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首映:演繹中國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2020-12-26 騰訊網

記者 | 實習生 湯明明

編輯 | 朱潔樹

1

在昨日上海影城舉行的電影《攀登者》首映上,觀眾們一邊揮舞著五星紅旗,一邊喊出「我們都是攀登者,我們都是追夢人」,與電影內攀登者方五洲激動地喊出「報告大本營!報告北京!報告祖國!現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九名隊員,成功登頂。」相互呼應。

在《攀登者》主創映後交流上,飾演曲松林的張譯笑稱飾演方五洲的吳京「就像一個絮叨的婆婆」,為了能更好地切磋演戲,能「比你媽還嘮叨」。而吳京也稱在這部電影中,他發現自己和張譯「是那麼相同」,在演對手戲的時候因為過於沉浸在扮演的人物中,「把攝像機的內存演沒了」。

電影《攀登者》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徐克監製,阿來編劇,李仁港編劇兼導演,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主演,講述了中國運動員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該片將於2019年9月30日國慶檔起正式全國公映。而早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金爵盛典上,影片出品人任仲倫就說過:「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70周年,拍攝了兩千多部電影,我們的心願就是不斷努力拍出好電影,拍出表現中國英雄精神、體現東方敘事美學的好電影。」

《攀登者》主創與觀影團大合影東方敘事中的登山故事

《攀登者》共展現了2000多個特效鏡頭,將給觀眾帶來一次視覺盛宴——我們將隨著《攀登者》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的中國,回到寒風凜冽的珠穆朗瑪,見識到之前的登山者是如何突破了冰天雪地的嚴寒和觸目可及皆為白色的孤獨感,又是如何在生死面前突破「小我」。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時20分,三位中國英雄: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歷經萬險後終於將五星紅旗帶上了珠穆朗瑪峰,而這次登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可惜的是,由於缺乏影像資料,此次登頂並未得到西方的承認,於是15年後,中國決定組織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1975年5月27日,九位中國隊員:索南羅布、候生福、桑珠、大平措、羅則、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潘多完成集體登頂。隨著這次登頂成功,一連串「第一」也就此誕生:世界上人數最多從喜馬拉雅北坡登頂的隊伍;世界上第一位成功登上珠峰的女性;第一次用覘標精確測出了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從此世界統一採用了當時8848.13米的「中國高度」。

曲松林的扮演者張譯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的時候介紹稱,「他(曲松林)作為(1960年)三個登頂的隊員之一,在這個登山過程當中,因為受傷,所以他腳部,腳趾被截肢了。從山上下來之後,他就變成了教練,總教練,負責了1975年的第二次登頂珠峰的訓練。」

張譯、吳京與登山英雄桑珠 圖片來源:豆瓣

事實上,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其原型,張譯扮演的曲松林的原型屈銀華的女兒屈虹曾找到張譯,激動地問張譯是否是他扮演自己的父親,並將父親的照片發給張譯看。張譯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張屈銀華坐在沙發上看書的照片,屈虹告訴張譯,照片上的屈銀華的腳趾就是因為登山截掉的。在這之後,屈虹就去了自家的靈堂,對著她爸爸的牌位,告慰他爸爸說:「有人在拍你們的故事的電影,是張譯演的你。」此外,屈虹還給張譯拍了一張她的媽媽在2014年寫的的日記,上面寫的是:某年某月某日,有人來採訪老屈,採訪人:阿來等。直到現在,張譯的手機裡還保存著這張照片。

吳京則認為自己扮演的方五洲「是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可以做到極致的人,可以是宗師級的人物」。他也表示,中國電影的每一個新類型,他都願意嘗試,「願意為中國電影觀眾提供更多樣的觀影選擇,為銀幕上更豐富多彩的中國故事貢獻力量。」

吳京也在採訪中透露影片拍攝的過程非常辛苦。雖然此前他有攀登的經驗,但是拍攝時使用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裝備並不順手,甚至穿在身上的羽絨服並不像現在的一樣能夠防風防雨雪,風還是會不斷往衣服裡灌,「尤其你拍完動作之後,身上熱了,裡面是溼的,外邊是結著冰的。」

