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震撼!央視春晚上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 》高清大圖來了!

2020-12-17 山東商報

山東商報給您

拜年啦!

祝您新春快樂、闔家歡樂,

財源滾滾、萬事如意!

在2018年央視春晚

最為震撼場景之一的莫過於

國寶——絲路山水地圖

重新呈現在國人面前

這是一件佚失已久的明代地圖。

它規模宏偉,繪製精美

足以和世界四大古地圖相媲美!

高清大圖在這

↓↓↓↓

各位看官,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地圖較大,請讓圖片飛一會)

數百年過去為何

它的色澤依舊鮮豔奪目?

那是因為《絲路山水地圖》使用的礦物顏料,

雖經歷數百年而色澤鮮豔奪目,幾乎不減當年。

這件國之瑰寶的經歷非常曲折

請跟著小編往下看

↓↓↓↓↓↓

經歷:拂去蒙塵見真顏

《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原藏於明朝內府,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由於圖上題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頭包首題寫了「蒙古山水地圖」幾個字,所以以此命名。

圖名所謂「蒙古」,是指16世紀尚稱雄歐亞大陸、仍然統治著從今天的甘肅嘉峪關以西直至土耳其和北非的蒙古四大汗國的後續王朝,如蒙古和撒裡畏兀兒諸部落(源於窩闊臺汗國)、帖木兒帝國(源於察哈臺汗國、伊利汗國和金帳汗國)等。因此「蒙古山水地圖」很可能就是原名。整幅地圖採用中國古地圖的傳統方式手卷式繪成,幅寬59釐米,長30.12米,繪於縑帛之上。由於整個地圖用青綠山水畫法繪製而成,所以一直被藤井有鄰館當作清代佚名青綠山水繪畫作品收藏,秘不示人,日本學界也無人知曉此圖。

古書畫鑑定家、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傅熹年先生鑑定後,認為該地圖應當為明代中期以前的作品。之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林梅村花費了8年時間專門研究此圖,基本弄清了該地圖的基本情況。

研究表明,這幅氣勢恢弘的《絲路山水地圖》約繪製於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之間,是一幅屬於明朝宮廷的皇家地圖。

從《西域土地人物圖》的相關記載來看,保存到今天的這幅《蒙古山水地圖》只是原圖的四分之三,地理範圍從嘉峪關到天方(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共211個西域地名;其餘四分之一被人裁切,地理範圍從天方到魯迷(時為奧斯曼帝國首都,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原圖長度當在40米左右。圖上所標註的地名均為方塊漢字,但絕大多數地名都不是漢語,而是突厥、蒙古、波斯、粟特、阿拉伯、希臘、亞美尼亞語地名,如果不熟悉西域地理,簡直不知所云。

內容:彩繪地圖的典型代表

《絲路山水地圖》全面反映了明朝與西方的陸路交通情況,充分展示了明代中葉中國人豐富的世界地理知識。這幅規模宏偉,繪製精美的《絲路山水地圖》,足以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中世紀世界地圖《加泰羅尼地圖集》、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大明混一圖》(1389)、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大宮圖書館藏朝鮮李朝太宗二年《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1402),以及威尼斯馬爾西亞那國家圖書館藏《毛羅世界地圖》(1459)等世界四大古地圖相媲美,說明在16世紀初期,中國人的世界地理知識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在中國歷史上,明代是一個創造了無數奇蹟的朝代。鄭和下西洋創造了當時的航海奇蹟,為我們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全面反映了明帝國與西方的海上交通。而這幅規模宏大的《絲路山水地圖》,則生動反映了明代中期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最後的輝煌。

山東商報新媒體綜合絲路遺產

山東商報新媒體編輯 張蕾

領導說了!

