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東北爆發大規模鼠疫,竟與蹊蹺出現的30萬隻老鼠有關

2020-12-23 一更史話

導讀:

1945年8月15號,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細菌部隊,不僅緊急撤兵,燒毀製毒工廠,毀滅製毒證據,同時還將精心培育的帶有鼠疫的30萬隻老鼠釋放出來……

日本投降後,在整個東北地區突然蹊蹺的出現了大規模的鼠疫疫情。疫情傳播很快,當地老百姓無一倖免。巨大的傷亡很快就引起了當局的注意,通過調查,人們憤怒的發現,這場來勢洶洶的鼠疫,竟然是戰敗撤退的日軍731部隊所一手炮製。

調查中出現的諸多證據證明,在日軍駐東北的細菌部隊撤退之前,他們曾喪心病狂的將所有感染了鼠疫病菌的老鼠、跳蚤、蟑螂等動物,全部釋放了出來。根據查獲的相關資料顯示,在日本人的病毒工廠之內,一年之內養殖感染病菌的老鼠,就多達30萬隻之多。而鼠疫病菌隨著這些老鼠不斷繁殖,很快就在日軍撤退之後席捲了整個東北。

另外,根據日軍尚未銷毀的資料顯示,在當時的偽滿洲國,所有的大米白面等物資供應,均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投降後,細菌部隊庫存的糧食無法帶走,喪心病狂的日本人就在這些大米白面中下毒。飢腸轆轆的中國老百姓,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都被感染上了病菌。

在調查中,人們還發現了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發明陶瓷炸彈的記載。資料顯示,從1937年到1942年,七三一部隊生產陶瓷細菌炸彈產量約2000枚,這些陶瓷炸彈被命名為「石井陶彈」。「石井」,正是七三一部隊的頭目、細菌戰的元兇石井四郎,從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的他一手策劃並實施了「以低成本武器獲取勝利」的細菌戰。

根據統計,每架飛機可以攜帶數十枚「石井陶彈」,每個陶彈中裝有5000隻感染了病菌的跳蚤。經過實驗,在爆炸點下吃草的牲畜,僅在1到2個小時內,馬死亡70%,羊死亡90%。

通過細菌戰,數十萬中國軍人和無辜百姓死在了小小的老鼠和跳蚤身上。

截止到日本投降時,尚有200餘萬枚沒有來得及銷毀的毒氣彈被遺棄在中國各地,這些武器至今仍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和安全隱患,也成為了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殘酷迫害中國百姓的鐵證。