《攀登者》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胡歌扮演的楊光的原型是夏伯渝——第一個依靠雙腿義肢登上珠峰的人。1975年,夏伯渝未能登頂成功,因為雙腿不幸凍傷壞死只能截肢,德國的義肢專家告訴他,安裝義肢還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這讓他重燃了希望,他在其後的43年內5次攀登珠峰,並終於在2018年5月12日成功登頂。在影片中,凍傷的胡歌躺在病床,信誓旦旦地表示,就算自己沒了腿也一樣要再次登頂,表達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影片中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內容是第二次攀登過程中「第二臺階」中國梯的搭建。「第二臺階」是一個30多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峭壁,在1960年代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的時候,攀登者是靠「人梯」的方式登上去的,這也讓甘當人梯的劉連滿因為體力耗盡不幸犧牲,所以搭建梯子成了第二次攀登珠峰的重要任務。夏泊渝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的時候稱,「架設這個梯子非常艱難,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耗費體能,(我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所幸的是,中國梯順利搭建完成,此後,它幫助了多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

偉大的英雄和有溫度的人

電影《攀登者》對中華民族探險精神的刻畫、家國情懷的描繪,和民族共同體的建構是建立在富有溫情的日常生活之上的。它並沒有因為英雄主義的宏大敘事抽空人們最真實的感受。在《攀登者》中,我們可以看到攀登者「在成為英雄前」的模樣,他們為了攀登珠峰穿著紅色運動服訓練的身影。

《攀登者》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梁,就是一個典型的「青年英雄」成長的敘事,他身為富有登山經驗的攝影師投入了攀登珠峰的訓練,但在集訓的過程中,因為不能完成任務遭到教練責罰,在這個時候,他就像所有心高氣傲的年輕人一樣對教練的嚴格要求心有不滿,覺得這是在針對自己,但隨後,又在教練的勸導下長成了一個富有責任心、敢於犧牲的英雄。在第一次登山失敗後,他主動提出代替受傷的方五洲作為隊長登頂。雖然他在完成第二階梯攀登任務的時候舉著相機給大家拍照的笑容仍然顯示出些許年輕人的稚氣,但在隊伍功敗垂成的時刻,他顯示出了一個成熟的「英雄」所需要勇敢與決絕,他把能夠記錄中國人登頂的相機交給隊友,並主動割斷身上的繩索葬身珠穆朗瑪。在影片最後,與他互有好感的藏族女孩拿著他贈與自己的相片流淚的時候,更為影片增添了一絲悲壯色彩——他不再是那個教練眼中和藏族姑娘彼此呼叫著「庫巴」(藏語傻瓜的意思)而耽誤登頂的青年,而是一個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登頂實力的英雄。

《攀登者》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在影片中,攀登英雄的故事最開始是由在氣象學院學習的李纓講述的,通過她和方五洲的相識及約定,兩次登頂的故事也由此展開。而李纓和方五洲在圖書館的相遇、方五洲在工廠上端跳來跳去的時候,大抵是整部影片最為輕鬆美好的片段——這樣的時光隨即就因為第一次登頂缺乏影像資料遭到西方質疑而阻斷,並因方五洲被下放為燒鍋爐工人意志消沉而跌入谷底。但也恰好說明,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更重要的是,《攀登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勇敢、果斷、勇於犧牲的女性形象,李纓不像傳統英雄敘事中那樣是一個美麗但柔弱,善良但猶豫不決的女性形象,她也全然不是男性的陪襯。相反,她一直都在鼓勵自己的心上人,並致力於學習氣象知識幫助登山運動員登頂,甚至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發現,李纓和方五洲的愛情線索全然沒有消解影片的嚴肅性,相反,李纓和方五洲最終的和解是她預測還有一次登山機會並鼓勵方五洲繼續登頂的時候。當方五洲激動地抱著李纓說「哎呀,我的胖妞」的那刻,不僅是兩個年輕人的和解,更是兩個立志於讓中國能被世界看見的人達成的共識。

《攀登者》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章子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並沒有將此次拍攝當成任務,而覺得它是一個包含了很多情感、很多內涵的電影,「它包括了災難,包括了人們的鬥志,包括人們的面對困境時候的選擇、面對困境時候的情感寄託。我覺得它是很豐富的片子。」

當李纓說出「我的任務完成了」「阻擋我們之間的山已經沒有了」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將愛情當作動力去實現生命價值的女性,更是一個能夠為現代社會樹立榜樣,在專業知識上精益求精,自強自立、不卑不亢的女性。雖然她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但是誰能否認她的功勞呢?