你點山東商報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相關焦點

  • 央視春晚國寶《絲路山水地圖》全景高清欣賞
    2018年春晚特別設計《國寶回歸》中 ,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件意義非常的國寶,歷經數十載終於回家。它就是創作於明代的《絲路山水地圖》,2017年,由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幅寬59釐米,30.12米的《絲路山水地圖》在春晚的舞臺上徐徐展開,青山綠水、山川縱橫、氣勢恢宏。211個地理坐標,許多絲路上的重要城市,如中國的敦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阿富汗的赫拉特、伊朗的伊斯法罕、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等都在圖上有清晰的標註。在「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真情實感、充滿感染力的講述下,觀眾了解了《絲路山水地圖》流落國外,如今重回祖國母親懷抱的動人故事。
  •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7日 11:26 A-A+   「國寶回歸」是今年春晚舞臺上的一個特殊環節,其靈感源自於前不久熱播的節目《國家寶藏》。而在春晚舞臺上亮相的這件國寶,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叫《絲路山水地圖》,這幅輾轉海外80餘年的圖卷在舞臺上徐徐展開,也讓觀眾看到了明代絲綢之路的遼闊盛景。今天的春晚揭秘,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 絲路山水地圖|春晚絕對看不到的超高清細節,高山、草灘還有三棵樹
    絲 路 山 水 地 圖 📍 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年春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歌舞,不是小品,而是一幅畫——《絲路山水地圖》(原名《蒙古山水地圖》)。當畫卷在舞臺上被徐徐展開,一幅青綠山水地圖呈現在觀眾眼前,它長30.12米、寬0.59米。這件作品,目前網上已討論得非常熱烈,故宮博物院「名畫記」欄目也在今天第一時間上線了高清瀏覽專頁。
  • 四川明星登央視2018年春晚大揭秘系列報導:四川女婿張國立春晚講解...
    張國立揭秘講解國寶《絲路山水地圖》,是今年春晚最具文化內涵的節目。2月15日晚的春晚,在央視1號演播廳,封面新聞記者在春晚直播現場,親眼見證張國立現場揭秘講解「國寶—《絲路山水地圖》回歸」的全過程。前幾年,張國立曾經主持過央視春晚。而2月15日除夕夜,他以國寶解說員身份,和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兩位嘉賓,一起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 雅昌專稿 | 上春晚的《絲路山水地圖》流傳和捐贈的故事(內含高清...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剛剛,春晚一個特殊的節目讓人驚喜。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捐贈者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先生共同攜《絲路山水地圖》亮相春晚,這一幅明代中後期的青綠山水繪畫,於2017年11月30日正式由許榮茂先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 《絲路山水地圖》為何能上春晚?三點原因,證明它真正的歷史意義
    2018年春晚,一檔國寶檔節目走上春晚,只見張國立首先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請上舞臺。並展示了一副國寶級的名畫《絲路山水地圖》。很多觀眾對此不接,看了這麼多年春晚,商人攜帶古董走上春晚並不常見,為何春晚要不惜佔用黃金時間為這幅名畫做宣傳呢?
  • 2018春晚展示的絲路山水地圖:與中國重要歷史和一帶一路戰略相關
    在2018春晚上面的展示了國寶地圖《絲路山水地圖》。之所以稱之為國寶,《絲路山水地圖》並非僅僅是一副藝術作品,或者名家畫作,而且承載了中國的一段時期的歷史,並且也是中國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絲路山水地圖絲路山水地圖本身是蒙古地圖《絲路山水地圖》更準確的名字是《蒙古山水地圖》,是藏於明朝內府的
  • 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入藏故宮
    、尤其是絲路沿線有了清晰認識;它在上世紀30年代曾流失日本,2002年被北京一家拍賣公司購回中國後藏於私人。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收到了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寫來的一封信,信中寫道:「《絲路山水地圖》這幅明代皇家地圖發現以前,國際學術界一直以為中國人的世界地理知識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來的。殊不知,早在明代中期,中國皇宮內就有嘉峪關至伊斯坦堡城的絲綢之路地圖了,而且圖文並茂,對絲綢之路沿線古城風土人情加以說明。
  • 《絲路山水地圖》珍貴在哪裡?附橫版全圖!
    2018春晚上有一個特別環節令諸多觀眾印象深刻,那就是「國寶回歸」。幾個月前,愛國人士就向故宮捐獻了流落海外多年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這件國寶究竟珍貴在哪裡?中國古代地圖一般採用兩種方式繪製:一種是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所倡導的「計裡劃方」形式。第二種是採用山水畫的形式,這幅《絲路山水地圖》就是典型代表。
