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初中生暑假遊記引朋友圈"炸鍋" 小學習作就用文言文

2021-02-07 寧波日報微互動


  中國寧波網記者成良田

  正值暑假旅遊高峰,遊山玩水之時,美景醉人之際,你會做什麼?

  很多人的答案是:掏出手機,拍美照,發個朋友圈。

  鎮海蛟川書院初中生程寧遠的答案,也許是個例外。就在上周,在雲南玩了一圈後,程寧遠不吐不快,旅行路上寫出800多字的遊記,而且是文言文的。

  這篇《遊大理記》被父親發到朋友圈後,親朋好友一時「炸鍋」,驚嘆其文筆,稱讚其才華。

  程寧遠寫道:

  「初聞大理,乃於幼學之年。予遍覽金庸之作,其一燈、段譽等人皆出於此……未料竟有幸拜訪此處,覽清秀之山水,觀俠客之遺風,實為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餘等臨洱海之邊,不禁為之震駭。銜蒼山,吞碧天,若寶玉降於群山之中,仙境現於凡塵之世。予心潮澎湃,既登舟而賞之。

  「楊柳依依生於徑邊,遊人如織穿於徑中,談笑之聲不絕於耳,徜徉之腳步盈滿街頭。遠望蒼山,蔚然深秀;近看古城,飛閣流丹。萬年之蒼山,千載之古城,竟與今人情景交融,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

  這篇遊記,程寧遠是在稿紙上寫的,時間不長,一小時有餘。

  「大理的自然風景、人文風情讓人難忘,但是開頭也覺得難寫,找不到感覺,以後就行雲流水一樣,記憶全湧上來了。」程寧遠說。

  實際上,用文言文寫作,已是程寧遠的習慣性動作,早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嘗試。

  小學五年級春遊時,程寧遠寫了一篇《踏春》:

  「二零一七,歲在丁酉,三月之中,與同窗及師遊酒埕巖,此為踏春也。同窗俱至,興奮不已。此地有層巒疊翠之山嶺,挺拔剛勁之修竹。更有清澈之溪水,映帶左右。雖小雨酥酥,不影響吾等之心情……」

  遊記結尾,他還賦詩一首:

  酒埕巖立小溪邊,

  千載風磨浪正喧。

  師生結伴踏春來,

  十年過後把願還。

  「這是我第一次寫文言文遊記,也沒人要求,就是看了古代駢文、散文,覺得讀起來特別美,所以也想試著寫。」程寧遠說。

  這次嘗試之後,他越寫越有感覺,有時周記也是文言文的。

  六年級的時候,程寧遠看了《軍師聯盟之司馬懿》這本書後有感而發,以曹植的口氣寫了一篇《七步詩》,被老師稱讚不已:

  「黃初元年,餘父薨,壯業遂,乃曹丕掌權,司馬出政。餘父念我生,器重吾。奈餘胸無大志,日飲酒作樂,放浪形骸,不足為外人齒。吾父心冷,懲艾多次,吾依效尤。父觀如此,雖表寵愛於我,不賦其大權,乃至臨終,傳位於曹丕,司馬輔政……」

  小小年紀,就喜歡文言著文,而且寫得有模有樣,讓人稱奇。尤其是,在碎片化閱讀時代,網絡用語大行其道,一位小學生、初中生能有如此古文功底,更是不易。

  程寧遠是如何煉成的?

  「我爸爸喜歡愛書,沒事就看他捧著本書,受父母影響,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小學三四年級時各種書都看,接觸到古文後,一下子就有了興趣。」程寧遠說。

  小學期間,程寧遠就讀了《倫雲》、《古文觀止》、《資治通鑑》等古典名著,能背誦《出師表》、《長恨歌》、《曹劌論戰》、《醉翁亭記》、《嶽陽樓記》等不少名篇。

  「這些古文,不是課本要求學的內容,完全是個人興趣,自己背了下來。」

  對程寧遠來說,閱讀成了興趣和習慣,「在家裡幾乎不看電視,有時間就是看看書」。

  程寧遠入讀蛟川書院後,雖然作業比小學多了,學習節奏更緊張了,但是課外閱讀這個習慣沒變過。

  「不管怎樣,課外書肯定是要看的,要不然做題目都不想做。」程寧遠說。

  程寧遠看書還有個習慣,就是拿支筆,邊看邊寫。「看書的時候,我總是寫寫畫畫,把感想寫下來,這樣印象、理解更深刻些。」

  不僅愛看、會看,他看書還特別快。二月河寫的《康熙大帝》,厚厚一本書,不到兩天就能看完。

  雖然剛剛才結束初一生活,但是粗粗估計,程寧遠目前的閱讀量已超200本。

  以下為兩篇短文分別是程寧遠小學、初中寫的。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寫作文的。

  踏春

  (程寧遠寫於小學五年級)

