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周日,晚上。在寧波書城的室外廣場,40間風格各異的小木屋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這個名為「書香門第」創意街區,由寧波書香文化園精心打造,市民或在「清音居」聽古箏彈奏,或在「曼工坊」畫個葫蘆臉譜,樂在其中。
在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在高鑫廣場和文化廣場,也相繼推出了類似的創意集市。
而在一個星期前,記者在天一廣場也親身體驗了一把「鯉朵」集市的瘋狂。
記者注意到,今年夏天,這些熱鬧、低成本的創意集市悄然間,在甬城一些商業廣場呈現集中爆發之勢。
「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近日,記者在天一廣場「第七街區」參加了一個名為「鯉朵」的集市。在現場記者看到,皮具、3D記夢館、銀飾、樂創陶藝、花藝、書籤、青瓷、和風手作、木製家具、木製玩具、創意氣球,各種創意產品可謂是應有盡有。從下午5時一直到晚上10時,人流如潮。
記者遇到了徐富美,這個看起來朝氣滿滿的女孩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集市了。
這個從浙江財經大學畢業的姑娘,經常會拿自己的專業開涮,「財經學院讀中文專業,是不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畢業後她去過銀行、劇院等單位工作,慢慢才發現,原來攝影才是自己的最愛。
也正是在這樣的集市上,徐富美認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女孩,同樣也是一個愛好旅遊和攝影,兩人一拍即合。「我們同月同日出生,連買的車子品牌都一樣,可以說是很有緣。」
在集市上,她們銷售一款自己設計製作的T恤,包括面料打板都由兩人一手操辦,T恤上面的文字「反己」,是用來宣傳她們即將開張的攝影工作室,這個名字來自孔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遇到了挫折和困難,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徐富美說,目前她們在鄞州塘溪的攝影工作室正在裝修中,上下共200多平方米,就在最美風車公路附近,預計9月份就可以開業。
對於集市,她也有點小遺憾:「這兩年參加了很多集市,也認識了很多可愛的朋友,唯一的感受就是有時候來的受眾不全是自己想要的,比如周邊的大爺大媽來得比較多。」不過,徐富美表示,這種氛圍是慢慢培養起來的,將來她還會更多地參加這種活動,認識更多的朋友。
「覺得擺攤的自己酷酷的」
上周末,吳西文和男友開車來到了高鑫廣場。她掀開後備箱,把一塊繡有米字旗的布鋪在上面,各種手工藝品精心擺放好,再搬出一些貨品陳列在車前面的空地上,小型集市就算正式開張了。
這是最近流行起來的「後備箱集市」,一輛車就是一個店,後備箱就是貨倉兼櫃檯,所售之物從手工藝品到各色衣服、鞋子,還有一些舊物、二手貨。
吳西文是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下半年讀大三了,學的是藝術設計專業。以前每逢周末,她經常會和男朋友在大學邊上擺個攤,賣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藝品。
「我記得第一次擺攤的時候,坐在車裡思想鬥爭了很久,擔心會遇到熟人,後來慢慢也就習慣了,一些同學甚至會專門過來捧場。」吳西文對記者說。
有時候為了吸引路人,吳西文還會邊彈吉他邊唱民謠。「其實並不是想賺多少錢,看著自己親手做的工藝品得到欣賞,對於一個藝術設計生來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型的集市,不過看到有這些志同道合的人,真的有一種歸屬感,比自己一個人擺攤幸福多了。」吳西文說,相比起下班就宅在家裡看電視劇,或者去逛街唱K的同齡人而言,她覺得自己「酷酷的」。
業內人士:商業廣場看中市集的引流作用
集市如此火爆,背後的推手都是些什麼人?寧波的創意集市又將走向何方呢?記者採訪了在集市這塊頗有名氣的一位人物,他就是近期在寧波集市這塊聲名鵲起的「魔島」的創始人——李宇峰,曾經的媒體人。
