞栽培技術、窖式栽培技術和地爬栽培技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地爬栽培技術和適合地爬栽培技術的扁山藥的品種。在我國的山藥類型中,主要是扁山藥和圓山藥和長山藥中的雙胞山藥實行地爬無支架栽培。因此,地爬栽培的山藥,首先要求蔓短。
  • 鳳尾菇怎麼栽培,有沒有技術要求,栽培上的特點介紹
    鳳尾菇怎麼栽培,有沒有技術要求,栽培上的特點介紹鳳尾菇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菌類,它含有著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胺基酸和礦物質也很多,對於人體來說,是很補充的一種菌類,食用價值很高。而且它的口感也比較的肉,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歡。
  • 種植栽培水稻有門道,水稻的旱種技術,有獨特的技術要求
    今天我們來說說水稻早播,水稻早播是一種特殊的栽培方式,具有獨特的技術要求。首先,早稻品種主要是水希型品種,既不是早期作物,也不是早稻。早稻對土壤的適應性,沒有淹水種稻的適應性強,抗旱性不如旱稻。 「水稻旱種」必須兼顧「水」和「早」,並將其結合在一起,實現節約水,高產量,穩定的目的。根據早稻種植的上述特點,在栽培技術中應強調以下幾點。
  • 黃蜀葵和鈴蘭的栽培技術,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黃蜀葵為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蜀葵。別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傘、棉花蒿、黃秋葵。以根、葉、花和種子入藥。原產中國、日本。中國現在廣泛栽培,間有半野生品,生於山野路旁,主產東北、西北。
  • 榴槤的嫁接栽培技術,你知道嗎,這裡有答案?
    榴槤是比較有名的水果,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水果,口感豐富,營養含量多,受到許多人的喜歡,在東南亞地區種植的比較多,那麼關於它的嫁接栽培技術是怎樣的呢?小編這就來跟大家說一下。了,兩星期後就可以知道它是否成活,當它成功以後,我們需要在砧木上距離它的尖牙處30釐米,剪掉刺激的牙眼,之後,它會長出很多的砧枝,同時我們還需要對它進行翻動,這樣能夠幫助她吸收養分,不會讓它生長過剩,同時還要注意修剪,避免阻礙芽的成長。
  • 竹蓀的栽培有什麼技術研究?
    導語:竹蓀的栽培有什麼技術研究?陝西省漢中市因其地理位置優越,當地雨季充沛,有「西北小江南」的美稱,當地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十分成熟。但隨著食用菌的大量生產,關於食用菌生產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也逐漸的暴露出來。
  • 彩葉大葉女貞栽培管理
    彩葉大葉女貞又名歐洲彩葉女貞、彩葉貞、花葉女貞等,為木犀科女貞屬常綠喬木。
  • 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五章:葉菜類)-各類葉菜的實用栽培技術
    相關連結: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0章)——概論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二章:白菜類)-菜心的環境要求及栽培技術蔬菜實用栽培技術(第三章:甘藍類)-芥藍的環境要求及栽培技術蔬菜的無公害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求綠葉菜類食用部分是營養器官,因此栽培上要儘可能避免早期花芽分化,防止早熟抽苔,促進營養體的充分發育,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由於綠葉菜類多數根系淺,生長快速,種植密度高,對土壤和肥水條件要求較嚴格。要求土壤較肥沃,保水、保肥力強,栽培上肥水供應要做到勤施薄施。
  • 金盞菊和馬蹄蓮的栽培技術,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金盞菊為菊科。別名長生菊、常春花、黃金菊。金盞菊原產歐洲南部,現在我國和世界各地廣有栽培。金盞花因花色金黃、圓盤形、亭口向上,花形似金色燈盞而得名。春夏間,開花很美。
  • 花生芽苗菜怎麼栽培?花生芽苗菜的栽培技術
    來源:第一農經  花生芽苗菜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是一種新型的無公害高檔苗菜,作為新事物知道的人少也實屬正常。
  • 節瓜的栽培技術
    節瓜品質柔滑,產量高,耐儲藏。在蔬菜周年供應上,特別對緩和蔬菜的淡季有一定作用。節瓜營養豐富,主要食用嫩果,成熟果實也可食用。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節瓜適於較高溫度,在20℃至30℃時蔓葉生長迅速,開花結果較早;15℃以下則生長慢,發育也慢。節瓜對溫度的要求,在各個生長時期有所不同。
  • 南天竹和丁香,你知道這些栽培技術嗎?
    植物特徵常綠灌木,高約200cm。莖直立,少分枝,幼枝常為紅色。葉互生,常集於葉鞘;小葉3~5片,橢圓披針形,長3一10cm。夏季開白色花,大形圓錐花序頂生。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偶有黃色,直徑0.6~0.7cm,含種子2粒,種子扁圓形。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份。生態特性野生於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於庭園。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
  • 人工栽培桑黃,到底應該怎樣栽培?有什麼管理技術
    人工栽培桑黃,到底應該怎樣栽培?有什麼管理技術桑黃在這些年可是一種非常火熱的藥材了,而且價格也是一直在飆升,尤其是一些桑黃品相好,而且年代又久遠,價格更是高的不得了,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炒作的原因,但是它的藥用價值還是非常高的,對於價格有用的人認為是值得的,但是如果用不上的話也自然不會購買。人工栽培桑黃,到底應該怎樣栽培?有什麼管理技術?
  • 紅蔥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調味蔬菜,種植時有哪些栽培技術呢
    本期主題:紅蔥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調味蔬菜,種植時有哪些栽培技術呢三農導語:紅蔥是一種屬於天門冬目的紅蔥屬植物,在我國雲南各地栽培較為常見,因為它的鱗莖呈現橢圓形狀,呈紫紅色,又被許多人稱作小紅蒜,是一種比較獨特的調味品
  • 天目迷你小香薯的栽培技術要求
    天目迷你小香薯的栽培技術要求 人們對甘薯特別是對小香薯的需求日漸增長。天目小香薯作為一種醫、食功能兼備的小雜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生產總量和消量不斷提高。每個店鋪每月銷量幾千份1 選用優良品種迷你型小甘薯因其外形美觀、結薯率高、口味香甜及口感粉糯而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高產栽培技術,這樣種綠豆,簡單且方便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高產栽培技術,這樣種綠豆,簡單且方便綠豆不僅在我國種植很普遍,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種植,它生長周期很短,適應能力非常強。很多人都不知道,關於它的高產栽培技術,其實這樣種綠豆想不賺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