  二零一七,歲在丁酉,三月之中,與同窗及師遊酒埕巖,此為踏春也。同窗俱至,興奮不已。此地有層巒疊翠之山嶺,挺拔剛勁之修竹。更有清澈之溪水,映帶左右。雖小雨酥酥,不影響吾等之心情。正如勃之所言「天高日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之初,隨導遊到一屋,屋中有呼啦圈數個,原是要比耍呼啦圈。男女各分一隊,大戰將始,火藥遍布。隨一聲「始」,人人揮臂、擺腿、扭腰、轉頭。然吾等終究稍遜一籌,連戰二局,戰戰皆北。直男女混搭,方勝一局,終可揚眉吐氣也。

  近晌午,食午餐。師領吾等遊博物館。館內有朱漆之雕塑,此乃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人之技巧,非今人可比也。一孔一洞,一針一線,無不仔細測量、小心打磨,直至天衣無縫、完美無缺。上二樓,有一金碧輝煌之花轎,雕梁畫棟,眾人皆贊之。最可笑者瑜科也,竟拜花轎妄求金財。

  天已不早,吾等將歸。回首望去,心生感慨。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故宮已矣,圓明丘墟。臨別贈言,賦詩一首:

  酒埕巖立小溪邊

  千載風磨浪正喧

  師生結伴踏春來

  十年過後把願還

  七步詩

  (寫於小學六年級)

  黃初元年,餘父薨,壯業遂,乃曹丕掌權,司馬出政。餘父念我生,器重吾。奈餘胸無大志,日飲酒作樂,放浪形骸,不足為外人齒。吾父心冷,懲艾多次,吾依效尤。父觀如此,雖表寵愛於我,不賦其大權,乃至臨終,傳位於曹丕,司馬輔政。

  兄視父寵異於我,心存不岔,處處刁難,乃繼位後,變本加厲,吾時時隱忍。然蛇虺之心,夫復奈何?加饞佞之人,隱君之威以自守,攻吾而順君心。嗟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一日,傳吾於宮,不知其謂何。但見關卡之人,或怒目而視,或面容憂愁,似有難隱之言。遂走卒,穿於口殿,方始至宣德殿。但見分列讒佞之徒,丕端坐於寶座之上。乃至內官傳旨:「皇親曹植,父薨若天下之大悲也,國戚皆出殯守靈,安父於泥土之中,慰父在天之靈。汝,大膽狂徒,日歡虞於宮內,竟於國喪期飲酒,毫無感恩悲痛之心,置孝道以何存,置禮法以何存?」

  丕曰:「植,父待汝不薄,然汝不守孝道,今吾必斬你於玄武門外,以昭天下。然念吾等尚有兄弟情分,汝若七步成詩,可饒汝不死。」

  餘心有感慨,無若兄弟情深,皇宮之內,留利益、去情分。無所七步成詩,方只避口誅筆伐之藉口。然事已至此,惟展吾之才氣,七步成詩,或可保餘一命。

  思緒至此,吾猛然踏出一步,朗聲高誦:「七步詩!」然又邁出一步,曰:「煮豆持作羹。」霎時之間,仿若浮現詩中之境。乃繼跨一步,誦弦道:「漉菽以為汁。」先帝之模樣又映側眼前,不勝悲哀。若連踏兩步,曰:「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年幼之時,吾等兄弟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謂長成之後,卻自相殘殺。為何金碧輝煌之大殿內,惟存勾心鬥角、刀光劍影,是權利抑或人心?念方至此,吾若穿兩步,然正言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深有愧色,放吾歸。

  遊大理記

  (程寧遠寫於今年暑假)

  遠於己亥之夏,隨親大理一遊。為其人文地理所動,特表此文以記之。

  初聞大理,乃於幼學之年。予遍覽金庸之作,其一燈、段譽等人皆出於此。一指可倒掛於地面,一步可縱跨至數丈,令予痴迷其中,直至廢寢忘食。其仁者之風、俠客之義,皆深烙於心中。為其所使,大理之名予熟知之,其史也略通一二。未料竟有幸拜訪此處,覽清秀之山水,觀俠客之遺風,實為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餘等臨洱海之邊,不禁為之震駭。銜蒼山,吞碧天,若寶玉降於群山之中,仙境現於凡塵之世。予心潮澎湃,既登舟而賞之。舟緩緩動也,卻見湖面又自成一番景象。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水波盈盈,夏風陣陣。潦水盡而洱海清,煙光凝而蒼山紫。雖無朱紅貴紫之寶氣,然有煙霏雲斂之清明。人人皆伸頸遠望,為此美景所動,悠然自得,天人合一。遠自沉醉於此,忽憶范文正公於《嶽陽樓記》所云:「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以為所言極是也。