相關焦點

  • 110年前,東北爆發了大規模鼠疫,當時中國人是如何防疫的?
    1910年10月,坐落在東北中俄交界處的東北三省,突然爆發極為罕見的肺鼠疫瘟疫,此次瘟疫不僅遍布東北三省全境以及國內大部分地區,其持續時間更是長達半年之久,至少6萬多人死於這場鼠疫。這場爆發於110年前的東北鼠疫,正值中國經濟落後、列強欺凌的悲慘時代,醫療衛生條件也十分落後,那麼,當時的中國人是如何防治這場鼠疫的呢?
  • 731部隊還有個新加坡分隊,到處抓老鼠,製成武器送往中國
    日本戰敗75年,最無法讓人釋懷的就是731部隊,作為臭名昭著的犯下反人類罪的生化部隊,731其實並不是只有本體,它還有另外一支分隊,駐紮在新加坡,那隻部隊也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並且把生產的生物武器源源不斷運往中國……
  • 1910年東北爆發鼠疫,伍連德力挽狂瀾,挽救了整個東北
    1910年的下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鼠疫席捲了我國的東北地區。那個時候差不多已經入冬了,所以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已經開始變得比較惡劣了。若在此時爆發鼠疫,那無疑會讓原本就生活在火深火熱狀態下的東北老百姓們活得更加艱難。按理來說,那時不像現在,沒有鍾南山等抗疫強人的存在。鼠疫爆發後,給東北造成的不良影響本應變得比較嚴重。
  • 內蒙古出現兩起鼠疫疫情,鼠疫還是以前那個「奪命瘟神」嗎?
    隨著鼠疫桿菌在血液中進行增殖,纖維蛋白數目也會越來越多,鼠蚤的前胃會被堵塞,逐漸無法攝取營養。失去營養來源的鼠蚤在飢餓的驅使下瘋狂吸血,平時可能只會叮咬老鼠的它們也開始向人類下口。然而由於前胃被堵塞,吸食的血液無法進入胃中,卻會在食道內形成很大的反作用力,導致鼠蚤體內的帶菌血液通過口器逆流注射進被吸血的對象體內,感染也就因此擴大。
  • 清末東北爆發「黑死病」,31歲的他用四個月時間成功撲滅鼠疫疫情
    竟能贏得梁啓超先生如此的讚譽?伍星聯就是伍連德。伍連德又是何許人也?伍連德是中國現代醫學的先驅,是公共衛生學家、醫史學家。清末,東北爆發「黑死病」(肺鼠疫),四個月內波及五省六市,死亡達六萬多人,一時屍骸遍野,舉世震驚。危急時刻,31歲的伍連德臨危受命,用了四個月時間成功撲滅鼠疫疫情。事情是這樣的。1910年11月,一場鼠疫從俄國西伯利亞傳傳入中國東北地區,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蔓延。
  • 日本侵華期間大規模移民中國,戰敗後200萬日本人哪去了?
    在日本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侵佔滿蒙、徵服中國、稱霸世界,實行所謂的「大陸政策」。曾經大規模向東北移民,欲成為「偽滿洲國」的核心,使中國人逐漸同化,以謀求長久穩定的統治!日軍以屯墾公司的名義,強行「收買」或採取暴力手段徵用土地給日本移民使用。
  • 明末的鼠疫有多恐怖?為何有人說明朝實亡於鼠疫?
    明末大鼠疫又叫京師大瘟疫,是在中國北方出現的大規模流行病,發生的年代則正好是在崇禎年間。波及範圍比較廣泛,包括了山西和華北的數個大省。發病的時間點是從崇禎六年開始的,十四年的時候流傳到了河北,隨著戰爭和起義軍流傳的到了更多的地區。等到李自成殺進了北京城的時候,北京城的居民由於鼠疫的危害已經死了不少人了,這時的北京城更像一座死氣沉沉的城市。
  • 日本戰敗後,遺留東北的10萬女人去哪了?難怪日本人從不提及
    日本戰敗後,遺留東北的10萬女人去哪了?難怪日本人從不提及 大家都知道,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軍事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野心也在不斷的增大,最後國內的資源已經滿足不了他們胃口,於是就開始計劃侵略其他國家。
  • 中蘇聯合抗疫: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關東軍設了一道老鼠防線
    在日本人制定的作戰計劃裡,還給蘇聯紅軍布下了一道惡毒的「老鼠防線」。石井四郎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鼠疫菌的產量,曾擬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即在1945年9月把鼠的數量增加到300萬隻,以大批繁殖帶菌跳蚤。原731部隊軍需勤務實習官堀田在伯力法庭證實,「遵照部隊長石井的指令,軍需分部部長佐藤少佐曾命令我計算一下,為要在9月份以前培養出300萬個鼠類,究竟需要有多少飼料和營養素。」
  • 日本戰敗後,留在中國東北的20萬日本少女,現在去哪了?
    而小日本在這次侵華戰爭中,造成多次大屠殺, 1932年9月新賓縣大屠殺,1933年9月榆城大屠殺,1934年5月29日依蘭大屠殺,還有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僅南京大屠殺一次,導致同胞遇難人數超過30萬,日本造成的慘案,罄竹難書。經過我國軍民誓死保衛,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那麼日本戰敗後,那些移居到東北的日本僑民結局如何?
  • 日本戰敗後,遺棄在東北20萬日本女人結局如何,一些留在了中國