大概就像是譚維維在《攀登者》主題曲中唱的那樣,「每寸冰霜,每寸鋒芒,每一步都是信仰,往來絕壁,那道天梯,可以是我的肩膀,喜馬拉雅,暴風雪故鄉,她正在等我前往。」《攀登者》頌揚的不僅是為國登頂的攀登者,還有幫助攀登者順利登頂的各類人才。而他們的一腔熱血與執著精神也可以讓普通人得到激勵與鼓舞,在各自擅長、喜愛的領域帶著自己的信仰實現自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攀登者|中國攀登珠峰罹難者名單
    9月30日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上映著實沸騰了一眾登山愛好者的心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攀登者》主要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珠穆朗瑪峰 ( Mount Everest )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這是每個登山者都希望能登頂的山峰,但是攀登風險很大。從1922年至今有300多人喪生。最近一次死亡率為零的一年是1977年,這一年只有兩個人到達了山頂。
  • 什麼樣的攀登者才能登頂珠穆朗瑪峰?
    隨著國外的新冠疫情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輸入性病例在中國出現,為了不讓疫情在中國反覆,我國不僅向一些國家提供了技術和物資的支援,還宣布關閉一些入境通道,例如珠穆朗瑪峰。根據相關消息報導,為了防止新冠病毒傳播到珠穆朗瑪峰周圍地區,我國已經決定暫時關閉珠峰通往中國的通道,這說明在全球疫情還沒有得到控制之前,登珠峰的行為是禁止的。實際上即使不是因為疫情的發生阻止了登山者的腳步,財力也是決定是否能夠登上珠峰的一大因素。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自然有很多登山者想要徵服它。
  • 中國登山題材大片《攀登者》全球首映
    新華社上海9月28日電(記者許曉青)講述中國登山隊員不畏艱險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電影《攀登者》27日晚在上海舉行全球首映活動。《攀登者》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赤子之心、英雄情懷、攀登精神,上影人用最深情的電影語言,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 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攀登者》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導演執導拍攝,吳京,章子怡,井柏然,胡歌等領銜主演,成龍大哥友情出演。電影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60年與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開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領土捍衛之戰。
  • 珠穆朗瑪峰的秘密,躺滿了屍體依然吸引著攀登者為她而前赴後繼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 《攀登者》裡的原型故事
    那些真正的攀登者,他們恐怕才是最好的編劇,詮釋了生與死,詮釋了人性的光輝。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頂珠峰,為何沒有證明?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5分,三位中國登山隊員登上珠峰,他們分別是地質工作者王富洲、解 放軍炊事員貢布、伐木工人屈銀華,這也是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上頂峰。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喬治·馬洛裡|攀登者|夏伯渝|珠峰史詩|...
    「幾百年來,攀登者們憑藉勇氣、耐力、技能和團隊精神,不斷將自己推到極限,去實現更高、更難、更完美的攀登。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這些偉大的登山者也帶來新的科學發現,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上海文化出版社新近推出的《DK人類登山史:關於勇氣與徵服的偉大故事》中,有這麼一段話。
  • 《攀登者》: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01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上世紀珠峰登山隊的真實故事。當時的中國和毗鄰國尼泊爾就領土劃分問題展開討論,但是關於珠穆朗瑪峰的歸屬問題卻一直無法達成共識。尼泊爾政府表示,珠峰屬於他們,與中國毫無關係。如果中國想要奪回主權,並且堵住別人的嘴巴,那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儘快登頂。於是,周總理當時下達了指示。02《攀登者》由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井柏然、拉旺羅布、王景春等主演的冒險題材電影《攀登者》將會在9月30日全面上映。
  • 為什麼從尼泊爾攀登珠穆朗瑪峰,而不是從中國,現在明白了!