  行至大理古城,見城牆森然,城門高聳,磚瓦密布,巍峨雄偉。上書「大理」二字,飄逸瀟灑,逸興遄飛,細觀之卻又結構平穩,不失一代名城之氣魄。上方又書「文獻名邦」四字,足見其地位不凡。

  聞導遊述其歷史,其竟嘗為國都。唐天寶年間,南詔國君立其為都,至今已有千年之久。楊柳依依生於徑邊,遊人如織穿於徑中,談笑之聲不絕於耳,徜徉之腳步盈滿街頭。遠望蒼山,蔚然深秀;近看古城,飛閣流丹。萬年之蒼山,千載之古城,竟與今人情景交融,不禁令人感慨萬千。須知此地曾為南詔國都,物華天寶,遍覽繁華,也曾金戈鐵馬,霜露蒙翳,狐虺竄伏。方是時,豈知千年後如此之景象,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幾代興亡,乃過眼雲煙。今人葺而新之,遊而賞之,擷園蔬,取池魚,釀米酒於其中,令其重煥生機。景悅人,人護景,方為生生循環之道。縱有蒼山之英,洱海之靈在上,也必悅耶。

  已而天色將晚,遊人漸散,予等同歸,惜別大理。斜陽遠照,古城耀金,眾人皆為其所醉。醉能觀其景、怡其情,而後能述以文者,予也。予謂誰,甬城程寧遠也。

來源:寧波網

相關焦點

  • 蛟川書院初中生暑假遊記引朋友圈「炸鍋」,小學習作就用文言文
    正值暑假旅遊高峰遊山玩水之時你會做什麼?鎮海蛟川書院初中生程寧遠的答案,也許是個例外。就在上周,在雲南玩了一圈後,程寧遠不吐不快,旅行路上寫出800多字的遊記,而且是文言文的。這篇《遊大理記》被父親發到朋友圈後,親朋好友一時「炸鍋」,驚嘆其文筆,稱讚其才華。
  • 一場繪畫與美景的邂逅---寧波二技學子"秀美古村行"
    一場繪畫與美景的邂逅---寧波二技學子"秀美古村行"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豔陽高照的好日子裡,寧波第二技師學院「秀美古村行」的主題藝術採風活動走進奉化"寫意巖頭"藝術基地。 寧波第二技師學院一年一度的戶外風景寫生教學活動如期舉行
  • 在"溫州小張家界"優雅地張揚
    作者|羅山行者戴建達  早聞說在溫州永嘉與樂清交界處,有幾座優美的山峰相連,具有"小回走一會兒,便開始進入峽谷,路牌顯示為龍門峽景區(又稱溫州小張家界),又有路牌提醒"景區未開發,請注意安全"。沒有清晰的路道,儘是驢友走出的野路。這裡的優美風光與原始的生態,吸引了遠近很多的驢友來踏足此地。
  • 千年餘韻,"武所"中山!
    今天來到了距離縣城十二公裡處,具有千年歷史的「百家姓"古鎮"中山鎮"。古鎮現居住著102姓人家,被稱為"天下一絕"。該鎮還以「軍家方言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軍家話"著稱,它是中國方言史上的一個奇葩,更是中國語言文化的一個奇蹟!軍聲以贛語言為基礎音,軍家話後人以贛東為主,特別是撫洲金谿縣,融合了粵語,閩南話,客家話等多種語言。關於"軍家話"的起源,目前學術界存在多種爭議!
  •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居住"碉樓 享有"天然空調"美名
    "。"穹廬"的習慣。這個寨子裡最古老的建築是兩千年前用黃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數學、幾何、力學為一體,顯示了羌族這個古老的民族在歷史上曾經的輝煌。碉樓分為9層,高30米左右,各層四方開有射擊窗口,頂樓的鐘孔是作為傳遞消息用的。
  • 行走大美青海之二:"惡魔之眼"與"千佛巖"
    司機小孟說,在海西,從這個鄉到另外一個鄉往往都相距上百公裡,可見這片土地是多麼遼闊空曠。"艾肯"在蒙語的意思為"源頭"。最早確切記載艾肯泉的是俄國探險家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他於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探險時所著的《走向羅布泊》中首次介紹了艾肯泉。艾肯泉是一個熱泉,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熱溫泉,因為含硫磺過高,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之處寸草不生。
  • 絕不能在日本說出"蛤"
    不能在日本人面前用這個字詞:「蛤!はぁ?!?」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
  • 不能在日本隨便說出"蛤"
    不能在日本人面前用這個字詞:「蛤!はぁ?!?」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
  • 美政府對"美聯航"展開調查,施暴保安停職!股票一夜蒸發88億,CEO不知 "丁義珍"是誰
    你昨天知道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最新進展是,美國政府已經對美聯航這一"虐待乘客"事件展開調查,那名負責 "實施"的保安人員被要求停職等待調查。該班機另一名乘客Tyler Bridges告訴CNN新聞,這名男子說,他是醫生,就因為他是華人,才被挑中拖下機。