    當日本天皇宣告投降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的中國時,無數侵華日軍選擇自行剖腹,無數在華僑民也選擇了集體自殺以表示效忠天皇。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不少日本僑民滯留在中國各個地區,其中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女人就有十幾萬人。照片中是日本戰敗投降後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僑民,從圖中可以看出她們已經打包好行囊等待著被遣返回國。
  • 「國士無雙」伍連德,與一個世紀前流行於東北鼠疫的抗爭故事
    在1910年末,東北曾暴發一場肺鼠疫,傳染範圍之廣,令人聞之而談虎色變,撲滅這場傳染病的是年僅32歲的伍連德博士,當時他正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的幫辦,即副校長。他臨危受命,到了東北。伍博士及帶領的團隊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博學的醫學知識,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採取了一系列現代化的醫學手段和防疫方法,用了半年時間,將導致6萬多人死亡的傳染病控制住。
  • 抗日戰爭中最恐怖的日寇將領,「鼠疫中將」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大學畢業後以幹部候補的身份加入了日本陸軍,後又作為軍隊培養生進入京都帝國大學研究生院。其從研究生院畢業之後,就開始在了職業軍人道路上的突飛猛進。(原731部隊研究人員供詞)同時,關東軍司令部還向731部隊下達了增產「300萬隻」老鼠和「10億隻」跳蚤的命令。
  • 當年鼠疫肆虐東三省,被稱為「國士無雙」的伍連德,是如何防控的
    多個城市爆發流行,疫情連連告急,疫死人數急劇上升。窮途末路的清政府一籌莫展,急切尋找一位優秀的醫學專家,全權處理急劇擴散的東北疫情。如果任由疫情蔓延,日俄將藉機派專家和軍隊進入哈爾濱,覬覦東北。24日晚,伍連德出現在寒冷的哈爾濱火車站。陪同他的只有一名年輕的助手,以及滿滿的一提箱酒精、試管、剪刀等實驗設備。在疫區現場調查中,伍連德通過病人的發燒、咳嗽、吐血、隨後窒息而亡,死後皮膚呈紫紅色等症狀,初步判斷這是令人聞之膽寒的鼠疫。
  • 奪走六萬人生命的那場鼠疫,改變了中國的衛生防疫系統
    可他們不曾想到,一場奪走六萬人生命的瘟疫,已悄悄在中國東北爆發。瘟疫暴發後,日本、俄國先後發來電報,名義上是幫助清朝平息瘟疫,實際上,他們正想藉機出兵東北,瓜分土地。東北到了最兇險的時刻。前線傳來的死亡人數已經破萬,並且繼續飛速上漲。當時不到十萬人口的哈爾濱,死亡人數已超過三千人。在疫情最嚴重的傅家甸,每天深夜,都有人拖著屍袋悄悄離開,很快,屍袋也不夠用了,大街小巷散發著屍體凍在雪地裡的味道。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經解放後調查,在1887年到1895年期間,克什克騰旗曾有鼠疫流行。 進入20世紀後,內蒙古地區多次出現人間鼠疫大流行,史料記載較為準確。據不完全統計,自1901年至1949年的49年間,曾有41年次鼠疫流行,其中發病2000人以上的就有8次,波及到全區10個盟市的58個旗、縣,2458個村屯,面積47萬平方公裡,發病93252人,死亡81143人。
  • 110前年肆虐中國的鼠疫,是如何解決的?
    1910年冬天,我國東三省爆發了一場鼠疫。鼠疫來勢洶洶,很短的時間內,哈爾濱、長春、瀋陽相繼淪陷。每天都有感染的人,每天也都有死亡的人。僅在哈爾濱,一天內就有超過100多名警察殉職,普通人患病致死的數量則更多。
  • 關東軍戰敗後,留在我國東北的1萬多女兵,最後結局如何?
    隨後,蘇聯方面派遣157萬7725人、帶著火炮2萬6137門、自行火炮5556輛、飛機3446架開赴中國東北。蘇聯紅軍大舉進入東北後,日本關東軍再無昔日囂張狀態。此時的日本關東軍如同喪家之犬,被蘇聯紅軍肆意打擊。僅僅幾天時間,東北落入盟軍之手,而日本關東軍只能淪為蘇聯方面的階下囚。
  • 日本戰敗後,曾留在東北的10萬日本女子去哪了?怪不得日本閉口不談
    日本戰敗後,留在東北的10萬日本女子去哪了?怪不得日本閉口不談 日本人入侵我國東北,蔣介石與宣布東北易幟的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很快淪陷。日本人佔領東北之後,妄圖以此為根據地,實現侵略我大中華的目的。
  • 110年前,那場鮮為人知的驚天大鼠疫
    開始大規模捕獵一種被稱為「旱獺」的動物,用我們比較熟悉的稱呼,就是「土撥鼠」。在官府註冊後,屍體被草草收斂。但人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場持續六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吞噬了六萬多條生命的大鼠疫正濫觴於此。在疫病大肆蔓延時,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兩國的照會,俄國和日本以清政府無力控制疫情為名,要求獨立主持東北防疫。東三省當時是兵家必爭之地,日、俄、英、法、美、德紛紛染指,特別是日、俄兩國以獨立主持防疫為由,圖謀東北主權,以至陳兵相向。