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大別山之再訪吊橋溝

2020-12-24 驚鴻文化

疫情過後,紫藤花開,人間四月,仿佛昨夜的春雨,洗淨沉寂許久的大山,在破曉的一聲雞鳴裡,草長鶯飛,萬物復甦,遠山開始新的春耕

清晨,鳥雀在山風中,自由地飛翔,光從林間掠過,帶著風和青木的味道

遠山裡,那些過往的炊煙依稀夾雜著過年的酒香,在青磚黑瓦裡,被蛙聲叫得慌亂,像穀雨一樣,灑落山間

這是我相隔一年後,來到山裡,受木子店鎮長嶺關吊橋溝村委會熊德平書記及村委會,長岒關生態旅遊合作社特別邀請,參加鄂皖兩省三縣六村聯手開發古杜鵑旅遊資源及三農生態旅遊產品坐談會、民俗體驗交流會

新的青年,新的創客,新的電商供應鏈,以新的方式,拉近身在都市裡的客戶與遠山的距離,在這塊靈秀的大別山間尋找著大山裡奇珍異寶

開山人,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在熊書記和村委會的帶領下修築著通往幸福的道路,趕在重陽前,讓遊客能順利登高遠眺,看到自己家門前的風景

與我同行的還有,80後的美女小陳,門戶報社記者,開過茶館,而今深入大山,關注家鄉產業發展

父親的山母親的河,每一個心系鄉村的人對遠山,有著不一樣的情感,就像熊書記與村委會一樣執著

作這一個80後,城市青年,她對遠山和我有著一樣的情感

在一代人的夢想裡生根,在五月的田間,發芽,在花一樣的年華裡綻放

那些大山遠去的硝煙,堆積成如山的豐碑,每塊石頭上都銘刻著一個故事

新時代的號角,新時代的徵程,新時代的使命,在春天裡,迎風而立,譜寫著又一個大別山春天的故事

在路上,在山間

走讀 大別山 大別山青創文旅研學社群 文 / 崔敏 圖 / 崔敏 夏子

相關焦點

  • 為你朗讀 | 長嶺關•吊橋溝
    長嶺關村,被稱為「鄂東第一村」,是歷史名關、兵家要塞,因為地別吳楚,水分江淮,有「雞鳴兩省,葉落三縣」之美譽。長嶺關村,有一條吊橋溝,是近年來麻城著力發展的旅遊勝地。在吊橋溝村,你可以看到延綿無盡的大別山伸展到千百裡外的安微與河南。長嶺關村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山民居住在村子裡。村民們在山中打柴,在河中捕魚,在田中種植,生於斯老於斯且葬於斯。忙碌了一年後終於在秋收後騰出時間,用自己種植的糯米釀造出香噴噴的米酒,招待著不辭辛苦來觀光旅遊的遠客。
  • 溯溪逐夢,移步換景——長嶺關吊橋溝景區
    溯溪逐夢,移步換景——長嶺關吊橋溝景區 2020-08-2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海與梯田,鄉愁與桃源,是長嶺關吊橋溝的春天
    鄂皖交界地,大別山深處有一處風光寶地地別吳楚,水分江淮與世隔絕,美景天然紫藤花爛漫成海紅杜鵑盛放漫山梯田層層疊疊,深黃淺綠清溪流水潺潺,鳥鳴幽澗位於麻城市木子店鎮的長嶺關吊橋溝景區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賞花海,穿紅軍服,踏青遊覽一幅幅帶笑的遊客照是最好的美景宣傳圖長嶺關吊橋溝景區
  • 三河有故人——走讀大別山丨崔敏(麻城)
    三河口鎮,背倚大別山,面向大京九,與河南、安徽兩省交界。三河口鎮轄38個行政村,人口46265人(2017年),版圖面積380.36平方千米(2017年),居黃岡市鄉鎮之首。境內山地面積佔總面80%,丘陵佔20%,平均海拔320米。
  • 巴馬香豬肉吊鍋香豔吊橋溝
    ,記者助陣,不僅呈現了一場高端大氣的視覺盛宴,更有木子店鎮吊鍋製作行家齊聚吊橋溝遊客中心餐廳各顯神通,風格各異的木子店吊鍋和老米酒讓遊客們個個滿意而歸。       今天,幕名而至的遊客走進吊橋溝,或賞紅葉,看銀杏,或主題教育,更有專門品吊鍋喝米酒,總之,這就是吊鍋米酒季。