  •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北美中餐館裡鮮為人知的六個秘密!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以下是最突出的幾點:1、你永遠無法複製中餐館的食譜你自己在家裡很難複製出中餐館的菜的味道,主要原因是醬油。你在網上找到的食譜與在中餐館裡所使用的成分不同。餐館裡的醬汁,通常是各種調料和醬汁的摻雜合成,由此調出各家獨特的味道。而廚師掌勺的功力也會帶來很大的差異,信不信由你。
  • "一本堂"的歷史傳說 <一>
    文 鄭志錫 攝影 安 安 <<一本堂>>位於本縣蘆溪鄉奇嶺口村河西,又名"唐大司徒鄭公祠
  • 關於"旅行"
    抑或一個人,避開所有的牽強所有的煩惱,尋一種超然的心境,用偶然和巧合邂逅另一種旅程⋯⋯。 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詞叫"打卡",上班打卡、跑步打卡、旅行打卡⋯⋯,其實打卡就是個儀式感,你真正應該在意的是你在打卡中得到了什麼,是一份堅持、一份努力,還是只是個形式和新鮮感?真正的悲哀可能是,你打了很多卡,可是你依然不快樂不成功不進步,那就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而是自欺欺人了。
  • 2019中考語文:13個「必考」文言文詞語用法!初中生務必留一份!
    2019中考語文:13個「必考」文言文詞語用法!初中生務必留一份!進入初中後,語文學科的深度和難度與小學相比有了很大提升,需要同學們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初中語文要學大量的古詩文,語文考試也常常出現古詩詞默寫和文言文閱讀題,多數同學認為文言文是一個難點。但在實際的學習中,文言文一直都是同學們學習的重點,也是每次語文考試的「重頭戲」!而且,初中語文考試越來傾向於考察學生對課本之外知識的積累程度,因此了解一些常見的文化典故和必讀名著對語文學習也很有幫助。
  • 我參加"鐵色之旅.鷹廈回眸"的感受(二)
    有關舉辦"鐵色之旅.鷹廈回眸"活動的方案,我是在群裡看到的,剛開始並沒有很在意,過後又看了一遍,發現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旅遊活動。因為主辦方是以老鐵道兵為主的熱心人士,計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組織鐵道兵老戰友和軍嫂、學兵以及鐵二代,把當年由鐵道兵修建的國內幾條鐵路幹線走一遍,尋覓鐵道兵的歷程,弘揚鐵道兵的精神,這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活動,我非常感興趣,便立即在網上報名參加。
  • 課外文言文不用愁,名師領你學《囫圇吞棗》
    名師領你學語文 語文不用愁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①,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②曰:「你真是囫圖吞卻一個棗也!」遂絕倒。
  • 再遊"紅螺寺"品讀人文,觀養心境
    於是背上相機,約上好友,一起給"秋分"這一時刻留下些念想吧。經過75公裡的路程,來到了懷柔區"紅螺寺",一晃10年沒來了,就以拜訪老友一般的懷想,走進了紅螺寺!最早時寺院裡松樹很多,那時覺得非常肅穆莊重,現在種上了竹子,並竹已成林鬱鬱蔥蔥,真可謂曲徑幽長、柔翠剛勁,走在苔蘚點點的石板路上,朋友感慨!
  • 韓國女地鐵辱華:"你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垃圾"!
    該女子對Fiona說"你是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是垃圾",還咒罵Fiona大伯"你這麼大年齡了,應該在家等死啊!出來幹嘛"?然而,這名嫂子用中文罵老人,侮辱華人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她的男友沒座位"!
  • 剛剛,颱風"雲雀"已在上海金山區與浙江平湖市交界處登陸!
    上觀新聞記者9時從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得知,颱風"雲雀"已在上海金山區與浙江平湖市交界處登陸。
  • 《打工日記》一一假條的"旅行"
    工作之餘,我用文字記錄下這510天裡認識的人,發生的事,所思所感和心路歷程,這既是一段經歷,更是一段傳奇。】 2011年7月11,星期一,打工第103天。工作步入了正軌,心情也隨之放鬆了很多。就在這個時候,原單位有個療養機會也擺在了我的面前,甘肅、青海一一大西北一直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去還是不去?
  • 加拿大籤證中心官網發布"重要通知":11月2日將有"新政"
    加拿大籤證中心網站(VFS)最新的一則"重要通知",通知說:"新的服務費"用於 2017 年 11 月 2 日周四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