說起寧波集市的興起,李宇峰將之歸於寧波商業廣場的逐漸增多。「我從2013年就開始接觸集市,集市的興起與寧波商業廣場的擴張有很大關係。商業廣場需要聚集人氣,而集市這種具有IP資源、互動體驗性強的形式,會給商業廣場帶來很大的人流。」另外,李宇峰將集市的興起也歸於一些時尚的理念,比如環保等,使得集市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不過相對國外一些知名的集市來說,李宇峰表示,寧波的集市明顯還在起步階段。他介紹說,國內也有一些辦得比較知名的集市,比如上海的鸚鵡螺集市,就辦得比較好,有些創意手作品牌已經有了自己的APP,有的甚至拿到了風投。
至於寧波集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李宇峰說,擴大規模並不難,堅持品質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有好的產品,不管是為了賺錢還是玩調調,好的產品很重要,只要是好東西不愁賣不出去。至於形式,他比較推崇寧波書城採取的方式,「他們開辦的一些小鋪子,小而精,很美好。「
「我們希望以集市為入口,在帶動商業廣場人流的同時,也能帶動寧波文創產業的發展。當然立足長遠,我們也希望能夠樹立並強化品牌影響力,今後能把它作為一個成熟的集市品牌對外輸出。」李宇峰說。
■新聞連結
世界各地的集市
德國的聖誕集市
聖誕集市是歐洲國家聖誕節前夕的盛大活動,從聖誕節前四個星期延續到聖誕節當天。聖誕集市最早起源於中世紀晚期的德國,至今已有800年歷史。直到今天,德國古老的聖誕集市依然舉世聞名。聖誕集市通常在城市最核心的地方,如市政廳前廣場,所有攤點都沿人行道向廣場鋪開,出售琳琅滿目的小飾品,還有德國傳統飲食,如薑餅、甜蛋糕、熱紅酒、花草茶、香腸、炸土豆餅等。
聖誕集市也演化成一種商業民俗,其中不乏手工藝者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來集市兜售,這裡可以淘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德國的聖誕集市傳統、純粹,集市上還有旋轉木馬、威斯巴登特殊的街燈,是個了解城市文化的好地方。
英國的古董集市
崇尚古典的英國,以為數眾多的二手古董集市而聞名。柯芬園(Covent Garden)主要由Apple Market、Jubilee Market和East Colonnade Market組成。其中Apple Market多賣些手工藝品;而Jubilee Market是悠久歷史的英國傳統露天集市,開市於1975年,主打古董珠寶首飾,號稱是倫敦最早起的攤販,主辦方特別將每周一設定為古董集市日。
阿爾菲斯古董市場(Alfies Antique Market)作為英國最大的室內古董集市之一,開放將近四十年頭,據說一直是時裝人士與明星們秘而不宣的尋寶地,影視圈的人士都常常到此尋找靈感,包括潮流指標Kate Moss和Keira Knightley。該集市前身是Jordan百貨大樓,1976年開業,經過一度裝修以後商品種類數不勝數,古代服裝、家具、二手書籍、珠寶、玩具、海報等應有盡有。
澳大利亞的創意集市
雪梨巖石區(The Rocks)被稱為「澳大利亞的誕生地」,是雪梨最有趣和最詩情畫意的地方。巖石區集市有一百多個攤位,出售手工藝品、飾品、珠寶、陶器、瓷器、木雕、香水、玩具等等。想要在這裡拿到一個鋪位並不容易,前提是賣的東西一定要有特色,或者是自己設計和製作的。除了攤位,還有現場演出和各種街頭藝術,穿著古老的英格蘭服飾號手穿行在市場假日市場,給人一種時間倒流的感覺。
上海鸚鵡螺集市
鸚鵡螺集市最開始成立在上海,如今在江浙滬地區,甚至是港澳地區都小有名氣。從2013年8月至今,「鸚鵡螺」總共辦了20場主題類的集市活動,其間每天購票人數在4000人以上,聚集了近1000個設計師和手工藝人,參與了很多設計師品牌的建立。
你可以在集市現場發現許多售賣自個兒創意商品的獨立設計師、手工匠人、海外買手和古董玩家,比如半路出家做全職領結設計的燈光設計師;賣上海老物件的復旦大學美術教師;賣原創飾品和生活用具的嬉皮士;賣世界上最小樂器的知名音樂人;還有賣自己詩歌報紙和「問題」的行為藝術家等。
其創始人「暴叔」表示,要做的是平臺,所以必須尋找到一個可以被標準化複製的核心規律。一旦把標準化流程給做出了,那麼,下一步就是多城市複製。
本文轉載來自:東南商報 記者:朱錦華,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