  • 夜訪吊橋溝竹籬小院
    兩棟民房,位於長嶺關村美麗鄉村示範點鄭家畈左前方,即寧靜清閒又近鄰農戶,天籟之音與雞犬之聲相聞。我想,如果在風雪之時,輕推竹籬,夜宿這竹籬小院,一定很愜意!吊橋溝旅遊推薦理由吊橋溝遊客服務中心位於鄂皖兩省交界的麻城市木子店鎮長嶺關村村部,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出行,貼心的服務,可口的佳餚,為您提供舒心安適的遊玩體驗。遊客中心前臺餐飲美食
  • 閱讀悅讀:吊橋溝記
    吊橋溝,又一次讓我對大自然佩服得五體投地,它讓我感受到人力的渺小而低微。 吊橋溝,位於麻城市木子店鎮長嶺關。長嶺關下吊橋溝溪水淺吟低唱,叮咚作響,似乎不停地訴說著曾經的悲傷…… 雖然我曾經去過很多峽谷,或幽美,或秀麗,或險峻,或雄渾,但像吊橋溝這樣,氣勢恢宏而又峽秀谷幽,倒還不多見。 吊橋溝的美,在山,在石,在樹,在水。
  • 秋到麻城吊橋溝,探邊陲小鎮,訪東山美景
    而這吊橋溝的山,是不經意闖進來的山,卻是陌生中透出幾分熟悉,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像是一個夢境的延續,亦真亦幻,讓人有些恍惚,有些輕飄,有些許躁動。吊橋溝的水從山谷往下流,整裝出發,沿河奔走,悠哉遊哉。吊橋溝的石頭充滿神奇,數不勝數,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
  • 夜訪吊橋溝竹籬小院
    兩棟民房,位於長嶺關村美麗鄉村示範點鄭家畈左前方,即寧靜清閒又近鄰農戶,天籟之音與雞犬之聲相聞。我想,如果在風雪之時,輕推竹籬,夜宿這竹籬小院,一定很愜意!吊橋溝旅遊推薦理由吊橋溝遊客服務中心位於鄂皖兩省交界的麻城市木子店鎮長嶺關村村部,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出行,貼心的服務,可口的佳餚,為您提供舒心安適的遊玩體驗。遊客中心前臺餐飲美食
  • 建設村來吊橋溝開展黨建活動
    今天上午,中共武漢市青山區八吉府街道建設村黨總支委員會一行80餘人來到吊橋溝黃岡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穿紅軍服,走紅軍路,悟紅軍情」追尋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長嶺關吊橋溝旅遊推薦理由各種時令山珍,鮮蔬小菜,讓您在山水間開顏飽腹,盡享田園之樂。
  • 兩位珠海定居教授夫婦,為何到大別山腹地鄉下農家籤約體驗一月?
    百度新聞、人民號訊(江發權、陶建軍)近日,位於大別山腹地的麻城市木子店鎮長嶺關村吊橋溝,迎來在珠海定居的姚教授、陳教授夫婦,他們要來聯繫農家民宿籤約租房,在這裡休假避暑一個月!像姚教授這樣的籤約入住民宿,開了吊橋溝的先河。築巢引鳳,相信將來會越來越多。為什麼選擇這裡,作為避暑休閒目的地呢?姚教授說:一是這裡是自己的老家,常年在外,鄉愁不改。二是因為吊橋溝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因為海拔相對較高,炎炎夏日裡,比山外涼爽舒適。三是鄉村建設進步大,環境衛生舒適,生活起居方便。
  • 荊楚第一古村落祝家樓,走讀大別山丨崔敏(麻城)
    大別山,我的故鄉!這裡曾是紅色革命的搖籃,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著名的&34;黃麻起義&34;千裡躍進大別山」、&34;的故事傳唱鄉間,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輝煌的一筆!剛入夏,陰雨連夭,忙完手上幾個案例之餘
  • 為你朗讀 | 秋到吊橋溝