  • 二O一八央視春晚落幕 陪伴相守又一年
    《難忘今宵》熟悉的旋律響起,中國央視春晚再度以「聯歡」形式完成對全球華人的又一年歲尾陪伴。2017年1月27日晚8時,中國中央電視臺雞年春節聯歡晚會拉開直播大幕。近5個小時中,共演出歌舞、雜技、語言等類別的42個節目。
  • 《絲路山水地圖》考點及預測題!
    1、《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該畫繪於絹本之上,幅寬0.59米、全長30.12米,是一幅繪製於(    )的宮廷皇家地圖
  • 或非明畫,《絲路山水地圖》從《蒙古山水地圖》更名的背後
    「《絲路山水地圖》藝術價值其實並不大,主要意義還是在於古地圖方面。」對於在2018年央視春晚亮相併引起公眾極大關注的《絲路山水地圖》,知名古代繪畫研究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聶崇正今天上午在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從現場觀看的感受,他認為這幅畫並非如一些報導所言是明代中期的畫作,「我感覺是一件清初的畫作。」
  • 明代的世界地圖,被私人收藏家斥巨資從日本購回,亮相春晚成國寶
    明代佚名《絲路山水地圖》,又名《蒙古山水地圖》,有30餘米長,全圖以大青綠山水繪製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共標有211個地理坐標,涉及歐、亞、非三大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黎巴嫩、突尼西亞、土耳其,堪稱「中世紀世界地圖」。
  • 狗年央視春晚"贊贊新時代" 有歲月懷舊與青春相約
    懷舊與時尚、創新與融合,除夕夜,狗年央視春晚用新人新意為這個年增添了不少風味。第32次登上春晚的馮鞏自然要緊抓文化綜藝的熱潮,在相聲《我愛詩詞》裡「對遍天下無敵手」,「笑」果不俗。特設的「國寶回歸」環節乾脆將熱門節目《國家寶藏》搬上春晚,「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一同亮相特設的「國寶回歸」環節,講述了巨幅畫作《絲路山水地圖》流落國外,如今重回祖國母親懷抱的故事。
  • 雲南旅遊地圖高清版大圖
    雲南旅遊地圖高清版大圖?專業雲南旅遊定製師告訴您雲南!這裡是雲南旅遊定製師在線諮詢中心,雲南旅遊地圖高清版大圖?
  • 央視春晚竟隱藏這麼多高考考點,快收藏!
    故宮「網紅」單霽翔院長都特來站臺,張國立做國寶介紹人,講述了巨幅畫作《絲路山水地圖》背後,流落國外、如今重回祖國母親懷抱的動人故事。舞臺上,30.12米的《絲路山水地圖》緩緩展開,211個地理坐標,絲綢之路上的許多重要城市,如中國的敦煌、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等都在圖上有清晰的標註。觀眾們對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節目讚不絕口,其中網友Honey-Biu寫道:「厲害了我的國!
  • 2018年央視春晚陪伴如約 喜慶團圓中唱響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  題:2018年央視春晚如約陪伴如約 喜慶團圓中唱響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白瀛  今年央視春晚延用「主會場+分會場」模式,除北京主會場外,四地分會場展示了貴州黔東南「侗鄉第一寨」少數民族的滿滿幸福感、深化改革給廣東珠海帶來的創新活力與開放魅力、山東曲阜和泰安源遠流長曆久彌新的中華文化、海南三亞充滿高科技和體育元素的青春節拍。
  • 青海省博物館永久收藏《絲路山水地圖》大長卷
    青海博物館永久珍藏《絲路山水地圖》大青海省博物館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大型綜合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最早籌建於整幅地圖採用中國古地圖的傳統方式手卷式繪成,幅寬59釐米,長30.12米,繪於縑帛之上,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國(今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聖城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2017年,世茂集團以1.33億元從藏家手中收購,並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收藏。2018年4月23日,由中國文物學會監製出品的《絲路山水地圖》大長捲入藏儀式於青海省博物館隆重舉辦。
  • 《絲路山水地圖》長卷青綠山水畫收藏價值分析
    2018春晚一個特殊的節目讓人驚喜。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捐贈者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先生共同攜《絲路山水地圖》亮相春晚,這一幅明代中後期的青綠山水繪畫,於2017年11月30日正式由許榮茂先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 2018年央視春晚受好評:擁抱新時代 煥發新氣象
    整臺節目呈現出「喜氣洋洋、歡樂吉祥」的氛圍,許多觀眾稱讚今年的央視春晚有思想、有情懷、有共鳴,聚焦新風尚、振奮新精神、激蕩新夢想,令人耳目一新、看著高興。  據了解,2018年央視春晚通過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軍事農業頻道及少兒頻道全程並機直播,新聞頻道《一年又一年》相關特別節目中插播了部分節目,包括地方電視臺在內,全國共有182家電視頻道進行了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