    中國有許多旅遊景點,如果要說最喜歡哪裡,西藏大概會佔據大部分地方,因為西藏是很多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包括很多想去西藏旅遊看看那裡有什麼不同的人,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西藏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布達拉宮是其中之一,珠穆朗瑪峰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珠穆朗瑪峰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山,海拔約8844米,吸引了許多登山運動員挑戰珠穆朗瑪峰的頂峰。
  • 珠穆朗瑪峰上,殘留的45噸垃圾、12噸屎,成了攀登者的路標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的第一高峰,在人們眼中,珠峰是神聖的,在登山者眼中,珠峰攀登起來很有挑戰性,所以它是諸多愛好登山的人內心的嚮往。但就是這樣一座高峰,它的指路標卻是283具曾經登山者們的屍體和45噸的垃圾,還有12噸的登山者排洩物。
  • 影評《攀登者》觀後感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 《攀登者》長的就是中國電影、中國人的精氣神!
    可如果將時空限定在1960年和1975年的中國,將目標限定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個答案恐怕能獲得極大認同:我們登「山」,是為了追求「當驚世界殊」的中國奇蹟。  今晚,由上影集團出品的電影《攀登者》將舉行上海首映禮。與此同時,這部將於9月30日正式公映的影片已獲得了約9000萬元預售票房。
  • 攀登者原型人物都是誰事跡介紹 攀登者最後幾個人登頂
    電影《攀登者》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票房成績也是矚目的,這部電影的原型是曾經依靠假肢攀登珠峰的夏伯渝。攀登者原型  電影《攀登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當年也是引起很大的討論。在原型故事中,原本選擇登山的一共有四個人,不過最後登上山頂的只有三個人。
  • 珠穆朗瑪峰的秘密,躺滿了屍體依然吸引著攀登者為她而前赴後繼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 珠穆朗瑪峰上著名的屍體時刻警醒著每個攀登者
    作為一個珠峰攀登者,這種成就感更是由心而生吧!但是作為每一個登山者來說,只要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就會遇到在海拔8500米的珠峰東北山脊必經之路上,一個石灰巖洞穴中的那個遇難者,也是珠峰最著名的屍體。綠靴子珠峰是勇者之峰,也是死亡之峰,登頂珠峰是無數登山者的終極夢想。從1924年人類的第一次有記錄的登頂成功,直到現在,將近300多人遇難,而這些大多數遇難者遇難之後,一題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座世界第一高峰。
  • 《攀登者》:測量出我們自己的珠穆朗瑪峰高度
    國慶上映的三大主旋律《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是這個國慶討論聲最大的電影了,它們三在預售票房的時候就已經破億了。但到現在上映了十一天,《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都已經突破了二十億票房的大關,而《攀登者》卻連十億大關都沒突破。是《攀登者》拍得不夠好嘛?
  • 《攀登者》首映 攀登者齊聚「只為國旗飄揚」
    27日,電影《攀登者》在上海舉辦「衝頂·中國高度」全球首映禮,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編劇兼導演李仁港,領銜主演吳京、張譯、井柏然、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組成「攀登者聯盟」亮相。繼北京的特別首映活動之後,上海全球首映禮再辦千人觀影場,口碑依舊燃炸,觀眾熱烈反饋影片「驚險、刺激,也有感動,有血有肉,深入人心」、「看哭了四次」、「非常好看、非常震撼、非常佩服、非常精彩、非常自豪」、「看到了中國電影的進步」。伴隨好口碑的助推,電影《攀登者》更在9月27日全球首映禮當天,喜迎預售票房破億的好消息。
  • 影評:《攀登者》在時代變換中不斷攀登
    但當鏡頭平實地對準珠峰上的攀登者,記錄他們的訓練,以及在雪峰留下的一串串堅實有力的腳印,我們才恍然——突破雪地嚴寒與生理極限的不過是日積月累的努力,觸目可及皆為白色的恐懼也能變為託起足底的大道。中國是登山資源最好的國家之一,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第一個甚至第二個登上珠峰頂峰的人都不是中國人。
  • 《攀登者》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山高人為峰,倔強的中國人,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在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登山隊的決心)。珠峰的北坡的兇險,已經讓很多登山者長眠北坡,由此不得不佩服當時中國登山隊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