    而這吊橋溝的山,是不經意闖進來的山,卻是陌生中透出幾分熟悉,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像是一個夢境的延續,亦真亦幻,讓人有些恍惚,有些輕飄,有些許躁動。在山上,每一種生物都有尊嚴地自由地活著,不像城裡的風景樹、花花草草總是被人為修剪,按人的意志生長。
  • 麻城市木子店長嶺關吊橋溝:擊敗流言的最好辦法是做更好的自己
    作者/楊帆 來源/長嶺關吊橋溝鄉村旅遊官方公眾號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言必毀之」。在麻城的長嶺關吊橋溝,逐步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時候,逐步在形成自己的品牌的時候,同樣也遭遇著這樣的煩惱。
  • 「走讀杭州」繼續出發~訪古井聽故事,看層林盡染!
    在滿目紅楓中,訪古井、聽故事,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體驗?11月23日上午,錢江晚報170俱樂部「走讀杭州」將繼續出發。杭州的井有不少,但近千年「高齡」古井卻屈指可數。比如之前探訪過的解放路與浣紗路交叉口的相國井,吳山腳下、一井十眼的郭婆井。而這次我們將來到翁家山頂,看看歷史年輪在龍泉古井上留下的痕跡。
  • 尋源吊鍋 玩味麻城 之「最地道」:回吊鍋發源地,尋最初的味道!
    「最地道」吊鍋打卡線路之DIAOGUO XIANLU遊麻城木子店吊橋溝,尋味麻城吊鍋發源地(長嶺關吊橋溝遊客中心/巴水源生態吊鍋城)——循紅色旅遊足跡,尋訪黃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站:木子店鎮吊鍋打卡推薦一木子店長嶺關農家體驗遊專業合作社(吊橋溝遊客服務中心 )重回大別山吊鍋的發源地木子店,第一站來到麻城吊鍋老米酒文化第一村——吊橋溝。在吊橋溝村,頭等大事便是吃上純正、地道的蔸子火吊鍋。
  • 尋源吊鍋,玩味麻城 之「最地道」:回吊鍋發源地,尋最初味道
    吊鍋打卡線路之最地道遊麻城木子店吊橋溝重回大別山吊鍋的發源地木子店,第一站來到麻城吊鍋老米酒文化第一村——吊橋溝。在吊橋溝村,頭等大事便是吃上純正、地道的蔸子火吊鍋。每年冬天,來這裡吃吊鍋的人群毫不遜色於網紅打卡點。
  • 永遠奔騰的紅色血脈——清明時節訪大別山將軍縣
    新華社鄭州4月3日電  題:永遠奔騰的紅色血脈——清明時節訪大別山將軍縣  新華社記者 劉雅鳴 雙瑞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深居大別山腹地的河南新縣,再度迎來一年中最特別的日子,肅穆神聖的氛圍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蔓延。
  • 千裡挺進大別山,為什麼是大別山?
    當年劉鄧大軍千裡挺進大別山,大別山因此而名揚天下,無人不知。大別山為什麼叫大別山,千裡挺進為何是大別山,而不是別的山呢?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東西長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大別山的得名有好多種說法,在史料中有「大別」記載,最早出自《禹貢》、《左傳》,禹分九州就是以山川河流作為主要標誌物進行自然分區。「別」字有分解、剖割之意,大別山作為分水嶺,山上之水在此南北分道揚鑣,南北兩側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差別很大,「大別」之名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