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米拉山隧道項目工程開始動工建設。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該項目進展如何呢?記者從深圳高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米拉山隧道項目指揮部獲悉,截至10月29日,全長5.7公裡的米拉山隧道工程左洞累計進尺2033米,佔左洞全長的35.5%;右洞開挖累計進尺2234米,佔右洞全長的39.1%;1045米的斜井已完工。米拉山隧道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陳偉介紹,按照合同工程期要求,米拉山隧道工程預計2017年9月底貫通。
難題 遇到不可預測的地質狀況
據米拉山隧道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陳偉介紹,國道318線林芝至拉薩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隧道項目起點位於工布江達縣加興鄉松多3組國道318線東側,貼國道318線左側前行,沿尼洋河上遊溝谷展線,於米拉山口南側既有國道318線U型轉彎附近設隧道穿越米拉山至念村四組北側,之後路線沿國道318線西側前行至終點墨竹工卡縣日多鄉念村。項目全長18.181公裡,米拉山隧道全長5.727公裡,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為80公裡,全線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截至目前,米拉山隧道項目工程已完成投資9.94億元,佔總投資的51.9%。全長5.7公裡的米拉山隧道工程左洞累計進尺2033米,佔左洞全長的35.5%;右洞開挖累計進尺2234米,佔右洞全長的39.1%;1045米的斜井已完工。」陳偉介紹,該項目共設置橋梁471.1m/4座(折算成整體式路基),橋梁樁基工程已全部完成;18道管段涵洞已全部完成;路基清表工程已完成,累計完成28萬立方米。
為了解隧道施工方的情況,在陳偉的帶領下,記者戴上了安全帽,來到米拉山隧道項目左洞內。「目前,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米拉山隧道左洞掌子面特殊的地質段——全風化凝灰巖,這種遇水就變軟的凝灰巖給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據中鐵十二局第一分公司米拉山隧道第二標段項目經理梁永忠介紹,這種地質情況嚴重影響了隧道的施工進度。「目前,地質勘探設計院正在米拉山山頂上進行勘探、補探,看看隧道內的這種地質情況還有多長。」
據陳偉介紹,截至目前,米拉山隧道項目施工共遇到了三種特殊的地質情況,除了凝灰巖外,另外兩種是凍融侵蝕和湧水,分別在隧道進口遇到凍融侵蝕,在隧道斜井處遇到了大量的湧水。
措施 24小時不間斷施工
據了解,米拉山隧道為拉林高等級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隧道進口設計高程4752米,出口設計高程4774米,進出口均採用端牆式洞門;隧道中段設置斜井一座,主要用於隧道通風排煙、輔助主洞施工和在緊急時刻作為逃生通道使用,在ZK4478+950處與主洞銜接。米拉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長公路隧道,隧道左洞、右洞和斜井基本為IV.V級圍巖,加之高海拔高寒地區對施工質量要求高、工序複雜,因此施工難度相對較大。
進入冬季後,由於施工難度加大,我區很多施工工地將陸續停工。米拉山隧道項目是否也一樣呢?記者了解到,最近天氣逐漸變冷,施工方每天都在檢測室外環境溫度和時間,米拉山隧道路基、橋涵工程何時停工,將視天氣情況而定。因為隧道內的溫度基本保持在8℃左右,不影響施工,所以隧道工程全年施工。為了趕工期,施工人員將實行全年24小時不間斷施工,保證施工進度。
高寒缺氧是米拉山隧道項目施工的最大難題,施工現場的空氣含氧量稀薄。再加上勞動強度大,很多施工人員出現了身體不適症狀。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高寒缺氧問題,保證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米拉山隧道項目部不僅建立了制氧設備和冬季保溫措施,而且在隧道洞口設置了制氧機,確保施工人員在身體不適時,可以第一時間吸到氧。
保護 去年移植的高山草甸成活了
在去米拉山隧道的途中,記者看到很多關於保護生態環境、野生動物的提示牌,在路邊還有很多用綠色網罩住的土堆。據陳偉介紹,這些用綠色網罩起來的是高山草甸。米拉山前後均為高山草甸區,自然環境惡劣。米拉山段也經常有黑頸鶴、白唇鹿等國家保護動物出沒。為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項目部專門在施工場地設置展板,教施工人員識別野生保護動物。
同時,為了保護米拉山前後的高山草甸,他們在施工區域提前將一些高山草甸進行移植。「去年移植的高山草甸,今年都綠了起來,這代表這些高山草甸成活了。」陳偉說,施工人員每周定期給移植的高山草甸澆水養護。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米拉山隧道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對國道318線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